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版人:《三體》在日脫銷,讓更多讀者了解中國小說

2021-01-12 澎湃新聞

日本頂級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一直是《三體》的忠實擁躉

一上市就賣到脫銷,《三體》大受日本讀者喜愛。

7月4日,《三體》日文版開售,一些書店很快就熱銷到售罄,銷量位列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榜單第一。為此,負責此次《三體》日文版發行的日本最大科幻出版社——早川書房,不得不趕緊在社交媒體上說明「正在抓緊第三次印刷,請讀者們稍稍等待一下」。

榮登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榜首

早川書房表示正在加印《三體》

「驚天動地包羅人類歷史萬象的科幻」、「一旦開讀就停不下,請快點翻譯續集」、「無與倫比的想像力,真是了不起」……早在此前試讀會中,包括日本頂級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東浩紀、入江悠等日本作家及編劇都給出極高評價,小說腰封上的寫滿了行業大咖的薦語。

借著《三體》日文版發售的契機,早川書房還在各大書店進行華文科幻·推理作品展賣會,涉及作品包括中國科幻作家劉宇昆的短篇傑作集1-3和《重生》、陸秋槎的《元年春之祭》、《北京摺疊-現代中國科幻選集》、陳浩基《第歐尼根變奏曲》。

早川書房旗下的科幻雜誌《SF magazine》,8月刊還將以「《三體》和中國科幻作家」為主題,刊登部分中國科幻作家的作品,以及三位學者撰寫的有關《三體》和中國科幻的文章。

《三體》的熱銷能否開啟日本市場的中國科幻熱?澎湃新聞記者專訪了早川書房《三體》項目組主編山口晶,聊了聊日本科幻的發展與現狀以及他對中國科幻小說的理解。

SF雜誌8月刊以《三體》為主題

【對話】

澎湃新聞

:你第一次讀到《三體》時是什麼感受?

山口晶

:我曾經看過劉慈欣的短篇小說,當時認為這個作者可能是個天才。在看了《三體》後,我相信他是一個真正、真正的天才!讓我想到了我年輕時讀到Arthur C. Clarke(亞瑟·C·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或Isaac Asimov(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時的感受,《三體》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作品。

澎湃新聞

:是什麼觸動到你?你怎麼理解小說中的「智子」?

山口晶

:優秀的講故事能力以及作者對歷史、科學、哲學的深度了解,並將這三者完美結合。《三體》的美不僅僅是技術和知識,還有劉慈欣強大的想像力,不斷給讀者帶來驚喜,總是能超出我們的預期。2015年《三體》拿下雨果獎後,我們用了3年時間爭取到了這部小說在日本的版權。

「智子」就像是對現實世界中反對進步、理性、和平的隱喻,我們的社會總是有像智子這樣的東西。

澎湃新聞

:你怎麼解讀「地球人」和「三體人」之間的關係?

山口晶

:我並不贊成將「地球人」和「三體人」之間的關係與中國(或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係平行化或作對比。 它具有更普遍的意義,它可以是「新和舊」,「貧窮和富裕」,「小和大」,或僅僅是「人類和外星人」,正是由於這種普遍性,《三體》才更具娛樂性和意義,成為全球暢銷書。

澎湃新聞

:對銷售有什麼預期嗎?

山口晶

:我們希望第一卷能賣到一百萬份,不過現階段的目標是十萬份。

澎湃新聞

:能否介紹下SF雜誌以及這本雜誌對日本科幻的影響?

山口晶

:早在1959年,早川書房就創立了SF雜誌,該雜誌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科幻雜誌。 幾十年來,它培養了大量的日本科幻作家。

日本的科幻小說是在美國科幻小說的影響下開始萌芽和發展,SF雜誌第一期刊登了Arthur C. Clarke(亞瑟·C·克拉克), Issac Asimov(艾薩克·阿西莫夫), Philip K. Dick(菲利普·K·迪克), and Robert Sheckley(羅伯特·謝克裡)這些名家的作品,激勵和啟蒙了許多想成為小說家的年輕人。此外,Robert A. Heinlein(羅伯特·A·海因萊因), Kurt Vonnegut(庫爾特·馮內古特), Ray Bradbury(雷·布萊伯利), William Gibson(威廉·吉布森) 這些作家也經常被介紹和提及,從而影響了日本科幻小說的一批人,這些作家的作品和影響力至今流行、存在於讀者之間。

澎湃新聞

:日本科幻小說的發展脈絡是怎樣的?有著什麼樣的特點?

