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K47石帆
FLA戰法創始人、職業投資人、和訊特約講師,交易10年構建了日內短線交易者的市場行為解讀體系,並將該體系徹底量化為可複製的期貨日內短線系統。對K線價格行為解讀與盤口解讀有獨到見解。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在問自己,為什麼會選擇期貨投機這條路,初期我無法直視這個問題,畢竟這個問題如同古希臘哲人在問「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在這個行業裡面待久了,見過的人事物多了,這個問題也就有了一些答案。
1投機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自虐的過程
我們來到期貨市場,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如果不是為了掙錢,我們可能早已放棄。這個行當,是一個「自虐」的過程,自己必須不斷的修正自己的市場觀、交易觀、方法論,並且還要不惜「自殘」式的壓抑自己的「貪嗔痴慢疑」,這還不夠,壓抑得久了,偶爾一次「上頭」就讓自己完成了經典交易心理學中的毀滅性交易,讓自己一段時期的努力付諸東流,甚至還可能傷及本金,嚴重者,猶如魔怔一般,在後期交易中怎麼做,怎麼錯,引發更大級別的虧損。這是交易者進入毀滅自我的徵兆,最後影響了該影響的一切。
2時間久了,我們是否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為什麼還要對交易樂此不疲呢?甚至傾注所有的人力、財力,還要做一個投機客呢?在我那些年的虧貨生涯中,我一直想不明白,這如同總是抓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一樣的荒謬。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工齡的增加,加上現在接觸到了不同的交易者,我有了足夠的樣本數據,加上那些年的苦難歲月,以及市場行為解讀的視角始終能讓我儘可能地保持客觀狀態,我發現了幾個線索:
1、 不服輸,大多數的交易者不服輸,不願意向市場認慫,這裡請原諒我用詞的極端,這個心態讓我們認為自己只要通過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大量的成功學案例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道理沒錯,但是耕耘的是什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呢?如果出發的基礎邏輯是錯誤的,也許地球就不是一個圓的,而是永無休止的黑洞。
2、 起點太高,大多數還在虧損期的交易者,認為金融或者期貨交易是非常高大上的行業,白領的存在,但是現實的落差是:一個新人去券商上班,為了完成業績量,出了門滿大街的人,哪一個是自己的客戶?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是問題,於是自己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客戶,認為,總有一天可以成為自己心中的那個白領,於是越走越遠。
3、自以為是,這種交易者,最大的特點就是你說的都對,做起來卻都是錯。講起來頭頭是道,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實戰的時候卻是遮遮掩掩,無法直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說一套、做一套,最後忘記了自己的初心。
4、「科學家」:忘記了自己來得初心,就是為了掙那麼點高工資,而因為長期的學習與虧損,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虧損,不斷的虧損又不斷的學習,從而成為了技術分析的狂人,什麼方法都懂,什麼方法都會,一旦實踐,判斷趨勢方向都成了問題,最後長篇大論的註解了「如何找到交易中的聖杯」而成為了專家。
5、 「哲學家」:漫長的虧損周期下,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頓悟,一天一小悟、三天一大悟,一周一次醍醐灌頂,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博古通今,可惜卻無法搞定一個小小的期貨,於是自怨自艾,教導後人,交易的盈利是悟出來,玄之又玄。
6、 「心理學家」:無論是誰,長期虧損後,在心理層面上都有一些問題,但是,這類交易者為了解決交易虧損的問題,走向了心靈雞湯,長篇大論的勸說要順勢而為,要及時止損等等來論證這些規則的重要性。
7、「追星族」:盲目的崇拜明星,盲目的複製明星的成功案例,最後丟失了自己原本的優勢,成為了虧損的交易者。
這些,都是我這些年總結自己以及身邊朋友身上出現的問題,大量的虧損壓著我們無法正確的看待我們來到這個期貨市場根本目的,其實經歷得久了,不是不想退出來,而是無法退出來,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卻不知道自己一直在一個圓圈裡面,無法走出來,而這個圓圈就是我們自己為自己搭起來的一道心牆,這道牆就是我們的恐懼與貪婪。
3言傳身教
在這種的狀態下,正常人都知道成功很難,因為心態都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還如何理性的看待問題?我一直認為,期貨交易是一項技能,技能的學習就像我們在上小學、中學時,老師講解一個定理,隨後會給出例題,並且演示如何解題,在課程中途布置練習題,同學們試著來解題,不會的話,老師再帶著大家進行講解,最後同學們回家完成課後作業,如果老師只會照本宣科,不會帶著學生解題,那這個問題就大了。交易中,我們聽過最多的就是「唯手熟爾」,這個詞語道出了交易的真諦,要對自己的交易系統絕對的熟練,通過這個優勢,在別人買進之前買進,在別人賣出之前賣出,從而盈利。千萬不要複雜,不要去思辨什麼,每天重複著、堅持著同樣一個動作就足矣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適合自己當前能力的可觀收入。
4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做一個快樂的打工仔
隨著我們國家期貨行業不斷地國際化,我們期貨交易者將會迎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但是,無論多麼壯觀的行情,我們都應該牢牢地記住自己來到這個期貨市場的根本目的,那就是掙錢,掙一個高於自己現在收入的合理的盈利,而不是那些驚人的翻倍與現實的脫節,更不是那些心靈的寄託與盲目的崇拜,而是我們要認清楚我們自己,掙自己那一份期貨的「兼職」收入,不要因為外界的風吹草動,盲從的做了超越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從而陷入泥潭無法自拔。
做交易,就是做心,單純就好;做交易就是一門技能,直接就好;做交易就是一份兼職,掙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我們都是散戶,簡單,直接,有效,每天掙點高工資就是最快樂的事情。
——石帆2021.01.06
了解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和訊微課堂,點擊菜單欄:AK47石帆
聯繫助理微信領取石帆老師9月份40分鐘實盤錄像一份,備註:石帆錄像,助理微信和訊小七:hx40089999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