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郊鐵路渝合線重要節點工程——合川渭沱貨運站已正式開工建設,意味著渝合線建設拉開序幕。
據了解,渝合線是國家成渝城市群城際鐵路網規劃中重慶「三線四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第一條全面投入建設的市郊鐵路。
渝合線開工現場
按照相關部門規劃,今年年底前,連接璧山與銅梁的市郊鐵路(也有稱之為都市快軌)璧銅線,也將開工建設。
市郊鐵路,是城市中心城區連接周邊城鎮組團及其城鎮組團之間的通勤化、快速度、大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提供城市公共運輸服務,是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密密麻麻的東京市郊鐵路網
據介紹,市郊鐵路具有節能、高效、運量大等特點,在國際一些大都市,比如日本東京都區、大阪都會區市郊鐵路均較為發達,它與市內地鐵、有軌電車和城際高速新幹線共同構成軌道交通系統。
簡單來說,市郊鐵路相比地鐵,市郊鐵路具有速度快、輻射廣、成本低等優勢;相比高(快)鐵,市域(郊)鐵路具有「公交化」、站距短、消費低等優勢。
就在重慶大力推動市郊鐵路建設的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也在加快市郊鐵路建設的步伐。
根據6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五大部門聯合出臺的市郊鐵路規劃:2020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遊、成渝等超大、特大以及具備條件的城市,市域(郊)鐵路骨幹線路基本形成,構建核心區至周邊主要區域的1小時通勤圈。
有專家指出,這份規劃的背後所蘊含的是中國城市格局變動的跡象:大城市的市郊鐵路會像一支指揮棒一樣,引導著城市內的人口、資源在更寬廣的土地上流動、紮根。
這些市郊鐵路將會和城際鐵路、高速幹線鐵路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張龐大密實的網絡,並成為中國區域經濟板塊——經過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在中國經濟版圖中已經崛起了一些至關重要的區域板塊——內部和之間的血脈。
具體到重慶,主城與區縣互聯互通水平怎樣?目前已經落實了哪幾條市郊鐵路的規劃?
近年來,隨著以高速公路為先導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再加上成渝高鐵、渝萬城際鐵路陸續開通運營,使得重慶主城與區縣之間的互聯互通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不過,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發達地區相比,重慶互聯互通水平還存在明顯大的差距。
以榮昌為例,雖然經過榮昌的成渝高鐵於2015年12月就已投入使用,不過由於班次比較少,便捷性比較差,無法滿足主城——榮昌的日常通勤需求,這反過來又會加重本來就處於超負荷運轉的成渝高速公路的擁堵狀況。同時,榮昌與周邊城市和對外樞紐之間聯繫較弱,直接聯繫通道少,輻射能力較弱。
要想有效解決榮昌與主城以及周邊城市通達性不足的問題,未來除了加大公路網絡建設力度以外,更關鍵在於以市郊鐵路(都市快軌)為重要依託,構建起連接重慶主城區與周邊城市的軌道交通網。同時,按照規劃,重慶相關部門還將積極探索主城軌道、市郊鐵路、鐵路幹線之間的互聯互通,提高轄區內交通一體化水平。
目前,重慶已經落實的市郊鐵路的規劃包括:
1、重慶鐵路二環:連接了北碚、合川、銅梁、大足、榮昌、永川、江津、綦江、萬盛、南川、涪陵、長壽、渝北等地。該線路全長約400公裡,設計速度為160公裡/每小時,規劃新增北碚—合川—銅梁—大足—榮昌—永川—江津—綦江段。
其中,作為二環線重要組成部分的渝合線和合大線將率先動工。
渝合線:北端在蘭渝鐵路渭沱站接軌,南端在襄渝線磨心坡北交接場接軌,全長約66公裡。
合大線,該線是合川到永川的一期工程。項目起於渝合線黃泥壩站,止於雙橋站,線路正線長100.77公裡。
2、璧銅線,起於市郊鐵路尖頂坡至璧山段終點璧山站,止於銅梁區金龍站,並在尖頂坡與重慶軌道1號線無縫接駁。線路長度33.792公裡。
3、江津線,起於軌道交通五號線跳磴站,止於江津區濱江新城,全長26.7公裡。
隨著國家發改委等五大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重慶市郊鐵路建設必將掀起嶄新一頁,除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還將成為打破成渝城市群交通發展瓶頸的重要工具。
目前,廣安、瀘州等環渝城市,都在積極論證將其納入重慶市郊鐵路整體規劃。
那麼,重慶市郊鐵路建設對於重慶又有哪些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於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隨著市郊鐵路時代的來臨,市郊鐵路將成為了主城與區縣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市郊鐵路在方便人們出行同時,在引導和支撐城市擴展、城市結構布局調整優化等方面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很多人熟悉的東京都市圈,支撐起發展的重要力量就是縱橫交錯、貫穿全境的市郊鐵路。據了解,東京都市圈的市郊鐵路超過2000km,日均客運量達4000萬人次,承擔總客運量的42.7% 。此外,大巴黎的市郊鐵路線也很發達,總長約1000km,年運量為4億人次。
其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依託城市空間格局的拓展,有利於主城區功能疏解。有利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統籌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與此同時,在市郊鐵路的站點,因為人口、產業的聚集,會如雨後春筍般地崛起一大批具有輻射、帶動能力的新城、新區。
銅梁
比如,榮昌峰高街道會因為鐵路二環要在此設站而受益;還比如,存在感一直比較低的銅梁,由於未來將接入璧銅線、鐵路二環等市郊鐵路,再加上規劃中的成渝中線高鐵、蘭渝高鐵會穿境而過,未來當仁不讓成為渝西地區產業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實現區域均衡發展,除了依託市郊鐵路,加快產業及人口轉移外,還要應促進公共服務比如醫療、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向區縣傾斜,縮小與中心城區差距。
第三、刺激郊區房價穩步上升
以紐約為例,在長島鐵路開通後,地處郊區的長島的房價就開始逐步上升。因此,我們認為市郊鐵路會對郊區的房價有一個明顯的提升作用。
房價變動背後的是人口分布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源流動方向的轉變。市郊區域大部分都是重新規劃建設的,基礎硬體設施要優於市中心區域,而且對於居民,在市郊可以用同樣的價錢獲得更大、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在交通系統完善後,各項因素會加快推動人口向郊區流動。
當然,郊區房價穩步上漲的背後,主城區的房價可能會因為人口的疏散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在持續數十年的城鎮化進城後,中國經濟版圖已經崛起了數個大型的城市群,高速鐵路、公路以及國道等幹線在城市群間貫通、串聯。資源、人口等經濟要素在這些通道內流動,並圍繞這些線路進行分配。
市郊鐵路就像毛細血管一樣,會打通中國經濟要素流動的最後一個環節,可能它的影響不會像大型基建項目一樣立刻體現出來,但從中長期的角度,比如說十年後,就會看到市郊鐵路所帶來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