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重甲蒙古怯薛軍,為何能擊潰歐洲3大騎士團?全靠這2大絕技

2020-12-16 騰訊網

縱覽華夏文明數年前的輝煌歷史,其中戰爭可以說是一個永遠避不開的話題。無論是三國時期的群雄割據,還是五代十國的天下動蕩,幾乎每一個華夏文明的歷史階段中都曾有過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戰爭出現。

怯薛軍劇照

然而,其中絕大多數戰爭的形式,基本上都是以一統天下的目標華夏內部戰爭為主。不過,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支古代精銳部隊「怯薛軍」,卻是一支徵服過歐洲大陸的傳奇軍隊。至於這「怯薛軍」的實力究竟如何,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剖析一下。

首先,從怯薛軍的選拔標準來看。

怯薛軍中的怯薛二字是根據蒙古語音譯而來,其本意為「番直宿衛」,同時它也是由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欽點組建而成的一支禁衛軍。根據《元史·兵志二》中記載的相關內容所述,怯薛的漢譯解釋一般為宿衛(也就是輪流值班守衛的意思)。

至於怯薛軍成員則主要是從蒙古貴族和大將等功勳之臣的後代選拔,正因為怯薛軍這種特殊的高層選拔制度,以至於即便一名普通的怯薛軍小兵,其軍銜和薪俸都要遠高於普通的士兵(基本享受著等同於一般部隊將軍級別的待遇,甚至比普通的千戶官還要高)。

另外,怯薛軍的最高指揮官更是歷史上著名的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和博爾朮)。由此可見,成吉思汗對於怯薛軍的重視確實是非同一般。當然,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的話。成吉思汗將功勳之臣後代徵調到自己身邊作為禁衛的舉措,也可以說是他以此來挾制權臣的一種手段(直白點說就是人質)。

其次,從怯薛軍的實戰案例來看。

正如前面所說,怯薛軍基本上都是由功勳權臣的子弟所構成(性命比普通的士兵要金貴許多)。再加上這支部隊屬於成吉思汗的禁衛軍,因此除了成吉思汗親自率軍御駕親徵之外,怯薛軍一般不會經常出現在戰場之上。所以,怯薛軍在歷史上的實戰案例自然也就少之又少了。

蒙古騎兵劇照

不過,怯薛軍中的這些貴胄子弟卻絕非酒囊飯袋之輩。因為本就崇尚武力的蒙古人,其後代在基本上都是自幼便開始學習騎術和箭術等實戰技能。而且,怯薛軍由於身份特殊的緣故,其所用的馬匹和裝備等皆是享受著全軍中最優等的待遇。

歐洲騎士團

當然,事實上也證明了怯薛軍作為蒙古騎兵中的精銳部隊,其戰鬥力確實是十分的強悍。譬如,公元1241年蒙古大軍席捲至波蘭邊境之時,怯薛軍便曾與歐洲赫赫有名的3大騎士團(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的聯軍交過手。

怯薛軍劇照

據記載,當時的列格尼卡可以說是將歐洲最精銳的騎士軍團皆匯聚於一處,並下定決心要與蒙古大軍決一死戰。此戰剛一打響歐洲聯軍就憑藉著己方在人數上的絕對優勢,朝著面前毫無重甲裝備的蒙古怯薛軍輕騎兵發起了全線衝鋒。

歐洲騎士團

而怯薛軍輕騎見狀立即後撤散開,一時間歐洲聯軍的騎士團以為敵人已現潰敗之勢,於是全軍士氣高漲繼續向前追擊(可能是由於歐洲的騎士們在先前的戰鬥中被打得太慘,所以才會見到一點蠅頭小利就被衝昏了頭腦)。

蒙古騎兵劇照

果然,當歐洲騎士團聯軍一路追擊到蒙古重裝騎兵面前時,他們這才猛然發現事情並不簡單。而且,一開始四散撤退的怯薛軍輕騎兵也已經迂迴包抄到了歐洲聯軍的側後方位。此時蒙古大軍的攻擊從四面八方一齊展開,一時間整個歐洲聯軍已被漫天的箭雨籠罩。

歐洲騎士團盔甲

雖說,其中絕大多數的箭矢都無法射穿騎士身上的重甲。但是,他們胯下的戰馬就沒那麼幸運了。而就在歐洲聯軍正陷入一片人仰馬翻的混亂局面時,怯薛軍騎兵已經手持彎刀掩殺衝鋒而至。頃刻之間那些從馬上跌落在地的騎士們,由於身上披著重甲短時間內無法起身作戰的緣故,幾乎被殺得全軍覆沒(歐洲3大騎士團的精銳也基本上傷亡殆盡)。

