沙俄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勢頭席捲全國,終因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

2020-12-22 夢回商周說歷史

十八世紀中葉的沙皇俄國,正是著名的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實行其"開明專制"的時候。一時間原本禁錮的社會開始有了一絲開明的風氣,但開明專制並沒有帶來國家的繁榮,反倒是在這一階段,原本對沙皇制度極度不滿的大批農奴與農民爆發了一系列的反抗與起義。

而在眾多起義中,以頓河哥薩克首領普加喬夫為首的農民起義成為沙俄史上最大最有規模的一場。其影響之深遠,傳播之久也是歷來所罕見的。

一、向特權和剝削說不

葉梅裡揚·伊萬諾維奇·普加喬夫,1742年出生於沙俄齊莫維伊斯克鎮一個貧窮的哥薩克家庭。17歲那年,他應徵入伍,參加了沙俄歷史上著名的七年戰爭。經過幾年的軍旅生活,普加喬夫成功衣錦還鄉,此後他因作戰勇敢還被晉升為少尉。

但此後的一次重病讓他萌生了退伍返家的想法,不過窮兵黷武的沙皇高層卻根本沒有停止戰爭的意思。病癒後他又被派往籠罩著死亡的戰場之上,這期間他曾策劃策劃逃跑。逃而復抓,抓而復逃,幾經周折,最終逃出虎口,開始輾轉流浪。

流浪途中,普加喬夫看到了民間悲慘的平民生活,尤其是農奴的命運更為悲慘:地主可隨意把他們流放或投入監獄,農奴對於地主的申訴都要被判為誣告,受到終身流放的懲罰;其他民族的農奴處境更加悲慘,他們的土地、草原、林場被大貴族地主和修道院霸佔,還要繳納各種貢稅和勞役,可謂飽受欺凌。

目睹這一切的普加喬夫決定解救這些農奴於水火之中。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沒有公開自己起義的旗幟,而是以葉卡捷琳娜女皇的丈夫彼得三世的名義發動了起義活動,目的是讓廣大的起義民眾擁護一位"好沙皇",來推翻"篡位謀權"的舊貴族和統治者。

這一招確實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為了將故事做足,普加喬夫還說了如下的故事:因為自己反對貴族欺凌貧苦百姓,而被其他人所廢黜和迫害;一旦自己回到聖彼得堡重新"繼位",他將嚴厲懲處這些為非作歹之人,篡權的葉卡特琳娜二世關進修道院或遣送回她的老家。同時他還把耳邊的傷疤當作沙皇的印記給大家看。這一系列操作確實非常成功,許多貧苦的農奴都將普加喬夫當作"好沙皇"彼得三世來擁戴。

1773年9月16日,普加喬夫在雅伊克哥薩克地區託爾卡契夫村召開了起義動員大會,向聚集在這裡的哥薩克人宣布起義的緣由。期間他動情地說:"如果上帝讓我重新登上皇位,那麼你們就將成為自由的人,我將賞賜給你們土地、海洋、漁場、森林和牧場......"之後,普加喬夫的秘書伊凡·波奇塔林將這一講話整理成文,作為"彼得三世"的"詔書"廣為散發。

次日普加喬夫率領一支由哥薩克人、卡爾梅克人、韃靼人組成的隊伍,高舉繡著"分裂派"十字架的起義大旗,手執長柄叉、長柄鐮刀斧頭等各色武器,踏上了起義的徵途。大軍首先向沙俄東南重鎮奧倫堡進軍,沿途不斷百姓加入進來,到了10月初,沿途許多城鎮都在起義軍的控制之下。

普加喬夫起義的消息震動了朝廷。大權在握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擔心普加喬夫起義軍會藉此機會發動叛亂,對自己的統治造成巨大威脅。考慮再三後,女皇本人下令瓦西裡·卡爾少將前去奧倫堡平定叛亂。

二、血戰喀山奧倫堡

11月初,瓦西裡·卡爾指揮數千俄軍逼近奧倫堡,企圖對起義軍形成反包圍,採取裡應外合的方式來殲滅對手。但由於起義軍深得民眾擁護,不斷把俄軍行動的消息報告給起義軍,使普加喬夫對俄軍實力與動向了如指掌。

於是,起義軍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在俄軍的包圍圈還沒有合攏之前,便將俄軍各個殲滅。11月9日,起義軍軍事統領安德烈·奧夫欽尼科夫率1000多人包圍了卡爾將軍率領的俄軍,發動勇猛攻擊,大敗俄軍,最後只是在彈藥用盡的情況下才停止了追擊。卡爾將軍見大勢已去,只能告病回家,沙俄政府對普加喬夫起義的第一次徵討以失敗而告終。

