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國民黨精銳傘兵突襲八尺門,最後成最臭一招

2020-12-24 騰訊網

東山島隔八尺門海峽與大陸相望,八尺門渡口便成為東山島的門戶與咽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故有「東山平閩粵,八尺定乾坤」的說法,可以說,誰控制了八尺門,誰就控制了東山的大門,因此八尺門渡口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八尺門渡口是靠近我們大陸最近的一個渡口,我們想增兵,因為它是海島,必須要越海登陸增兵,因為我們渡口這時候只有十條船,這十條船一次只能運送一個營,所以說這個渡口一旦被國民黨軍控制後,意味著我們的援兵不能及時的越海到了東山島上,實際上是非常厲害的一招。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凌晨,國民黨軍為配合登島作戰,派傘兵支隊在東山島北部的後林、張家地區上空開始散降,企圖控制八尺門渡口,切斷我守島部隊和大陸之間的聯繫,南北夾擊我主陣地,八尺門是通往大陸的咽喉,如果敵人傘兵控制了八尺門,解放軍援軍及時趕到,短時間內也只能隔岸。

因此打垮這部從天而降的敵人,成為贏得東山島保衛戰的關鍵,在這種關鍵的時刻,我們的水兵連官兵是一面調集兵力要保護我們渡口的船隻,另一面就開始阻擊散兵,我們要堅守這個八尺門渡口,目的就是要保證我們的這個增援部隊能夠平安的的過來。

那麼水兵的一個連突然就看到敵人空降了,正常情況下應該說沒見過空降兵,突然一下空降了就會很緊張,後來我們才知道,實際上福建前線儘管沒有遭到過敵人空降兵的襲擊,但是我們進行過反空降的教育,主要是防空投特務,所以對傘兵他們倒是不太緊張,只不過覺得多了。

但是當時因為他們是由陸軍的老戰鬥部隊組成,所以他們作戰經驗很豐富,馬上連長說,咱們那個倉庫裡頭還有輕機槍,拿出來架起來直接開始防空,這一打敵人飛機倒是沒打下來,但是把敵人駕駛員嚇壞了,飛機就往上飛,飛上以後在一千米的高度就把這幫傘兵給投下去,一千米投太高了,那一千米投下去造成什麼後果?第一個,你散部廣,你原來傘兵如果是比較低的,投下去的可能就是一塊兒,你飛那麼高,你投下來你飛機還往前飛。

那麼這時的散兵就被一個一個投得很散,再有因為一千米高投下去,國民黨傘兵一開傘,在空中就慢慢的飄,那他飄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就是活靶子,其實他也不是沒辦法,如果他真是一支特別優秀的傘兵部隊,你可以高跳低開,到低空你再開傘。

國民黨散兵沒受過這種訓練,也沒有那個膽略,就在中間一下啪就開傘了,那麼這樣的話,就很長時間處在我們的火力打擊之下,這樣一來,等它降落到地面的時候,傘兵損失慘重,而且很難收攏部隊。

這就是為什麼到最後八尺門渡口戰鬥讓國民黨成了一個最臭的一招!