山口晶

:日本科幻小說的特點是非常多樣性,並且每代作者都有其鮮明的特點。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代科幻作家如Sakyo Komatsu(小松左京)、Shinichi Hoshi(星新一)和(Yasutaka Tsutsui)筒井康隆,讀他們的作品時你會驚訝於他們的不同之處。小松左京以硬科幻聞名,星新一的故事則有著寓言般的閃光,筒井康隆的特徵是戲虐的實驗性小說。

第一代作者大多已經過世,七十年代的第二代作家和八十年代的第三代作家,以及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第四代作家,他們還積極地活躍在文壇,發表者各種類型的作品,如硬科幻小說、太空歌劇、幻想、軍事冒險、幽默、賽博朋克、文學科幻、輕小說等。

日本科幻小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歷了我們所謂的「嚴冬」,但在21世紀,新一代作家如Project Itoh(伊藤計劃),Hitotaka Tobi(飛浩隆),小川一水和Toh Ubukata(衝方丁)出現了,日本科幻小說重新流行起來。特別是伊藤計劃的《虐殺器官》和《和諧》堪稱日本科幻復興的裡程碑。

此外,日本科幻小說與漫畫、動畫和電子遊戲產業有著密切關係, 手塚治虫(Osamu Tezuka)和松本軀士(Reiji Matsumoto)等經典漫畫家受到早期科幻運動的影響。 即使在本世紀,諸如Makoto Shinkai(新海誠,代表作《你的名字》)和Sunao Katabuchi(片渕須直)等電影導演,以及Hideo Kojima(小島秀夫,代表作《金屬齒輪系列》)等遊戲製作人也是科幻小說的忠實粉絲。

澎湃新聞

:日本科幻小說目前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是怎麼樣的?

山口晶

:如果僅僅說科幻書籍的出版,不能說很大,銷量一直比較穩定,有固定的讀者粉絲群體。但如果將動漫和動畫包括在內,那市場是巨大的,許多漫畫和動畫電影、電視節目中都有科幻元素,比如機器人、時空旅行、未來世界等設定。

不過這些讀者群體對科幻非常忠誠,他們有自己的閱讀、學習小組,還會組織活動和投票頒獎,粉絲團每年都會票選出Seiun獎(日本最具科幻作品和成就的小說獎),相當於美國的星雲獎,在社交媒體上也非常活躍。

澎湃新聞

:哪些國家、主題的科幻小說比較受歡迎?你們選擇的標準是什麼?

山口晶

:中國科幻小說就很受歡迎,我們預計非英語區的科幻將是下一個趨勢。 而亞洲科幻小說主要來自中國,未來2到3年內都會是一個發展窗口,我希望是如此。主題方面比較多元,很難說哪些最受歡迎,但有關人工智慧、女性主義、腦機接口、人機界面、反烏託邦、監控、機器人、信息汙染、思維上傳、基因修改和太空探索等話題都會擁有比較大的關注度和重要性。

我們始終關註銷售數據和營銷數據,但這些數字只能說明讀者現在想要什麼,而不是明年或5年後,這就需要我們的專業來判斷和預測未來的趨勢。在選擇作品上,除了日本本土科幻,我們還和中國成都的《科幻世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科幻世界》也會給我們推薦一些中國的短篇科幻小說,我們還會諮詢一些自身科幻作家的意見。

澎湃新聞

:中國科幻小說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中日科幻作品之間是否有明顯的特徵差異?

山口晶

:中國科幻給我的最明顯的三個特徵,一是強大的想像力;二是對高速增長的經濟和科技的焦慮;三是為未來的無名的恐懼。兩國的差異方面,我還沒有讀過足夠的中國科幻小說來討論這種差異,不過在我看來,賽博朋克對日本的影響力更大一些,而中國的科幻小說中硬科幻比重會大一些。

澎湃新聞

:日本科幻作家立原透耶曾說過「日本科幻小說未能像中國科幻小說那樣有影響力,是因為我們沒有劉宇昆(《三體》的英文譯者)」,你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山口晶

:這是肯定的,日本科幻小說太需要劉宇昆這樣的翻譯家。另外我非常確信,一些日本作家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科幻作家的標準,但就目前而言,我們確實還沒有出現任何一位像劉慈欣那樣在世界範圍內有這麼大影響的科幻作家。

澎湃新聞

:《三體》在日本的熱賣會產生哪些影響?

