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線下教育還是在線教育,教育孩子要考量的,還是家長的錢包

2020-12-10 騰訊網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發話,教育迎來新機遇。

在疫情期間,中國的網絡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而對於一些陌生的網上教育,也進入到了許多人的視野之中。最近,在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的開幕上,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總結了這一年教育在疫情衝擊下,取得的成績。可以說,今年在線教育很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陳寶生提到了智能時代,提出了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包容、更加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據悉,截至2019年底,中國各級各類學校53萬所,在校生2.8億,教育進入到普及化階段。

除此之外,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高達99.7%,網絡帶寬達到100M以上的學校達到98.7%。可以說,這樣的網絡情況,也為日後中國教育進入網絡化帶來了硬體方面的可能。

在今年疫情下,線上教育和線上教學展現出了自身優勢,也給傳統教育與現代智能提供了融合的契機。實現了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的可能,也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

而從陳寶生的言辭間,也看到了未來線上教育的未來。

值得肯定的是,線上教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也打破了學區限制,甚至有利於解決學區房的問題,讓更多的孩子能夠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展望,未來因為教育資源導致的高房價,會在在線教育的發展下,可能失去「吸引力」。

當然,很多家長依然青睞線下教育,主要是擔心線上教育的質量和孩子的視力問題。實際上,線上教育對於孩子的學習有著巨大的作用,而且有利於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之所以很多家長擔憂,也只是還未能適應這種發展的趨勢。

不過,孩子的適應能力其實很強。

至於孩子的視力問題,確實是線上教育必須面對的問題。不過,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在線教育對孩子的視力的影響也將會大大降低。

相比較而言,對於線上教育存在的弊端,線上教育的優勢卻更不容易忽視。畢竟線上教育有利於教育公平,更有利於孩子複習和思考,而且老師也隨時就在身邊。可能很多人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實際上真正喜歡思考的孩子,在面對在線教育時,會激發他們思考的能力。

可能,對於富人而言,在線教育對於他們意義不是很大,但是對於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那麼將會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畢竟,對於一般家庭的孩子而言,他們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夠享受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亦或是全國優秀教師的教學。

但是因為在線的教育的發展,那麼任何一個孩子都可能面對優秀的教師,都可能獲得「最好」的教育資源。可以說,在線教育可能會改變現在中國教育的資源格局。

期待的是,希望在線教育發展,需要有一定的準入門檻,能夠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呈現在廣大的普通學生面前。而且在線教育能否服務於普通家庭的孩子,還在於在線教育的價格。相信,未來的發展將會既有免費的在線教育保障所有的孩子可以享受教育資源,也會有價格不菲的在線教育資源出現。

