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下的外向型城市大盤點:17城外貿依存度超50%,有你家嗎?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背景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城市需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除了深挖內需市場外,產業鏈、供應鏈等布局也需要及時作出調整,適應內循環格局,以抵消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李燚

編 輯丨李博

從外向型經濟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中國發展戰略迎來大轉向的同時,城市格局也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下半年政策以及工作目標定調,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既是應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和疫情衝擊的新舉措,也是旨在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自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全球貿易遭受重挫,眾多外向型城市經濟陷入困頓。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近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雙循環」戰略格局的提出受到各方密切關注。

城市經濟外向度也叫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個城市、地區的對外貿易總額佔GDP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經濟與國際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21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今年上半年37座主要城市經濟數據發現,其中17座外貿依存度超過50%的城市,因過半城市上半年經濟仍在負增長,其經濟增速的平均值為-1.68%。而另外20座外貿依存度低於50%的城市,經濟增速的平均值明顯好於前者,為0.025%。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之下,外貿依存度高的城市,經濟受衝擊的可能性相對較大。隨著中國走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這些高外貿依存度城市,尤其是出口導向型城市,如何在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挖掘內需潛力,從而更好聯通國內外市場?

6城外貿依存度超100%

哪座城市對外貿進出口依賴程度更高?在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的37座主要城市中,目前有17座城市的外貿依存度在50%以上,分別是東莞、蘇州、深圳、廈門、金華、舟山、上海、寧波、珠海、中山、北京、大連、天津、惠州、青島、無錫、嘉興。

總體來看,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集中於珠三角的廣東,長三角的上海、江蘇、浙江和環渤海地區的北京、天津等地。

外貿依存度高於50%,是什麼水平?從全國層面看,我國外貿依存度已從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60%以上,進一步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1.8%。按此,這17座城市明顯高於全國均值,是典型的高外貿依存度地區。

其中,東莞、蘇州、深圳、廈門、金華、舟山這6座城市的外貿依存度,均超過了100%。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外貿依存度最高,達到129.2%,遠高於排在第二的蘇州。

1978年,一個北接廣州、南鄰深圳的農業小縣東莞,引進了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標誌著全國引入外資經濟的正式起步。東莞出口的主要商品也從明清起家時的香料變成了高科技產品,其智慧型手機約佔據全球出貨總量的1/5。截至今年上半年,東莞進出口總額為5633.4億元,下降11.2%,同期GDP為4361.28億元。

其餘的高外貿依存度城市中,蘇州的外貿興起於當地鄉鎮企業招商引資、引入外資經濟的「蘇州模式」。今年上半年,蘇州實現進出口總額1440億美元,同比下降6.6%,佔全國進出口總值7%。而廈門則是國務院最早批覆的經濟特區之一,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值為3081.83億元,增長3.9%。

當然,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深圳的高外貿依存度有其必然成因。國際間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的頻繁,加之行政面積狹小,使得深圳需要在更廣泛的市場內配置資源。今年上半年,深圳進出口總額13356.75億元,同比下降0.5%,出口總額已連續27年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

分進出口來看,外貿依存度又可分為「進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如果說以上5座城市外貿依存度如此之高,是因為進出口雙雙高企的因素,金華的高外貿依存度則完全是憑出口的「一己之力」。

今年上半年,金華實現進出口總額2152.4億元,其中出口高達2058.7億元,進口僅為93.7億元。算下來,出口依存度高達98%。其中來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義烏,貢獻了超六成外貿份額。

相反,在上述17座高外貿依存度城市中,上海、北京、天津、大連、舟山等地比較特殊,其是典型的貿易逆差地區,當地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明顯要高於出口。

以全國貿易規模第一大市上海為例,今年上半年,上海進口總額9391.19億元,出口總額6422.72億元,源源不斷的進口需求使得上海外貿依存度攀升到91.1%的水平。

圖/圖蟲

出口導向型城市急需轉型

隨著中國走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不同城市間的發展態勢分化更趨明顯。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在這17座外貿依存度高於50%的城市中,今年上半年超過半數的城市經濟增速都是負數。尤其是中山、惠州等在內的8座城市,下探幅度都明顯深於全國-1.6%的平均值。

受此影響,多個東部沿海城市的外貿依存度明顯下滑。比如,東莞的外貿依存度從去年年底的145.6%,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29.2%,減少了16.4個百分點;惠州、珠海、北京的外貿依存度也降低了10%以上。