不甘心失敗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又授命亞歷山大·比比科夫將軍全權組織指揮鎮壓起義。比比科夫精明強幹,文武雙全,是女皇最信賴和賞識的優秀將領之一。經過一段時間的組織部署,1774年1月,比比科夫麾下的各路部隊開始行動,鎮壓各地起義。

3月,俄援軍逼近奧倫堡,普加喬夫親率9000起義軍在塔提舍瓦堡附近迎敵。3月22日,雙方在這裡會戰,由於俄正規軍武器精良,訓練有素,起義軍不敵戰敗,陣亡達兩千餘人。普加喬夫被迫解除對奧倫堡的包圍,率餘部轉移。

但女沙皇高興得太早了,普加喬夫在奧倫堡的失敗迫使他"走向更遠的地方"。1774年4月,普加喬夫率餘部趕到烏拉爾地區。這裡是深受沙俄農奴專制制度壓榨的巴什基爾人居住區,那裡的農奴工人深受企業主的壓迫和剝削。

普加喬夫在這裡受到了極大的擁戴,在戰友薩拉瓦特·尤拉耶夫的幫助下,當地許多百姓紛紛加入起義軍,使起義軍隊伍再次壯大。他們這次前進的目標是喀山。6月21日,奧薩城不戰而降,通向喀山的道路洞開,普加喬夫率兩萬起義軍主力迅速向喀山挺進。

12日,普加喬夫召集各部軍事首領討論制訂了突擊方案,隨之對喀山發起了進攻。起義軍很快突入城內。他們打開監獄,釋放囚犯,其中包括普加喬夫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他們是半年前被官府抓起來的。

進城後,普加喬夫宣布廢除一系列針對農奴的不平等條約,處決了許多激起民憤的大貴族和農奴主。之後又宣布分給農奴和農民土地、牧場等資源,並號召當地百姓踴躍地加入進軍聖彼得堡的隊伍中。當時除了喀山城堡外(俄語:Казанский Кремль),喀山省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被普加喬夫拿下,沙俄的統治遭到了嚴重的衝擊。

三、失敗英勇就義

農民起義的烈火燒得貴族老爺們坐立不安,他們整日提心弔膽,擔心死而復生的"彼得三世"殺到莫斯科。政府加強了各大城市的防衛,許多政府機關建築物上還安置了大炮,政府還懸賞2.8萬盧布捉拿普加喬夫,女皇本人見識不妙,立即任命剛從前線返回的亞歷山大·蘇沃洛夫將軍率軍輕裝奔襲,處理作戰任務。

1774年8月17日,起義軍佔領了伏爾加河哥薩克軍區的中心杜博夫卡。三天後普加喬夫率8000主力軍直趨察裡津,向這座伏爾加河要塞發起了進攻。戰鬥正酣時俄軍及時趕來,普加喬夫被迫下令撤出戰鬥轉移。8月24日,普加喬夫近萬名主力軍同俄軍在薩爾尼科大漁場激戰,俄軍在米赫爾松將軍的率領下大勝起義軍,起義軍被迫向南部雅伊克地區轉移。

接連的作戰失敗,使得起義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一些意志不堅定之人開始盤算著譁變的圖謀。9月9日,幾個變節的雅伊克哥薩克趁普加喬夫不備將其抓獲送往官府;9月21日,普加喬夫被裝在一個特別的籠子裡,11月押送到莫斯科。

經過多次秘密審訊和三次公開審訊後,普加喬夫等人以叛亂罪被處以極刑,他的副手尤拉耶夫被判處終身監禁。1775年1月10日,普加喬夫在莫斯科紅場搭設的行刑臺處被執行磔刑(分屍),之後被梟首示眾。沙俄時期最大的農民起義最終宣告失敗。

普加喬夫死後,他的家產被充公,妻子與子女被投入監獄中。連他的出生地齊莫維伊斯克鎮也被改為波將金鎮。此外,沙皇政府還完全廢除了頓河哥薩克人的自治權利,解散了第聶伯河東岸烏克蘭地區的哥薩克軍團。

結語

沙俄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掀起的巨浪狂瀾卻永遠為後世革命者所讚頌,也深深地震撼了俄國貴族地主階級。此後的日子裡,無數起義在這個廣袤的國度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直到羅曼諾夫王朝結束的那一刻。