換而言之,未來的在線教育將會呈現差異化的供給,既有保障窮人孩子的普惠教育資源,也有供給富人家孩子的優質教育資源。

因此,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孩子的教育最終還是考驗的是家長的錢包。

相關焦點

  •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共生還是取代?
    在疫情環境的衝擊下,在線教育獲得巨大發展機遇,同時線下機構卻遭遇挑戰。線上教育的存在已經不是一兩天了,線下的產業是否轉型到線上呢,線上教育對於線下教育,究竟是取代關係還是共生關係?
  • 線上教育叫好卻不賺錢,線下教育依舊受家長青睞
    浙江在線10月16日訊 新學期已開始一個多月,孩子們重回熟悉的課堂。但線上課程,並沒有離開——網課已經成為了不少孩子課外生活的日常。今年很多家長跟著孩子體驗了「線上課堂」,越來越多的孩子駐守直播間。  相應的,這大半年來,各大教育機構在線上大規模開疆拓土。一些新勢力也不斷希望藉助這股潮湧乘風而上。
  •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不管是時代的變遷還是某種特殊的因素,線上教育這一名詞逐步進入人們的眼帘和大腦,線上教育無非就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和錄播,網絡教育他最大的優勢就是覆蓋面廣,名師授教,備課充分,資源豐富,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的確彌補了教育失衡的缺陷
  • 線上、線下教育有優劣勢,教育選擇,因視情況而定
    線上教育的發展讓學習有了更多的選擇,過去線上課還是以錄播為主,將課程內容錄製後有需要的購買人群可以購買後反覆觀看。不過慢慢地這種模式被淘汰,在線直播教育成了主流。但是就線上線下教育的選擇問題上很多家長還是會有選擇難題,該如何該孩子選擇課程,其實還是要根據不同孩子的習慣、特點以及出現的問題來作分析。
  • 在線教育崛起:家長的肯定與擔憂,平臺的機遇與危機
    在線教育短時間內獲得了千萬用戶,但故事才剛開始。  2月10日,是多個省市全日制學校原定開學的日子。  新冠肺炎爆發後,各地不斷延遲開學日期,取而代之的是「停課不停學」的方案。  原本熱火朝天的線下培訓機構遇冷,暫停運營帶來了巨大成本,紛紛尋求線下轉線上;另一方面各地學校推出的線上課程,都成為線下學習暫停時的替代方案。
  • 潭州教育:下一個在線教育「獨角獸」,還是韭菜收割機?
    疫情的到來,衝擊了某些行業,卻給另一些行業帶來「東風」,在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線教育近幾年發展迅猛,疫情只是提供了又一個增長機遇。但這種迅猛勢頭的背後,隱患也在凸顯。新浪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線上教育平臺僅潭州教育就有1832個投訴,疫情期間的投訴尤其密集。
  • 對比線下教育,在線教育的優勢有哪些?
    隨著線上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好,對於線上教育的知識付費也被更多的人接受為此買單,這是因為在線教育有很多優勢,是線下教育無法彌補的,或者能彌補也會是高額的成本,下面我們一起來理一下在線教育的優勢有哪些。2、課程成本更低,雙方共贏在線教育的學員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常常一節直播課都是上千上萬的學員在學習,再加上沒了場地的成本,讓課程的價格大大降低,而線下一個班的學員因為有教室場地的限制、有生源的限制,學員並不會太多,從而學習的成本一般會很高。
  • 線上一對一教學工具哪個好?教育機構要不要做在線教育一對一?
    在2020年初的黑天鵝事件中,多種教學模式都起到了解決空間、時間障礙的作用,承載全國幾乎所有學生的線上學習。學生的湧入,給在線教育企業,以及部分能提供線上學習選擇的線下機構,帶來了流量,但是最終能不能打動用戶並實現留存,還要看機構有沒有提供教學效果良好的學習模式。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對比下有什麼優勢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在為孩子選擇英語或者是其他科目等培訓機構的時候,難免要在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這兩種學習模式是各有各的優勢了,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還是線上學英語優勢更大。  線上教育相對於線下教育,其主要的優勢如下:  1.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經過這次疫情以後,被迫把所有的教育資源都在線化,不管是日後的編輯還是日常資源,包括如何進行共享,其實在內容資源的層面其實是在雲端運行,也就是資源的融合。再說教學形式的融合,其實這是屬於在過去的幾年我們講線上線下的時候大家往往會去迴避的一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教學行為在線和線下其實是分開的。為什麼我們要講教學形態的融合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 教育孩子要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有些家長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帶著耐心,但如果孩子在談話過程中稍微調皮搗蛋一點,這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生氣,導致矛盾激化。後果就是孩子依舊很調皮,除了性格決定,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若想得到一個好的教育結果,就應該要讓教育變得有"彈性",也就是教育方法要變得靈活起來。
  •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成新常態 在線教育風口未止
    「在疫情之前,很多家長並沒有認識到在線教育的好處。實際上,在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與能力不應只靠學校或線下教育提供。」在線教育平臺「大咖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說,疫情期間有更多家長加入了自己的平臺。從排斥到了解,再到依賴在線教育,是不少家長的心路歷程。在線教育的技術門檻是否會加劇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差距?
