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士兵的快樂,英國Carden Loyd輕型單人裝甲車

2020-12-15 丹書戰史

超輕型坦克/履帶車曾是上世紀30年代受到熱捧的裝備,以布倫機槍車為代表的輕型裝甲武器被大量製造,與這些明星武器不同的是,應該在30年代還製造了另一款小巧的超輕型裝甲車--Carden Loyd。

Carden Loyd裝甲車

研製輕型裝甲車的目的不過是為了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時間裡提高部隊的機械化水平,Carden Loyd裝甲車亦是如此,英國之所以研製這麼個「單人快樂」車,就是為了獲得一種具有更好越野能力、有不錯拖曳能力的車輛,同時它還要很便宜,能夠快速大量生產充實部隊。

這種裝甲車長度只有一米多一點點,動力艙位於後部,有一個簡易的引擎蓋保護,實際上這個引擎蓋並沒有完全遮蔽發動機,所以它的作用更像是保護駕駛員,免得一不小心燙傷自己。

Carden Loyd裝甲車

駕駛員座位就在引擎蓋前方,露天式駕駛,動力通過傳動結構,從駕駛員屁股下方傳遞到前部,驅動前方主動輪行駛。和坦克一樣小巧的履帶只有2個負重輪,尾部的大尺寸導引輪也兼顧了負重輪。

車輛無全面裝甲保護,只在駕駛員正面鉚接了傾斜的鋼板,能夠保護駕駛員大部分身體。

Carden Loyd裝甲車

原車沒有安裝武器,不過在車輛前方增設支架,可以固定一挺布倫輕機槍,勉強可以當成機槍車使用。

Carden Loyd裝甲車

別看Carden Loyd裝甲車如此小巧,常規裝甲車的所有動力、傳動部件,以及儀表等結構它都有,因此這樣一輛超輕型單人履帶式裝甲車重量也達到了1.3噸,所能爆發出的力量也很可觀,不僅能夠拖曳QF2磅炮,連6磅炮這類較重的火炮也能拖曳行走,也可以拖掛小型貨箱,為前線運送彈藥等。

Carden Loyd裝甲車

在30年代,便宜好用的Carden Loyd裝甲車不僅在英軍中服役,比利時等國也有購買,在法蘭西戰役期間,英法聯軍就曾使用這種裝甲車拖曳火炮轉移。

Carden Loyd裝甲車

有意思的是德軍在西線的作戰行動中也曾繳獲這種小不點,並把它當成德軍自己的履帶摩託車一樣使用,經常用來拖曳一些小物件;1944年,加拿大軍隊進入比利時的時候,還在一條溝渠中發現一輛被德軍遺棄的Carden Loyd裝甲車,後來它被回收改裝成輕型拖拉機,被一個農民購買並使用到約1960年。

