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能力——記憶的技能規律(2/2)

2020-12-19 江蘇劉志祥

有時讀書整理自己的邏輯,也是為了減輕大腦負擔,選出重要的(當然,每個人會不同),強化記憶。

記憶的技能方法也很多,有邏輯記憶法,比如文章、知識的歸納、總結,是我們常用的,不多說;這裡我總結、選擇三個還算適用的(也可能只對自己),非邏輯的(當然,沒有那麼絕對)。

一、回想法。

回想法指的是對於大腦接收的重要信息要像放電影一樣反覆重現、思考、認識、記憶,以達到牢記於心的目的。

回想法的要點:

1、早晨是思考、記憶最佳時間點,充分利用這個時間段,會對記憶的提升有很大幫助。比如寫晨間日記。

2、日間有意回顧重要信息。做筆記是個很好輔助方法。筆記有歸納、總結、回顧的味道;也利於為回顧建立線索。

3、睡前回憶非常重要。每天入睡之前對重要的信息回想一遍,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就會收到很好的記憶效果。

回想法大概是最切合生物運行規律的最適用的基礎記憶方法。我高二時,成績從倒數第二名上升到正第三名,就是每天睡前回憶一天學習內容的功勞。記憶的三大法寶:聯想、重複、應用 ,重複就是回想。

二、故事法

也叫導演法,「指的是通過減法、乘法、加法等模式,把需要記憶的事物拆開、結合、轉換,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不符合規律、也可以儘量地誇張,總之,只要方便記憶就好。

減法就是提關,提取關鍵詞;乘法就是想像,把提取的關鍵詞轉換成圖像,轉換的方法有諧音法、相關法、單字聯想法和拆分聯想法,想像的細節要清晰;加法就是聯結,把圖象聯結成故事。

進行加法時一定要有誇張、動畫、有序,以突出關鍵詞轉換的圖像,其他作為背景,否則的話就不方便記憶。

比如要記住假設、支持、反對、評價、自下而上、推理、邏輯、前提、結論、思維變遷這些詞語,就需要把這些詞語進行抽象的轉換。

(1)假設——彩票(相關法)——假設我中了500萬;或假設——假貨(單字聯想法)——盜版光碟;(2)支持——稚齒——小牙齒(諧音法);(3)反對——雙手搖動(相關法);(4)評價——放蘋果的架子(諧音法+拆分聯想法);(5)自下而上——走樓梯(動作法);(6)推理——推梨(諧音法);(7)邏輯——籮筐(諧音法+單字聯想法);(8)前提——提錢(諧音法+動作法);(9)結論——結輪(諧音法)——樹上結的不是果實而是輪子;(10)思維變遷——思維變錢(諧音法)——一人變魔術,思考一下,頭腦中就變出錢來。

可編成故事:

一個賣盜版光碟的和一個長著稚齒的孩子咬了一下搖動著雙手的人,搖動雙手的人後退時碰到了放蘋果的架子,然後自下而上走上樓梯,在樓梯盡頭推梨,梨不小心就滾到了籮筐裡,突然從籮筐裡飛出錢來,提錢的人走著碰到了樹上結的輪子上,頭腦發暈,思考一下,頭腦中就變出錢來。

如果感覺這故事還不好記,我們還可以用「打樁法」(下面介紹)把關鍵信息綁定。最後用零碎時間不斷回想複習,內化為技能,從而形成習慣。

三、定樁法

「定樁法」其實跟「宮殿法」、「地點法」原理都差不多。

利用腦海中已經整理記住的信息,將其變為圖像作為樁子用,然後將想要記住的新信息也轉化為圖像,將新舊信息形成的圖像運用誇張的想像進行聯結。這樣在以後回想的過程中,已經記住的信息會最先被回憶出來,然後經過聯想,新的信息也會反饋出來。

定樁法就兩步,1、建「樁」:用舊認知(包括知識、環境、地點等各種實與虛)來建立「樁子」,原則是有順序;2、聯結:新舊認知通過想像來聯結,相當於文件歸檔。常見定樁法包括身體樁、人物樁、數字樁、字母樁、詞語樁以及地點樁等。

定樁法的注意點:

1、大固,大而固定。選定作為樁子的目標一定不能太小(小,記憶就不穩定),而且位置需要固定(都是順時針或逆時針),一定不能是瓶瓶罐罐的化妝品等;

2、具象。關聯的物品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因此在聽到抽象的物品的時候,一定要由虛轉實,把它轉化出具體的東西來;

