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沉迷遊戲」成父母的痛點,但沒有遊戲,娃真的會變好嗎

2020-12-18 育媽媽記

表哥家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之前一直都很聽話,專心在學習上,休息的時候也是讀書,要不就是和小朋友們出去玩。

可不知道最近怎麼回事,開始迷戀上了網路遊戲,不僅休息的時候一直拿著手機玩遊戲。

有時候做作業的時候都能看到孩子瘋狂的玩遊戲,這讓表哥很著急,也和孩子談過這些。

可一直很聽話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卻和家長唱起了反調,怎麼說都不聽。

表哥就來和我抱怨起了這件事情,說自己真不知道怎麼辦了,不知道一個遊戲有什麼好玩的,讓一個這麼聽話的孩子變成了現在這樣,看著表哥極其無奈的樣子,我也很是發愁。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表哥一家,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同事家裡的孩子都開始喜歡上了玩遊戲。

即使和孩子談過很多次,結果也沒有什麼改善,也就剛訓斥完孩子的時候能好一些,可沒幾天又恢復了老樣子。

同樣網上也有很多網友都在說都怪現在的遊戲整得孩子都不學習了,但是我並不完全認同這些朋友和網友的想法和觀點

遊戲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沒有了遊戲孩子學習就一定會好嗎?

以前家長埋怨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是連環畫小人書現在卻變成了遊戲

每個時代都有導致孩子學習不好的東西,可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孩子真正學習不好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01網路遊戲易上癮的原因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都喜歡玩遊戲?遊戲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

家長們不妨看一看遊戲真正吸引人的原因,這樣也能更好的找對方法來教育孩子。

1、 回報及時

首先就是遊戲及時的回報和反饋,只要孩子付出一點時間精力或者是金錢就能得到很高的反饋。

這個反饋會立即呈現在眼前,讓孩子有一種沒有白付出的感覺,同時覺得這樣的付出很值得。

有些家長就會想學習不也是付出了就會有回報嗎,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學習呢?

這很簡單,學習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會有明顯回報的事情,但是遊戲卻相反,能讓孩子收到及時回報,孩子當然會選擇回報快的事情。

2.、規則簡單

再有一點就是遊戲的規則簡單明了,比如競技類的遊戲裡,孩子只要操作夠好就能得到其他人的追捧。

再比如氪金類的遊戲裡面,孩子只要充錢充的多就能得到整個伺服器的人的尊敬。

如此簡單明了的規則,孩子理解的很清楚,做起來也就不難,自然就會被這樣簡單的事情所吸引。

3、孩子能否抵抗得住遊戲的誘惑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時就會想,既然遊戲都這麼好玩這麼有魅力了,那孩子怎麼可能抵抗的住遊戲的誘惑,是不是一點解決辦法都沒有了呢?

這當然不是的,孩子能否抵抗住遊戲的誘惑和家長的態度其實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家長一提到遊戲想到的只有四個字,玩物喪志。

其實不管是在法律上還是在實際的調查中對遊戲和網絡保持開放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網癮的概率會更低,反而是每天不讓孩子玩遊戲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更容易有網絡成癮的現象。

聯合國公約裡面有提到過孩子是享有這些娛樂休閒的權利的,但實際上給孩子這些權利的家長卻很少,不足百分之一。中國有相關的調查支持上網的家長,孩子有網癮比例的不到百分之二,反而是不支持的確有百分之十左右。

足以可見家長的態度對孩子能否抵抗得住網路遊戲的誘惑有著很大的影響,說的更直白一點,這可能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吧,你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要做什麼。

02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孩子遊戲上癮問題

1、明白孩子玩遊戲的原因

要想合理的規劃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家長就要先明白孩子玩遊戲的原因是什麼,每個孩子玩遊戲的原因可能都不同。

這就需要家長根據實際情況來想辦法了,比如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缺少陪伴很孤獨,那家長就應該多抽時間來陪伴孩子。

在休息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出遊或者在平時多和孩子交流互動,都能讓孩子在現實中找到被關心關愛的感覺,自然也不會沉迷於網路遊戲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感很低,學習不好或者沒有任何特長,不受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喜歡。

但是在遊戲中他卻操作優秀,實力很強,有很多的網友追捧他,孩子自然就更喜歡在網絡中被人重視和尊重的感覺。

家長只有明白孩子是為了什麼玩遊戲才能找到具體的解決辦法來合理規劃孩子玩遊戲時間。

2、和孩子約定好玩遊戲的規則

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約定好玩遊戲的規則,但是這個規則的制定要父母和孩子雙方約定好,互相商量著來,不能全都聽父母的,也不能全都聽孩子的。