相關焦點

  • 1953年,解放軍遭到精銳特種兵突襲,戰鬥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400餘名受美國顧問調教多年的「精銳特種部隊」,在擁有絕對火力優勢和空中支援的情況下,突襲總計不足百人的水兵部隊和民兵,卻輸得一敗塗地。說起來,此事有點匪夷所思,但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時間是1953年7月16日,地點是福建省東山島八尺門渡口。
  • 東山島是國軍精銳傘兵的大墳場:1953年7月16日東山島戰役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3年7月16日:東山島戰役:臺灣歷史上最大的反攻行動,動用傘兵與陸海空三軍,也是第一次三軍聯合立體作戰。然而,此戰卻以國軍慘敗告終。聽薩沙說一說吧。從1953年2月開始,國軍考慮使用2個師的兵力,在傘兵配合下,一舉收復東山島。因為各種原因,東山島戰役推遲到7月份。在戰前,胡璉認為東山島很難打,不太可能獲得勝利。東山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面積近200平方公裡,駐紮較多防禦部隊。
  • 東山島保衛戰:揭秘我軍海防戰線上的經典一仗
    本期《講武堂》為您講述《乘風破浪》之《東山島保衛戰》↓↓↓點擊觀看本期導視1953年7月,國民黨軍金門防衛司令胡璉率部一萬多人,對位於福建和廣東兩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突然發起進攻。國民黨軍為什麼要在朝鮮停戰協定籤署前偷襲東山島?人民解放軍又將如何迎戰?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二百四十二期】東山島是國軍精銳傘兵的大墳場...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1953年7月16日:東山島戰役:臺灣歷史上最大的反攻行動,動用傘兵與陸海空三軍,也是第一次三軍聯合立體作戰。 然而,此戰卻以國軍慘敗告終。聽薩沙說一說吧。
  • 德軍傘兵的沒落:「空中奇兵」蛻變精銳步兵,末日一跳草草收場!
    不過其實早在1938年德國制定的軍事行動計劃,傘兵部隊就已經準備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和波蘭,進行空降作戰,但最後時刻,卻取消了使用傘兵這一計劃。傘兵首戰摧枯拉朽,西歐各國為之顫抖!1940年4月9日的凌晨,德軍傘兵在挪威和丹麥戰役中發動突然襲擊,他們正式開創了第一次空降傘兵攻擊的作戰歷史。
  • FG42傘兵步槍:德軍精銳傘兵專用,步槍、衝鋒鎗和輕機槍三合一
    歷史背景1941年希臘克裡特島空降戰役,在德國傘兵部隊付出慘痛代價後,德國傘兵部隊認為裝備的輕武器不能滿足空降作戰的要求為空降部隊設計一款性能出色的步槍。FG42原型槍1942年德國空軍對這兩個公司的原型槍測試,在一系列嚴格測試下萊茵金屬公司的原型槍脫穎而出,正式定型並命名為
  • 同樣是二戰傘兵,美國最帥,德國最強,日本的是在開玩笑?
    在二戰的時候,傘兵絕對都是最可怕的存在,憑藉著他們的突襲,往往都能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所以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傘兵也是成為了很多國家非常重要的核心力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二戰時期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傘兵吧。
  • 人類首次北極萬米跳傘,3架伊爾76空投俄軍精銳
    但是空降兵和陸軍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空降兵不像其他陸軍一樣,依靠一副"鐵腳板"在陸地上奔馳,而是依靠著一雙翅膀,一張降落傘,翱翔於天際。通過搭乘飛機進行機動,空降兵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戰場的任何角落,並且在敵人最毫無防備的狀態下給予其致命一擊。
  • 欲粉碎美國轟炸機群的亡命突襲,日本義烈空挺隊的義號作戰
    不過到了戰爭末期,為了摧毀天天轟炸日本的美國轟炸機群,日本的傘兵們組成了「義烈空挺隊」,空降衝繩欲摧毀美軍的轟炸機群,而這次空降突襲也成了日本傘兵的死亡之旅。一、無可奈何的空降作戰在1944年時,日本已經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分別從兩個方向壓縮著日本在海上的活動空間。
  • 克裡特島戰役:德國傘兵的墳墓,從此德軍精銳空降師名存實亡