相關焦點

  • 振國神器:「猛士」輕型裝甲車
    東風「猛士」輕型裝甲車的裝甲採用了最先進的模塊化設計,在一般情況下,其原配的輕型複合裝甲足以抵禦來自各個方向的7.62毫米穿甲彈,在特殊情況下,還可換裝各種類型的裝甲以滿足不同場合的需要。據悉,東風「猛士」輕型裝甲車在正面100米距離,風擋玻璃可抵禦7.62毫米步槍彈的設計、車身可抵禦7.62毫米穿甲彈的射擊。車身側面在100米距離可全面抵禦7.62毫米步槍彈射擊,可有效防護爆炸物衝擊波。車身底部在加裝V型裝甲保護後提升防護級別。
  • 美軍又研究輕型坦克了 82空降師士兵親測 將軍表態:性能優異
    近期,美國陸軍又在研發新型輕型坦克了,目前該型坦克的競標原型車已經交付到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的第82空降師,由美軍士兵幫助討論組決定哪種競標方案將佔上風。評估結束之後,美國陸軍指定中標的製造商,在2022財年末投入生產。
  • 英倫「小鋼炮」,戰後英國首款輪式裝甲車,FV601「薩拉丁」
    一戰時期英國人不止率先研製出了坦克,裝甲車這種裝備也是由大不列顛人「搞」出來的。只不過那時的英國人僅建造了一些實驗性質的裝甲車,並未大規模裝備,因為對於這種新鮮事物,習慣了徒步作戰的士兵對其很不信任,甚至將它稱為「帶輪子的棺材」。
  • 二戰加拿大水獺輕型裝甲偵察車,簡單實用就是好
    二戰時,輪式裝甲車作為裝甲力量的補充,被大量運用到前線的作戰行動中,它們廣泛地承擔著偵察、迂迴穿插、通信等一系列任務,個別裝甲車還安裝大口徑火炮,與坦克展開戰鬥。這些裝甲車中,既有專門設計的作戰車輛,也有一些是通過其他車輛改裝的,加拿大水獺輕型裝甲偵察車就屬於後者。
  • 造型有點科幻的二戰裝甲車,三國聯合研製,遺憾的是沒有成功
    牽引車的研製計劃通過福特6×4卡車為基礎進行改裝發展,通過安裝自鎖差速器實現6×6的結構,這個計劃在1942年12月,被美國陸軍技術發展委員會定為48號工程,計劃研製一種高機動、低輪廓的6×6輕型裝甲車,用於運兵士、物資或直接製成輕型自行高射炮。
  • 打架沒贏過的蘇聯BTR-60系列裝甲車,史上最高產的裝甲車之一
    二戰時期輪式裝甲車技術得到一次巨大的發展,多種形制的輪式裝甲車出現在戰場上,其中一些甚至具備了和輕型、中型坦克交戰的能力,戰後各國都積極發展相關技術。作為陸軍大國的蘇聯在這方面當然也沒有閒著,二戰後設計製造了史上產量最大的BTR-60系列裝甲車。
  • 俄羅斯的「輕騎兵」,戰鬥民族最新輕型裝甲車,性能媲美東風猛士
    說到LShA-2B的輕裝甲車,我想很多車朋友都不習慣,這輛車也被稱為毒蠍子,是俄羅斯獨自開發的非常強力機動性高的裝甲車,地位和性能相當於我國的東風猛士,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越野能力和較高的質量,因此適合部隊的大規模裝備。
  • 二戰後蘇聯第一款輪式裝甲車BTR-40: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9期
    :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9期今天主角是BTR-40裝甲車。BTR-40裝甲車的設計源於二戰時期1944年。當時蘇軍大量使用卡車運輸士兵,但卡車沒有裝甲防禦,在前線運動極為危險。只要一個遊擊隊員使用衝鋒鎗掃射,也可以造成卡車中的士兵傷亡一堆。所以,蘇軍要求以現有的嘎斯卡車底盤為基礎,改裝出一種輕型裝甲車。這種裝甲車主要用於運輸士兵,需要很好的機動性,以及最基礎的防禦力和自衛火力。
  • 世界裝甲車之王,德國拳擊手步戰車有空調和廁所,士兵作戰的天堂
    放眼國際軍火市場,有一款輪式裝甲車明顯比其他各國產品都要好,被譽為「世界輪式戰車之王」,「士兵作戰的天堂」,那就是德國生產的「拳擊手」輪式裝甲車。雖然同屬於裝甲運兵車的行列,主要任務是負責兵員運輸和協助作戰,但德軍「拳擊手」輪式裝甲運兵車的性能,實際上已經可以和重型步兵戰車媲美,世界上所有的輪式裝甲運兵車中,再也找不出比「拳擊手」更加強悍的。
  • 洛林37L輕型裝甲車,法國版的布倫機槍車,最後都便宜了德軍
    二戰前,歐洲掀起了一股輕型裝甲車熱潮,許多國家都希望通過便宜簡單的輕型甚至是超輕型裝甲車輛,來快速提升部隊的機械化水平,為此英軍裝備了小巧的布倫機槍車,而法國則研製了洛林37L。
  • 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試用法國裝甲車,與中國三代猛士孰優孰劣?
