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交易為什麼那麼難?根據我的粗淺認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理解、把握市場價格波動的規律難
有一位老交易員曾經說過:假如你在市場中呆的時間足夠久,什麼樣的事情你都能夠見到。
確實,對於一個從事期貨交易的投機者來說,最銘心刻骨的事情無疑就是市場價格變化的反覆無常、神秘莫測。市場的不確定性、隨機性,時時刻刻困擾著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是站在每一個投機者面前無法逃避的攔路虎。短期之內,偶然性可以讓傻瓜成為智者而歡呼雀躍,讓專家、學者變成白痴而 捶胸頓足,讓大多數投機者被玩弄於股掌之間而茫然不知所措。
很多市場參與者都有一種認識誤區:為了追求交易的確定性,往往把科學的思維方式簡單地運用到投機交易中,以為預測就是市場交易的全部,希望找到一種科學的預測理論。但是,科學方法論所主張的嚴密和精確,在投機市場中很多時候不但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且還可能成為成功的障礙。
我曾經對被某些人吹捧得過於神奇、科學的波浪理論的預測效果提出質疑。其實,我並沒有完全否定波浪理論,波浪理論作為一種價格預測工具,我自 己也常常運用,例如波浪理論的交替規則,我就覺得很有價值。
令我感到驚奇的是,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一位自稱某本波浪理論著作的作者對我無知地批評波浪理論的觀點非常惱火,在電話中數落了我大約10分鐘。他明確告訴我,他的波浪理論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可以事先非常精確地預測到某一個股票或者商品期貨的價格變化,誤差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他要求我在下一次修訂時,一定要把對波浪理論的不恭之詞刪掉。
碰巧的是,我在電話中了解到,這位在國內股市頗有名氣的波浪理論專家,最近剛好在我做交易的期貨公司開了一個帳戶,準備到期貨市場小試牛刀,從事商品期貨的投機。
作為一個操盤手,雖然我對波浪理論不是很內行,只懂一點皮毛。但是,有一點我非常清楚,那就是,任何一種價格預測工具,都不可能做到100%準確。把期貨交易建立在市場價格可以完全準確預測這種信念之上的操作是極為危險的。所以,對這位波浪理論專家神準的預測能力我非常懷疑。
大約過了2個月,我碰到了那家期貨公司的經理,因為對那個波浪大師的交易結果非常感興趣,我便向經理打聽這位專家的操作情況。期貨公司的經理告訴我,不到2個月時間,這位波浪大師就被期貨市場打敗走人了!
如此精通波浪理論的大師,在期貨市場面前也是如此地弱不禁風,不堪一擊!由此可見,期貨投機終究不是一門科學,事實上無論是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還是其他預測理論,都無法對市場走勢給出肯定的結論,使我們的交易有一個可靠的保證。
投機領域充滿了辯證法。成功的投機者離不開辨證思維的大智慧。在這裡,模糊是美,缺陷是美,簡單是美。在技巧上追求完美,在利潤上追求極限則恰恰不是美,而是與美的真實背道而馳。
所以,不深刻地理解、把握市場價格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間的關係,要在實際交易中取得成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自己的真實體會是,市場價格運動表面看來往往是一個偶然性接著另一個偶然性,但是,在看似完全偶然的背後,市場也並不是完全混亂無序,其中隱隱約約透露著一定的必然性或者說趨勢性。所以說,市場價格的波動既有隨機的成分又不完全隨機。投機成功的核心就是要去追求、把握這種必然性。
什麼是交易高手?就是能夠從表面上看來不確定、隨機的市場波動中找到某種相對確定、可以把握的機會。知道什麼時候成功交易的概率最大、風險和回報關係對投機者最有利、什麼時候投機者應該退避三舍、靜觀其變等等。
從抽象的層面、從事後的角度,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市場的運動規律,但是,投機者交易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要深刻理解市場價格波動中微妙的動態平衡和趨勢的演化,既要投機者有客觀、定量、科學的理性分析能力,也要有靈活、變通、前瞻等藝術、直覺的參與,這是一個交易員經過長期學習、思考、交易實踐後積澱的內在洞察力。這中間投機者所付出的真金白銀的代價和體力、精神上的損耗磨練,可能遠遠超出常人想像,絕非一日之功。
二、良好的風險管理難
很多投資者經常問我的問題是,期貨操作有沒有贏利秘訣、捷徑、技巧。這種心理我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期貨交易是一把雙刃劍,市場的不確定性、隨機性的一面決定了投機永遠有博弈的成分,不可能有什麼科學的預測理論、技術和交易系統能夠讓投機者一勞永逸,穩賺不賠。如果投機者只看見了交易成功帶來的高回報一面,而對另一面交易風險沒有正視,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天下沒有完美的預測理論和交易技術,良好的風險管理是投機者的立身之本。即使你學會成功交易的方法、技術、手段,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面對輸,你還是可能失敗。
所以,我認為,期貨交易既是一門贏的藝術,更是一門管理風險、控制風險的輸的藝術。這一點,許多投機大師們都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傑西?裡費默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說:
「你是一流的輸家,所以,你是一流的贏家。」
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中說:
「相對於近期贏利,我更關心基金資本的安全。」
「我主要的還是著眼於限制虧損,而不是牟取暴利。」
「重點不是行情你看對或看錯,而是看對時你賺了多少,看錯時你賠了多少。」
當一個投機者有了相對成熟的交易技術後,風險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投資者的生死存亡!
成功的投資者在交易中都能嚴格限制損失,及時砍掉虧損部位;
短期走勢的偶然性和人為性、投機 者的貪婪、恐懼等心理因素,使得投機者要找到適合自己交易方式的風險管理策略並非易事。但是,不管我們選擇怎樣的交易方式,短線還是長線,感性交易還是程序化交易,我們都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任何一筆交易都不要出現大的損失;在行情走勢和自己的判斷不一致時迅速止損。
期貨交易是一個限制損失的遊戲,保護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消滅敵人。
三、了解自己、戰勝自己難
期貨市場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地方,每天都有看似數不勝數的機會。然而,機會和陷阱始終是一對孿生兄弟。很多人長線做,短線也做,每天在市場中忙進忙出,無意中想要包打天下,抓住所有市場波動的利潤,結果卻往往是水中撈月,滿懷希望而去,充滿絕望而歸。
「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
交易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心理遊戲。在市場交易中,投機者應該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做出讓自己感覺舒服的決策,心理上很舒服的交易,結果往往不好。所以,即使你擁有極高明的交易技術和最完美的資金管理策略,如果你不能嚴格遵守,也不能讓你在金融交易市場獲得成功。
從交易之道到一個人的市場行為,中間要經過知、情、意三個環節。知是認識、了解;情是心理上的認同;意是執行的意志力。知情意三者的合力才能決定投機者的交易行為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
期貨投機不是一門科學,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智力遊戲,而是一個主體實踐、操作過程。按照我的理解,投機客是「行者」、「忍者」而非「學者」、「智者」,行動而非說話,實踐而非理論是一個職業投機者的本質特徵之一。
青澤老師,十年一夢!
關注微信公眾號:期市擺渡,獲取更多精彩文章,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