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文系課堂詳錄:《金瓶梅》導讀

2021-01-13 好孕書

一、作者

文研所《中國文學史》註:《金瓶梅詞話》本欣欣子序文說作者是蘭陵笑笑生。1931年,在山西介休發現萬曆四十五年冬刻本,因其傳序中有「蘭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傳》」語,人們圍繞「蘭陵」展開了對作者的搜索,但在金學界,迄今尚無令人信服的定論。關於究竟誰是「蘭陵笑笑生」,歷來有許多說法,如王世貞、李開先、屠隆等,但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和說服力。近年不斷有研究者提出新的說法,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茲舉幾例。

(一)盛鴻郎經過8年潛心研究,以37萬字的《蕭鳴鳳與金瓶梅》一書破解了《金瓶梅》的諸多謎團。盛鴻郎認為,《金瓶梅》的作者為紹興山陰人蕭鳴鳳,徐渭等參與修改。蕭鳴鳳是徐渭的表姐夫,盛鴻郎在編寫徐渭年譜的過程中發現,徐渭對蕭鳴鳳的35種別稱和涉及有關問題的150餘篇詩文,完整記錄了蕭鳴鳳門生徐階為掩蓋蕭作《金瓶梅》的「罪行」,同時記錄了徐階在徐渭政治風波中怕朝廷順藤摸瓜從而洩露蕭寫書之事,策劃將《金瓶梅》書稿轉移到湖北麻城劉家的曲折經歷。盛鴻郎認為,蘭陵為蕭氏祖籍,「笑笑生」是「蕭簫笙」的諧音,簫笙都可作「鳳吹」,即隱指「鳴鳳」。徐渭有「裁簫度羽衣」之句,「裁簫」,為竹之夭也,竹加夭則為「笑」,蕭鳴鳳作《金瓶梅》後為避殺身之禍,向世人詐死並讓人作墓表,從此逃之夭夭而「生」也。

按:蕭鳴鳳,山陰人,生於1488年,終年85歲。其少時從王陽明遊,正德九年(1514年)進士,授御史副使,先後督南畿、河南、廣東學政,嘉靖八年被免官。著有《蕭鳴鳳論文集》十五卷。

(二)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霍現俊博士,從事《金瓶梅》研究多年,有不少論著發表,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他的《<金瓶梅>發微》一書認為,《金瓶梅》的作者是王世貞。他說「蘭陵笑笑生」中的「蘭陵」不是地名,而是借用著名樂曲「蘭陵王」之預設(藏詞法)來隱喻「王」字,「笑」即「孝」之諧音,「生」則猶「子」也。合之則為「王孝子」,即王世貞。在小說問世之初,就有人堅持這種意見。嘉靖一朝,王世貞父子與嚴嵩父子不和,王世貞之父王忬因嚴嵩構陷被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欽定」死罪而殺害,世貞兄弟「哀號欲絕」,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於是採取了「筆誅」的辦法,把辱罵、醜化、鞭撻的矛頭直指嘉靖皇帝。

(三)還有一種說法也認為是王世貞,即「嘉靖間大名士」。王世貞為了報殺父之仇而寫作了《金瓶梅》,在書中浸透毒汁使書頁不容易翻開,然後獻給嚴嵩的兒子嚴世藩,欲使嚴在讀書時沾口水翻頁而將他毒死。張竹坡批評《金瓶梅》即有「苦孝說」,認為是孝子為報父仇而寫此書。張竹坡去明世未遠,他的結論恐怕有可靠的依據。因此,小說中所寫的主要人物西門慶,自然就是指嚴世藩了(嚴號「東樓」,故此寫「西門」,遙遙相對的意思)。

二、版本(兩個系統)

(一)詞話本:明萬曆45年(1617)東吳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詞話》系統,起於景陽岡武松打虎,全書回目參差不齊,回前韻文多為詞。

