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精力無限的底層邏輯,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

2020-12-24 黑科技工具圈

昨天我們聊了五步運動法: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做運動,養成好的習慣,能讓我們更年輕。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讓自己每天都精神飽滿、精力無限。

你有沒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到下午就犯困」,「看書十分鐘就無法集中精神」、「做事效率不高」、「對自己的精力不滿意,不知如何提高」,這些你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不過你先別著急,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2008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生裡,有一位四十多歲,來自新加坡的華裔黃同學。黃同學不愛說話,是全班年齡最大的。當時班裡同學都看不上這位華裔,後來一考試,這位老大哥居然全班第一,這還不算,他還邊讀書邊遠程管理新加坡的軍隊醫療急救系統,還和太太一起教育三個女兒。大家瞬間被秒成渣,再也不敢小瞧這位黃同學。

你可能會和我產生一樣的疑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下面,我們就從體能、情緒、專注力和價值感四個層面來分析精力管理,看看黃同學精力無限的底層邏輯。

一、體能管理。

體能是保障精力的第一步,沒有好的體能就好比車沒有動力,根本無法前進。現代醫學發現,體能好,特別是心肺能力突出的人,大腦的供血、供氧、供糖能力都會很好,所以大腦的工作效率也高,長時間工作也不容易疲勞。

而良好的體能又和我們的飲食、運動、睡眠息息相關,對,就是我前面幾篇文章說過的飲食、運動和睡眠。

二、情緒管理。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早上起來遇到一件開心的事,一整天都會特別愉快,精神抖擻,這就是情緒的神奇威力。現代心理學大量證據表明,情緒對人的記憶力、認知力、決策力、都有明顯的影響。飽滿的情緒,是讓我們保持精力無限的第二步。

三、專注力管理。

提出過心流理論的美國心理學家米哈裡曾經說過:注意力是我們擁有並能夠控制的最重要的資源。深度思考和深度工作,才能讓我們把事情做好做細,但網際網路時候,信息泛濫,我們每天面對海量信息,同一時間做幾件事情。當我們用微信來填補碎片時間,養成習慣後發現,我們的專注能力也碎片化了,居然靜不下來讀完一本書。

還有那些手機遊戲,不僅大量消耗我們的時間,還特別分散我們的專注度,所以很多人都反對另一半或孩子玩遊戲。這裡推薦下載「堅果以藏」、「應用隱藏大師」這類的隱藏工具,把遊戲隱藏起來,適度的玩,儘量不讓遊戲嚴重影響我們的專注度。

四、價值

價值感是人活著最高的追求,是驅動我們做事的底層動力,是人生的作業系統,是精力的最終源泉。有價值感的人,就像航海的時候能看見燈塔,開車時能看見路標,會在生命中迸發出巨大的能量。雖然上面的句子就像詩一樣,但人生確實是這麼回事。沒有價值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的人,很容易焦慮,很容易迷失方向。

聊完讓我們精力無限的四個底層原因,那你肯定會問,有沒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啊,下面就給出幾個錦囊。

每天早上醒來,在床上用兩隻手搓臉和做肢體簡單拉伸。反手刷牙,刷牙時單腿站立。早上起來先喝一大杯溫開水,及時給身體補水。早餐、午餐、晚餐儘量少吃白米白面,多吃粗糧和蔬菜。每天早、晚做運動,時間不夠就做簡單的快走和伸展運動。做專項事情前先停下來思考幾分鐘,做好專注度轉換。每晚總結當天三件事的完成情況,思考次日三件事如何達成。不熬夜,每晚固定休息時間,睡前聽聽音樂或做個冥想。

