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處是吾鄉!千年前一名歌姬,為無處安放的靈魂指明了方向

2020-12-24 木蘭的詩和遠方

前幾日跟一個自稱漢漂的網友聊天,對他的稱呼很好奇,只聽過北漂、滬漂,什麼時候有漢漂了?他跟我解釋說,在武漢工作的外地人就是漢漂。後來我搜索了一下,發現了深漂、杭漂、蓉漂、甚至還有鄭漂。而這些能稱之為漂的城市,無一不是發展靠前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居大不易,難以買房安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漂」已成成了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的一種常態。什麼是「漂」?基本含義是遷移,沒有紮根,但是心靈上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應該是漂的真正含義。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王曼妮曾經長嘆一聲,說:我來到這個城市八年了,我到現在真的都沒有什麼歸屬感,也不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裡。這句話,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漂」們的心態。「漂」們是社會上最不安定也最沒有幸福感的一個群體。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能夠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漂」並非現代社會獨有,古人也有很多被「漂」的經歷。其中大文豪蘇軾就是典型的代表。蘇軾一生坎坷,因不贊同王安石變法遭到排擠,自請外放到杭州,後又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還因為烏臺詩案被捕入獄。此刻的他,內心一定是不安焦慮鬱悶的,自己就像一葉浮萍,任何一場政治風雨都可以讓自己飄走甚至沉淪。哪裡才是自己的家,他也不知道,直到1083年,他遇到了同樣因為「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王定國和寓娘,他才找到了答案,內心豁然開朗,並寫下了這首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詞的上闕開頭就通過羨慕王定國的口吻稱讚了寓娘,接著通過歌聲的描繪,勾勒出了一個清理脫俗的女子形象。重點在下闕,看著寓娘從萬裡之外荒僻之地回來,不僅沒有憔悴,反而愈發年輕了,而且還增添了如梅花般美好的韻味,著實讓人驚訝和好奇。忍不住問道:嶺南的環境應該不是很好吧,弦外之音是,你怎麼反而更加迷人了呢?寓娘坦然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短短的八個字,讓一代大家都震驚了。政局動蕩,宦海沉浮,如何能安?寓娘給了他答案:心安!所謂相由心生,寓娘愈加年少的容顏,映射出的不正是她安定富足的內心嗎?

外界環境風雲變化,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能夠掌控的事情太有限,與其整日焦慮擔憂愁苦,不如追求內心的和諧,既然無家,何妨處處是家?我們都知道蘇軾是豪放派詞人,他的作品多數傳遞的都是樂觀積極和豁達的情懷,這其中受到寓娘的影響也未可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寓娘的智慧,給千年以後無數的北漂、滬漂、深漂們指明了方向。無論你現在身在何處,處於怎樣的境地,首先要做到的是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目前的一切,只有接受自己,才能安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後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或許你現在是北漂、滬漂、深漂、杭漂或者漢漂的一員,亦或者你在自己的家鄉,想去北上廣深杭闖一闖,只要內心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一切,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願你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相關焦點

