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吳素紅 白冬 鍾華登 攝
市、區相關部門領導共同開啟主題為「信者有愛,信者得愛」信訪知識宣傳活動。
「深信號」有軌電車吸引市民駐足觀望。
7月30日上午,一輛深藍色有軌電車在龍華區電車大廈始發站徐徐開出,信訪專列 「深信號」有軌電車首發。據悉,這是國內首次以信訪工作命名的有軌電車專列,標誌著以 「信者有愛,信者得愛」為主題,龍華區紀念《信訪條例》修訂實施15周年系列宣傳活動全面開啟。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程正華,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市信訪局副局長管連秀,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以及來自市、區信訪系統單位負責同志、各街道信訪辦負責人、社區群眾代表等共同出席了開幕式。
據介紹,為落實國家、省、市信訪局《關於開展修訂實施15周年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總結、宣傳、推廣信訪制度改革和信訪法治化建設經驗成果,在深圳市信訪局、龍華區委區政府支持下,龍華區信訪局主辦了此次活動。
啟動儀式以全市首條有軌電車為載體,首發信訪專列——「深信號」有軌電車,發揮龍華區有軌電車「城市流動名片」作用,把信訪知識送到轄區群眾身邊。
「深信號」首發
四大主題裝點車廂
「信者有愛, 信者得愛」「信訪幹部有愛,信訪群眾得愛」「牢記初心使命 變信訪為心訪 化情緒為情誼」……有軌電車車身上,一句句暖心的標語格外醒目。車身外部由信封和信紙造型設計,表達「以信為橋梁」的寓意,通過信訪渠道,為群眾和政府搭建 「心訪」的橋梁。
龍華區信訪局局長王建文表示,本次宣傳活動以「信者有愛,信者得愛」為主題, 寓意信訪幹部有愛、信訪群眾得愛,展現信訪幹部 「用心感受信訪群眾情緒,盡力幫助他們實現心願, 用實際行動讓信訪群眾得到愛與關懷」的信訪工作情懷。
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在致辭中表示,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橋梁紐帶,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龍華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今年以來,龍華區準確把握信訪維穩工作形勢,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信訪風險研判,領導幹部帶頭接訪和包案化解工作成效顯著,成功化解了一批「釘子案」和「骨頭案」,工作成績獲得國家、省、市高度肯定。
記者在現場看到,「深信號」有軌電車專列採用沉浸式設計,色彩陽光、活潑。整列車四個車廂分別有「信者有愛,信者得愛」「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四個主題,每一節車廂與主題對應,配置了不同的內容,方便乘客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了解信訪知識。
四節車廂主題內容分別是:「信者有愛,信者得愛」車廂,著重引導信訪人客觀真實反映信訪事項、理性文明表達合理訴求,爭當文明信訪者;「陽光信訪」車廂,倡導群眾「多上網,少走訪」,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反映情況、提出意見、表達訴求,構建高效有序的信訪工作格局;「責任信訪」車廂,要求信訪工作者強化信訪責任,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恪盡職守、秉公辦事,及時妥善處理信訪事項;「法治信訪」車廂,號召全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堅持依法辦事、分級負責,依法依規處理群眾信訪事項,維護轄區良好信訪秩序。
如何有效寫好上訪信?
龍華區首發原創視頻指導
「深信號」專列首發,程正華、王衛、管連秀、韓蕩等領導和來自市、區信訪系統單位負責同志、各街道信訪辦負責人、社區群眾代表等,一起搭乘列車體驗宣傳場景。
在車廂內,手繪動畫視頻、H5互動遊戲、海報等,吸引了乘客目光。記者注意到,車廂內的宣傳海報附有「信訪知識互動答題」遊戲,涵蓋「有哪些常見信訪形式、如何提出信訪事項、如何合理反映信訪訴求」等信訪工作中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群眾可掃描各車廂、車站、燈箱等二維碼互動了解信訪知識。
車廂宣傳內容中,最大看點是由龍華區信訪局原創的「如何有效寫好上訪信」動畫視頻首次發布。據介紹,為有效減少群眾「訪累」,教會群眾通過寫信反映訴求,龍華區信訪局對上訪信的標題、內容、落款等要素進行了詳細說明,並製作成手繪動畫視頻等,進行可視化呈現。該視頻將在專列上每天循環播放,並在龍華區各街道、社區同步播出。
記者了解到, 「信者有愛,信者得愛」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將持續6個月。除了「深信號」專列首發,還在沿途車站設置燈箱宣傳欄,展示信訪知識原創漫畫。原創漫畫內容幾乎涵蓋《信訪條例》全部內容,目的是通過廣泛宣傳,切實提高群眾對信訪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
2019年全市「依法規範信訪」績效考核
龍華區得了滿分
「深信號」有軌電車行駛在龍華。
「感謝龍華區信訪局,為我們80多戶二胎家庭解決了上學難題,讓我們了卻了一樁心事!」7月30日上午,在紀念《信訪條例》修訂實施15周年系列宣傳活動現場,來自民治街道的一名信訪群眾代表,將一面寫著「深懷愛民之心、真辦利民之事」的錦旗贈送給龍華區信訪局,向龍華區領導和區信訪局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這是龍華區信訪部門暖心辦理信訪案例的一個縮影。龍華區信訪局是2019年3月在新一輪機構改革中新成立的政府部門。一年多時間裡,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區信訪局以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為中心,創新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化「信訪」為「心訪」,想方設法為群眾排憂解難,推進信訪疑難積案化解,全區信訪形勢總體平穩,構建起法治信訪新格局,轄區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持續提升。在2019年深圳市對各區「依法規範信訪行為」績效考核中,龍華區獲得滿分,在全市排名第一。
