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罕見的歷史照片:晚清新軍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隊!

2020-12-16 騰訊網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甲午中日戰後,清政府為加強陸軍力量,下令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直隸提督聶士成、溫處道袁世凱等編練新式陸軍,"習洋槍,學西法",史稱新軍,全稱"新建陸軍"。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制、訓練以及裝備,一切依照德日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教習,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清末袁世凱)

一,大清帝國「海琛」號巡洋艦全體官兵合影。

海琛號巡洋艦是大清帝國向德國伏爾鏘造船廠訂造的裝甲巡洋艦(大清政府稱為穹甲快船),每艘造價16萬3千英鎊。於1898年二月十二日竣工。

二,正在訓練的清朝騎兵。

三,1911年7月24日,大清帝國於北京德勝門外校場舉行禁衛軍閱兵式。圖為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愛新覺羅·載濤向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報告閱兵儀式開始。

(愛新覺羅·載濤 曾留學法國索米騎兵學校,專修騎兵作戰科目。)

四,清軍軍樂隊。

五,清軍衛生隊正在對傷員進行救治。

六,正在進行訓練的清軍炮兵。

七,1908年清政府舉行的太湖秋操現場,炮兵部隊在將領的指揮下進行射擊演習。

八,太湖秋操期間,清軍的熱氣球偵察部隊。

九,列隊準備接受檢閱的大清帝國陸軍士兵。

十,參加秋操的清軍部隊列隊步行前往演習場。

十一,在武昌前線炮擊革命軍陣地的大清帝國炮兵。

十二,秋操演習中大清帝國陸軍士兵正在通過軍事浮橋。

新軍作為清朝的最後也是最新的一支軍隊,原是清政府用來鞏固維持統治地位的,但由於政治的徹底腐敗,光靠一支新式軍隊是沒有辦法來拯救一個走向末路的帝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支原本被清政府用來加強統治的新軍,在辛亥革命中成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主力軍。 在當時,大部分新軍都剪了辮子,這樣足以表明了新軍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隊。

