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飄搖無處尋,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0-12-22 鳳觀延安

心如浮萍,隨波逐流,從來求得就是一份安心,可抵半生顛簸;峻岭上的青松,在風雨裡飄搖,但根緊緊的扎在了峭壁上,俯瞰眾生;千裡隨行,情深意重。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令人豔羨的如玉雕琢的丰神俊朗的男子,就是老天也垂愛,在他被牽連最深的被貶到苦寒之地的時候,贈予他溫柔美麗、不離不棄的佳人。聽過她唱歌的人都說聲色清亮悅耳,甚是好聽,六月天聽了她唱歌的也會讓人覺得涼爽,沁人心脾。

待她從那遙遠的地方回來的時候,更加的容光煥發了,微笑間好像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略帶詫異,試著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遠離家鄉,顛沛流離的。怎麼你反倒更加的美麗了呢?」。只見她笑顏如花溫柔說道,「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

如此情深義重,著實令人讚嘆和欽佩。一朝被牽連,眾人皆散,唯有一歌妓千裡隨行,內心安定,波瀾不起,那麼自然可以隨遇而安,處處皆是故鄉了。

動蕩不安的時候,能有一人相伴,能讓人內心更加穩定,幸福感就會爆棚。

幸福就是一種內心的穩定,任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只有心態平和,愛的人也在身邊,內心才更加的富足。

