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陳勝吳廣二人發動的大澤鄉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此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這段歷史史料依據就是司馬遷所著《史記.陳涉世家》了,那麼問題就出來了,陳勝吳廣兩個人發動的起義事件,為何沒有「吳廣世家」呢?
陳勝提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等極具煽動性的口號。橫豎都是一死,不如拼個魚死網破,或許還有稱王拜侯的機會,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900人的貧苦農民隊伍在陳勝的號召下,萌生了起義的欲望。
隨後陳勝和吳廣將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大雨延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迅速攻下蘄縣縣城。
吳廣沒有稱王,難道是因為他能力不夠,配不上王位嗎?並非如此,從吳廣協助陳勝把寫有「陳勝王」的丹書藏在魚腹中,從他半夜完美地扮演狐仙,高呼「大楚興,陳勝王」,讓大傢伙對「陳勝才是順應天命」一事深信不疑等一系列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吳廣哪裡是沒有能力,那能力可是相當高啊。
剛開始他們的起義是非常成功的,陳勝、吳廣也得到了下屬的強有力的支持,一段時間後,弊端顯現,吳廣不會指揮軍隊,這讓下面的人慢慢生出了反心,於是乎,殺掉了他,更可笑的是,陳勝沒有怪罪他們,反倒讓他們代替吳廣,說好的「苟富貴,勿相忘」呢,陳勝在取得小勝利後,狂妄自大,手下的人看不慣,紛紛自立為王,在之後,他抵抗章邯的進攻失敗,逃跑中被馬夫所殺。就這樣,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慢慢的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