以上保持旺盛的八個錦囊,你都記下了嗎?我建議你列印出來,貼在辦公桌或臥室。我們能不斷進步,就是新習慣替代舊習慣,沒有好不好,也沒有對不對,只有你想不想。如果你想要每天精力無限,那你就要行動起來。只要有行動,相信你一定可以拿到好結果。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3個底層邏輯,藏著你的命運
    來源:正和島標準作者:艾菲來 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要做出無數個選擇。同時,我們也都被很多選擇難住過,或食不下咽、或輾轉反側、或心煩意亂。那麼,做選擇時,有沒有什麼方法或底層邏輯能讓我們去遵循,從而減少決策難度呢?當然有。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就給大家推薦三個做選擇的底層邏輯。
  • 灰度認知社曹升:灰度正念領導力的底層邏輯
    這樣的能力我們普通人能不能具備?灰度正念領導力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以下,Enjoy:學習正念領導力,對提升我們的個人績效,達到人生的巔峰體驗,是很有幫助的。很多中國人一聽正念,就覺得是佛教。其實不然,現在企業界講的正念來自美國,美國正念已經去宗教化,它一個非常好用的領導力工具。估計很多人都很疑惑,正念怎麼會是從美國傳過來的呢?
  • 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六億人的孤獨從何而來
    編輯導語:現代都市中的許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感到「孤獨」,有的人享受著這種孤獨,有的人畏懼這種孤獨,孤獨似乎以不同的形態存在於每個個體當中。這種孤獨感,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本文作者為我們揭露了社交行為的底層邏輯,看看六億人的孤獨到底從何而來。一、引言正文開始前,先講一個故事吧。
  • 「增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編輯導讀: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人都在討論增長,但只有明白了增長的核心再加上可快速獲得增長的方法,才會獲得真正的增長。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了關於增長底層邏輯的知識,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用戶不流失或減少流失就是企業為用戶提供的產品有著長期的價值,並且能持續解決用戶問題為用戶帶來價值從而達到PMF(產品市場契合度);新用戶的增長和老用戶的流失其實是有著映射作用,如果企業所提供的是一個幼兒早教的產品,那麼在推廣的時候拉來的全是單身未婚的用戶,那麼對於這些用戶來講這個產品就沒有達到PMF,就會流失掉。
  • 掌握它的底層邏輯你就會了
    哈哈,其實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有解決問題,如果你能用這些方式解決了問題,這就是一個好方法,這是不容置疑的事。但是我們需要通過表層看他們的底層邏輯才行,這樣我們才能升級。帶入需求文檔中,我們可以看見每一個模塊都是不同的,雖然他們都不相同,但他們遵循的底層邏輯一定是相同的。這時我們需要思考每個模塊來找尋他們的不同之處和相似之處。使用說明:需要我們準確說明該文檔涉及的範圍,做一定的範圍指導(不是所有的東西我都管ok?)
  • 《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人生的普遍意義就是娶妻生子,養家餬口,這只是人生意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明星、藝人科學家不結婚,不生育,未必就沒有意義,從小圈看大圈,本來就是一種愚昧,更愚昧無知的是這樣的觀念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道德綁架和雙重標準是人世間的人,最樂此不疲的活動項目。《天道》驅使人做出行動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存在決定意識嗎?
  • 獨家|陳賢亭:跨境企業管理的「道」,全在這九大底層邏輯中
    人效低不是一個原因導致的,可能來自企業的方方面面,但總體可概括為三個方面:產品類目所處的賽道紅利、管理能力、培養人的能力。每一個類目都有天花板,當紅利觸及天花板,想要獲得利潤就需要花費更大的成本;管理也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管理半徑,在半徑內加人就是加業績,超過了半徑加人反而在降低人效。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作為一個運營人必須擁有一個自己得心應手的工具箱,才能在運營工作中事半功倍。工具箱裡應該有底層邏輯、思維模型,也應該有運營技巧和操作工具,它們可能分別處於了道術器的三個層面。我今天整理了部分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以及它們的使用場景和使用原則,希望對大家以後的運營工作有所幫助。