(二)原本:明天啟間(1621—1627)的《原本金瓶梅》系統。與詞話本相較,回目對仗工整,回前韻文多為詩。 

三、內容

(一)故事梗概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明之人情小說》:「《金瓶梅》全書假《水滸傳》之西門慶為線索,謂慶號四泉,清河人,……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通達,……」及「當神魔小說盛行時,記人事者亦突起,……」又及「故就文辭與意象以觀《金瓶梅》,則不外描寫世情,……」等。《金瓶梅》全書一百回,寫西門慶出身、發跡、淫邪、毀滅的可恥人生:勾引潘金蓮、藥鴆武大郎,邏打蔣竹山、賺娶李瓶兒,誣陷來旺兒、害死宋惠蓮,賄賂蔡太師、買得理刑官,貪贓賣國法、轉任正千戶(第七十回:貼刑副千戶西門慶,才幹有為,精察素著,家稱殷實而在任不貪,國事克勤而臺工有績,翌神運而分毫不索,司法令而齊民果仰,宜加轉正,以掌刑名者也),欺行霸市,結交官府,貪殘刻毒,無所不為。

西門慶結交應伯爵、謝希大、孫寡嘴等一幫地痞流氓,專門欺負良善;奸佔王六兒、林太太、賁四嫂、藍氏、如意兒等無數女性,廉恥喪盡;出入花街柳巷,玩弄李桂姐、鄭月兒等一班妓女,肆意淫縱。小說第七十九回,在西門慶縱慾而死的同時,吳月娘為他生下兒子孝哥。15年後金人入關,吳月娘帶著兒子躲避兵亂,在永福寺孝哥被高僧幻化而去。

(二)主要人物

以西門慶為中心的各類人物——吳月娘、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潘金蓮、李瓶兒;春梅、迎春等;宋惠蓮、如意兒、王六兒、賁四嫂等;林太太、藍氏等;卓二姐、李桂姐、鄭愛月等;應伯爵、謝希大、祝實念、孫寡嘴、吳典恩、雲理守、常峙節、卜志道、白齎光等;蔡太師、蔡御史、宋御史、楊提督、陳洪、陳敬濟、夏提刑、周守備等。關於西門慶的原型,歷來有諸種說法,概略如下:

1.過去一般或認為西門慶指嚴嵩的兒子嚴世藩,或是由當時社會中許多同類人物的合體,即一個集官僚、惡霸、奸商、流氓於一體的高度概括化的藝術典型。

2.盛鴻郎認為,《金瓶梅》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政治小說,小說的主角西門慶是指自封為「大慶法王」的正德皇帝;繼承西門家業的玳安則是指來自安陸國的代王嘉靖皇帝。正因如此,作者不得不通過隱晦曲折的手法來呼喊出心中的憤恨及傳遞有關的信息。這也是《金瓶梅》成書後約60年時間不能聞之於世的直接原因,至於性描寫是為了徹底暴露其醜惡的需要,也不排除隱蔽主題或便於流行的考慮。盛鴻郎通過對《金瓶梅》諸多人物的梳理剖析發現,書中非但西門慶出生與正德元年均為丙寅,而且,《金瓶梅》寫了16個年頭的故事,又恰與正德朝共16年相吻合。正德帝號「大慶法王」,其淫亂宅第「豹房」就在西華門,這和西門慶的名字和屬相(虎)暗合,兩者的荒淫無度也是一脈相承。

3.霍現俊的意見與盛大致相同,認為西門慶的原型是明朝皇帝武宗朱厚照。從名字上看,在《水滸傳》中,西門慶無父無祖,而在《金瓶梅》中他卻有父名「達」,父子名字相連,諧音即「大慶」,暗指「大慶法王」。其祖父名「京良」,「京」訓為「大」,「良」訓為「善」,而「善」與「慶」通,因此「京良」亦即「大慶」無疑。作者為了婉轉曲折地把西門慶引向明武宗,可謂一書之中,「三致志焉」。再者,武宗與世宗為兄終弟及,與宋朝哲宗趙煦死後無嗣而以弟趙佶(徽宗)繼位一樣,所以進一步認為,作者是借宋徽宗而罵明世宗。再聯繫武宗與世宗之關係,則又認為是借武宗而罵世宗,即「指豬罵狗」。