這份成績單的背後,體現的是龍華區委區政府對信訪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是龍華區信訪局堅持「辦理好每一封來信,接待好每一次來訪,處理好每一宗投訴」的責任和理念。
區領導包案辦理「硬骨頭」案
「六無」困難老人重返正常生活
今年7月,以「六無」困難老人姚某重獲身份證、定居龍華區福城街道為標誌,一起長達44年的歷史積案在龍華區圓滿辦結。
該案件特徵是信訪人「六無」:無戶籍、無職業、無家庭、無子女、無固定居所、無生活保障;案件「三跨三分離」: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人事分離、人戶分離、人事戶分離。「六無」、「三跨三分離」,這些從信訪案例中總結出來的術語直觀體現了案件特徵:複雜性疊加,辦理難度疊加,是信訪案例中罕見的「疑難雜症」。
該案由時任龍華區區長王衛包案處理,他審閱資料,全包到底,最終推動案件化解。
區領導包案,就是為信訪工作授權賦能;信訪部門擔責,才能創新方法,突破權責條框,最終讓「信訪群眾得愛」。
「信訪工作的理念應該從維穩轉向維權,著力於『案結事了、事心雙解』。」
「信者有愛,信者得愛,就是信訪幹部有愛,信訪群眾得愛。」
「不是所有的訴求都合理合法,但是每一份嚮往都應享受陽光的溫暖。」
在龍華區信訪局,這樣的理念深深地融入到每一項工作中。正是這種理念推動,龍華區信訪局才能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充分發揮區信訪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協調作用,探索建立重大信訪案件專案辦理工作機制,將信訪部門從「轉辦交辦」變為「主動辦」,推動一批信訪疑難複雜問題得到妥善化解。
「不推諉、不上交、就地辦」
龍華區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
「新時代的信訪工作,需要探索適應群眾新需要、體現時代新特徵的信訪工作新模式,要帶著感情和責任為民解難。」龍華區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龍華信訪將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努力探索把信訪制度優勢轉化為化解突出矛盾的社會治理效能新路徑。
據介紹,龍華區信訪局成立以來,組織擬訂《龍華區重大信訪矛盾專案辦理暫行辦法》,探索建立了重大信訪案件「一二三多」專案辦理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實行重點信訪案件全流程閉環管理,及時有效化解矛盾。
「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理得好」,在一系列的工作機制創新中,如何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化解,成為龍華區探索建立重大信訪案件工作機制的新路徑。據介紹,龍華區將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區、街道、社區調解體系,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同時,集中排查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重點信訪事項,提請納入區領導包案化解範圍,充分發揮區信訪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實行重大信訪矛盾專案辦理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聯動,牽頭對重大信訪矛盾一跟到底,加強歷史遺留信訪案件的協調化解,力爭解決一批「釘子案」「骨頭案」。
推進信訪工作標準化、法治化、規範化建設,也在穩步進行。據介紹,龍華區將加強信訪法規宣傳,製作依法上訪指南、文明接訪手冊、教群眾有效寫上訪信等宣傳漫畫,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引導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普及法治信訪理念;健全訪前法律工作室機制,探索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信訪工作,將心理調適和疏導幹預機制滲透到信訪日常工作, 推動信訪秩序良性發展。
如何形成合力,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下一步,龍華區信訪局將加強與各街道、各職能部門的協調聯動,搭建化解工作平臺,研究分析信訪形勢,協調解決和化解信訪突出問題。
為龍華區「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點讚
本報評論員 :孫波
在國務院《信訪條例》修訂實施15周年之際,龍華區啟動了以「信者有愛,信者得愛」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目的是向群眾承諾:信訪工作者是用真愛在做信訪工作,盡最大努力讓信訪群眾合理合法的訴求得到解決。
龍華區信訪部門結合本地區信訪工作實際,提出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引導信訪群眾依法信訪,共建和諧社會。
為了使群眾更好地了解信訪條例,熟悉信訪流程,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他們以手繪動畫、網絡答題等多種創新方式,向群眾詳細介紹信訪流程,指導群眾如何有效寫上訪信等,引導信訪群眾依法依規合理表達訴求,從而最大限度減少非理性上訪。
在信訪工作中,信訪部門雖然不是引發信訪問題的責任部門,也不是解決信訪問題的事權部門,但信訪部門承擔著搭建平臺,協調化解信訪問題的責任。龍華區之所以大力倡導「責任信訪」,就是主動擔責,不把信訪群眾拒之門外,不讓信訪情緒形成「堰塞」,而是開闢通道,讓合理訴求儘可能及時得到合理解決,讓「堰塞」的情緒得到有效的紓解和釋放。
引導全社會依照《信訪條例》依法信訪,是龍華區倡導「法治信訪」的初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龍華區信訪部門以原創漫畫等形式對條例進行生動形象的解讀,倡導「依法合規地表達合理訴求」,清楚明白地告訴群眾,什麼樣的信訪行為可能觸犯法律,什麼樣的信訪行為可能因為違規而無效,從而將群眾的信訪行動引導到合法通道當中,減少對政府工作和社會運行的影響。
陽光信訪是渠道展示,責任信訪是鄭重承諾,法治信訪是軌道引領。龍華區信訪部門開展的這一系列宣傳活動,就是以勇氣和擔當向社會宣示承諾。
「深信號」有軌電車在龍華首發,寓意只有合「軌」表達訴求,才會使解決問題的「道路」更通暢,最終駛向「案結事了」的終點站。
【來源:深圳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