    克裡特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籤署元首第28號命令,下令德軍入侵克裡特島,1941年5月20日,德國發動代號「水星行動」的軍事行動,德軍開始實施空降入侵希臘克裡特島計劃德國精銳傘兵其作戰部署如下:第7空降師(轄傘兵第1、第2、第3團)和空降兵獨立團組成空降突擊集群;第5山地師為預備隊,準備實施機降或登陸增援,第8航空軍負責空中掩護和火力支援;海軍東南艦隊負責海上支援
  • 德國為傘兵研發的頭盔,比M35還好,世界上第一款傘兵專用頭盔
    歷史背景德國步入法西斯主義後,希特勒撕毀了一系列限制德國軍事發展的條約,大力開發新型裝備,並且普及新式戰術。德國第一所傘兵訓練學校是由德國空軍元帥戈林在1936年1月29日建立的,1937年德國陸軍從全軍選撥最優秀的士兵,組建了德國第一個傘兵連。德軍在二戰前將傘兵部隊的觀念轉化成實際的精英部隊,德國傘兵作為德國最為精銳的部隊,其裝備十分精良,與其他德軍部隊裝備有顯著區別,其獨特頭盔和綠色軍裝也為其贏得了一個令人生畏的外號''綠魔鬼''。
  • 淺析日本最精銳的部隊:防衛大臣也親自上場演練,訓練強度相當高
    日本的傘兵部隊曾經被稱為「二戰最差」,這支效法德國傘兵組建起來的新型部隊,無甚戰功也就罷了,還經常事故百出。甚至在一次跳傘演習中,兩架運輸機都能撞在一起,全機無人生還,裡面還包括兩名作為實地指導的德國教官。不過時至今日,日本陸上自衛隊號稱傘兵部隊是自己最精銳的戰鬥力量。下面我們就來從演習訓練的角度不妨管中窺豹一番。
  • 空降兵成立70年!星空迷彩服、新步槍都有了,還缺傘兵機槍?
    繼海軍陸戰隊列裝星空迷彩服後,同為精銳部隊,空降兵果然也率先穿上了這身科幻色彩十足的先進軍服。自從在去年十月的盛典首次亮相後,這款世界獨一無二的新軍服,就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不過,考慮到空降兵要執行深入敵後、武裝突襲的艱巨任務,除了步槍和狙擊槍外,非常需要攜帶機槍隨身作戰。空降兵過去裝備的88式通機太長、太重,95式班機火力又太弱,有必要趁著這次輕武器換裝潮,換上一種輕便的通用機槍或者專用的傘兵機槍。這種事情是有先例的。
  • 二戰1944年德軍的LG系列無坐力火炮德軍傘兵師的鋼鐵之矛
    75毫米的LG40型傘兵炮,德軍採用大量輕型鋁合金進鍛造而成的,其火炮全重才147公斤,卻能發射365米/秒的常規炮彈,包括碎甲彈,高爆彈,等其有效射擊距離為6.8公裡,可以平射和曲射。德軍於1940年開始裝備在德軍傘兵部隊和山地師部隊中,但由於造價昂貴,德軍不可能進行大批量列裝於常規部隊中,高加索戰役是德軍75毫米的LG40型傘兵炮第一次參加遠程穿插作戰,第三山地師在於蘇聯高加索守軍的激戰中,基本不落任何下風,根據預計德軍75毫米LG40型無座力炮,可以在500米內擊穿當時蘇軍前線量產所有型號的坦克,但打蘇軍的T34坦克還是比較吃力,需要一定距離的和角度。
  • 傘兵跳傘後不知所蹤,還被友軍暴打了一頓
    只不過這次作戰從一開始就成了一個悲劇,第82空降師在戰鬥中損失慘重,不僅傘兵們損失大半,連副師長都不幸摔死了。一、第82空降師不同於第101空降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做冷板凳,長期作為預備役部隊而被戲稱為「板油馬路部隊」(意思是只能閱兵的花架子部隊),第82空降師可正經是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精銳。
  • 1949年三萬國民黨軍隊羈居越南長達3年
    蒙陽是廢棄煤礦,因三面環山,即使大晴天也只有中午才能見一絲陽光,故名。但見荒煙蔓草,荊棘叢生,蚊蠅蛇鼠逞虐,既無房舍也無水電。官兵人等上山砍木斬草搭建草棚,半個月後稍安頓。法軍常來搜抄,銀元手錶亦奪取。主食法方供每人每天米4兩,官兵水土不服多病少藥,死亡不斷。  李宗仁、白崇禧賴以縱橫神州30年的桂系部隊素號精銳,於1949年下半年遭解放軍全殲灰飛煙滅。
  • 國民黨五大精銳中實力最雄厚的18軍 氣勢洶洶地直撲山東解放區
    在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第18軍成立時間最早、軍史最長、實力最為雄厚,在國民黨部隊中有許多師、旅建制都是從18軍中走出來,因此也被稱為「種子軍」。從第18軍中走出了諸如從陳誠、羅卓英、黃維、胡璉、楊伯濤、周至柔、羅廣文等一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共出了5名一級上將、4名參謀總長、2名海軍總司令、1名空軍總司令以及20多名軍長。可以說是國民黨軍隊裡的絕對王牌。
  • 老軍人憶開國大典:身著繳獲的國民黨軍裝
    而且,每逢檢閱,他總是第一個來到機場,最後一個離開。「18個小時裡只吃了一頓」,飯駱英說,參加開國大典時,他穿的是從國民黨手裡繳獲的黃色軍裝。他是國家第一批陸空班的學員,曾先後五次參加國慶大典,負責保衛和通訊聯絡。他就是駱英——一位雖年近八旬卻仍然精神抖擻的老人。
  • 國民黨最精銳的知識青年軍的編制情況,師長中將,團長均是少將
    青年軍是1944年組建的知識青年部隊,共計9個師,10萬多人。番號為:201到209 青年軍編制採用三團制駐印軍編制,一個師標準編制為12000多人。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