(三)片段解析

1.《金瓶梅》第三十回 蔡太師覃恩賜爵 西門慶生子加官

翟謙先把壽禮揭貼呈遞與太師觀看,來保、吳主管各抬獻禮物。但見:黃烘烘金壺玉盞,白晃晃減屐仙人;錦繡莽衣,五彩奪目;南京薴段,金碧交輝;湯羊美酒,盡貼封皮;異果時新,高堆盤盒;如何不喜!便道:「既是如此,令左右收了。」 ┅┅「累次承你主人費心,無物可伸,如何是好?你主人身上可有甚官役?」來保道:「小的主人一介鄉民,有何官役?」太師道:「既無官役,昨日朝廷欽賜了我幾張空名告身札付,我安你主人在那山東提刑所,做個理刑副千戶,頂補千戶賀金的員缺,好不好?」┅┅即時把西門慶名字填註上面,列銜金吾衛衣左所副千戶、山東等處提刑所理刑。(452頁)

看官聽說:那時徽宗,天下失政,奸臣當道,讒佞盈朝,高、楊、童、蔡四個奸黨,在朝中賣官鬻爵,賄賂公行,懸秤升官,指方補價。夤緣鑽刺者,驟升美任;賢能廉直者,經歲不除。以致風俗頹敗,贓官汙吏,遍滿天下,役煩賦興,民窮盜起,天下騷然。(453頁)

2.第三十八回 王六兒棒槌打搗鬼 潘金蓮雪夜弄琵琶

老婆如此這般,把西門慶勾搭之事,告訴一遍:「自從你去了來,行走了三四遭,才使四兩銀子買了這個丫頭。但來一遭,帶一二兩銀子來。第二的不知高低,氣不憤走來這裡放水。被他撞見了,拿到衙門裡,打了個臭死,至今再不敢來了。大官人見不方便,許了要替我每大街上買一所房子,叫咱搬到那裡去住。」┅┅韓道國道:「等我明日往鋪子裡去了,他若來時,你只推我不知道,休要怠慢了他,凡事奉承他些兒。如今好容易賺錢,怎麼趕的這個道路!」(575頁)

3.第四十八回 尋私情戲贈一枝桃 走捷徑探歸七件事

巡按山東監察御史曾孝序一本:參劾貪肆不職武官,乞賜罷黜,以正法紀事。┅┅理刑副千戶西門慶:本系市井棍徒,夤緣升職,濫冒武功,菽麥不知,一丁不識。縱妻妾嬉遊街巷,而帷薄為之不清;攜樂婦而酣飲市樓,官箴為之有玷。至於包養韓氏之婦,恣其歡飲,而行檢不修;受苗青夜賂之金,曲為掩飾,而贓跡顯著。(710頁)

來保對西門慶把上項事情訴說了一遍,道:「翟爹看了爹的書,便說:『此事不打緊,叫你爹放心。見今巡按也滿了,另點新巡按下來了。況他的參本還未到。待他本上時,等我對老爺說了,隨他本上參的怎麼重,只批「該部知道」。老爺這裡再拿貼兒分付兵部餘尚書,隨他有撥天關本事也無妨。』」(712頁)

卻表曾公見本上去不行,就知道二官打點了,心中憤怒。┅┅蔡京大怒,奏上徽宗天子,說他「大肆倡言,阻撓國事」。將曾公付吏部考察,黜為陝西慶州知州。陝西巡按御史宋盤,就是學士蔡攸之婦兄也。太師陰令盤就劾其私事,逮其家人,鍛鍊成獄,將孝序除名,竄於嶺表,以報其仇。(716頁)

蔡御史道:「清河縣有一相識西門千兵,乃本處巨族,為人清慎,富而好禮,亦是蔡老先生門下,與學生有一面之交。蒙他遠接,學生正要到他府上拜一拜。」(717頁)