3、異想。運用誇張和有趣味的聯想,想像出一些具象的事物來。

定樁法的注意點,可以想像成:大鼓上面站著一個巨象想飛上天。舉兩個常用的實用樁例:

一是地點樁(環境樁)。

二是身體樁。

順序可以從下往上:腳、膝蓋、大腿、肚子、手、胸脯、肩膀、嘴、鼻子、頭髮。也可以從上往下。

這三個方法你非要找個邏輯,可以這樣認為:「打樁法」是基礎,「故事法」是推進(其中運用「打樁」),「回想法」是目的。最終都是為了便於回想,加深記憶。

20200511

相關焦點

  • 快樂的學習(上):正向與逆向思維(記憶、規律與應用)
    一種叫記憶,另一種叫總結規律。記憶是從前到後的對等關聯關係,總結規律是從後到前的壓縮記憶的關係。記憶有時候並不容易如果我們一直用這種方法去學習,有時候會感覺非常吃力。那我們首先拆分為兩個數字,然後輸入加減乘除的法則,我們能夠得出答案,即便我們沒有記憶過這兩個數字之間的乘法表。所以這裡規律就成為,輸入任意兩個數字+法則,能夠得到我們的答案。
  • 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因為我們忽視了記憶最重要的因素:記憶的牢固度問題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人類大腦遺忘的規律,並把這個些規律描繪成一條「遺忘曲線」。我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大腦記憶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
  • 日語中的音便現象,2條規律助你輕鬆記憶
    大家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音便的現象,指的是假名在單詞中或在單詞詞尾的時候,會改變它自己原有的發音規律,如果它出現在詞的開頭,一般不會變音。日語學習初期,學好音便的規則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單詞,也可以幫我們說一口流利的日語。那麼音便會有什麼規律呢?
  • 如何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提高學習和記憶效率?
    2、所以,在學習或記憶之後,要在24小時內及時複習,最晚不要超過2天,在這個區段內稍加複習即可恢復記憶。過了這個區段因已遺忘了材料的七成以上,複習起來就很容易「事倍功半」。3、按照曲線來講,就是:在學習和記住之後,要在20分鐘後、1小時後、8小時後、1天後、2天後、6天後、31天後等這些時間段再重複一遍,這樣就可以把知識記得很牢(實現長久記憶)。以上就是遺忘曲線/規律的大致意思。
  • 「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讓你的孩子「過目不忘」,高效背課文
    2)環境會影響記憶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獨自背誦課文的時候,記憶時間會比較少、記得東西也會更牢固。分散學習,助你過目不忘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的記憶規律,很容易受到相關的情緒和環境的影響。分散學習可以破除情緒、環境的影響,讓孩子通過分散學習,比較符合我們經常所說的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能夠讓孩子更快的記住想要記住的內容。
  • 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
    父母要學會巧用「遺忘曲線」規律,讓孩子記憶更牢固其實孩子出現背熟東西後,第二天就忘記大半的情況,是正常的。因為這是人類大腦的遺忘規律,在沒有特地幹涉記憶的情況下,人類會遺忘,並且有規律可循。而這個規律,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規律。
  • 為什麼"聽"比"看"更容易產生錯誤記憶?2個方法減少錯誤記憶
    來源:教育家雜誌人腦記憶有很多重要的,有時甚至違背直覺的規律。一部分學生的記憶力總是不盡人意,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者看來,並不是他們的記憶能力有先天缺陷。
  • 記憶的分類
    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記憶的一些分類,幫助大家區分。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記憶的分類1.根據記憶內容和經驗對象分類a.形象記憶:對感知過的事物具體形象的記憶。如自己關於故宮的記憶、關於糖果的記憶等。b.邏輯記憶:以對概念、公式、規律等邏輯思維過程為內容的記憶。
  • 利用好「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助娃加深記憶
    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心理學去詮釋記憶規律的人。對記憶的保持規律作了重要研究,並繪製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這就是後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根據艾賓浩斯繪製的「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曲線圖,我們可以看到人完成記憶,間隔20分鐘後,記憶者的記得百分比和遺忘百分比分別是58%和42%,也就是說當我們完成記憶後,如果沒有複習,那麼間隔20分鐘我們將會遺忘近一半的內容。
  • 「恆腦」七大能力評估解讀之:記憶能力
