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古詩的意思 大林寺桃花古詩詩意

2020-12-10 天氣網

  說起桃花,大概很多人都沒有辦法不喜愛它吧!每年一到桃花盛開的季節,就有許多遊客前去觀賞、拍照,想要留下美好的瞬間。在古時候也是一樣的,詩人看見美麗的桃花也會忍不住作詩一首,白居易便有一首關於桃花的古詩名為《大林寺桃花》。那麼這首詩的詩意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剛剛才盛放。

  我常常為春天的逝去,為其無處尋覓而傷感,此時重新遇到春景後,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沒想到春天反倒在這深山寺廟之中了。

  關於桃花的古詩

  1、《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2、《泛舟觀桃花》

  宋·陸遊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3、《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相關焦點

  • 大林寺桃花古詩帶拼音 大林寺桃花全拼音版
    世間的花卉有很多,桃花是大多數人著迷的。每到桃花盛開的時候,總有很人多前去觀賞,觀賞的地點、人物與季節不同,那麼賞花的心情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大林寺桃花》這首詩是白居易所作,那麼詩中又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境呢?
  • 《大林寺桃花》不負春光,走進神奇古詩裡的春天!
    《神奇古詩》 詩文賞析 [詩文注釋] 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 [詩詞譯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悄悄轉到這裡來了。
  • 《大林寺桃花》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留戀和喜愛之情。《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大林寺桃花一一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著意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小學必背古詩《大林寺桃花》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大林寺桃花》,這是一首七絕紀遊詩,從詩的題目中我們知道,詩人借讚美桃花之名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懷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那便當屬桃花。下面我們就來通讀一下這首詩,跟隨詩人的腳步欣賞這不一樣的「春天」。原文: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詩詞鑑賞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他有「詩王」和「詩魔」之稱今天鑑賞白居易的一首有趣又有哲理的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詩作於公元817年初夏(唐元和十二年),此時白居易被貶謫,任江州(今天的江西九江)司馬。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手繪配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詩就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寫作背景:此詩寫於作者被貶江州,任江州司馬時。
  • 春天到了~ 觀光君帶你詩詞遊中國丨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 桃花溪古詩翻譯 古詩桃花溪的解釋
    說到桃花,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個十分唯美的畫面。桃花自古以來都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會將它寫進詩中,作入畫中。今天小編帶來的是《桃花溪》這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中寫了什麼內容吧。
  • 池上古詩的意思翻譯 池上的整首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2、《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描寫四月,這三首古詩最美
    描寫四月,這三首古詩最美——第一首:宋代翁卷的《鄉村四月》,用白描手法畫出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風景圖。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第二首: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春光的頑皮可愛。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 我對桃花,有份糾結的情
    作者是這個意思麼?那如血綻放的桃花,真讓人傷感唏噓。這個地方,桃樹不是鎮鬼避邪之用了,不再美好而是悲劇色彩,桃花則是死亡之花。桃花雖美,但詭秘若深。它到底能鎮壓鬼怪還是庇佑了鬼怪,小時候不懂,現在也困惑,我對桃花的身份深感懷疑……桃花的地裡人文印象中總是三月桃花開,讀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時,老師沒多做解釋,俺也不敢問俺也不敢說。
  • 詩歌賞析|六首春日古詩:春意枝頭俏,桃花灼灼開
    其二 大林寺桃花[ 唐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讀詩感悟:春天去了又來,桃花落了又開,年復一年,皆是如此。賞花的人尋尋覓覓,追逐著春天的氣息,探訪著花的蹤跡,常恐桃花敗落,春色易逝。春色畢竟留不住,心中有春光詩情畫意,則處處是春天,時時心情愉悅。
  • 描寫花的詩句 讚美花的古詩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 古典詩詞花最美,不賞桃花不知春。附原創譯文(六首桃花詩)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原創譯文:人間四月天的百花已凋敝殆盡,深山古寺的桃花卻才剛剛盛開。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廬山遊歷,走到山林深處的大林寺,發現裡面的桃花開得正豔,景致與山下地區截然不同,恍然感慨時,得到這一首妙詩。語言淡雅自然,意境卻輾轉深邃,情思靈動,實為難得。玄都觀桃花唐代:劉禹錫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 嫦娥古詩:古詩嫦娥的詩意
    嫦娥古詩:古詩嫦娥的詩意2017-07-13 13:56: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嫦娥》的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 白居易46歲遊覽古寺,看到滿山桃花寫下這首詩,開篇就是絕妙之句
    蘇軾在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時,將自己的內心感情升華到了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小赫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來自於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對於這首詩,想必我們都比較熟悉。眾所周知,白居易的詩,就是一通俗易懂而著稱,而即使是這樣的簡單、通俗也不會影響其所蘊含著的哲理與感悟。
  • 滿園春色桃花開,第一大賞桃花的勝地您一定不知道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的是中國第一大桃園,上海市南匯縣的萬畝桃園的就是一個最近崛起的觀賞桃花的勝地。再說一下,在我國有很多的觀賞桃花的勝地,詩經上就說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一直都是我國傳統的園林花木早春時節,桃花先葉開放爛漫,芳菲嫵媚動人,素來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被賦予了很多的詩情畫意,像人們對美麗的女子,經常形容韋豔如桃李,可見桃花之美。有仙桃,壽桃,壽果的這樣的別名,標誌著長壽的意思,人們呢,除了愛桃,更喜歡桃花,喜歡它那種胭脂染色一身紅的燕子。
  • 看古人這六首詩歌,是如何詠桃花的
    唐詩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巔峰,那裡面有大量的詩歌是吟詠桃花的。有說桃花鮮豔美麗的,有說桃花輕薄的,有說桃花隨流水的,有說桃花象徵著友情愛情,象徵著如意吉祥的。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幾首小詩。
  • 思維導圖學古詩,欣賞四季之美,領略詩人的情思與哀愁
    蘇軾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楊萬裡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杜牧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柳宗元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每一首詩都是如此優美,且富有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