只見兩個唱的,盛裝打扮,立於階下,┅┅蔡御史看見,欲進不能,欲退不舍。便說道:「四泉,你如何這等愛厚?恐使不得。」┅┅說道:「賢公盛情盛德,此心懸懸。非斯文骨肉,何以至此?向日所貸,學生耿耿在心,在京已與雲峰表過。倘我後日有一步寸進,斷不敢有辜盛德。」┅┅董嬌兒道:「敢煩老爹,賞我一首詩在上面。」蔡御史道:「無可為題,就指著你這薇仙號。」於是燈下拈起筆來,寫了四句在上:「小院閒庭寂不譁,一池月上浸窗紗。邂逅相逢天未晚,紫薇郎對紫薇花。」寫畢,那董嬌兒連忙拜謝了,兩個收拾上床就寢。┅┅次日早晨,蔡御史賞了董嬌兒一兩銀子,用紅紙大包封著。到於後邊,拿與西門慶瞧。西門慶笑說道:「文職的營生,他那裡有大錢與你,這個就是上上簽了。」(722,724頁)

4.第五十五回 西門慶兩番慶壽誕 苗員外一諾送歌童

須臾,二十扛禮物擺列在階下,揭開了涼箱蓋,呈上一個禮目:大紅蟒袍一套,官綠龍袍一套,漢錦二十匹,蜀錦二十匹,火浣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餘花素尺頭共四十匹,獅蠻玉帶一圍,金鑲奇南香帶一圍,玉杯、犀杯各十對,赤金攢花爵杯八隻,明珠十顆。又另外黃金二百兩,送上蔡太師做贄見之禮。(817頁)

5.第五十七回 聞緣簿千金喜舍 戲雕欄一笑回嗔

西門慶笑道:「咱聞那佛祖西天,也止不過要黃金鋪地。陰司十殿,也要些櫧鏹營求。咱只消盡這家私廣為善事,就使強姦了嫦娥,和姦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的富貴。」(843頁)

6.第六十九回 招宣府初調林太太 麗春院驚走王三官

這文嫂方說道:「縣門前,西門大老爹,如今在提刑院做掌刑千戶,家中放官吏債,開四五處鋪面:緞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外邊江湖又走標船,揚州興販鹽引,東平府上納香蠟,夥計主管約有數十。東京蔡太師是他幹爺,朱太尉是他衛主,翟管家是他親家,巡撫巡按都與他相交,知府、知縣是不消說。家中田連阡陌,米爛成倉。身邊除了大娘子——乃是清河左衛吳千戶之女,填房與他為繼室——只成房頭、穿袍兒的,也有五六個(按:月娘、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潘金蓮、李瓶兒),以下歌兒舞女,得寵侍妾,不下數十。端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1052頁)

林氏眼中:富而多詐奸邪輩,壓善欺良酒色徒。(1055頁)

四、序跋(明)

(一)欣欣子《金瓶梅詞話序》:「吾友笑笑生為此,爰罄平生所蘊者,著斯傳,凡一百回,其中語句新奇,膾炙人口,無非明人倫,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惡,知盛衰消長之機,取報應輪迴之事,如在目前始終,如脈絡貫通,如萬系迎風而不亂也,……」(「欣欣子」即「笑笑生」)

(二)弄珠客《金瓶梅序》:「然作者亦自有意,蓋為世戒,非為世勸也。……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弄珠客」,指嘲弄朱明皇帝之人,即王家世交沈德符)

(三)廿公《金瓶梅跋》:「《金瓶梅傳》,為世廟時一巨公寓言,蓋有所刺也。然曲盡人間醜態,……不知者竟目為淫書,不惟不知作者之旨,並亦冤卻流行者之心矣。」(「廿公」為公安三袁中的老二號「石公」的袁宏道)

(四)謝肇淛《金瓶梅跋》:「其中朝野之政務,官私之晉接,閨闥之喋語,市裡之猥談,與夫勢交利合之態,心輸背笑之局,桑中濮上之期,尊磊枕席之語,┅┅不徒肖其貌,且並其神傳之。」

五、張評(清)

張竹坡批評之書,以崇禎本為底本,屬《原本金瓶梅》系統,書名為《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張竹坡評點的理論價值可概括如下:

(一)以「不憤不作」(受卓吾影響)的進步文學思想評價《金瓶梅》,認定它是一部發洩憤懣的世情書,是一部史公文字,而不是淫書。他提出了「苦孝」、「奇酸」、「冷熱」、「真假」等一系列新概念,來證明《金瓶梅》不是淫書,並借題發揮,一洩自己胸中之憤懣。張潮即認為此書出於王世貞,王作此書是為了報父被嚴嵩父子害死之仇:①下毒;②醜仇;③自喻(玉樓);④冷熱:人情反覆無常,飽嘗世態炎涼;⑤真假:人情之虛偽,真假之轉化。