山口晶

:無疑會帶動日本讀者想要閱讀更多的中國小說,我們也堅信《三體》會成為暢銷書,早川書房也計劃投入更多資金開發中國圖書市場,我們希望不僅是科幻小說讀者,還有其他如工程師、科學家、研究人員、學者、知識分子去了解中國小說。

相關焦點

  • 《三體》在日脫銷,讓更多讀者了解中國小說
    日本頂級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一直是《三體》的忠實擁躉一上市就賣到脫銷,《三體》大受日本讀者喜愛。7月4日,《三體》日文版開售,一些書店很快就熱銷到售罄,銷量位列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榜單第一。
  • 《三體》日文版風靡日本 日媒:中國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日媒稱,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中國暢銷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發售。日文版《三體》在日本出售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萬冊,在近年的海外科幻小說中創下了不俗的成績。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2日報導,《三體》講述的是女科學家向宇宙發射信號,結果信號被「三體」外星人接收,給人類帶來了危機的故事。
  • 新海誠 高達畫師安利 日本讀者在三體《黑暗森林》裡看到了什麼?
    亞洲推理研究者松川良宏發推安利:據我了解,《三體2》是三部曲中與「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最吻合的一部。0 5 史羅CP超強人氣去年《三體》在日發行後,大史是日本讀者心中的最高人氣角色。到了《黑暗森林》,大史依然人氣不減。《魯邦三世》中的錢刑警部是日本讀者心中大史代表形象之一。
  • 《三體》走紅 中國科幻贏得世界目光
    海外讀者關注、喜愛中國科幻,深層原因在於他們對當代中國的濃厚興趣,對中國人如何想像未來、如何看待科技與人類關係的濃厚興趣  前不久,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日文版由日本最大科幻圖書出版社早川書房在日本全國公開發行
  • 《三體2》在日本一周內脫銷!日本網友:看得停不下來了
    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獎的《三體》,可以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巔峰之作。這部從2006年就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開始,就不斷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和熱議。隨著《三體》在中國逐漸得到多方的認可,《三體》這本書也開始進入國外的市場。
  • 全中國最好的科幻小說?劉慈欣用《三體》徵服日本!
    7月4日,《三體》日文版開售,一些書店很快就熱銷到售罄,銷量位列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榜單第一。為此,負責此次《三體》日文版發行的日本最大科幻出版社——早川書房,不得不趕緊在社交媒體上說明「正在抓緊第三次印刷,請讀者們稍稍等待一下」。
  • 《三體II》在日本發售,讀者請年假看小說,劉慈欣千萬稿費的背後
    今年6月,《三體II》在日本發售後火了,不到一周時間,就登上了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和科幻類圖書的熱賣榜單榜首。本書發售後一度售罄,出售4天緊急加印,很多在日推上的網友反饋說讀得停不下來,甚至有說要請年假看完……科幻小說都能夠賣得這麼好,除了宣傳因素,足見《三體》故事對讀者的吸引度。
  • 《三體》在日本賣到脫銷,韓國卻僅出售400本?網友:你看是啥封面
    ——《三體》2019年的春節,因為一部《流浪地球》,我在電影院感受到了久違震撼與感動。我不知道你們哭沒哭,我反正哭了,但同時又是自豪的。哭是感動於劇情,自豪則純粹是因為這部電影本身所代表的意義——誰說中國沒有本土科幻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幻這個詞是專屬於西方的。每年我們在電影方面引入了大量西方科幻電影,大家都喜歡看,大把大把的票房獻出去,可國內就是拍不出好的科幻片。
  • 中國科幻大賣《三體》榮登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銷量榜首
    日本早川書房出版社官方Twitter宣布,由中國作家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體》成功登上了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銷量榜的首位,中國科幻在日本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哎呀,《三體》在亞馬遜文藝作品排名第1位!」
  • 中國科幻小說《三體》英文版獲美國「星雲獎」提名
    新華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許曉青 姬少亭)記者21日從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獲悉,中國知名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已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    業內人士分析,儘管目前僅是獲得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 一周加印10次,這本中國科幻小說在日本賣瘋了