相關焦點

  • 大清朝編練的最後一支新軍,為何調轉槍頭指向自己?
    清政府內外交困,亟需訓練一支強大的武裝,以維特自已統治。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袁世凱走馬上任,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他選定天津以南七十裡的小站,利用原淮軍營房。招壯丁4700人,編為十營,稱為定武軍,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小站新兵從此走上了舞臺。
  • 新軍的起源、演變、價值與問題
    如果從狹義去理解,所謂辛亥革命,其實就是指1911年在武昌發生的新軍起義,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後續變化。所以,要說清楚辛亥革命的歷史,就應該知道新軍的起源、演變、價值與問題。新軍起源武昌起義的主體是湖北新軍。湖北新軍是清末重臣、湖廣總督張之洞用了十多年心血訓練出來一支近代化軍隊,與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號稱南北兩大新式軍隊,是大清王朝的兩大柱石。
  • 從沉沒124年的「經遠艦」背後 了解近代化大幕下的晚清海軍
    伴隨著「經遠艦」的考古成果,我們不妨透過它的歷史,一起回顧北洋海軍的建立過程,重新還原那段被遺忘的近代化歷史。鴉片戰爭之後的反省中國人到底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意識到海洋的重要性,有了建設一支現代化海軍的設想呢?
  • 同樣進行相似的軍事改革,為何奧斯曼帝國軍隊戰鬥力明顯高於晚清
    它們有著許多相同點,比如說都是疆域龐大的封建帝國,在工業時代實力和地位都急劇衰弱,都面臨著英法等國列強的侵略,都進行了包括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等。 在軍事改革方面,兩者都採取了注重培養軍事人才、購買先進軍事設備等措施,但兩者在戰鬥中的表現卻截然不同。
  • 晚清罕見照片:少爺摟著一妻一妾,清秀的窯姐在打牌,真漂亮
    到了晚清時期,照相技術的傳入,讓清朝的歷史有了圖片史料,一張張黑白為底的老照片,就是一段鮮活的歷史,能流傳下來的老照片,每一張都珍貴異常。下圖是一位少爺摟著他的一妻一妾的老照片,通過這位少爺的頂帽和穿衣打扮,我們得知這是一個富家公子,兩位夫人也都體態豐腴,面帶紅光,可見生活條件並不差。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在晚清時期很常見,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都有條件娶一妻一妾。
  • 別再被電視劇忽悠了,真實的晚清軍隊和你想的不一樣!
    1895年,新軍被命名為「定武軍」,在天津小站訓練。後來袁世凱掌管新軍後對「定武軍」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原本4000人的軍隊擴充到了7300人,並更名為新建陸軍,也被稱為北洋新軍。怎樣才能提高北洋新軍的戰鬥力呢?為此袁世凱在徵兵之時就定下了6條標準:
  • 八國聯軍侵華,如果讓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出戰,能有多大勝算?
    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又稱武衛右軍,它是晚清政府新編的五支新軍之一,另外四支分別是武衛前軍、武衛後軍、武衛左軍和武衛中軍。在這五支軍隊中,聶士成的武衛前軍武器裝備最優。武衛前軍由舊淮軍而來,保存淮軍步炮混合的傳統。
  • 晚清罕見真實老照片:乞丐衣衫襤褸、官員威風凜凜、富人妾妻成群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人對它褒貶不一。有人稱頌康熙的開疆拓土,也有人痛罵晚清慈禧的閉關鎖國任人宰割。每個王朝,當它走到沒落的時候,受苦最多的往往就是社會最底層的百姓,今天庸夫就帶大家來看一組晚清老照片:圖一是沒有被毀前的圓明園,圖四乞丐衣衫襤褸。
  • 張之洞和漢陽造:一款步槍背後的歷史,一個清朝官員的抱負
    189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投產,這是亞洲第一家集冶鐵、煉鋼、軋鋼為一體的近代化鋼鐵企業。但張之洞的抱負絕不就此為止,他希望「今日之軌,他日之械,皆本乎此。總之將來軍旅之事,無一仰給於人」。這句話的意思說,中國鐵路的鐵軌,中國軍隊的武器,不能靠著去洋人那裡購買,要自己生產,才能不受制於人。
  • 稱霸晚清的湘軍其實清朝根本叫不動?統御江南的湘軍太強了
    但估計誰在當時也沒有能想到,清朝當時最倚仗的北洋新軍卻反而成為了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要知道湘軍由清末時期的重臣曾國藩組建,而它的出現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從太平天國之亂中崛起的湘軍是一支在近代中國史上赫赫有名的軍隊,他挽救了大廈將傾的清朝。後來重臣左宗棠又帶領湘軍從侵略者手中奪回了新疆。湘軍可以說是清朝的救世主。
