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白鹿原》可以說是陳忠實先生的封神之作,它曾榮獲了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並且被多次改編成話劇、電視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這部小說在從清末至建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空裡,描寫了白鹿原上白、鹿兩個家族三代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恩怨紛爭。
黑娃大名鹿兆謙,這個名字是他的父親鹿三求著白鹿村族長白嘉軒給起的。黑娃家從他的爺爺開始,就是作為白家的長工來維持生活。在過去那個遙遠的時代,土地掌握在少數地主階級手裡,大部分人只能成為地主的長工或者佃農。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地主都像周扒皮一樣,世間千人萬面,總有一些心地善良的好人。
01
作為白家世代的長工,黑娃的父親—鹿三一直念著白家的好。這個以自己誠實的勞動取得白家兩代主人的信任,心地踏實地從白家領取議定的薪俸,每年兩次,麥收後領一次麥子,秋後領一次包穀和棉花,而白家從來也沒有發生過短斤少兩的事。
在教育黑娃也去白家做長工的時候,鹿三自己說:「像你嘉軒叔這樣仁義的主兒家不好尋哩!我是眼見為信。你爺爺就在白家幹了一輩子,連失牙擺嘴的事也沒有一回。」
鹿三自己在白家奔忙了一生,雖然沒能脫貧奔小康,但是他當年娶媳婦也是白家一手操辦的。
白嘉軒在村裡搞了學堂以後,就向鹿三提出讓黑娃也去上學。
學堂的學費是給先生五升小麥,並且需要輪流管飯,而這些都有白家來承擔。甚至上課的課桌也不需要準備,只需要帶個單獨的凳子就可以了。凡此種種的善行義舉,都讓黑娃的父親死心塌地。
02
在清朝末年,雖然讀書不分貴賤,但是學費、書本、筆墨紙硯這些花錢的開銷,還是讓一般的家庭望而生畏。白鹿村的學堂裡自然集中了白鹿兩個家族的精英,而作為長工兒子的黑娃無意間得到了和那些「財東娃」們一起上學的機會。
有一天鹿兆鵬扔給黑娃一塊白生生的東西,像沙灘上白色的石子,放在手心涼冰冰的。他問:「啥東西?」鹿兆鵬說:「冰糖。」黑娃捏著冰糖問:「冰糖做啥用?」鹿兆鵬笑著說:「吃呀!」
冰糖丟進嘴裡的瞬間,黑娃渾身顫抖起來。那種無法描述的美妙感覺,一種不可比擬的甜味使得他哭了起來。他肯本不曾想到這個世界上竟然有如此美好的東西,以至於他就地立下誓言:「我將來掙下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
過了一些時日,冰糖留給黑娃那美好而又痛苦的記憶還沒有消逝的時候。鹿兆鵬又把一塊點心小心翼翼地放到黑娃的手心裡。鹿兆鵬解釋道:「水晶餅。比冰糖比平常的點心都好吃。」
黑娃看著水晶餅,那種渾身戰慄的感覺又開始了,他趕緊將手裡的水晶餅扔到路邊的草叢裡去了。
冰糖的甜味也許是黑娃人生覺醒的開始,他第一次體驗到了人和人的不一樣,哪怕他們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他跟鹿兆鵬說:「我再也不吃你的什麼餅兒什麼糖了,免得我夜裡做夢都在吃,醒來流一攤涎水……」
03
多年後,有了媳婦的黑娃,因為沒有明媒正娶被整個白鹿村的人輕視。在外求學歸來的鹿兆鵬成了白鹿鎮第一所新制學校的校長,命運的交越線似乎又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拉開了距離。鹿兆鵬的一次約談,讓本來過著平靜生活的黑娃,又一次偏離了生活的軌道。
黑娃為了和媳婦田小娥在一起,不惜與父親斷絕往來,住在村口的爛窯洞裡。而鹿兆鵬的那句:「你——黑娃,是白鹿村頭一個衝破封建枷鎖實行婚姻自主的人。你不管封建禮教那一套,頂住了宗族族法的壓迫,實現了婚姻自由,太了不起大偉大了!」
讓覺得抬不起頭的黑娃有一種知遇之恩的感覺,他豁出性命陪著鹿兆鵬在白鹿原颳起了一場「風攪雪」。然而革命的曲折性,使得他不得不離開親愛的小娥,從軍、成為土匪、出任縣團的營長、學為好人、回歸祠堂、起義成為副縣長、被槍決……
多年之後當黑娃面對執行自己死刑的行刑隊時,鹿兆謙副縣長一定會想起年少時兆鵬帶他見識冰糖和水晶餅的那些日子。
結語:
還記得韓國電影《熔爐》裡有這樣一段對白: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熔爐,不斷的錘鍊我們,把稜角分明的我們,在熔爐中捶打成和大多數人一樣圓滑。而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