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跟阿李一樣,喝咖啡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睏乏不堪、又需要集中精力工作的時候,一杯咖啡可以說是「救命」了!自然而然地,當我們失眠或者沒睡好,第二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喝咖啡提神。然而,失眠後起床就空腹喝咖啡——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血糖升高,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代謝。
相對的,在早餐後再喝咖啡,則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老實說,阿李就是一個習慣早起喝黑咖啡的人,特別是夜裡沒睡好的時候,對咖啡都有依賴了!
所以,偶爾看到一份國外科學家關於咖啡的研究,還真是有些顛覆自己的以往認知!
不過,看完論據後,又覺得很有道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在睡眠不足的夜晚過後,咖啡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血糖的?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咖啡因可能會增加胰島素抵抗並導致血糖上升。
在國外,有研究將一群男女分三組,人為幹預了其中兩組人的睡眠,並分別在早上讓他們空腹喝黑咖啡和含糖飲料。結果是,正常睡眠的人當然不受影響。後面兩組沒睡好的人中,空腹喝含糖飲料的人,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不受太大影響;然而喝黑咖啡的,血糖比不喝咖啡時高50%!
這是相當一個大的變化!
大家對血糖知識了解的話,就知道,一般情形下,血糖指數是越低越好——指數越高,患糖尿病的風險就越大。
而且血糖高,也意味著代謝不良。
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沒睡好覺/失眠後空腹喝咖啡,極有可能會造成血糖升高,而在吃過早餐後再喝咖啡更好。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已知,喝咖啡可以降低飲酒者患2型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的風險。
這不是和以上的觀點矛盾嗎?
對此疑問,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他們的說法。
經常喝咖啡,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並引導我們的身體學會處理葡萄糖——這就是為什麼研究將經常喝咖啡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聯繫起來的原因。
但是,其他研究也表明,對於不定期喝咖啡的人,咖啡因會使胰島素敏感性短期惡化,並可能導致血糖升高。
因此,定期喝咖啡可能會給健康代謝帶來好處,而不定期喝一杯咖啡可能會引起血糖升高,特別那些不習慣喝咖啡的人。
對於不習慣喝咖啡的人,含咖啡因的咖啡會觸發諸如腎上腺素之類的激素急劇增加,這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是不好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體又會適應,並且釋放壓力激素、減少葡萄糖代謝。
如果一夜沒睡好,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激素也會更高。皮質醇與去甲腎上腺素一起,會增加胰島素抵抗並使血糖升高。此時再攝入更多的咖啡因,情況會相應更糟。
那麼,沒睡好覺、吃早餐以後再喝咖啡的好處是什麼?
吃早餐,可以讓皮質醇指數降低,這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之後,我們再喝咖啡,就不會再產生「雙重效應」了。
總結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跟阿李一樣,明白了怎麼回事。
失眠、沒睡好,第二天早上空腹喝咖啡可能造成血糖升高,而吃過早餐後,因為皮質醇的降低,再去喝咖啡,就能幫助血糖不再升高。
有慣常早起空腹喝咖啡的人,怎麼辦?阿李的建議是,若是前一夜沒睡好,起床後先用一杯溫水來代替咖啡,待吃過早餐後再喝咖啡提神,效果也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終極的解決辦法就是,改善睡眠質量。這,就又是另一篇的內容了。
健康是投資,運動是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