為什麼高外貿依存度城市,經濟受衝擊的可能性更大?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這些城市通常是出口一枝獨秀,消費或投資相對較低。

比如,今年上半年,東莞GDP為4361.28億元,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消費、投資分別為3414.7億元、1695.71億元、927.79億元,佔GDP比重分別為78%、39%、21%,當地經濟增長受出口市場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更進一步來看,這些幾十年來以加工貿易為優勢的出口導向型城市,二產幾乎佔到半壁江山。比如,2019年東莞二產佔比為56.5%、蘇州為47%、中山為49%。由於製造業相對剛性,在海外訂單需求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加工貿易型為主導的城市更易受負面衝擊。

以東莞為例,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東莞經濟增速從兩位數放慢到個位數,甚至在2009年一季度出現負增長。今年外貿持續受壓的東莞又遇到這一問題,一季度經濟增速下降8.8%,到上半年降幅雖有收窄但仍負增長1.7%。

東莞 圖/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以國際循環為主的發展模式,曾讓眾多沿海城市一躍成為明星城市,經濟增速遙遙領先。然而,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外貿發展方式,核心技術始終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極易在危機時刻被「扼住咽喉」。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背景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城市需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除了深挖內需市場外,產業鏈、供應鏈等布局也需要及時作出調整,適應內循環格局,以抵消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