相關焦點

  • 不二情書:秭歸秭歸,此心安處是吾鄉
    不二情書:秭歸秭歸,此心安處是吾鄉 2020-05-08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留守記 | 此心安處是吾鄉——致敬海外的華僑華人
    海外留守記 | 此心安處是吾鄉——致敬海外的華僑華人  作者:德國僑胞梁依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  儘管身在異國,可是海外華僑華人對祖(籍)的一片赤誠之心不改。中國人向來都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每一次國難當頭,都彰顯了華僑華人群體強大的凝聚力和赤子之心。重慶方收到德國斯圖加特漢語學校捐贈的物資。(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以我身邊最近的一件事說起。
  • 「陳情令番外」醉夢68:絕勝風光今何在,此心安處是吾鄉
    最遠的地方是我們的心,願我們都能去到那裡,遍植草木,留住最美的風景。魏無羨握住他的手,放至唇邊摩挲一陣,道:「所以,藍湛,絕勝風光今何在,此心安處是吾鄉。重要的不是身在何方,而是陪在身邊的人是誰。」藍忘機將另一隻手輕輕覆上他的肩頭,靜靜凝視著他,不再言語。
  • 蘇東坡詩詞:「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要讀懂這首詞,就需要了解他的寫作背景。這首詞在龍榆生的《東坡樂府箋》裡未作編年,準確寫作時間需要推算,好在顧隨先生《東坡詞說》中說這首詞跟《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所抒寫的感情接近,並且這首詞有「忘卻成都來十載」的話,同樣是十年,所以他推斷兩詞屬稿日不會相差很遠。
  •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致良知四合院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原創 吾鄉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蘇軾的詞中有一句: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 靜:吾心安處是吾家
    心無雜念,便會靜如止水,澄明、通透。生活,也自是從容、清涼。亦學草木,落於紅塵,悠然恬靜,不爭、不憂、不擾。懂得,靜以修身,隨遇而安。正所謂:心美好,人間均是景;心安靜,草木皆是禪。心靜,紛擾盡散。入目之處,皆是美好。願,我的安靜,似歲月一縷馨香。生活也會因你,而芬芳,而豐盈。
  • 歸家心暖,吾心安處是吾家
    也許你歷經長途跋涉,回到家都是深夜,過一兩天又得急急忙忙的趕回去,但內心仍然歡喜,吾心安處是吾家。生活給我們按了快進鍵,讓我們不斷去思考幾年後,甚至更久的未來。你不得不細細考量,因為你得為人生負責。雖然時光催著我們長大,讓我們遠離家鄉,去到更遠的地方追尋著我們想要的生活。
  • 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
    文丨曹鏡明題丨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定風波》:究竟是什麼樣的愛情,居然讓蘇軾寫下這首千古名篇!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詩詞已經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舞臺,成為少數人的愛好。
  • 《劍來》有感:我心安處即吾鄉
    世間萬般講理與不講理,終歸會落在一處,我心安處即吾鄉。愛喝酒耍酷的瀟灑劍仙——阿良。無醇酒美人,不願來此人間。無快劍摯友,不願老此江湖。陳平安對少女陳如初是憐愛的。永遠的天真無邪,無拘無束,等到遠遊歸來,不管行走多遠,心有多累。
  • 此心安處是吾鄉——讀樊錦詩有感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蘇軾的好友王鞏(字定國)因為受到蘇軾「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被貶時,其歌妓柔奴毅然隨行。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嶺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做此詞以贊。好一個「此心安處是吾鄉」!
  • 此心安處是吾鄉 韋德球衣退役 閃電帶走年華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今天,在美國南海岸的夜晚,德維恩-韋德的球衣在美航球館上空升起。繁花落去,海風再次吹回密西根湖的南部,風花飄歸芝加哥的小鎮上,閃電放慢了腳步的速度回到故土,而在異鄉的南海岸,他在邁阿密的美航球館的上空將永遠被銘記,旗幟將永遠飄揚。韋德父母離異,母親吸毒,在充滿了槍聲和毒品的風城芝加哥渡過童年。
  • 鄉村鄉愁新鄉賢 | 此心安處是吾鄉!桐嶼「鄉賢+」賦能鄉村振興
    新   鄉   賢   這一概念是在第十三屆中國農村發展論壇在豐順定義的。指心系鄉土、有公益心的社會賢達。   近年來,桐嶼街道高度重視鄉賢工作,有力培育桐嶼鄉賢文化,弘揚鄉風文明,為拓展鄉賢議事渠道搭建溝通平臺;團結桐嶼各界鄉賢力量,投身家鄉建設,有力推動路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 大文豪蘇東坡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應如何理解
    一、「此心安處是吾鄉」的來源出處說到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們不得不引出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其實真正道出此句的是王定國歌妓寓娘,蘇軾感同身受,將其引用詞中。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這首詞的背景:蘇軾好友王定國因受「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他的歌妓寓娘與之隨行。元豐六年,王定國北歸,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嶺南風土,寓娘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 此心安處是吾鄉,道盡了東坡先生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換個角度論...
    一入官場禍端起,遠離,此心安處是吾鄉——艱難官途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宋詞《定風波》「此心安處是吾鄉」,願你我歸來仍是少年
    宋詞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蘇軾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 玉屏故事:心安處是吾鄉
    心安處是吾鄉 (作者:楊玲) 冬至過後,彰寨夜晚的天氣冷得更快了一些,村委會四下無聲,走近只聽得見「噠噠噠…」敲擊鍵盤的聲音,我伏案在電腦桌前,眯著眼睛正在修改今早剛統計的就業務工信息表,
  •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的詩蘊含著怎樣的人生智慧?
    這首詩的前四句巧妙地以形象、生動、新穎、奇警的鴻雪意象,譬,喻人生漂泊無定、聚散難憑的經歷,蘊含著深刻的哲思,此為全詩的重心所在。同樣是與子由互通心曲,同樣屬於心性啟悟、人生體驗,坡公還寫過一首七絕: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遊。這首詩作於神宗熙寧六年(1073),東坡時在杭州。詩中對王安石新法有所譏諷,結果被蓄意傾陷他的一些人羅織罪名,連同其他一些詩文告到朝廷,就中有「包藏禍心,怨望其上,訕瀆謾罵,而無復人臣之節者」的話。
  • 此心安處是吾鄉!千年前一名歌姬,為無處安放的靈魂指明了方向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詞的上闕開頭就通過羨慕王定國的口吻稱讚了寓娘,接著通過歌聲的描繪,勾勒出了一個清理脫俗的女子形象。重點在下闕,看著寓娘從萬裡之外荒僻之地回來,不僅沒有憔悴,反而愈發年輕了,而且還增添了如梅花般美好的韻味,著實讓人驚訝和好奇。忍不住問道:嶺南的環境應該不是很好吧,弦外之音是,你怎麼反而更加迷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