最後,從怯薛軍的制勝絕技來看。

怯薛軍有2大絕技確實是遠勝於當時世界上的各國軍隊,其中第一大絕技就是那絕無僅有的作戰裝備「複合弓」,而第二大絕技則是令人防不勝防的輕騎技巧。

怯薛軍畫像

據記載,怯薛軍所使用的複合弓皆是由多種材料製作而成(譬如,木頭和動物骨頭等)。這種複合弓的射程最遠能達到 305 米開外。而且,怯薛軍騎兵一般常備有2把弓,其中一把用於近程射殺,另外一把則是用於遠程齊射。甚至,每個怯薛軍騎兵箭筒中還有諸多不同用途的箭矢(譬如,引燃箭、穿甲箭和響箭等)。

怯薛軍畫像

至於怯薛軍冠絕天下的輕騎技巧,主要是指他們能在極速奔馳的過程中自如運用弓箭。譬如,怯薛軍騎兵在飛奔過程中身體旋轉360度的情況下,仍然能做到隨時定點瞄準射殺敵人。而這種頂級的騎射能力,常人就算是苦練三年五載也未必能夠做到。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欽點的怯薛軍,曾砍翻歐洲3大騎士團,旋轉360度瞬間斃敵
    譬如,公元1241年蒙古大軍席捲至波蘭邊境之時,怯薛軍便曾與歐洲赫赫有名的3大騎士團(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的聯軍交過手。此戰剛一打響歐洲聯軍就憑藉著己方在人數上的絕對優勢,朝著面前毫無重甲裝備的蒙古怯薛軍輕騎兵發起了全線衝鋒。
  • 蒙古最強軍隊的沒落:曾橫掃歐亞,現在瀕臨消亡只在遊戲裡出現
    現如今,蒙古鐵騎中的精銳——怯薛軍快要被人遺忘。不光沒什麼人還原他們當年的造型,就連蒙古鐵騎當年用來馳騁沙場的戰馬也都瀕臨滅絕,最多只在遊戲裡出現,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還要從怯薛軍的獨特性說起。在我們以往的印象裡,一提到蒙古騎兵,就是一種擅長騎射的印象。
  • 頤和園裡跑蒙古「怯薛」騎兵!荒誕的帝國時代3,真有這個設定?
    而遊戲中中國戰役和中國兵種設定的部分,還是沒能解決中國玩家長期以來的心結。(留辮子和以蒙古騎兵做主力的明軍怎麼看都很奇怪)「多民族混成」的「垃圾海」更是讓很多老玩家難以接受,一些原本歷史上的單位更是淪為了廉價的「垃圾」,典型例子便是2代中國的特色單位「諸葛連弩」與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蒙古「怯薛」。本文就來說說遊戲中與歷史上的「怯薛」故事。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
    怯薛軍 5、怯薛軍 繼金國之後崛起於中國北方的一支騎兵是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東滅遼東,西平中亞,波斯一路推到了萊茵河而蒙古騎兵中也有一支由成吉思汗親自組建的王牌騎兵,那就是聞名天下的怯薛軍。 怯薛軍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勳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他們的統帥是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又被封為"四怯薛"。
  • 蒙古鐵騎有多強悍?歐洲三大騎士團竟被完虐,而且傷亡慘重
    這是史上最牛的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是三大騎士團中建立時間最晚的一個,但卻是影響最大的一個。它於119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主要由德意志騎士組成,著白色外衣,佩戴黑色十字章,白色鬥篷上繪有紅色寶劍和十字。1187年聖城耶路撒冷被薩拉丁的軍隊攻克。教廷號召奪回聖城,這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徵。如此強大的騎士團如何被蒙古騎兵完虐?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隋唐-明清篇)
    怯薛軍5、怯薛軍繼金國之後崛起於中國北方的一支騎兵是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東滅遼東,西平中亞,波斯一路推到了萊茵河。而蒙古騎兵中也有一支由成吉思汗親自組建的王牌騎兵,那就是聞名天下的怯薛軍。怯薛軍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勳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他們的統帥是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朮,又被封為"四怯薛"。
  • 遠徵歐洲的蒙古鐵騎,是如何擊敗歐洲的重裝騎兵的呢?