本期編輯 黎雨桐

相關焦點

  • 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消失的外貿訂單:東莞、寧波等城市受重創,事關2億人就業
    外貿鏈條上的多米諾骨牌紛紛倒下,牽動了許多企業的命運,也關乎基本的就業和民生。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19年,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企,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到40.6萬家。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外貿外資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超過2億人,佔就業總量的1/4左右,其中包括大量農村和貧困地區人口。
  • 消失的外貿訂單:東莞寧波等城市受重創 事關2億人就業
    外貿鏈條上的多米諾骨牌紛紛倒下,牽動了許多企業的命運,也關乎基本的就業和民生。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2019年,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企,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達到40.6萬家。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外貿外資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超過2億人,佔就業總量的1/4左右,其中包括大量農村和貧困地區人口。
  • 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國外向型印刷企業面臨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
    資料圖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外貿進出口及全球產業鏈的不穩定性開始顯現。為把疫情對外貿的影響降到最低,近日中央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復產,保市場、保訂單。  作為全球印刷大國,中國為國際社會超過50個國家提供印刷包裝服務。在此次全球疫情衝擊下,已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的中國外向型印企如何保市場、穩外貿?
  • 京東如何破局:內循環,把MADE IN CHINA賣給中國人可不簡單
    對於那些在內循環的背景下、亟需數位化零售能力來賦能的產業帶和巨大產能,電商推動的C2M或許是破局的一把利劍。  1.四大痛點先說說痛點。把MADE IN CHINA的商品賣給中國人,並不那麼簡單。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從外向型經濟轉向側重內循環的模式,最亟需支持和提升的是哪一部分企業和產業帶。
  • 全面提升服務企業水平 有效穩住外貿基本盤 東莞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但在今年的大環境下,東莞在穩外貿方面的做法獲得通報表揚則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從今年前三季度情況看,東莞的外貿依存度超過了140%,這一指標在全國同期只有約為32%,廣東這個外貿大省同期也只有約為64%。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董事長吳勇氣說,公司反而此前受內銷下滑影響更大,國內市場業務在疫情初期銷售降幅達70%,健身房停業、線下商超無人訪問,導致門店銷售基本「全軍覆沒」,部分地區的快遞派送暫停,網購也受到影響,當時外貿訂單降幅小於內銷,大概20%-30%。
  •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內循環促進內外循環 助力民企重生
    在疫情強烈衝擊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正面臨重組和洗牌。中國剛剛控制住疫情,卻立刻遭遇以美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的強烈圍堵,我國外貿受到巨大的衝擊,將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一文徹底讀懂「經濟內循環」:冷眼相待,認清時代
    外循環靠不住了,我們就在四萬億刺激下,經濟正式從「外貿-投資」雙驅動模式,轉變成以城鎮化為依託的「負債-投資」單驅動模式。 咱們一方面持續大搞基建,另一方面一遇經濟下滑就放寬房地產貸款和購房政策,努力挖掘房地產市場潛力。
  • 世界工廠解外貿困局 「莞貨內銷」成關鍵
    美光眼鏡總經理楊雪鋒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海外疫情蔓延,客戶所在城市陸續封城,物流運輸有所限制,紛紛暫緩下單。本該是訂單籤約豐收期,如今卻成為至暗時刻,「世界工廠」遭遇大考。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東莞試圖化危為機。「我們正在研究制定『穩外貿』的專項政策,全面升級『暖企行動』。」
  • 內循環經濟下的最大機會:一場空前的「造富運動」或已悄然開啟
    而在私有制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財富被控制在極少數人手中,貧富差距過大,兩級分化嚴重。在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時,美國前0.1%的人佔有全國25%的財富,剩下90%的人僅佔有16%的財富。中國的崛起和新技術的發展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威脅,因而美國發動貿易戰、打壓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給我國經濟的貿易出口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倒逼中國建立自己的「內循環」經濟。 內循環主要靠是什麼? 建國以來,我們也曾有過幾次擴大內需的階段。內循環從更根本上來講,就是「擴大內需」「內需經濟」的進階版。
  • 杭州電商企業好家雲店、網易嚴選被央視點讚,促進外貿企業轉內銷
    2020年7月,中央政治局明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出了影響中國未來30年發展方向的新名詞——內循環,要以強大國內市場構建高水平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外貿企業轉內銷。
  • 海印股份:加強線上線下融合 為國家內循環繼續出力
    記者近日了解到,廣州本土老牌商業地產公司——廣東海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印股份」)又有新舉措,在旗下天河新天地、繽繽廣場、都薈城、流行前線等多家商場進行「海印生活 融合精彩」打卡活動。
  • 全面減稅抓緊退稅 助外貿商家渡過難關
    深圳一貨代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現在基本每周一個價,相比疫情之前,現在貨運綜合成本漲了一倍有多。」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取消訂單也對外貿企業造成致命打擊,比如疫情重災區的歐美區,雲集了ZARA、HM等多個知名快銷服裝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述企業在全球採取大範圍閉店等措施,銷售受到影響。
  • 出口總值中部居後 湖北外貿需快馬加鞭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肖麗瓊  遭受疫情汛情雙重衝擊的湖北,外貿成績單令人振奮:今年1至10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446億元,居全國第17位,較第三季度上升一位。  經濟外向度,即外貿依存度,指一個地區對外貿易總額佔GDP的比重,反映出地區經濟與國際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  外貿,被視為與投資、消費並駕齊驅、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實施外貿主體培育行動,推行具有區域特色的外貿產業優勢集群,切實提升經濟外向度。湖北外貿為何成短板?
  • 慈谿外貿企業開足馬力復產能
    慈谿作為國家級家電出口基地,經濟外向依存度超過50%。今年年初,慈谿出臺《慈谿市實施「232」外貿雙翻番行動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外貿倍增路徑,加快外貿企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慈谿市商務局堅持「科學防控、精準幫扶、高效服務」的原則,將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和深化「三服務」緊密結合,通過簡化復工流程提高備案速度,指導做好疫情防控方案,暢通物資運輸渠道,加強防控物資保障,幫助企業申請優惠利率貸款等實用、精準、高效舉措,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幫助外貿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 「芯觀點」國外依存度超60%!半導體材料國產化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集微網消息(文/木棉),EDA、材料、設備並稱為集成電路的三大基礎,此前集微網已經盤點過國產EDA和設備發展情況(相關連結詳見文末),此文將繼續盤點國產材料的最新進展。SEMI報告還指出,分區域來看,中國臺灣、韓國、中國大陸、日本、北美、歐洲半導體銷售額分別為113.4億美元、88.3億美元、86.9億美元、77.0億美元、56.2億美元、38.9億美元,分別佔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份額的22%、17%、17%、15%、11%、17%。中國大陸是2019年各地區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銷售規模位居第三。
  • 海賊王狂熱行動上映第17天,票房達到41億日元,超50億不在話下!
    今天來和大家聊下8月9日在日本上映的劇場版《海賊王狂熱行動》票房相關信息,截止目前已上映18天,而關於前17天的票房也已經統計出來,觀影人數突破300萬人,17天票房累計達到了41.3億日元,折合成人民幣是2.7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