參考資料

1.《危機中的帝國統治:普加喬夫起義》

2.《俄羅斯帝國史》

3.《普加喬夫起義》

4.《近代歐洲革命史》

相關焦點

  • 史上八大農民起義,三個成功兩個失敗,剩下的都是給別人做嫁衣
    大澤鄉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拉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浪潮,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導致天下諸侯個個都蠢蠢欲動,為後來劉邦和項羽滅秦提供了基礎。
  • 秦末農民起義中,陳勝吳廣、項羽劉邦各自的經營哲學!
    在朝代毀滅的因素中,無外乎農民起義、宦官和外戚。宦官持政,欺上瞞下,最後權力喧天;外戚持君,欺負幼主,將皇權己用。而農民起義,被迫反抗,終成燎原之勢。農民起義的本質,一定是君主的殘暴。農民質樸,無權益之心,但也符合利益人的身份。起義被殺,是大概率事件,即使在動亂的朝代裡面。所以百姓除非別無選擇,否則不會選擇起義這條路。
  • 大澤鄉900人起義,短短時間席捲天下,陳勝吳廣起義為何失敗?
    「苟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幾句話在後世廣為流傳的話語,伴隨著陳勝吳廣起義,成了一種魔力,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為後世農民起義開啟了先河。陳勝吳廣從大澤鄉起義開始,帶領著900戍邊農民,短短時間幾萬人跟隨,也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帷幕。
  • 世界史:斯巴達克起義,帶領奴隸反抗奴隸主,以失敗告終
    大家好,今天仇小玲就和大家講一下斯巴達克起義的故事。在公元1世紀時的羅馬,奴隸主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觀看角鬥。經過訓陳練的角鬥士互相之間或者與猛獸進行搏鬥。那些角鬥士的境況十分悲慘,他們不是倒在同胞的刀下,就是成為野獸的食物。在古羅馬的這些角鬥士中,有一名叫斯巴達克的色雷斯人,他在戰爭中為羅馬所俘,被迫充當角鬥士。
  •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的因素|自我為中心,手下不以為然,敗於舊知
    陳勝、吳廣兩人起義失敗的因素,莫過於妄為有著很大的關係。陳勝給人家當長工時,從他口中講出的「苟富貴,勿相忘」,卻被身旁的人笑話,可後來陳勝逆天改命,真的取得富貴,他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是撼動了秦朝的統治,不僅是如此,他還建立起了張楚政權,並且自立為王。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最後以失敗告終了,失敗的原因可能就是農民引導的起義,存在了局限性,陳勝失敗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 歐洲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為什麼大部分像是「村鬥」?
    眾所周知,農民起義在古代中國十分頻繁,可以說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農民起義的歷史,很多強大的王朝都倒在了農民起義的大軍下,進而引起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然而,對比一下古代的歐洲,農民起義的次數要少很多,而且規模大部分都很小。
  • 揭竿而起的明朝女首領唐賽兒,起義失敗後的下場有多悲慘
    其實在明朝初期,有位為拯救被壓迫的平民百姓而率領農民起義的女英雄,大名唐賽兒,她的舉動使全國上下震驚不已。 永樂十八年,沉寂的白蓮教在唐賽兒的帶領下發動了起義。
  • 古羅馬的斯巴達克起義,聲勢如此浩大,為何會走向失敗
    斯巴達克起義是羅馬共和國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在斯巴達克這個奴隸的帶領下,高喊著「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200多個角鬥士謀劃暴動,但由於洩密,斯巴達克不得不提前帶領78人逃向附近的維蘇威火山,這場羅馬共和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奴隸起義正式拉開帷幕。周圍的奴隸聽說此事後,紛紛前來投奔,起義軍隊伍很快壯大到了上萬人。斯巴達克毋庸置疑的當上了他們的領袖。一時間,肩負正義的起義軍殺富濟貧,令當地的奴隸主無不聞風喪膽。
  • 清政府是如何因小刀會起義而喪失租界內的行政司法稅收權力?
    捻軍是在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爆發的農民起義軍,起義口號是:救我殘黎,除奸誅暴,以減公憤。白蓮教是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組織,在元、明兩代,白蓮教曾多次組織農民起義。到清初,逐漸發展成為反清秘密組織,雖遭到清政府的多次鎮壓,但到了嘉慶元年,白蓮教大起義已發展成嘉慶年間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
  • 令明朝崇禎焦頭爛額的農民起義,究竟時是怎麼回事?
