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雷電煙還亂,應喜桃花燕尚新。又是一年清明雨紛紛,每到這個時候,點點滴滴的雨水都會澆在心上。清明,是人們寄託哀思的日子,是遊春踏青的日子,更是春耕開始的日子。心清則明,清明更是一個放下過去,嚮往明天的契機。緬懷過去,播種希望,展望未來。失去的不能再來,擁有的更要珍惜。願一場清明雨,洗去憂傷,灌溉希望。從今以後,不再如雨悽涼。——皛玊題記

《七律·掃墓》(中華新韻九文)
清明時雨又紛紛,誰向青山喚蕩魂?
哀怨幽墟生苦緒,可憐冷霧罩荒村。
難燒紙幣天飄淚,易倒旗幡空覆墳。
膝下原知仙路遠,猶期宗祖享寒飧。
(註:飧,讀音sūn,意為晚飯,也泛指熟食、飯食)
古典君:清明,過的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份心底的念想。就讓清明的雨,捎去我們對逝去親人的不舍與懷念,還有默默的祈禱吧

《七律·踏青》(中華新韻九文)
欲乘輕風尋若蓀,清明時雨又紛紛。
柳絛沉重池塘滿,桃靨低垂霧氣渾。
叵耐藤封蘭草路。不堪苔染杏花村。
芳鄰贊我精神好,煮贈雲泉一碗春。
(註:古書裡的一種香草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芘薑蘘荷,葴橙若蓀」 郭璞注云:「若蓀,香草也。」)
古典君:清明時節,花飛漫天,誰能了解花的多情?草長鶯飛,花謝無語,誰牽動了你我的思念?

《七律·春耕》(中華新韻九文)
春原踏遍覓初心,入眼忽然碧水深。
浮泛朝雲猶戀戀,清明時雨又紛紛。
莫愁雷電煙還亂,應喜桃花燕尚新。
但愛田家晴麗日,牛鞭高舉且喝勤。
古典君:清明,也是春耕的大好季節。古代就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耕種的不僅是種子,更是我們對美好生活得夢想!

《七律·春讀有感》(中華新韻九文)
日日攻讀日日新,自來未敢詡經綸。
入山誰是雲間客,下海何為霧中人。
穀雨臨風思渺渺,清明時雨又紛紛。
揀些花草充茶葉,也算今生不負春。
古典君:一年年的清明,一次次的想念。生活依舊繼續,身心健康,才是最好!

《七律·春夢》(中華新韻九文)
緣何長夜怨參辰?應為鶯聲曾動人。
那日秋波疑不定,今宵綺夢信猶真。
星河無渡偏遼闊,杏酒當愁太辣辛。
滋味百般誰自曉,清明時雨又紛紛。
古典君:在紛紛的清明雨裡,寄託無盡思念。願我們所懷之人,不在遠鄉。願我們所念之人,近在咫尺。

文中使用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本文系百家號獨家首發,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將追究抄襲責任。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