    現代各國陸軍雖然在高強度作戰中依然依賴於重型坦克和步兵戰車的組合,但其實在常見的各類作戰行動中,能見度最高的是輕型裝甲車,比如美軍的悍馬,俄羅斯的虎式等等。士兵們需要使用這些車輛接近目標區,然後下車作戰,完成任務後迅速乘車脫離。因此,輕型裝甲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就有這麼一支大陸軍,它極度缺乏裝甲車,自己國家也造不出,它就是印度陸軍。印度陸軍在一般的任務中需要交通工具時僅能使用後勤部隊裝備的一些國產輕型運輸卡車。
  • 俄羅斯戰車故意撞上美軍裝甲車,美多名士兵受傷
    有一輛美軍聯合裝甲車正在該地區的一條公路上行進之際,卻不料遭到了一輛俄軍戰車的故意相撞,並導致美軍裝甲車中的多名美軍人員受傷。啥話也不說,咱先給戰鬥民族點個讚,美國又能奈何?敘利亞境內衝突很多,看似內部的戰亂,其實是多方外部勢力較量的場地。
  • 俄士兵被曝醉酒駕駛裝甲車闖入機場 直接開車衝破圍牆
    據The Drive網站10月22日報導, 近日,一名醉酒的俄羅斯士兵開著裝甲車強行穿越機場圍牆的視頻引發熱議當時,一名醉酒的士兵駕駛著一輛BMP-3步兵戰車,在前往訓練場參加演習的路上撞穿了一堵掛著鐵絲網的圍牆。事後,機場繼續正常運轉,但是裝甲車造成機場部分安保系統損壞。報導稱,BMP-3裝甲車重約20.5噸,在與圍牆發生接觸後,駕駛員似乎沒有想要停車。目前還不清楚這輛裝甲車是否在事故中受損。報導稱,該車配備了一門100毫米口徑火炮和一門30毫米口徑副炮,還能發射反坦克炮彈。
  • 德國測試電動裝甲車,時速高達百公裡,35噸重行駛起來悄無聲息
    據外國媒體10月16日報導,德國的軍工企業FFG正在研製一款電動力裝甲車,這種新型裝甲車的噪聲非常小,在戰場上的隱蔽性極高。大家都知道,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安靜,不會產生轟轟轟的噪聲,使用電動力的裝甲車,當然也具備了這一特點。
  • 澳大利亞接收首輛「拳師犬」裝甲車 211輛總價值超過50億美元
    9月24日,澳大利亞陸軍在布裡斯班附近的伊諾格拉基地內舉行儀式,接收第一輛「拳師犬」裝甲車。「拳師犬」裝甲車屬於澳大利亞陸軍「陸地400(LAND 400)」II期計劃,採購功能強大的輪式裝甲車,提升現役裝備的防護、火力和機動性。
  • 戰後德式裝甲車的延續:捷克斯洛伐克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與此同時,新的車廂兩側也設置了射擊口,這樣士兵在不打開任何艙門的情況下也可以對外射擊。由於加裝了頂部裝甲,為了保證足夠的動力,為其更換了馬力更大的V-8柴油發動機。新型裝甲運兵車的標準武器是一挺VZ.59型通用機槍,平時放置於車廂內,戰時再安裝在外面的機槍架上,新的裝甲車被捷克軍方命名為「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作為捷克機械化步兵的制式裝備。
  • 和50年老裝甲車說再見,英國新式裝甲車入役,裝配40毫米加農炮
    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英國的軍力確實五個國家中最弱的。尤其是和中美俄相比,英國的軍力也就到三國零頭。截止去年的統計數據,英國陸軍只有21萬人左右,甚至都沒有波蘭和羅馬尼亞軍隊數量龐大。之所以沒有龐大的軍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錢。
  • 犀牛重型裝甲車,二戰澳大利亞設計,名字和戰力很匹配
    在二戰爆發時,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並不算強,其國內只有少量老舊的裝甲車,原本作為大英國協成員可以在很多方面享受照顧,隨著二戰爆發英國自顧不暇,澳大利亞不得不考慮自己研發一些必要的裝備以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 這就是未來科幻裝甲車?德國電動步戰亮相,悄無聲息時速高達100公裡
    據《亞洲時報》10月12日報導,電動步兵裝甲車正在崛起,德國開始測試這種無聲的殺手。 文章稱,德國軍工企業FFG正在開發一種帶有「靜音模式」的,混合動力驅動的八輪裝甲車。現代坦克雖然是致命的和高科技的產品,但它們也有一個主要缺點:你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就聽見它們的聲音。
  • 又一批三代猛士開上高原,不過普通裝甲車,為何令印陸軍十分羨慕
    據央視軍事頻道的報導,近日,又一批三代猛士裝甲車開上高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原部隊開始接裝新裝備。隨著猛士裝甲車一起抵達的還有最後一批過冬物資。但毫無疑問,新裝甲車才是過冬物資中最昂貴和最受士兵們歡迎的。報導中可見士兵們對新車輛可謂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