  • 有一支藏到1987年才被發現
    誠然武器裝備確實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各國的軍事發展,但是除了武器裝備以外,軍隊的建設以及士兵的培養同樣相當重要。這主要是因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人們暫時沒有辦法實現無人作戰。不同於現代,在古代作戰的時候兵力才是決勝的關鍵要素。我們都知道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晚清時期清軍的軍事實力雖然不強但是士兵規模卻非常龐大,那麼你知道清朝滅亡後,那些清軍殘部去哪了嗎?
  • 晚清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袁世凱得手後,迅速逼迫溥儀退位
    載灃一上來,就把當時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給免職了。袁世凱被免職後,心中憤憤不平,但是也沒有辦法,誰叫自己不是皇室宗親。就這樣袁世凱灰頭土臉地回到河南,一開始他跑到了輝縣躲了起來。後來在輝縣呆了一段時間,又轉到了安陽。無奈之下,袁世凱就在安陽這個地方算是暫時紮下了根。
  • 集腋成裘:巨型沙塵暴襲擊荷蘭軍隊駐地 越南特種部隊的罕見步槍
    很多照片都非常精美,卻只有一兩張,不能支撐一篇文章。總覺棄之可惜,於是匯總起來,就是所謂的「集腋成裘」。駐紮在馬裡的荷蘭部隊遭遇巨型的沙塵暴襲擊,攝影師在沙塵橫掃基地之前拍攝到這樣壯觀的照片。越南軍隊制式槍械口徑均為7.62×39mm,由於歷史原因,沿用了部分5.56×45mm口徑的M16系列步槍。FNC是比利時FN公司的產品,在越南軍隊屬於罕見型號。法國陸軍第36步兵團的突擊組抵達加彭,這裡有一個模擬訓練場。他們將與加彭軍隊舉行聯合演習,發起兩棲攻擊,佔領海盜營地。
  • 從朝鮮狼狽回逃的袁世凱,為何還能在晚清政壇迅速崛起?
    在袁世凱的努力下,日本特工所鼓動的皇宮政變不僅被他及時粉碎(被日本人綁架的朝鮮國王李熙又被重新奪回),為了提升清政府在半島的影響力,袁還操練了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朝鮮新軍。但戰敗歸戰敗,生活還要繼續,軍隊也要重建。而袁世凱也因有訓練朝鮮新軍的經驗等優勢再次復出。就這樣,在天津小站這樣一個方圓區區數百裡的地方,袁肩負起了對7000人左右的新軍的訓練任務,而這次新軍的訓練,也為袁之後逐鹿晚清政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段祺瑞、馮國璋等近代叱吒風雲的軍政人物都從這支軍隊中走出)。
  • 歐洲杯新軍阿爾巴尼亞、威爾斯今晚亮相
    一支是從未在世界大賽決賽階段亮相過的球隊,一支是闊別大賽58年之久的榮耀之師,阿爾巴尼亞和威爾斯這兩支對於大場面極為渴求的球隊,今天晚上將先後在朗斯和波爾多亮相。用一代國人熟悉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中插曲《趕快上山吧,勇士們!》的歌詞來表達他們的心情——「不管風吹雨打烏雲滿天,我們歌唱我們戰鬥。戰鬥,戰鬥,新的戰鬥,我們的戰鬥生活像詩篇。」舞臺已經準備好,兩支新軍請盡情享受吧。
  • 一組罕見的名人合影:圖1是五任美國總統,圖5是基辛格與李連杰
    比文字更有說服力的就是照片,在大多數場合下它代表著真實,也代表著寶貴的時代留念,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組罕見珍貴名人合影,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筆的名人,每一張合影都是一段無聲的歷史。
  • 魏說北洋③:北洋三軍除了袁世凱的新軍,還有兩軍是誰?漲知識了
    歡迎各位朋友繼續閱讀本號的北洋系列文章,袁世凱接手編練新軍,這正是其快速發跡的重要砝碼,新軍的規模不斷擴大、戰鬥力不斷增長,袁世凱的地位也隨之得到火箭般的提升。從編練新軍開始短短幾年時間,袁世凱從從一個普通的中層小吏,迅速變成了一個在清政府朝廷中舉足輕重的大員。
  • 袁世凱在新軍中結團體並提高福利待遇使新軍成為自己的私軍
    重選募 袁世凱在開始編練新軍時就認為,新軍不僅要軍容壯觀,裝備近代化,而且要訓練有素。他指責舊軍腐敗,武備廢弛,固由於訓練之無法,實始於選募之不精,「兵力強弱,在慎選於募兵之始。凡募兵必須遴派妥員分赴風氣剛勁各處,厚給口食,逐細挑選」,尤其不準招募曾經出入於防練各軍的遊勇潰卒,以杜絕舊軍隊積習的浸染。
  • 老照片再現真實的晚清日常生活,別把電視劇當正史
    普通大眾往往從電視劇裡認識過去的時光,還有人把劇中主角的衣著打扮和生活環境視為歷史真實。這就跑偏了。今天小編發一組晚清老照片,展示100多年前人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形象,日常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晚清一群收割莊稼的孩童。這一組10張晚清老照片,拍攝的對象有收割莊稼的孩童,有恩愛甜蜜的夫妻,有獨自發呆的男人,有吞雲吐霧的菸鬼……他們共同拼湊了晚清社會生活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