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才壓好的普洱茶餅香氣沒有散茶好?

2020-12-16 雷永豐號普洱茶

常有茶友領到一些商家提供的免費散茶,或是買了一些散普洱茶,剛泡時,都感覺很好喝,很香,但壓成餅後,以前的香氣呢?怎麼沒有以前香了呢?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說說普洱茶散茶,是從茶山採摘鮮葉,然後經過萎凋,殺青,使鮮葉中的酶促反應鈍化停止,再到曬乾(曬青毛茶得名之義),這個過程大概8個小時左右,剛曬乾不久的茶葉,茶性最為寒性,也是感覺茶滋味較濃的時候,尤其是散茶香氣高揚。所以茶友喝到散茶時,不習慣的覺得太寒,適應的茶友,卻覺得香氣很高,很好喝。

一旦散茶蒸壓成餅後,香氣就下沉了,許多茶友就覺得不是一個茶了。這也不奇怪,普洱茶本來就是一個多變的產品,它可以隨著時間的不同,倉儲環境的不同,工藝形態的改變,都會表現出不同的口感來,這也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本質原因。而普洱茶的魅力也就在於他的變化無窮。

那麼,這種變化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幹茶壓餅時,都要先經過高溫蒸汽軟溼,然後才能把茶葉塑形,這個過程中茶葉吸收了大量水分,在高溫的作用下,普洱茶進行了一次小轉化,茶性變得比散茶時更溫和,香氣也會隨著吸溼後下降。

茶葉成型後,待涼幹一段時間,水分散去,香氣又會慢慢高起來,同時茶葉葉片經過塑形重力擠壓後,內質浸出細胞壁,滋味和韻味就會比散茶更加強烈一些,這裡所說的僅指同一款茶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不同的款茶葉沒有可比性。請茶友們知悉。

