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省巢湖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在加大就業扶貧方面,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補齊就業短板。
倫漢是巢湖市中廟街道旭東村山門李組貧困戶,丈夫5年前因病去世,她身患多種慢性病,兩個年幼孩子在上學。考慮到她家實際情況,村裡提供了一份保潔工作,地點就在家門口山門李村芝櫻花海景區。這不僅增加了倫漢的家庭收入,還能使其在空閒時間內方便照料年幼的孩子。
倫漢就業只是中廟街道積極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的一個縮影,目前該街道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包括圖書館管理員、環境衛生保潔員、秸稈禁燒看護員、三線三邊巡查員、治安巡邏員等崗位,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為貧困戶提供「政策福利」,讓其搖身變成「工薪族」。
同時,巢湖市遵循不同崗不同酬的原則,根據崗位性質及勞動強度由各鄉鎮核定補貼標準,幫助他們實現就業脫貧。針對貧困勞動力群體年齡大、文化低、技能弱的特點,定向安置貧困勞動力,確保其「有崗位、收入穩」。
截至目前,巢湖市共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2300個,為1836名貧困勞動力通過扶貧公益崗位實現增收,長期穩定「造血」,為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家庭的持續穩定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顏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