首先要和孩子約定好玩哪款遊戲,因為很多遊戲會有血腥暴力的鏡頭,確實不適合孩子玩,然後再和孩子約定好玩遊戲的時間。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規則中最需要注意的,最後一點就是要規定好哪一方違反了規則要受到怎樣的懲罰,約定好後就可以開始實行了。

我的表哥就是用這個方法解決孩子玩遊戲的問題的,是雙方都商定好的,也是合情合理。

本著自願態度的,所以孩子很有效地遵守了這個規定,再也沒有讓表哥因為自己玩遊戲而操心過。

3、 做一個值得尊敬的家長

最後就是要做一個值得孩子尊敬的家長了,有的家長自己就很喜歡玩遊戲,還控制著孩子不讓他玩遊戲,這麼做孩子怎麼可能聽家長的話。

還有的家長本來和孩子約定好規則,說好了玩遊戲的時間,但家長卻私自反悔,不遵守承諾。

那麼孩子自然不會再遵守這個約定,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不要玩遊戲的時候,也先要自己做到榜樣的作用,如果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家長,那孩子怎麼會不遵守約定不聽話呢。

最後還是想再重申一下觀點,遊戲固然是影響一個孩子學習的原因之一,但也不全是因為遊戲導致孩子學習不好,家長應該透過孩子愛玩遊戲這件事情找到本質的真相

這樣才能多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才能找對方法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班主任直言: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就對了,不然才有問題
    家長擔心孩子玩手機,看太多無聊的視頻,玩太多沒有營養的遊戲,對眼睛不好,耽擱學業,影響成長發展。但是,關於青春期的孩子愛玩手機,家長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不能把孩子愛玩手機,當成不能容忍的大錯。上次我和一位班主任交流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地說,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接觸過手機遊戲,但是毫不動心,才有問題呢?
  • 家長進入遊戲群控訴怒罵,現在的孩子普遍沉迷於網路遊戲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就坐不住了,近日,某學生在玩遊戲的時候被自己的家長發現,這位學生是一名初二的學生,由於沉迷於遊戲,學習一直都不理想,每一科都不過平均分,面對這樣的現狀,家長難免會為自己孩子的未來著急,在遊戲群裡怒罵四百多人的行為從父母用心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並不是正確的。
  • 青春期孩子固執不聽話?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即將成年的階段,父母教育他,第一,話要少。為什麼這麼說?我以前講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語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是垃圾',因為這時候你沒有什麼新的話可以說了。所以這時候,你要做的是'點到為止'。"
  • 「網路遊戲就該被封禁」:孩子沉迷於玩遊戲,大部分是父母的原因
    但有沒有考慮過,你自以為是的好,反而是把孩子逼8年時,楊永信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了萬千家長的眼中,「戒網癮」這三個字就如迷霧中的燈塔,為父母照亮了道路。家長們趨之若鶩,奉上大量的金錢,希望孩子能從此改過自新。然而,卻不知道自家孩子在其中遭受到了多大的折磨。
  • 案例分析:對沉迷遊戲的孩子,除了暴力以外該怎麼辦呢?
    強行的壓制可能會讓孩子短暫的離開遊戲,但孩子內在的動力機制並未改變,反而嚴重的傷害了親子關係,後面也就談不上教育了。 無疑遊戲耽誤了學習,但你能保證如果孩子不玩遊戲的話,就一定會學習嗎?不一定吧,所以找到孩子為什麼如此沉迷遊戲的根源,才是你應該做的事!
  • 孩子不是沉迷遊戲,而是迷上了成功的自己!
    「這樣的成績,你對得起我們嗎?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那麼,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 孩子厭學整天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2條兵法建議,教父母輕鬆應對
    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當孩子出現各種各樣不良行為時(比如:厭學、沉迷手機、通宵遊戲、日夜顛倒等等),很多父母瞬間就像潰堤的大壩,心中的洪水翻滾而起,肆意泛濫——各種指責、批評、否定、說教、訓斥、打罵的聲音,充斥著家裡的每個角落。
  • 沉迷網路遊戲會讓孩子頹廢,荒廢學業,父母該怎麼做
    這個場面在生活裡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我們也能夠經常聽到家長朋友抱怨說自己的孩子整天幾乎不睡覺的打遊戲,父母每天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是他們還是戒不了這個壞習慣。對於每一個為孩子正在擔憂的父母我都特別的心疼,因為父母是這個世界上與孩子親密也是最愛孩子的人,他們有的甚至為了維持一家人的正常開銷或者是為了供孩子上學,不得不遠走到異鄉去拼命的工作。
  • 孩子沉迷電腦遊戲怎麼辦?|特教分享