相關焦點

  • 普洱茶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如何選擇?
    普洱茶產於雲南,產區主要有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因為用雲南當地大葉種為原料製成的茶,香氣高銳且持久,滋味濃醇且耐泡,所以深受眾多茶友的喜愛。不過喜歡普洱茶的茶友主要分兩類,一類喜歡喝散茶,另一類喜歡喝餅茶。
  • 沒有幾年茶齡的人不一定知道普洱茶為什麼至今還要緊壓成餅
    沒有幾年茶齡的人不一定知道普洱茶為什麼至今還要緊壓成餅?「七子餅」,有人認為是繼承唐宋餅茶遺風。也有人說,把茶做成圓餅是寓意著飲茶人團團圓圓。事實上,七子餅的出現大體是清朝前期,普洱府建立前後的事情。至於為什麼要把茶餅作成圓餅狀,說來也簡單,就是圖個方便,便於計算統計與最大限度的運輸茶葉數量。隨著現在制茶技術的成熟與完善,完全可以將普洱茶做成散茶與其他形狀的茶,但普洱茶緊壓茶仍是主流導向。在市面上可以發現,普洱茶較多以緊壓茶為主,例如茶餅,茶沱,茶磚,就連近幾年出現的龍珠,小沱,也是緊壓茶的工藝,很少會有散裝的普洱茶。普洱茶從散茶到茶餅的過程稱為壓茶。
  • 普洱茶為何要壓成餅狀,而非散存?
    前些日子同朋友一起逛茶展,在某普洱茶展區,一位隨行朋友拿了個周正的茶餅,費力撬出一點茶葉後不禁同我吐槽:「茶餅這麼難撬,真不明白普洱茶為什麼還要壓成餅狀?」雲南普洱茶的成品,最常見狀態是餅狀,此外還有磚茶、沱茶等緊壓茶,雖也有部分散茶,但緊壓茶一直都是普洱的主流。其實緊壓茶由來已久,早在唐宋時期,江南、中原地區就相繼出現了緊壓團餅茶,當時雲南普洱則處於採收、無採造法的自由發展期。
  • 長期陳放普洱茶,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因為餅茶比散茶節約空間?
    普洱茶,最常見的形態有散茶和餅茶兩大類。很多收藏普洱茶的茶友都是以收藏餅茶為主;日常品茶,散茶也不是茶桌上的主流。相對來說,餅茶撬茶麻煩,還不能很清楚的辨別茶葉品質,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存儲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餅茶所佔空間小,比散茶更加節約空間嗎?
  • 普洱茶是緊壓茶好還是散茶好?為啥普洱要壓餅?看完你就懂了
    有人問普洱茶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該如何來選擇?其實,現在普通人看到的普洱茶,大多是以餅茶、沱茶或者是磚茶的形態出現的緊壓茶,反而在外地市場上流通的散茶相對較少。這是因為散茶和餅茶有一定的區別,那麼大家該怎麼選擇呢?
  • 不考慮香氣,只追求湯感,白毫銀針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
    這一天,有位相熟的鄰省茶友提問:「如果不考慮香氣,只追求湯感,白毫銀針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嗯,這是位有喝茶追求的朋友。從最早的交流過程看,她從一開始喝不懂福鼎銀針,覺得銀針味淡。以致於開始糾結到另外的話題:喝白毫銀針,究竟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3》對於這個話題。相信大部分茶友的選擇,不會猶豫。當然是喝散茶好!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散茶經過兩年多的陳化,清新爽利,風格明朗歡快,既有新茶的新,又有老茶的老,是一款綜合型的白茶。藥香、花香、陳香、花香等香氣交織。既有清新,又有沉鬱。另一款,是餅茶。餅茶,一改蓬鬆的體態,外形稍稍收斂。普洱茶,才有生熟之分。普洱茶裡頭的生茶,並不是說它是生的,沒有煮熟。同理,熟茶,並不是指加熱到成熟狀態的茶。劃分普洱茶屬於生茶,還是熟茶,主要是根據茶葉是否有「渥堆」這一道工序。
  • 同樣的普洱茶,散茶與餅茶之間為何口感不同?!
    相信很多茶友都會這樣的體驗,同樣的一款茶喝茶樣,散茶以及餅茶的時候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有很多對茶源不太信任的茶友會懷疑喝到的是否是同一款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很嚴肅的話題!至於散茶是普洱茶經過製作之後最原始的狀態,又稱為曬青毛茶。很多手殘黨茶友不喜歡翹茶每年就會入手一些放置到陶罐/紫砂罐中存儲著日常品飲。但是散茶通常不建議存多,放置時間長的散茶由於接受空氣面積大會產生一定量的散味,所以我們通常會把普洱茶壓製成餅或者茶磚。
  • 揭秘普洱茶餅為什麼是357g?
    普洱茶根據其形態劃分有散茶和緊壓茶兩種。緊壓茶常見的有餅、磚、沱等形狀,其中以餅茶最為普遍,傳統的餅茶重量為357克一餅,那為什麼會是這個數字?357克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關於普洱茶餅重357克說法眾多,在此選取其中幾種較為合理的解釋。一、歷史淵源從普洱茶餅歷史源頭探究,普洱茶興於兩千多年前,盛於清朝時期的皇族。
  • 每周一問:為什麼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呢?