    什麼是記憶能力?記憶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礎,並且人的記憶能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讓我們一起來解讀記憶力。2.按照知覺器官,可分:視覺記憶型,聽覺記憶型,嗅覺記憶型,味覺記憶型,觸覺記憶型和混合記憶型。3.按照記憶時間,將記憶分成:短期、長期記憶2個保持階段。通過實驗,將這兩個階段進一步分成: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和永久記憶四個階段。
  • 人腦記憶規律揭秘,幫助改善小孩記憶
    總的來說遺忘的規律就是先快後慢,呈負加速型,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遺忘就會停止。由此可見,當每一位孩子開始記憶時那麼遺忘也會隨之而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們大可不必大驚小怪,我們要做的是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保持孩子的記憶量——即依據遺忘規律合理組織複習,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 《命運2》記憶水晶怎麼用 記憶水晶使用攻略
    導 讀 命運2本影記憶水晶是遊戲中的一項道具,玩家在做浪客的任務可以獲得,不少玩家在得到很多記憶水晶後,
  • 一定要看的,關於記憶的三大規律!
    大家好,我是世界記憶大師劉敏,今天跟大家分享關於記憶的三大規律,掌握記憶規律,也能快速提高記憶能力!一、遺忘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是第一位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系統試驗的人,並根據記憶的保持規律繪製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世界記憶錦標賽傳來喜訊:河南「記憶大師」獲全場總亞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12月6日,第29屆世界記憶錦標賽中國總決賽在重慶永川落下帷幕。200餘名選手在為期3天的比賽中,進行人名頭像、二進位數字、隨機數字等十個項目的比拼。世界記憶錦標賽是全球高水平大腦記憶競技賽事,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記憶高手報名參加,被譽為「腦力運動的奧林匹克」。本次比賽分設兒童組、少年組、成年組、樂齡組四個組別,其中年齡最小的選手11歲,最大的超過60歲。
  • 記憶簡史:記憶的探索與科學基礎
    文/卞同學本文主要圍繞「記憶的傳承」、「人類對記憶的探索」和「記憶的科學基礎」三個方面進行分享。通過回眸歷史,初窺人類記憶簡史;直面記憶困境,準備出發,迎難而上,向「記不住」發起挑戰!人類記憶信息承載主體從人->電子存儲設2 記憶的人類探索人類對於記憶的探索,起源或許很早。
  • 「魔法紀錄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記憶結晶選擇&記憶結晶推薦
    下面分為兩個部分來說一下記憶結晶記憶結晶選擇這裡主要說明在不了解整個遊戲的情況下如何對記憶結晶的實用性進行判斷,以及如何為角色選擇合適的記憶結晶。記憶結晶分為兩大類,能力類和技能類,能力類記憶結晶攜帶被動技能,技能類記憶結晶攜帶主動技能。
  • 記憶策略的發展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使用複述策略的能力和複述的質量都在提高(四)組織策略主體在記憶過程中將記憶材料按不同的意義組織成各種類別,編入各種主題,使它們產生意義聯繫,或對內容進行改組,以便於記憶的方法,稱為組織性策略。
  • 孩子的記憶能力可以這樣訓練
    記憶能力 說起記憶能力,這可以說是我們生活學習的基石,所有能力和技能的學習都需要記憶能力的輔助。 記憶能力 可以看到,鄭才千取得這樣矚目的成就和他強大的記憶能力脫不了關係。記憶對於人類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都致力於記憶的研究,並留下了啟發後人的感悟。 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說: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
  • 記憶是怎麼產生的?如何和遺忘作鬥爭?
    另外,科學家還發現,切除了額葉的猴子,無法完成短時記憶方面的任務。以上研究,為記憶是在大腦中的局部定位說法提供了例證。理論2:記憶是由整個腦神經綜合產生的。美國心理學家拉希裡認為記憶活動不是在腦的某一點,而是整個大腦。他在大白鼠皮層切除實驗中發現,其學習能力不受大腦皮層特定部位損傷的影響,而與切除面積的大小相關,切除面積越大越影響大白鼠的學習能力。
  • 孩子背誦能力差,家長可巧用7±2法則提供幫助,增強記憶效率
    01首先要明確,家長們記憶力培養的三大誤區1、寄希望於培訓機構很多家長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培養孩子,就選擇將孩子送到培訓機構,認為這些機構裡的老師更加專業,一定能幫孩子提高記憶能力但要知道的是記憶能力的培養其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培訓機構那一周幾個課時的時間並不能明顯地提高孩子的記憶力,真正重要的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引導。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最長的,家長也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所以家長最清楚自己的小孩到底適合哪種訓練記憶力的方法,盲目地把孩子送入培訓機構只會白白浪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