(二)提出「寓言」的小說創作觀(受聖嘆影響)。「稗官者,寓言也。其假捏一人,幻造一事,雖為風影之談,亦必依山點石,借海揚波。故《金瓶》一部,有名人物,不下百數,為之尋端竟委,大半皆屬寓言。」認為《金瓶梅》作者「作寓言以垂世。……我今日觀之,乃知是一部群芳譜之寓言耳。」(第七十回評)抨擊邪惡,發抒怨恨。「寓言」說包含了創作與批評兩個層面,其含義有三:①總體虛構;②人物隱喻;③情節幻設。如瓶兒、西門、春梅、雪娥之間的關係,自由聯想與邏輯推理相結合,雖有牽強,亦非無理。如分析金蓮送西門簪「奴有並頭蓮,贈與君關髻」;孟玉樓有簪「玉樓人醉杏花天」,「杏」之隱義有三:①品格本高,「言其日邊仙種,本該倚雲栽之」,「絕世美人,高眾妾一等」;②「不肯爭春」,「待時」而放,喻「知時知命知天之人,一任炎涼世態,均不能動之」;②以杏喻「幸」,慶幸玉樓終有好的結局。)

(三)「實錄」小說觀與「天理」、「人情」說。承聖嘆影響,認為小說描寫市井社會,逼真如畫,「使人不敢謂操筆伸紙作出來的」。第六十一回評說:「《金瓶》處處體貼人情天理。」「其各盡人情,莫不各得天道。即千古算,天之禍淫福善、顛倒權奸處,確乎如此。讀之似有一人親曾執筆,在清河縣前,西門家裡,大大小小,前前後後,碟兒碗兒,一一記之。似真有其事,不敢謂操筆伸紙作出來的。吾故曰得天道也。」「作文章不過情理二字。今作此一篇一百回長文,亦只是情理二字。於一個人的心中,討出一個人的情理,則一個人的傳得矣。雖前後夾雜眾人的話,而此一人開口是此一人的情理。非其開口便得情理,由於討出這一人的情理方開口耳。」情理,即人情、天理。 

六、基本主題

長篇世情小說《金瓶梅》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描繪了放縱情慾、追逐淫樂及其道德品質的極端敗壞與墮落,通過細節展示了人物的生活狀態,同時從人物的利害關係中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糜爛而腐朽的生活,醜惡而骯髒的人物,對這些,作者採取了否定、鄙視與批判的態度;至於「未寫出現實生活中先進的、健康的面影和積極向上的思想」云云,我以為,生活中根本沒有這一方面;同時,作者筆下的人物只有如此的生活,意圖即在於暴露這一方面,主要是看作者的態度與作品的藝術效果如何。如何看待和理解這部小說,讀者也應負一定的責任。由如李瓶兒對蔣竹山及西門慶的態度變化,龐春梅嫁守備前後的氣質變化,都具有內在的深層契機。人物是可變的,其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關隘。色情描寫亦復如是。人物本身的實際生活、行為如此,人物具有內、外兩個層面的生活,又有內心和行為兩個層面,作者選擇了其內在的隱蔽的一面,故稱之為暴露。

張竹坡有一個意見,即讀此書可將一百回當做一回讀,即從整體上、精神實質上、主導傾向上去把握,才能準確無誤,不致迷入歧途。

至於說它為後起的淫穢小說開了先例,則彼自墮入此道,與《金瓶梅》何幹?若實有之,則為社會之必然,社會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之必然,有生長的條件、氣候與土壤。抑何怪於此書?