  • 線上教育發力「搶人」家長為何並不買帳
    停止線下培訓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因疫情所產生的其他方面因素,讓許多培訓機構,特別是純線下培訓機構,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    線下機構轉戰線上以後,他們是如何搶生源的?家長買帳嗎?    馬女士的態度,從一個層面上說明,一些線下機構轉戰線上的自救方式,有一定作用。    願意選擇純線上的家長不足5%    疫情過後,家長還願意繼續留在線上嗎?針對疫情之後的培訓機構選擇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做了一個調查,共有2595名家長參與。
  • 搭建在線教育系統與線下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知道,以前線下教育比較流行,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線上教育出現方便了我們的學習,它們之間的聯繫性不是特別大,但是卻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搭建在線教育系統對線下有什麼影響呢?4、教育費用高5、受教的時間不穩定不過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在日後也會逐漸的擁有了相關的解決方案,但這也都是關於線下傳統教育的,而隨著未來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搭建在線教育系統必定會成為一大趨勢,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考慮一下線上教育模式的。
  • 部分教育培訓機構課程線下轉線上 家長進退兩難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家長進退兩難「為了保證孩子的持續學習,鞏固此前的學習效果,我們計劃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希望家長理解配合。」近日,上海市民陳女士接到了英語培訓機構要求孩子轉「線上課程」的電話,並要扣除相應的線下課時。
  • 在線教育未來是否會取代線下補課?
    在線教育平臺分類較多,滿足不同年齡段的用戶學習在線教育平臺有很多細分領域,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相關垂直領域的教育平臺。外加現在直播、視頻相關技術的不斷推動,在線教育平臺也更加成熟,各行各業的人通過錄製自己的課程,幫助不同階段的人學習,在線教育行業更加的多元化。一些一線城市的優級老師也可以在閒暇時間錄製課程節目,方便更多低線級城市學生學習觀看,讓教育更加公平,在山區、或是鄉鎮的孩子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形式學習不同的課程,能接受好的教育,這對於社會、對於教育都可以說是創新變革。
  • 掌門教育聯合創始人吳佳峻:在線教育突破「邊界」 擁抱「融合」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向炎濤「疫情把教育行業的邊界衝破了,在線教育的滲透率有很明顯的加深,我們看到更多新的融合,比如科技與教育的融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等等。」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隆重舉行,在以「破浪——教育行業未來之路」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環節上,掌門教育聯合創始人吳佳峻用「融合」二字形容教育行業的這一年。在吳佳峻看來,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各有優勢,未來家長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線上還是線下,同時兩者將走向融合。現在有些家長不知道孩子的需求,有一種亂投醫的感覺。
  • 洪恩教育:另類在線教育機構
    而且遊戲教學的補充性學習方式,讓它跟其他教育產品並不完全衝突。在巨大的下沉市場和廣闊的教育市場空間下,父母用一件玩具的價格,去嘗試一件寓教於樂的產品,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由於將公司的誕生年限定在2016年,短短4年裡洪恩教育創造出了一份太美麗的業績數字了。
  • K12在線教育公司的下一個「藍海」
    由此可見,三四線教育市場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市場。如何將現有的教育資源下下沉到三四線教育市場,不僅能解決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而且能打開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巨大紅利。大家都知道,三四線城市家長收入都人均在3000元左右,而報一次在線教育課程需要交納一年的費用,大概在三四萬,這對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家長來說是一筆大的開支,因此他們有很多都不願意買。而相比較於本地的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它們的收費幾乎都是按照課程來的,一次交幾千塊錢就可以,這樣很多家長都願意選擇本地的機構。
  • 在線教育的利好如何常態化
    疫情期間,線下教育機構停擺,線上教育成為剛需,用戶的認知度以及忠誠度大幅提升,但真正轉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對產品和服務長時間打磨,家長最終看重的還是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坦言,家長對在線教育的意願和容忍度都有所提升,原來比較難轉化的用戶容易轉化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