    >態度不應太激烈 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現在許多有趣的電腦遊戲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沉迷電腦遊戲。 對於家長來說,遊戲應該僅是一個娛樂的選項,不應該佔據了自家孩子的大部分生活,家長會因此責備孩子玩遊戲。如果孩子更沉迷於電腦遊戲的話,父母甚至會用懲罰的方式去制止他們玩遊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打罵不是好辦法,6種方法讓孩子厭倦遊戲
    其中楊永信被人嘲諷為"雷電之神",因為他主辦網戒學校,經常通過電擊孩子,來讓一些不聽父母話的孩子聽話,讓沉迷網路遊戲的孩子戒網。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從這幾個地方出去的孩子,大多數沉默寡言,自閉隱忍,完全失去了孩子應有的活潑健康開朗。
  • 青春期教育:每個孩子的14歲,都值得父母用心去愛!
    「好的父母,只負責愛孩子,不負責寫作業」看到這句話,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想到自己曾經人人誇得好脾氣,好耐性被一個養了14年的娃磨得沒了,我欲哭無淚。兒子小學的時候,和他提到寫作業,他準生氣。我吼他,他比我吼的聲音還大。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事不宜遲,趕緊來收聽《曉法微課》第十五期:「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大家好,這裡是曉法姐姐以案說法課堂,我是佛山中院少審庭書記員林師敏,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話題是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來自社會、學校、父母及自我的不斷否定,使青少年不能從現實生活中體驗到成功和自信的快樂,轉而在網路遊戲中尋找肯定。第三,因同伴交往困難而迷戀於網絡。青春期的孩子逐漸從心理上脫離對父母的依戀,將成長為獨立的個體。儘管青少年從主觀上有獨立的願望,但實際上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獨立的生存狀態。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厭學暴躁怎麼辦?3個智慧錦囊讓改變輕鬆發生
    中國人有一句古話叫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都知道這句話的本意是治標不治本,費力不討好,儘管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在管教孩子過程中(特別是針對手機遊戲成癮孩子的管教中),我們仍舊難免會犯同樣的問題——比如孩子玩手機,我們便要求孩子少玩手機;孩子沉迷遊戲,我們便管控孩子少玩遊戲;孩子熬夜不睡覺,我們便反覆催促孩子早點休息;
  •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遊戲?從你不再「談遊戲色變」開始 2020-12-21 11:41  幸福雙翼家庭大學 但是這事到這裡,沒有完全結束
  • 青春期孩子患上「手機癮」,難逃遊戲魔掌,一招讓孩子輕鬆脫癮
    以上這五個階段是一個螺旋上升式的過程,很不幸地是,有很多家長常常會等到孩子已經到達階段五的程度才來尋求解決方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孩子所到達的「段位」越高,父母需要花費在改變孩子身上的時間就越長,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認為學了幾節課,看了幾本書,孩子的問題就會消失不見,結果現實卻給這些父母潑了一盆冷水。
  • 怎麼教跟父母對著幹的青春期孩子?日本這位老師,給出了另類答案
    如果你的女兒到了青春期長成這樣,你會怎麼辦?大概你會罵她不知廉恥,小小學生濃妝豔抹、衣著暴露。如果你的兒子到了青春期變成這樣,你又會怎麼樣?大概你會怒不可歇,認為他不可救藥,是個只會玩遊戲不願交流的廢物。hmmm...
  • 青春期孩子玩遊戲上癮了嗎?父母怎麼辦?
    兒子自從休學後就沉浸在遊戲中了,在2017年的前三個月,幾乎每天都能打10個小時的遊戲,在當時,我確實是為此很擔心焦慮,但我沒有辦法把網絡斷掉,把手機收掉(兒子很可能為此會不堪壓力而做出一些不敢設想的事情),因為他爸爸曾經這樣做過,斷網線,不給他零花錢,他在凌晨兩三點跑出家在肯德基店裡蹭網絡
  • 孩子沉迷遊戲小說,不願與父母溝通咋辦?改善溝通的3條兵法建議
    如何與青春期手機遊戲成癮孩子建立有效溝通,著實是一件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心累的事,為什麼?因為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按照父母的套路出牌,正如某位全職媽媽所講:「我也想和孩子溝通,關鍵是他不願意和我溝通呀,話還沒來得及從嘴裡蹦出來,孩子就罵罵咧咧地叫我滾,連見縫插針的機會都沒有!」
  • 不想讓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智慧的家長應該這樣做更有效(實用)
    再加上孩子們好奇、好玩的天性,必然會對網路遊戲產生興趣。有的孩子接觸到遊戲後一發不可收拾,整天沉迷於遊戲,上課精力難以集中、厭學、成績下滑,與父母關係僵化,變得不喜歡說話,甚至熬夜打遊戲影響到身體健康。這個時候,為人父母的我們怎能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