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隔八尺門海峽與大陸相望,八尺門渡口便成為東山島的門戶與咽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故有「東山平閩粵,八尺定乾坤」的說法,可以說,誰控制了八尺門,誰就控制了東山的大門,因此八尺門渡口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八尺門渡口是靠近我們大陸最近的一個渡口,我們想增兵,因為它是海島,必須要越海登陸增兵,因為我們渡口這時候只有十條船,這十條船一次只能運送一個營,所以說這個渡口一旦被國民黨軍控制後,意味著我們的援兵不能及時的越海到了東山島上,實際上是非常厲害的一招。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六日凌晨,國民黨軍為配合登島作戰,派傘兵支隊在東山島北部的後林、張家地區上空開始散降,企圖控制八尺門渡口,切斷我守島部隊和大陸之間的聯繫,南北夾擊我主陣地,八尺門是通往大陸的咽喉,如果敵人傘兵控制了八尺門,解放軍援軍及時趕到,短時間內也只能隔岸。
因此打垮這部從天而降的敵人,成為贏得東山島保衛戰的關鍵,在這種關鍵的時刻,我們的水兵連官兵是一面調集兵力要保護我們渡口的船隻,另一面就開始阻擊散兵,我們要堅守這個八尺門渡口,目的就是要保證我們的這個增援部隊能夠平安的的過來。
那麼水兵的一個連突然就看到敵人空降了,正常情況下應該說沒見過空降兵,突然一下空降了就會很緊張,後來我們才知道,實際上福建前線儘管沒有遭到過敵人空降兵的襲擊,但是我們進行過反空降的教育,主要是防空投特務,所以對傘兵他們倒是不太緊張,只不過覺得多了。
但是當時因為他們是由陸軍的老戰鬥部隊組成,所以他們作戰經驗很豐富,馬上連長說,咱們那個倉庫裡頭還有輕機槍,拿出來架起來直接開始防空,這一打敵人飛機倒是沒打下來,但是把敵人駕駛員嚇壞了,飛機就往上飛,飛上以後在一千米的高度就把這幫傘兵給投下去,一千米投太高了,那一千米投下去造成什麼後果?第一個,你散部廣,你原來傘兵如果是比較低的,投下去的可能就是一塊兒,你飛那麼高,你投下來你飛機還往前飛。
那麼這時的散兵就被一個一個投得很散,再有因為一千米高投下去,國民黨傘兵一開傘,在空中就慢慢的飄,那他飄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就是活靶子,其實他也不是沒辦法,如果他真是一支特別優秀的傘兵部隊,你可以高跳低開,到低空你再開傘。
國民黨散兵沒受過這種訓練,也沒有那個膽略,就在中間一下啪就開傘了,那麼這樣的話,就很長時間處在我們的火力打擊之下,這樣一來,等它降落到地面的時候,傘兵損失慘重,而且很難收攏部隊。
這就是為什麼到最後八尺門渡口戰鬥讓國民黨成了一個最臭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