  • 都說職業停滯,但他們憑什麼快速提升?重構職場崛起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都是在各方面獨擋一面並習慣了獨立決策的骨幹,放平並剖析自己需要真正的勇氣。而這對自我認知修正和未來發展糾偏,將是很有意義的一個開端。但這對那些曾經豪情萬丈致力於登高望遠,如今卻仍然拘囿於職場底層泥潭中苦苦掙扎而尚未窺得其道的朋友們,未嘗沒有借鑑意義。覺知,並重構職場崛起的底層邏輯,將是今天的主題。
  • 汽車品質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凡事,都有其底層邏輯,通俗來說,它是事物的「初心」,是最本質、最核心的思考方式。        蘋果手機的底層邏輯是「打造極致的人機互動體驗」,相比拍照像素、電池容量等產品性能,蘋果始終執著於順暢的使用體驗;特斯拉底層邏輯是「革燃油車的命」,其在外觀、內飾布局、性能上都有顛覆性創新。
  • 一線崔問| 歐拉「貓化」的底層邏輯
    作為歐拉品牌營銷的負責人,餘飛總結:「從品牌建立的角度來談,因為我們覺得營銷的底層邏輯,我個人的理解其實就是兩層,第一是製造聲量,第二是把聲量轉成銷量。」  第三個原因,回到歐拉營銷的本身,今年整個歐拉的營銷動作,崔老師也能感受到一些,包括從最開始白貓的命名,再到黑貓的改名,再到好貓的徵名,這一系列操作打法都有背後特別重要的人物,就是用戶。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圍繞著用戶做的。
  • 揭秘:文和友爆紅的底層邏輯和邊界條件
    04文和友的場景和文化自從文和友,桂滿籠等品牌爆了以後,引來很多餐飲人都想在場景和文化裡下功夫。包括很多餐飲人和設計師去文和友學的其實也是學空間場景文化,但很多人其實只是抄了點表面。這也是文和友能引來大量自傳播的原因之一。三、製造衝突現代都市白領,消費者每天接觸的都是高樓大廈,視覺感知已經極其同質化。文和友把一個80年代的市井場景搬進海信廣場這種的一線商圈,那就形成了一種強烈的衝突反差。
  • 左暉:一個長期主義者的底層邏輯
    他對長期主義有獨特偏好,長期主義意味著持續而不中斷,能禁得住誘惑,如此才能享受時間的複利,貝殼看似短跑衝刺IPO,但其實這是一個長跑,乃至接力跑的故事。這樣一位長跑者,其目標必然不是追逐瞬間燦爛的煙花。我將他的底層邏輯分解為一個公式。
  • 一線崔問|歐拉「貓化」的底層邏輯
    不是站上風口都能飛 「今年銷量表現好的不只歐拉,但多數是以C端產品為主的品牌,歐拉一直堅持做C端。」對於近幾個月市場反彈的原因,餘飛這樣分析到。市場的反彈,在他看來就像一個風口,而歐拉正處於這個風口之上。 但是,不是站上風口的都能起飛。
  • 「4000字乾貨」社群盈利的底層邏輯和社群盈利公式
    至於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底層邏輯,因為這是「道」,是規律,有了他你就走不偏了在這我一共總結了三個方面,商業說,關係說,公式說商業說對於我們普通人做社群來說,並不是為了做公益、搞賦能一些高大上的東西,我們做社群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不以掙錢為目的的社群行為都是耍流氓
  • 修心,永遠都是最原始的底層邏輯
    般若是與生俱來的,只是有些人開發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開發。說好的不討論宗教問題,不過呢,既然是說這個修字,總要說到幾句吧。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王者榮耀:閃現底層邏輯優化,橘子瞬身更穩定,達摩大閃變簡單
    王者榮耀:閃現底層邏輯優化,橘子瞬身更穩定,達摩大閃變簡單 2020-09-29 03:23  可達鴨的遊戲世界
  • 真正厲害的人,有這三個特徵,能做到一個,都很了不起!
    曾經,我也想成為一個真正厲害的人,以為涉獵的東西越廣,了解的行業越多,我就會變得越來越厲害,後來才突然醒悟,自己一直走在錯誤的道理上。現在的我,不再那麼盲目了,我懂得了聚焦,學會了專注,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擅長的事上面,因為我發現,真正厲害的人,有這三個特徵,能做到一個,都很了不起!
  • 灰度認知社曹升:2B銷售的3個底層邏輯
    做到這一點,你將超越85%的2B競爭對手。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特別難。今天,我們要解析3個底層邏輯:第一,商家與客戶是什麼關係?第二,客戶決策的難度有多大?第三,2B企業如何找增量市場?一、商家與客戶是什麼關係?
  • 《無限可能》:打破限制性信念,每個人都能成為天才
    在他的著作《無限可能》一書中,他說: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創造無限可能模式有三個方面,分別是:思維模式、內在動力、方法方式。其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破限制性思維,逃出信念體系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