    許多第一次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是茶葉,為什麼紅茶、綠茶、烏龍茶都是散茶,而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茶磚甚至是笨重的金瓜貢茶呢?其實普洱茶也有散茶形式出售,它們大多作為原料販賣給茶商、廠家,由他們來進行二次加工生產。
  • 這些普洱茶基本知識你聽過嗎?喝普洱茶前,需要先明白才喝!
    普洱茶在我國喝的人非常的多,主要在於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而且普洱茶的歷史比較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已經有了,一餅普洱,香葉滿月,立在古香古色的茶柜上,獨自幽幽散發著馥鬱濃香。
  •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喝普洱茶?原來是缺這一點
    剛壓制好的普洱茶,香氣、滋味和口感表現並不突出,整體茶性也相對偏寒,飲用時對身體有較強的刺激性。隨著存儲年份的增加,品飲價值不斷提升的同時,普洱茶的茶性慢慢趨於溫和,保健功效愈發顯著,這也是很多茶友選擇喝老茶的主要原因所在。
  • 【刀哥說茶】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普洱茶之所以培養出這一大「自戀+自負+自私」的怪胎,自然是他具備獨一無二的好處,這方面作為「寵普狂魔」的小編深有體會,為此還專門寫了不下百篇的鼓吹文案,就不再囉嗦了。 此處就為什麼很多人不喝普洱茶這個話題潑一潑冷水。因為一旦您跳出普洱茶圈子,您就會發現,除了那些什麼茶也不喝的人群,真的還有很多人不喝普洱茶!
  • 普洱茶屬於什麼茶?它可不是紅茶,冬季喝它好不好
    普洱茶是一種世界名茶,這是我們生活中一種耳熟能詳的茶了,普洱茶和紅茶是非常相似的,而且在生活中甚至很多人都是認為普洱茶是紅茶,其實不是的,這是兩種茶,普洱茶是一種功效和作用非常高的茶,今天我們大家就是一起來跟著蘋果綠養生網來了解了解普洱茶的相關內容吧。
  • 普洱茶的辨別與泡法
    優質的雲南普洱散茶,泡出的茶湯紅濃明亮,具「金圈」,湯上面看起來有油珠形的膜;質次的茶湯紅而不濃,欠明亮,往往還會有塵埃狀物質懸浮其中,有的甚至發黑、發烏,俗稱「醬油湯」。如雲南七子餅茶要求直徑20釐米,中間厚2.5釐米,邊緣薄1釐米,而且「臼」處於餅中心,不偏歪,茶條索清晰,無起層落面、掉邊,鬆緊適度,具「泥鰍」邊。3、看湯色主要看湯色的深淺、明亮,優質的雲南普洱緊壓茶泡出的茶湯湯色明亮;質次的茶湯欠明亮,往往還會有塵埃狀或絮狀物質懸浮其中,有的甚至有「醬油」色。
  • 玉蒼之南:想知道普洱茶好不好,看看這6個標準
    今天就說說,評判好普洱茶的標準是什麼?看用心的茶廠做工肯定不馬虎,美觀的茶不一定好,但是好的茶一定是美觀的。要是外形上勻整規矩,餅形圓潤,餅窩天然,邊緣規整,不缺邊少角那可能是工藝安穩的老練制茶廠。仔細看茶餅,若厚薄共同,鬆緊適度,油潤光亮,餅面清新是不錯的。至少讓人看的賞心悅目,心裡就認定這茶是不會差的。熟普的顏色正常情況下呈現黑褐色和紅褐色。而生普是隨著年份的不同而不同,年份短的為墨綠色,年份長的為棕褐色。
  • 你知道普洱茶熟茶的等級劃分和品質區分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普洱茶的質量的優劣除了看外形,更重要的是看內質(即開湯審評)。內質審評主要看四個方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因此,不同級別的普洱茶有著各自的特點,即使同一級別的普洱茶也存在品質差異。普洱茶級別劃分是為了方便統一管理、調配省公司每年要甄選出標準樣發到各級生產單位,所以不同廠家、車間出產的茶的分級基本是一致的。但茶葉放開經營以後,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管理這個標準,當時的一些名詞被沿用下來,但各廠商各行其是,也就是說,一些比如說都叫宮廷的茶,其實不是一個級別,也許有的廠家把別的廠家叫特級的茶就叫宮廷。
  • 小喜年臻藏|普洱茶起源於什麼時候?
    一直都很好奇一個問題:普洱茶作為雲南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有人認為是從商周時期濮族人種植茶葉開始出現的。當時那個地方也生產茶葉,地方有了名字,茶葉就就有了名字,那麼就可以認為這種茶就是普洱茶。有人認為是從明朝時出現「普茶」這個記載開始的。
  • 有這些特徵的普洱茶才值得買
    什麼茶能稱之為好茶,恐怕只有喝過或者喝得多才能充分體會。但對於喝茶經驗不豐富,甚至是第一次嘗試自己購買普洱茶的茶友來說,就要預先了解優質普洱茶都有什麼特徵,再去篩選能讓自己滿意的茶。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真正優質的普洱茶都有哪些特徵,在選購時可以作為參考依據,以免上當受騙。
  • 《好書共讀》第1期:普洱茶基礎知識梳理,思維導圖筆記+原文
    如:在涉及普洱茶分類的時候,說到「以年代分」可分為:一年普洱、二年普洱乃至陳年普洱。這裡面就少了關於「中期茶」的內容,為什麼會少了這個知識點?我猜是本書重點不在此,以及中期茶概念本就有些模糊的原因。這祥,茶葉在漫漫的路途中進行著緩慢的冷發酵,形成了雲南特有的大葉種後發酵普洱茶,這種茶具有醇和、耐泡、陳香的特點。普洱茶可飲、可藏、會升值。普洱茶具有甘、滑、醇、厚以及陳香的特點。湯色紅濃明亮;香氣是陳香味和檳榔香、桂圓香、 甜香等;滋味講究醇和、爽滑、回甘。普洱茶耐貯藏,並且貯藏一段時間後普洱茶的品質會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