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王南)16日,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的消息,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障公眾使用現金的權益,打造和諧現金流通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央行下發公告,規範了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
-
「拒收現金被記過」是必要糾偏
時下,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困擾。眼下,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為現實。
-
拒收現金?別鬧了,違法會被罰的!
真相為何暫且不說,我們先聊一下「拒收現金」的行為。「給現金被拒」,咋說呢?遇到了很鬧心,有時老闆也擺出一副實在找不開零錢的表情,讓你也沒轍。不過,老闆或企事業單位拒收現金合法嗎?當然不合法。前些年「無現金」營銷如日中天時,中國人民銀行於2018年7月發布了一個公告,給熱火朝天的「無現金」灑了些冷水,明確要整治處罰違法拒收現金行為。
-
依法捍衛公眾的「支付選擇權」
近日,央行發布公告,再次就現金收付行為「明規立矩」,明確要求「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拒收現金」「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行動支付迅猛發展,「一部手機走天下」成為消費常態。但與此同時,一些商家也養成了「拒收現金」的壞毛病,給一些消費者特別是老年人造成巨大困擾。張口就是「太麻煩」,殊不知,拒收現金不是個人選擇的小事,而是涉嫌違法的大事。《人民幣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消費者有使用正當支付手段的合法權益。
-
央行:提高現金流通效率 保障公眾合理、安全、順暢使用現金
(三)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在確保現金收付渠道暢通的前提下,可為公眾提供合法安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四)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消費及支付方式創新要堅持有利於暢通支付流通環境、有利於保障民生、有利於提升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
央行:不得宣傳無現金支付 機具要做到多種支付兼容
(三)尊重公眾自主選擇權。各類主體均應尊重公眾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在確保現金收付渠道暢通的前提下,可為公眾提供合法安全的非現金支付工具。 (四)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消費及支付方式創新要堅持有利於暢通支付流通環境、有利於保障民生、有利於提升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附舉報...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支付是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兜底」支付方式,拒收現金行為極易引發社會公平性缺位,不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下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45號),在《方案》中明確提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
央行發布「不得歧視現金令」!記者探訪了南京這些地方……
、易發生拒收現金行為的行業和領域,進行重點現場宣傳,提高經營者法律意識,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關係到對外交往、群眾生活的單位和機構,及景區、停車場、商超、餐飲、物業等公共服務和民生領域進行摸底排查,建立拒收現金名錄,予以重點跟蹤管理。同時,暢通投訴渠道,對群眾的投訴和舉報掛號督辦、調查核實。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以及群眾關注度高、影響範圍大的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並依法曝光,形成警示效應。
-
央行發布現階段保留現金使用的必要性研究
現金和非現金支付有機共存可以使社會總交易費用更低,兩者之間雖然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由於「數字鴻溝」的存在,過度去現金化會引發新的金融排斥,偏離普惠金融的初衷。現金可以保障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等基本權利。行為經濟學和金融脆弱性等理論也支持保留現金。世界各國推動「去現金化」的嘗試出現了不少波折和反覆,對過度「去現金化」已有所保留、警惕或反思。
-
政策研究:現階段保留現金使用的必要性研究
由於「數字鴻溝」的存在,過度去現金化會引發新的金融排斥,偏離普惠金融的初衷。現金可以保障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信息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等基本權利。行為經濟學和金融脆弱性等理論也支持保留現金。世界各國推動「去現金化」的嘗試出現了不少波折和反覆,對過度「去現金化」已有所保留、警惕或反思。
-
漢堡王「風波不斷」:北京一分公司拒收現金遭警告 南昌6門店被罰92萬
北京一分公司拒收現金遭警告 8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公示的行政處罰信息(銀管罰〔2020〕15號)顯示,漢堡王(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魯谷路第二分公司因拒收現金被給予警告。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中國網財經注意到,對於拒收現金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早在2018年7月份就曾發布公告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 (以下統稱現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
央行課題組論述保留現金必要性:現金是預防技術失靈的應急工具...
2019年末,人民幣M0為77189億元,同比增長5.4%,反映出現金在我國仍有較強實際需求。實際需求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一)保留現金是應對「數字鴻溝」的現實需要。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顯示,我國消費者對非現金支付的數位化場景、風險識別與防範、如何有效維權等方面的認識和掌握有待進一步提高。
-
星巴克拒收硬幣引風波,未來拒收央行數字貨幣將同屬違法行為
接近法律領域的相關人士指出,星巴克店員拒收硬幣的行為實質上是拒收人民幣的行為,本質上屬於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也作了明確規定。
-
國辦: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在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方面,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而在便利老年人日常就醫方面,通知要求醫療機構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對此類行為開展嚴肅懲治;堅持「兩條腿走路」,在鼓勵推廣新技術、新方式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 依法懲治「拒收現金」行為 針對「現金排斥」現象,記者了解到,監管層將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事實上,拒收人民幣屬於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1角硬幣的現實兩面:兩家超市拒收,這家社區超市卻自備硬幣方便找零
近日有成都市民反映,在超市用1角硬幣買水時被拒收,有人拿1角硬幣支付如廁費用也被拒收。而有一家社區超市,則為了方便老年人購物,每天自備硬幣方便找零……這便是1角硬幣的現實兩面。成都65歲的李大爺認為,商家自備硬幣方便老人,這讓老年人覺得被尊重了。
-
多喜愛(002761.SZ)1月9日起停牌 直至現金選擇權申報期結束並履行...
多喜愛(002761.SZ)1月9日起停牌 直至現金選擇權申報期結束並履行信披義務後復牌 2020-01-06 17:49:03
-
多喜愛(002761.SZ)將自1月9日開始連續停牌 此後將進入現金選擇權...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格隆匯1月2日丨多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