七、藝術價值

(一)從長篇小說發展史來看,有別於《三國》、《水滸》、包括《西遊記》在內的集體、累積創作方式,《金瓶梅》是文人個體創作的產物,標誌著這一文體的完全成熟與徹底獨立,無須再有任何史的依傍與傳說的憑藉。當然,《金瓶梅》由《水滸》中的第二十四回生發出來,但也僅僅是個頭緒而已;當然,現實的社會人生不可能不折射到作為與之密切關聯的意識形態中來。

(二)人物由廟堂英雄、傳奇英雄轉向普通市民,情節由重大事件、波起雲湧轉向人情糾葛、平凡瑣屑,場景則由中原逐鹿、山林嘯聚轉向日常生活的風俗畫面。既是變化,也是承前啟後的轉機,影響到了後來的大批創作,如《續金瓶梅》、《隔簾花影》、《金屋夢》、《紅樓夢》等。從本質上看,《紅樓夢》實為對《金瓶梅》的反撥,由肉慾而精神,由市井而貴族,由反面而正面,由沉淪而提升,由暴露而粉飾等等。

(三)主題由歌頌英雄、張揚正義而轉向暴露罪惡、貶斥醜類。由三國英雄、梁山好漢而至於西門慶、潘金蓮、陳敬濟、十兄弟等等群醜形象。如文研所《中國文學史》所言:西門慶是一個手眼通天,橫行鄉裡,不擇手段地聚斂,不顧死活地放縱,亦官亦商、惡霸土豪的典型形象。他的行為沒有任何制約,邏打蔣竹山,誣陷來旺兒,踢傷並害死武大,糊塗打鐵棍兒,貪贓枉法,利用權勢和金錢奸騙了無數婦女等。潘金蓮作為另外一種典型,極端的自私與肉慾的享樂支配著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她狠毒兇殘,但又諂媚恭順;嫉妒刻薄,但又心直口快;作者寫了她的乖巧狡猾,同時也表現了她的愚蠢,她的成長與毀滅是罪惡社會造成的悲慘結果,因而其形象就不限於一個個別婦女,而是具有普遍的典型意義。其餘如陳敬濟之封建官僚紈褲子弟、應伯爵之市井無賴與幫閒形象等,都寫得真實而深刻。

(四)在寫法上,表現了出色的結構藝術。它已不同於《水滸傳》的傳記式(在幾回之內集中寫出一個人物的主要經歷)、板塊式(由幾個主要英雄人物的傳記和宏大的場面連結而成)結構模式,而是形成了一種如同江河般自然流暢、曲折有致的渾整模式。行雲流水,舒捲自如;隨物賦形,變幻神妙;針線綿密,天衣無縫;隱顯呼應,渾然一體。

(五)高度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如第六十一回潘金蓮罵西門慶的話:「誰不知她漢子是個明忘八,又放羊,又拾柴,一徑把老婆丟與你,圖你家買賣做,要賺你的錢使。你這傻行貨子,只好四十裡聽銃響罷了。」「可又來,你臘鴨子煮在鍋裡,身子兒爛了,嘴頭兒還硬哩,……論起來,鹽也是這般鹹,醋也是這般酸,禿子包網巾,饒這一抿子兒,也罷了。若是信著你意兒,把天下老婆都耍遍了罷。賊沒羞的貨,一個大眼裡火行貨子!你早是個漢子,若是個老婆,就養遍街日遍巷。」幾句說的西門慶睜睜的只是笑。張竹坡夾批道:「一路開口一串鈴,是金蓮的話,作瓶兒不得,作玉樓、月娘、春梅亦不得。」語言尖刻潑辣,毫不滯澀,恰如其分地傳達了金蓮當時氣急敗壞、醋意大發的心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做到了情理與筆法的和諧統一,收到了如聞其聲、想見其面的效果。