    三年前,當時在中國留學的中島大地在朋友推薦下,第一次接觸到了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知名科幻小說《三體》,當時他花了一周時間才把中文啃完。近日,當《三體》日文版第一冊出版的消息傳來,他第一時間入手,六點下班開始一口氣讀到夜裡12點,看完整本書後大呼過癮。日本讀者在書店翻看《三體》日文版一書。
  • 《三體》斬獲第51屆日本星雲獎
    據日媒報導,劉慈欣《三體》小說,斬獲日本第51屆日本星雲獎海外長篇小說部門獎。其他獎項獲獎者分別為:媒體部門「彼方的阿斯特拉」篠原健太·原作、漫畫部門:「到巴比倫需要多少光年」道滿晴明;「忍者蝙蝠俠」DC漫畫 x 久正人。
  • 科幻小說《三體》鑄造了劉慈欣輝煌的一生,讓讀者產生極大衝擊力
    其實,早在《三體》電影傳出開機消息數天內,騰訊公司CEO馬化騰就聯繫到劉慈欣,希望能夠將其小說作品轉化成網路遊戲,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震撼的畫面,因此,才會有上述劉慈欣跟騰訊合作的機會。後來,有記者採訪劉慈欣是如何看待《三體》改編成遊戲的做法?
  • 《三體》在日本7天加印10次,韓國只賣了400本,網友:要我也不買
    劉慈欣的《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第一科幻」,作者劉慈欣更創下過連續8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榮譽「銀河獎」的紀錄。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摘下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劉慈欣實現了亞洲人在這一獎項上的零突破。後又入圍雨果獎,被公認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
  • 日本小說《天氣之子》受中國讀者歡迎
    11月2日,《天氣之子》中文譯者林青華在譯者分享會上籤售。主辦方供圖新華社廣州11月3日電(記者楊淑馨)趁著作品中文版首月發行量突破35萬冊的人氣,日本作家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譯者分享會2日在廣州舉行。
  • 日本賣到脫銷的《三體》,在韓國才賣400本,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根據報導,韓文版《三體》只在韓國賣出了400本,這讓很多人感到吃驚。《三體》的全國銷量突破2100萬冊,怎麼在韓國只賣了400本。而《三體》的日本翻譯大森望也感到震驚,覺得這件事很離譜。去年7月大森望在推特上分享了新華網關於《三體》日文版在日本大賣的新聞,新聞中提到了《三體》作者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說的,韓國版的《三體》,第一部只賣出400本,不是4000本,而是400本!
  • 科幻小說《三體》火了,網友卻評價劉慈欣:一個電工能寫出什麼來
    人們對科幻題材的故事有了很多興趣,也開始有更多的關注。一直聽說《三體》也要準備籌拍,並且劇本也通過了審核,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這本首次獲得「雨果獎」的小說就會被搬上了大熒幕。誰也不知道這樣一部小說會獲得科幻界的雨果獎,甚至還翻譯成了25種語言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進行發行。在國外十分暢銷的這本書曾經經歷過多次的加印,一度賣到了脫銷,足見國外人民對於這本小說的熱愛。
  • 日本科幻作家:《三體》在日本引發熱潮,日文版比英文版更傳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0月25-27日,第十屆華語科幻星雲獎超級盛典在重慶舉行。大會除邀請到了國內的科幻作者,還有來自日本的著名科幻作家參與其中,日本作家如何看待中國科幻呢?日本科幻作家、日本科幻協會前任會長藤井太洋講述了《三體》今年春天在日本發行後引起的風潮。藤井太洋介紹說,大劉的《三體》是今年春天引進到日本的,從春天到夏天短短時間就引起了熱潮,不僅僅是科幻愛好者,日本各個階層的民眾都很讚賞這本書,比如著名導演、漫畫作家新海誠(動漫電影《你的名字》的導演)便高度讚譽此書,這也是2012年以來日本第一次有這麼大的科幻熱潮。
  • 日媒:中國在科技領域日益自信 助推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日媒稱,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中國暢銷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發售。日文版《三體》在日本出售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萬冊,在近年的海外科幻小說中創下了不俗的成績。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2日報導,《三體》講述的是一位女科學家向宇宙發射信號,結果信號被「三體」外星人接收,給人類帶來了危機的故事。這是規模宏大的三部曲作品,第一部在日本由早川書房發行。報導稱,作者劉慈欣產生靈感的契機是,閱讀關於物理學「三體問題」的文章。「三體問題」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 《三體》在日本銷量創新紀錄 斬獲第51屆日本星雲賞最佳翻譯小說
    《三體》系列小說在日本受到了極大的追捧,其銷量也是創了新紀錄。按照日本媒體的報導,《三體》系列小說在日本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2100萬部,同時它還斬獲第51屆日本星雲賞最佳翻譯小說,而星雲獎的評選方式是仿自世界科幻年會的雨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