  • 大文豪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應如何理解
    一、「此心安處是吾鄉」的來源出處說到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們不得不引出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其實真正道出此句的是王定國歌妓寓娘,蘇軾感同身受,將其引用詞中。元豐六年,王定國北歸,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嶺南風土,寓娘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二、「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共同感受蘇軾一生宦海浮沉,數次被貶,四方奔走,顛沛流離。如此遭際而又奔忙的人生閱歷,讓他從中總結經驗,找出規律。
  •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致良知四合院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原創 吾鄉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蘇軾的詞中有一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 宋詞《定風波》「此心安處是吾鄉」,願你我歸來仍是少年
    宋詞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此心安處是吾鄉——讀樊錦詩有感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蘇軾「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被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嶺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做此詞以贊。好一個「此心安處是吾鄉」!
  • 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名作背後,藏著一段感人至深的唯美愛情
    」柔奴莞爾一笑,回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柔奴雖為女子,卻有如此豁達的心胸,如此深刻的領悟,這讓蘇軾不禁肅然起敬,靈感大發,當即填了一首《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此心安處是吾鄉」正是蘇軾一生追求的生命歸宿
    結果柔奴淡淡的回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了感嘆不已,曠達如蘇軾者仍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從貶謫黃州的逆境中走出來,而柔奴只淡淡一句話,卻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對於困苦的生活一點都不以為意。京師繁華也罷,賓州瘴癘也罷,只要一顆心安定坦然了,便能歡歡喜喜過日子,便能感受周遭的溫暖美好,那麼任何地方也就都能成為安居的家。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 蘇軾最有哲理宋詞,「此心安處是吾鄉」,這裡的「心安」是啥意思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的一句精彩宋詞,原詞題目是《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出自柔奴(王定國侍女,即寓娘)之口,但是卻表達出了蘇軾內心所想的。對於這一句宋詞的翻譯,大多數都認為是「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但是卻並沒有搞清楚蘇軾所說的「心安」究竟是什麼?
  • 此心安處是吾鄉:在顛沛流離中活出生命的色彩
    儒家讓他以世界為舞臺,積極進取,建功立業;道家讓他天人合一、把握規律、順應自然;佛家讓他把世界裝在心中,慈悲為懷,無私奉獻。所以他的思想自然是複雜的,多年的讀書思考早已煉就了一雙慧眼:特立獨行,堅持己見。
  • 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
    文丨曹鏡明題丨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定風波》:究竟是什麼樣的愛情,居然讓蘇軾寫下這首千古名篇!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詩詞已經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舞臺,成為少數人的愛好。
  • 「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個豁達、恬淡女子的愛情觀和人生觀
    「此心安處是吾鄉」五年後,王鞏奉旨還京,宴請蘇軾,蘇軾本以為在哪裡南疆偏僻的小地方,王鞏只怕早已是憔悴滄桑的模樣,沒想到王鞏依然丰神俊朗,比五年之前相見時還要神採奕奕,就連一塊跟王鞏奔波去濱州的歌妓柔奴,也是帶著嶺南的梅花香氣,光彩照人。
  • 那香海——暖陽閒景悅時光,此心安處是吾鄉
    時至今日,掙脫固化模式的裹挾,去遠方尋一處歸宿,沉浸其中去生活,一段看似游離的時光,卻能尋覓到更為健康、更為理想的新型生活方式。那香海,給人們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來到這裡,不只是歸家,也是歸心。雖然做不到歸隱,但這裡的人們卻可以擁有一個遠離喧囂、回歸初始的溫情生活。
  • 【來賓金秀作家朱澤瑞新作】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我與金秀的情緣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朱澤瑞我常想,或許我與金秀邂逅是前世種下的情緣,今生的造化,雖歷經波折但終有幸一睹她的芳華!比如世界瑤都、中國天然氧吧、中國長壽之鄉、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而這種追溯本源的了解恰如茫茫人海中的知己從相遇、相識、相知的過程。想必這就是緣分,是我與金秀前世種下的情緣,今生的造化,雖歷經波折但終有幸一睹她的芳華!
  • 「此心安處是吾鄉」——中國當代名家書畫展驚豔深圳
    9月26日下午,由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領躍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獻禮特區40周年中國當代名家書畫展在深圳市福田區長富金茂大廈開幕。著名書法家李璽文先生、書畫家宋志坤先生、油畫家邱拙先生攜為畫展精心創作的作品親臨現場,以表達對深圳特區的祝福和對文化事業的期許。
  • 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無故土無他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
  •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的詩蘊含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這首詩的前四句巧妙地以形象、生動、新穎、奇警的鴻雪意象,譬,喻人生漂泊無定、聚散難憑的經歷,蘊含著深刻的哲思,此為全詩的重心所在。子由見到此詩,當即奉和,詩云:「貧賤終身未要羞,山林難處便堪愁。近來南海波尤惡,未許乘桴自在遊。」意思是眼前的政治風波,濤驚浪惡,大概你想退隱全身,恐怕也很難做到。果然不久,東坡就遭到了控告、誣陷。不過,在逆境中東坡居士也有著一種灑脫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此心安處是吾鄉」便是他的回答。
  • 此心安處是吾鄉
    無論是發自真心,抑或為情所迫,你總與老家有一個預約,總是不容延緩地踐行,這也算是一種年關吧。離鄉入城已有些年頭,老家曾經的一切,都漸之遠去,像一張發黃黯淡模糊的舊照。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怯遇兒時人,行在那條每次必經的路上,耳畔是再熟悉不過的鄉音,迎面而過的大多都是不熟悉的面孔,身在老家反覺走在異鄉。
  •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粉牆黛瓦——此心安是吾鄉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粉牆黛瓦——此心安是吾鄉 2020-11-24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此身飄搖無處尋,此心安處是吾鄉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令人豔羨的如玉雕琢的丰神俊朗的男子,就是老天也垂愛,在他被牽連最深的被貶到苦寒之地的時候,贈予他溫柔美麗、不離不棄的佳人。聽過她唱歌的人都說聲色清亮悅耳,甚是好聽,六月天聽了她唱歌的也會讓人覺得涼爽,沁人心脾。
  • 此心安處是吾鄉,道盡了東坡先生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換個角度論...
    今四川眉山市)王方的女兒王弗為妻。 這是蘇軾為悼念亡妻王弗而寫的《江城子》。 一入官場禍端起,遠離,此心安處是吾鄉——艱難官途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去行走,來釋放我無處安放的靈魂
    尼泊爾 Photo by 光先生西藏 Photo by 寶爺可能是我需要找到一個出口,來釋放我那無處安放的靈魂。它時刻想衝出我的軀體,衝出現實的束縛,衝出人情世故,衝出喧囂的城市。尼泊爾 Photo by 光先生尼泊爾 Photo by 光先生尼泊爾 Photo by 光先生可能是我已經度過了人生的1/2旅程,前半生為別人而活,而後半生在身有餘力之時,我需要給它填補更多的顏色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