八、續書種種及影響後作

1.《玉嬌李》(佚),傳為《金瓶梅》作者所寫。

2.《續金瓶梅》,題「紫陽道人(丁耀亢)編」。

3.《玉嬌梨》(又題《雙美奇緣》),無撰人名氏。

4.《平山冷燕》,題「荻岸山人編次」。

5.《好逑傳》,題「名教中人編次」。

6.《鐵花仙史》,題「雲峰山人編次」。

參考題目

1.簡論西門慶形象的典型意義

2.簡論《金瓶梅》中女性形象

相關焦點

  • 美國學者芮效衛:翻譯足本《金瓶梅》,困難但值得
    今年春夏,80歲的芮效衛在與大學生的訪談中,敘述了他與《金瓶梅》的緣分,他在翻譯過程中的種種思考,現摘錄在此。  在中國度過動蕩不安的童年  我的父母早在1930年就以長老教會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並在頭兩年在北京接受了密集的中文培訓。我的父親學習語言很有天賦, 最終在南京大學以中文任教哲學。
  • 「浙大中文」走過一百年:做好支撐高水平大學的「阿基米德點」
    從書卷深處走來,穿過歲月長河,12月18日,浙江大學中文系喜迎百年系慶。在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一百多年裡,中文系經歷過引領風騷、獨佔鰲頭的輝煌時代,支撐了幾乎所有綜合性大學的人文聲望。作為一門關乎民族母語的學科,中文專業如何根植傳統,守正創新,更好地肩負起傳承中華民族精神血脈與文化基因的使命?
  • 張進德:20世紀後半葉的《金瓶梅》評論
    論者沒有具體指出作者為誰,主要論爭是《金瓶梅》究系個人創作還是集體創作。1954年8月29日,潘開沛在《光明日報》上撰寫《<金瓶梅>的產生和作者》一提出:《金瓶梅》「不是象《紅樓夢》那樣由一個作家來寫的書,而是象《水滸傳》那樣先有傳說故事、短篇文章,然後才成長篇小說的。
  • 我與北大中文系
    在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慶之際,我們刊發6位北大中文學人的口述文章,聽他們回顧其與北大、與北大中文系的結緣經過,講述人生與治學中的點滴感悟,闡釋對如何繼承與發展北大中文傳統、如何繁榮國家語言文學專業的獨到見解。
  • 丁朗:初刻《金瓶梅詞話》系廿卷本考
    萬曆本《金瓶梅詞話》「既然他們可以為《金瓶梅詞話>》寫底本」,為何在前後兩回明顯牴牾的時候,他們「連最簡單的整理工作也沒做過」③呢(比如刪去第55回開頭那段任醫官論病的多餘文字)?除非將來又從卷帙浩繁的明人筆記中找出了有利於蘭陵笑笑生的新證,否則,他作為《金瓶梅》原著者的資格是不充分的,起碼是應予存疑的。與其過早地由這個無頭無腦的化名出發去考證《金瓶梅》一書的原著者,倒不如把氣力花在更為實在的其他疑難問題上為宜。早在抄本流傳階段就有10卷本、20卷本兩個系統說。
  • 胡衍南:《金瓶梅》於《紅樓夢》之影響研究「1」(上)
    綜合三條脂評,第13回的脂評雖有《紅樓夢》出於《金瓶梅》之意,不過稍後第28回、第26回則不再凸顯這層關係,反而意在點出《紅樓夢》勝過《金瓶梅》的事實。大部分的論者便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以為《紅樓夢》之於《金瓶梅》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寧波諾丁漢大學中文學習「烏託邦」的總設計師顧高文
    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有這樣一名漢語教師,為了讓國際生有沉浸式的語言環境,她在課餘發起了一系列的體驗中國優秀文化的探索,讓外國的學生從體會漢語語言的美開始,不斷探究、了解、理解和傳播真實的中國。在她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學生開始痴迷漢語和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打開了他們重新認知與境外媒體視角下不同的真實中國發展情況。
  • 「大學的最後一課」——送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即將遠航的2020屆學子
    ,之後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1991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博士學位,1994年起在該校化工系和材料系任教,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2017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主管外事及學生事務。
  • 科技賦能國際中文教育:增彩線上課堂提升用戶體驗
