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研發:獲批臨床的抗腫瘤1類新藥醋酸吡可利布(PY34AC)的發現

2021-01-12 藥物化學前沿

前言

近日,由浙江大學和上海藥物所聯合自主研發的抗腫瘤1類新藥醋酸吡可利布(PY34AC)獲批臨床試驗。該候選分子為細胞周期檢查點激酶1(CHK1)高選擇性的抑制劑,目前與海門百極弘燁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臨床試驗。

                           

PY34AC分子結構暫不能完全確定為上述分子,目前該項目僅於2019年在European Journal ofMedicinal Chemistry發表了最優化合物(R)-17的發現,本文將基於該分子了解該項目的基礎研究過程。

CHK1抑制劑的研發已久,第一代的抑制劑存在CHK1/2選擇性差、脫靶導致副作用明顯的問題,目前除了禮來的LY2606368,均已終止臨床試驗。第二代具有高選擇性的CHK1抑制劑已有多個分子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為發現具有新骨架的CHK1抑制劑,本項目通過虛擬篩選的方法從Chembridge資料庫及In-houselibrary共63000分子中篩選出10個hit。其中MCL1020是唯一來自In-houselibrary的化合物,同時該分子可看作已有抑制劑SRA-737(上圖化合物1)骨架躍遷而來。



MCL1020對接到CHK1如下圖,二氨基嘧啶骨架與常見的激酶抑制劑結合方式一致,氰基與Lys38可以形成氫鍵相互作用,基於該對接結果進行了一系列的結構優化。



對接發現MCL1020的C環暴露於溶劑區域邊緣,B環也可引入較大的取代基團,因此首先在C環和B環空腔位置引入極性基團,如下表,其中在B環引入後(化合物6)活性顯著提升,而C環引入活性不佳。故該將化合物6為新的lead進一步優化,C環不同取代發現甲基吡咯取代的化合物15具有最優活性。



以化合物15為基礎進一步優化,對接發現MCL1020的A環仍有一定空腔,可設計小基團的取代,因而在A環4位引入甲氧基或甲氨取代,發現甲氨取代(化合物17)具有顯著活性,而甲氧基取代則活性明顯喪失。固定甲氨取代進一步優化C環,發現化合物17(甲基吡咯取代)具有最優活性。



最後對B環的極性基團進行優化,最終發現R構型取代的化合物具有更優活性,NH對活性影響明顯,確定最優化合物(R)-17與當前臨床階段分子具有相當的酶活活性,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細胞水平化合物(R)-17在Z-138細胞株表現出最優活性,與臨床分子LY2606368相當。


同時化合物(R)-17在CHK2上具有非常高的選擇性,在CDKs、PIMs等靶點上也有明顯的選擇性,顯著優於LY2606368。


通過移植瘤模型評價,(R)-17在10mg/kg的注射劑量下抑瘤率能達到78.64%,20mg/kg抑瘤率為90.29%。



通過hERG抑制毒性評價發現化合物(R)-17顯著優於臨床分子LY2603618和LY2606368。



總結:

從本文報導前期研究過程可以清晰的看到該項目從Hit—lead—candidate的全過程。本文發現的分子酶活、細胞活性和當前的CHK1抑制劑相當,但其顯著提高了選擇性,並降低了毒性。

參考文獻:

[1] Tianhua Zhang. Discovery of(R)-5-((5-(1-methyl-1H-pyrazol-4-yl)-4-(methylamino)pyrimidin-2-yl)amino)-3-(piperidin-3-yloxy)picolinonitrile,a novel CHK1 inhibitor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Eur. J. Med.Chem. 173 (2019) 44-62.