    自從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鐵騎開始了橫掃天下之旅。蒙古鐵騎的遠徵,最遠曾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更多次擊敗了歐洲的重甲兵方陣。為何蒙古鐵騎能取得如此成功呢?
  • 古代蒙古騎兵,可以和歐洲重騎兵正面對抗,他們使用了什麼武器?
    古代遊牧民族的軍隊提起古代歐洲的軍隊,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那些身披重甲的騎士,但是在古代的歐洲,重甲騎士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為只有貴族和有錢的騎士才能購置昂貴的重甲,普通士兵是沒這種待遇的而在蒙古西徵時期,蒙古騎兵經常能夠輕易擊敗歐洲的重甲騎兵,除了蒙古人也擁有數量眾多的重騎兵以及經常運用出色的戰術(通過機動來消耗重甲騎兵的體力)之外,他們還擁有許多可以和歐洲重騎兵進行正面對抗的武器。
  • 怯薛衛,蒙古的高級禁衛軍,效忠於成吉思汗的貴族軍隊
    這支軍隊的構成和目的都和一般的軍隊不同,而且還有著較強的戰鬥力。例如曹操的虎豹騎、蒙古帝國的怯薛衛,下面就來看看成吉思汗怯薛衛的組建歷程以及其強大的戰力首先我們看一下啊怯薛衛的構成,怯薛衛在成吉思汗組建之時其所面向的招兵原則就是貴族。
  • 為何中國古代的士兵普遍穿薄甲,而古代歐洲兵為何大多著厚甲?
    西歐騎士聯軍兵敗如山倒。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重甲騎兵,雖然在某些地方佔據著優勢,但是在某些地方卻不得不面對著無法克服的劣勢,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鐵甲太重,不輕巧,行動有時候會受阻,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法支撐長時間的戰爭,而這,就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著重甲的西歐騎士被蒙古騎兵打得落花流水。
  • 《帝國時代3決定版》怯薛怎麼樣 怯薛屬性詳解
    導 讀 帝國時代3決定版中,不少玩家都對中國的兵種單位表示十分感興趣,寒山也在玩遊戲的第一時間就先體驗中國的單位
  • 蒙古騎兵:入侵俄羅斯,打到維也納,它厲害的原因,在於這3點
    作為享有盛譽的世界名馬,蒙古馬個頭不算高大,但耐力持久,蒙古馬不論嚴寒酷暑都要生活在野外,有很強的環境忍耐力,在必要的時候,蒙古馬可以接連幾天行軍,甚至能越過一些險惡地形。大部分蒙古馬是母馬,它們還能在積雪中尋找食物,士兵不需要帶多餘的糧食補充體力,餓了就喝馬奶生活,這就能保持部隊輕裝前進,減輕了軍隊糧食供應的負擔。
  • 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戰意11月7日上線的馬爾他系兵團是歐洲騎士美德的代表,特別是馬爾他騎士以其強悍的防禦力
  • 漢之虎賁,唐之玄甲,宋之背嵬,西夏鐵鷂子,元之怯薛
    它們是漢之虎賁軍,東晉北府兵,南朝白袍軍,十六國乞活軍,唐之玄甲軍,五代黑雲都,宋之背嵬軍,西夏鐵鷂子,金之鐵浮圖,元之怯薛軍,明朝的關寧鐵騎,清朝八旗兵。漢 之虎賁,陷陣營,細柳營,大戟士,虎豹騎,飛熊軍。
  • 西夏鐵鷂子,古代最強的重甲騎兵,為何沒能擋住蒙古人?
    能在這每一支小隊中擔任隊長職務的,當然都是那種驍勇善戰的悍將。 不得不說,在那種冷兵器的時代,騎兵的質量,往往就代表著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西夏帝國有三支王牌部隊,分別是潑喜軍、步跋子以及鐵鷂子。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經過多年的徵戰,大蒙古帝國成為歷史上領土第二大的帝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隻蒙古鐵騎能夠戰無不勝,橫掃世界呢?與之相比,歐洲騎兵單純的行軍距離也只有40公裡。優良的坐騎,為蒙古軍隊提供了足夠的動力和殺傷力。
  • 西徵兵力武器都佔優:1238年3月4日西蒂河戰役蒙古擊潰羅斯聯軍
    這是蒙古人第一次西徵。1223年,蒙古軍隊一支部隊進行了一次小西徵。在哲別的指揮下,2萬蒙古軍隊翻越高加索山脈。蒙古人的兵力很少,一般認為他們是來試探北面敵人的虛實。很多公國的士兵是臨時徵召的農民,壓根就沒有鎧甲。而即便是那個時代最強悍的歐洲騎兵,也沒有裝備板甲這種東西,最多只是札甲甚至鎖子甲。厚重的歐洲板甲,是二百年後才誕生的。就武器方面,蒙古人裝備了大量的複合弓,射程遠,威力大,在騎射方面有著壓倒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