    這可以從崇禎元年爆發並持續到明朝滅亡的農民起義得以一見。作為直接滅亡明朝的力量,明末農民起義的情況自然就很值得一看了。本文就崇禎元年(戊辰年)到崇禎三年(庚午年)之間的農民起義做一次簡單的概述,由於農民起義與清兵掃蕩、一些天地異象同時發生,所以本文也會略微提及。
  • 開國中將一生只打過一次仗,還以失敗告終,他究竟做出過什麼貢獻
    但有一位開國中將的一生只打過一次仗,還以失敗告終,他究竟做出過什麼貢獻,能得到中將軍銜。他的名叫賀誠。賀誠,出生於1901年,四川省射洪縣人,出生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22年賀誠考入北京醫科大學,在校期間參加進步學生組織,於1925年加入共產黨。1926年他被校方開除,黨組織派他到廣東參加北伐。
  • 這大概是印度歷史上最硬漢的一次:1857年反抗英國殖民起義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由於東印度公司的種種欺壓行為,在印度爆發了一場印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雖然企業最終被鎮壓下去,然而英國方面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大量英國士兵戰死,特別是欺壓印度人的東印度公司,徹底失去了對印度的統治權。一顆子彈引發的起義英國早期在印度次大陸的統治,是授權給東印度公司來進行的。
  • 中國歷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的口號開始,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就成為了推動政權更迭的最大力量作為一個古老的農耕文明,基本上每個朝代,都能一口氣湧現出一股很大的農民勢力,從西漢的赤眉軍、東漢的黃巾軍,到唐朝的黃巢,元末的紅巾軍。明末的大順軍,以及清朝的太平天國。
  • 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說起農民起義大家可以想到很多,幾乎每個朝代更替時期都有這種事情發生,可為什麼其他人起義就被稱之為謀反,但是農民起義的鼻祖陳勝吳廣起義卻被稱為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呢?陳勝領導的起義是歷史上第一次以農民為主導起義的事件,所以這次起義在歷史上的影響很深遠,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名言流傳。可為什麼作為農民的陳勝和吳廣要一起反了秦朝的統治呢?並且明明是謀反的起義,但這次起義卻被認為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只做了6個月「張楚王」的陳勝,是如何將起義之火燃遍華夏大地?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帶領一群壯丁因連綿大雨錯過前去戍邊的時辰。按照秦律,這是當斬的死罪。反正是難逃一死,經過一番謀劃,陳勝乾脆率領900多人在大澤鄉造了反,成為歷史上第一次領導農民起義的先驅。起初,陳勝吳廣等人利用人們對天地鬼神的敬畏,找人佔卜,在綢子上寫下「陳勝王」放在魚的肚子裡混淆視聽,營造義軍領袖氛圍。
  • 話說灌縣:青城山農民軍
    收集整理:楊慕文清末,青城後山紅巖一帶連年幹澇,許多耕地荒蕪,地方官府不管農民死活,加緊派糧派款,地主富戶加租加押,土豪劣紳也更加殘酷地欺壓農民,農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激起了後山廣大農民對官府的強烈不滿。
  • 我們都要好好的尋找的結局是什麼 尋找試圖挽救婚姻終是失敗告終
    我們都要好好的尋找的結局是什麼 尋找試圖挽救婚姻終是失敗告終時間:2019-04-15 16:57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都要好好的尋找的結局是什麼 尋找試圖挽救婚姻終是失敗告終 在國內,都市情感劇一直是網友們十分喜愛的一類劇種,就在最近,有一部都市情感劇即將在5月9日在北京衛視開播
  • 古代眾多農民起義中,口號喊得最霸氣的是哪一句?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民起義裡的口號,歷史上那麼多場農民起義,其中最響亮最霸氣的口號是哪一句?圖片:百姓拿起鋤頭木棒劇照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夏桀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暴君,他身上沒有一點身為君王的氣度和擔當,反而殘暴弒殺、荒淫無道,將夏朝一步步推向黑暗的深淵。
  • 差點搞定東北:吉林馬振隆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何被清廷愈剿愈熾?
    1864年到1866年的吉林農民起義,是19世紀60年代東北農民起義的最高潮。起義軍不論在活動地區、戰鬥規模、組織情況和參加人數方面,都比遼寧農民起義有很大的發展。
  • 《水滸傳》:寫農民起義的書看不到農民?不怪施耐庵,只怪後來的我們
    文/夢都行者 很奇怪,一個看不到農民形象的作品居然被奉為描寫農民起義的經典。農民起義,從哪裡說起呢? 「英雄好漢」,描寫了他們聚義梁山泊替天行道,而後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導致起義失敗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