相關焦點

  • 這59個新藥獲批臨床了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附名單)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申報進度庫顯示,2020 年 8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103 個受理號,涉及 59 個品種,下圖為具體名單:
  • 7月這48個新藥 獲批臨床了
    7 月份獲批臨床報告◆ 7 月獲批臨床的新藥共有 81 個受理號,涉及 48 個品種(附名單)本報告數據來源:Insight 資料庫、CDE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本月獲批臨床新藥品種
  • 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 | 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中藥研發...
    1款創新藥獲批臨床,浙江醫藥(600216,股吧)、恆瑞醫藥(600276,股吧)、艾欣達偉、麓鵬製藥等多個創新藥的新適應症獲批臨床。  8月10日,珍寶島的抗特發性肺纖維化(IPF)1類創新藥物ZBD0276片取得了臨床批件。IPF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據統計,IPF每年整體人群中的患病率約(2~29)/10萬,且呈逐漸增長趨勢。在我國,目前僅有艾思瑞一款藥物獲批用於治療IPF,2019年國內銷售2.42億元。
  • 三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來自海和藥物、禮進生物、凌科藥業
    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信息,有三款1類新藥獲得臨床默示許可,分別為海和藥物PI3Kα抑制劑CYH33片、禮進生物CD137激活性抗體LVGN605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及凌科藥業的LNK01001膠囊(見下表)。值得一提的是,兩款分別來自禮進生物和凌科藥業的產品均為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
    珍寶島、甘萊製藥等多個新藥獲批臨床在8月6日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最新一個發布周期內,珍寶島、甘萊製藥、文達醫藥、先為達生物均有1款創新藥獲批臨床,浙江醫藥、恆瑞醫藥、艾欣達偉、麓鵬製藥等多個創新藥的新適應症獲批臨床。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 | 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
    珍寶島、甘萊製藥等多個新藥獲批臨床在8月6日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最新一個發布周期內,珍寶島、甘萊製藥、文達醫藥、先為達生物均有1款創新藥獲批臨床,浙江醫藥、恆瑞醫藥、艾欣達偉、麓鵬製藥等多個創新藥的新適應症獲批臨床。
  • 半年至少26個新藥獲批上市
    4個單抗新藥同日獲批6月19日,三生製藥、安進中國、賽諾菲、信達生物分別宣布旗下單抗類藥物在中國獲批,分別用於乳腺癌、骨質疏鬆、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非小細胞肺癌和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同日,三生製藥自主研發的注射用伊尼妥單抗(商品名:賽普汀)獲批的首個適應症為和化療聯合用於治療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伊尼妥單抗作為民族製藥企業的產品,期待伊尼妥單抗獨特的ADCC生物效應可以轉化為患者的臨床獲益,走出民族抗HER2治療的創新之路。」
  • 恆瑞醫藥三款1類新藥獲批9項臨床 針對B肝、白癜風!
    轉自:醫藥觀瀾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信息顯示,恆瑞醫藥有三款1類新藥獲批9項臨床默示許可:SHR0302鹼軟膏針對的適應症為「白癜風」,HRS9950片和HRS5091片獲批臨床研究的適應症均為慢性B型肝炎。其中,SHR0302是JAK1激酶選擇性抑制劑。
  • 9款1 類新藥獲批臨床,來自默沙東、康寧傑瑞、韓國yuhan製藥、來凱...
    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今日共有 9 個 1 類新藥獲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正式進入臨床,包括:康寧傑瑞旗下重組人源化 PDL1/CTLA-4 雙特異性單域抗體Fc融合蛋白注射液;韓國Yuhan製藥的第三代 EGFR 抑制劑 lazertinib; 益方生物的乳腺癌新藥 D-0502片,京新藥業治療精神分裂症的
  • 4款1 類新藥進入臨床,來自康方、時邁、祐和……
    今日,據 CDE 官網顯示,4 款 1 類新藥獲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正式進入臨床。 國內在研CTLA-4 單抗中,復宏漢霖的 HLX13 於 2020 年 4 月獲批臨床,為 Ipilimumab 的生物類似物,用於無法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晚期腎細胞癌、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或錯配修復缺陷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以及黑色素瘤的輔助治療。
  • 東陽光藥、揚子江……26個新藥獲批!恆瑞、綠葉製藥搶$70億明星藥
    筋骨止痛凝膠是康緣藥業在中國中醫研究院骨科專家孫樹椿教授臨床經驗方基礎上研發的中藥6.1類新藥,累計研發投入4334.59萬元。筋骨止痛凝膠為外用凝膠製劑,中醫藥是我國膝骨關節炎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減少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等藥物的不良反應。
  • 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86個藥品主動降價
    與安慰劑相比,Xofluza將流感患者家庭成員發生臨床流感的風險顯著降低了86%;Xofluza組發生臨床流感的受試者比例為1.9%,安慰劑組為13.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生物谷)君實生物新冠中和抗體完成1期臨床試驗受試者入組13日,君實生物宣布,該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開發的重組全人源抗SARS-CoV-2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產品代號「JS016」)已於近日完成中國1期臨床試驗所有受試者給藥。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全年中國1類新藥IND整體走勢  通過藥智數據查詢,截至12月20日,2020年國家CDE受理承辦的中國1類新藥IND申請號數量有529條;以首次註冊申報並獲得承辦的IND品種共164個,數量明顯>過去3年同期水平,並達到近年最高水平。
  • 最近11年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比此前23年翻10倍
    科技日報記者金鳳2008-2018年,我國有41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41個1類新藥中,有10個都是2018年獲批的。2019年,又有12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掐指一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的11年,研發成功的新藥超過了專項實施前23年的10倍!
  • 一大波痛風新藥來襲!恆瑞衝刺首個國產1類新藥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痛風藥市場首次突破20億元,2015-2019年5年複合增速達49.8%;3個痛風藥有企業布局一致性評價,其中別嘌醇片還未有企業過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14個國產痛風1類新藥在研,其中恆瑞醫藥進展最快;託匹司他片進口臨床申請已獲批,成都倍特、人福等15家企業的仿製藥也獲批臨床。
  • 麗珠集團兩款重磅新藥獲準臨床試驗 創新藥研發持續發力
    麗珠單抗申報的「注射用重組腫瘤酶特異性幹擾素α-2b Fc融合蛋白」(以下簡稱「A-01」)及麗珠微球申報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兩款新藥均取得重要進展,獲得批准開展臨床試驗。據了解,本次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主要用於治療成人精神分裂症,每月注射一次,對於常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反感服藥的問題,長效注射劑可降低給藥頻次,改善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
    同時,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本土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同時,我們可以在臨床試驗申報和上市申報的具體欄目中欣喜看到,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在新藥可及性上能比肩歐美日。與此同時,本土的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而本次點評的德琪醫藥,已是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第30家「報名」的中國創新藥企業。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骨質疏鬆症迎來新藥,恆瑞、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兩項上市申請辦理狀態更新為「在審批」意味著,奧布替尼有望很快惠及到上述兩類癌症患者。藥智數據顯示,目前奧布替尼還有8項適應症處於開發階段,包括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等。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獲批上市一類新藥佔全國六分之一 連雲港...
    2008年以來,獲批上市的國產1類新藥約70個,其中連雲港有12個,約佔六分之一,在國內設區市絕無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新藥創製 」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表示,連雲港承擔了我國超百項的「新藥創製」專項項目,誕生了阿帕替尼、安羅替尼等一批重磅成果,探出一條中國藥企走向全球市場的連雲港道路。
  • 每經數說丨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
    半月要聞1、雙抗賽道如火如荼,恆瑞醫藥、安進/百濟神州、強生獲批臨床根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有三款雙特異性抗體獲批臨床,分別為恆瑞醫藥的PD-L1/TGF-β雙抗、安進和百濟神州聯合申報的CD3/MUC17雙抗、強生的EGFR/MET雙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