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個人,最好不要妄為,否則違背自然之道,必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陳勝、吳廣兩人起義失敗的因素,莫過於妄為有著很大的關係。陳勝給人家當長工時,從他口中講出的「苟富貴,勿相忘」,卻被身旁的人笑話,可後來陳勝逆天改命,真的取得富貴,他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陳勝就憑這一點,讓笑話他的人,徹徹底底地打了一次眼,如此切勿狗眼看人低。陳勝領導的農民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是撼動了秦朝的統治,不僅是如此,他還建立起了張楚政權,並且自立為王。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最後以失敗告終了,失敗的原因可能就是農民引導的起義,存在了局限性,陳勝失敗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陳勝:敗於自身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不加以改正,陳勝起義失敗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這個人太自我了,容不得別人。所以,陳勝因自身的局限性,致使了對起義失敗,起著直接的因素。首先,陳勝起義後,率領起義軍向秦國發起了進攻,他的手下葛嬰不僅攻佔了東城,還擁立襄強為王。
其次,葛嬰後來聽聞陳勝自立為楚王,局勢再次發生轉變,襄強被葛嬰殺害,進而,葛嬰向陳勝報告,結果,葛嬰反而被殺,這是為什麼呢?通過分析可得:在陳勝眼裡是容不得別人稱王,葛嬰之所以被斬殺,原因就是他擁立別人為王,這才被處死的,可見陳勝一點,是不利於起義攻秦的,能攻秦者他若不斬殺掉,起義很有可能就成功了。
吳廣:與秦僵持不下,命喪手下
此時,吳廣帶領的大軍圍困秦軍於滎陽,然而,其對手是秦國的名將李由,連續的幾次攻打,滎陽久攻不下。作為起義的首領陳勝,久攻不下的滎陽,究竟採取什麼措施呢?其實,陳勝召集了群臣商議對策,聽從了武臣的建議,把善於用兵的賢士周文曾拉出來,增援吳廣,但增援沒有起到作用,反而,造成了吳廣死亡。
秦二世,得知陳勝的起義軍規模龐大,派出了大將章邯,並赦免驪山的罪犯,周文曾潰敗於章邯,自殺而亡了。值得一提的是:武臣攻佔了邯鄲,陳勝在挾持其家人的狀況,進行了妥協,封武臣為趙王,陳勝指望著趙王出兵,結果,趙王違抗命令。
為此,一直與李由僵持不下的吳廣,他的手下就起了疑心,手下的將軍認為吳廣不勝任領導,便不以為然了,將軍田臧聯合謀劃,傳陳勝的假命令,殺死了吳廣,掌握軍權。從中可分析出:吳廣命喪於手下,這還是與陳勝脫離不了關係,趙王不出兵,這就證明了陳勝的政權動搖了,再加上吳廣攻不下滎陽,軍心不穩,自然會引起兵變,吳廣就是因這兩點致死的。
陳勝:戰事不利,因舊友起義失敗
田臧等幾位將軍取得軍權後,陳勝面對吳廣被害,無奈只能任命田臧為上將軍,因為滎陽被攻下佔領,並由李歸等幾位將軍駐守。而田臧率領精銳到敖倉迎戰秦軍,事實上是進行了決戰,為何這麼說呢?其結果就知曉,楚國的軍隊大敗,田臧戰死,章邯乘勝追擊,沒有實力抗衡了,導致了陳勝的楚軍,無力阻擋,這不是進行決戰,還是什麼呢?
不僅僅是如此,哪怕是陳勝親自督戰,沒有正規軍隊的規劃的楚軍,被秦軍的正規軍隊打得節節敗退,因此,田臧主動出擊一戰,就是進行了最後的決戰。所以,往後剩下來的戰鬥,幾乎都是節節敗退,唯有撤退於陳縣。
如果根據課本中的歷史介紹,僅僅只是簡單地介紹,陳勝大軍敗於秦軍就滅亡了,事實上詳細的事件是這樣的。之前與陳勝一起耕田的夥伴,主動來找他,如果陳勝的夥伴不來找他,說不定也不會致使陳勝滅亡。陳勝的夥伴通過了一系列的阻攔後,見到了陳勝,並住上了堂皇的宮殿,久而久之,就放肆起來了,之前就有「夥涉為王」的俗語流傳天下。
所以,就有人勸陳勝殺了他的夥伴,因為他損害了陳勝的威嚴,結果陳勝的夥伴真的被處死了。然而,就是因為一點,導致了陳勝的許多的舊故,紛紛離去。還有一點則是:朱房、胡武二人,胡亂作為,苛刻地針對群臣的過失。如若陳勝沒有聽從,這兩人的建議,就不會致使將領們叛變。因此,陳勝失敗的原因,是因早先追隨的部將,因失去信任,這才讓他們相繼離去,如此一來,失去臂膀的陳勝,沒有力量與秦軍作戰,這才導致了起義的失敗。
總結:
結合以上,陳勝、吳廣兩人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其一:陳勝沒有克服自身的原因,沒有統籌兼顧,沒有大局觀念,導致了失敗。其二:陳勝的軍隊,軍紀不嚴格,沒有正規軍隊的一半強大,人數是居多,但統領能力過弱,讓趙王不增援吳廣,進而,讓吳廣的手下田臧產生質疑,進行了奪權。其三:陳勝的夥伴導致,他眾叛親離的,使軍隊的以及人心的動搖,紛紛離開,導致了陳勝成為光杆司令。總之,陳勝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其管理制度不好,導致了全軍潰散,原先凝聚成一股力量的起義,現變成了散沙,還能與秦軍作戰嗎?
想了解更多關於農民起義的歷史事件,可通過該書進行詳細了解。
大家是否贊同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與探討!
參考文獻:《道德經》—處世之道,自矜不長—陳勝自傲而遭致失敗#歷史那些事#
本文為狐仙說歷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
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作者推薦:
開啟中國古代「三皇五帝」的鑰匙—傳說,是神話與真實的虛實結合
天地之始的冷知識,盤古他也是有「母親」的,不然也不會有開天地
功成之後,要懂得謙退,範蠡知進知退,保全自己,成為了一名智者
和珅當貪官,為何乾隆不治罪?嘉慶反倒治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