    6月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第181期)《給爺爺的信》開課。圖為學生們在實景課堂中。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號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的海外用戶正在通過該平臺學習中文。技術手段增彩線上課堂線上中文教育並非新鮮事,此前旨在為各國孔子學院和國內外院校搭建網絡教育雲平臺的網絡孔子學院已經為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熟知,直播課、原創微課等也頗受學習者青睞。此外,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加入了國際中文教育的行列。但在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蔓延迅速,國際中文教育受到衝擊。
  • 中文之花在海外綻放
    這一天,我第一次來到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孔子學院開啟近一年的漢語志願者教師生涯。我們相識在中文課堂,從可愛有趣的聲母韻母開始,從抑揚頓挫的聲調開始,從橫平豎直的筆畫開始,從蘊藏一個個故事的漢字開始,為學生們打開通往東方語言文化的一扇扇大門。有時我會在課上教學生唱中文歌,有時會將課堂搬到生活中,比如在中餐館練習「食物和點餐」。
  • 《秋水堂論金瓶梅》,用慈悲之心解讀世態炎涼
    提起《金瓶梅》,人們總忍不住跟《紅樓夢》作比較。多少人從小就對《紅樓夢》愛不釋手,卻要過了而立之年,才敢翻開《金瓶梅》,能慢慢懂得其中滋味的更是少數。這不僅僅是因為《金瓶梅》頭上扣了幾百年的「淫書」的大帽子、讓人望而卻步,更因為《金瓶梅》毫不手軟地寫出了成人世界的殘酷、炎涼,若無成熟的頭腦和足夠的閱歷,實難共鳴。
  • 傅想容:張竹坡評點《金瓶梅》——「中人以下」的評點模式(上)
    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約十多萬字,除了回前總批、眉批、夾批外,另有〈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凡例〉、〈竹坡閒話〉、〈金瓶梅寓意說〉、〈苦孝說〉、〈第一奇書非淫書論〉、〈冷熱金針〉、〈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雜錄小引〉等數十篇批評文字(唯各版本收錄之狀況及順序不同)。
  • 呂紅:《金瓶梅》的突破與失落——《金瓶梅》性描寫的文化批判
    《金瓶梅》是以放肆的性描寫鮮明區別於同時代的幾部小說的,這點不必諱言也無法諱言。作為中國小說史的重要著作,其地位與貢獻、突破與失落又均由此派生。因此,對《金瓶梅》的「性描寫」有必要作一文化(而非道德)意義上的客觀評估。
  • 朱家英、盧仙娥「韓」:晚清民國對《金瓶梅》「社會意義」的再認識...
    其尤著者,在上海市教育局宣稱奉「內政部大學院明令及張市長整頓風化之至意」而開列的應禁三十一種淫穢出版物名單中,《金瓶梅》亦赫然在列[2]。《大公報》合訂本其「根據內政部大學院令」云云,儼然此次查禁行動已經超出了地方的行政舉措,而系出自國家意志。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黃霖:「行香子」詞與《金瓶梅詞話》的刊行
    2016年10月,在第十二屆(廣州)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上,楊國玉先生提交的論文《<金瓶梅詞話>卷首[行香子]詞源流瑣考——兼及現存<新刻金瓶梅詞話>系初刻本新證》一文[②],列舉了元、明、清三代中刊有[行香子]詞的十六種文獻,最為詳細地梳理了它的源流與比較了它們與《金瓶梅詞話》所引的異同。
  • 張蕊青:從詩詞韻文運用看《金瓶梅詞話》的民族性
    [ii]潘慎「《金瓶梅》的詩詞創作和它的作者」,《太原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vi]劉孝嚴「《金瓶梅》男女之欲描寫的文化內涵」,《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6期。 [vii]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 張惠英:《金瓶梅》用的是山東話嗎?
    圍繞《金瓶梅》(本文據以討論的是 1963 年 8 月日本大安株式會社影印的明萬曆本《金瓶梅詞話》)的作者問題,有很多推測。有的從「蘭陵笑笑生」的「蘭陵」上做文章,以為作者當是山東人。因而《金瓶梅》的語言,一般也都認為是山東話。
  • 黃霖:張評《金瓶梅》大連本是原刊嗎?
    其實,目前所見「必究本」系統有七種本子[④]:大連圖書館藏本、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圖書館藏本(下簡稱「梨花女大本」)、吉林大學圖書館藏本(下簡稱「吉大本」)、首都圖書館藏本(下簡稱「首圖本」)、日本東洋文庫藏本(下簡稱「東洋文庫本」)、張青松藏一本,卷首謝頤《序》首頁「序」字下有「桂馨堂」一印(下簡稱「張桂本」),張青松另藏一本,扉頁右下角鈐有「本衙藏板」一印(下簡稱「張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