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眾號和其他媒體進行轉載,不得進行任何商業應用,如需轉載和商業應用請聯繫作者授權。
歡迎把文章轉發給好友和朋友圈分享!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
特殊特性的識別和作用
特殊特性之實踐篇
特殊過程
顧客特殊要求
本篇文章包括文字部分和視頻部分(文章後面有視頻)。
什麼是「顧客特殊要求」?特殊在哪裡?其實IATF16949的舊版本,即ISO/TS16949也是「特殊要求」,是汽車行業生產件與相關服務件的組織實施ISO9001的特殊要求。
ISO/TS16949或IATF16949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是「特殊要求」?從16949標準的內容來看,16949是對ISO9001的補充和「再補充」。什麼是補充?就是ISO9001本來就有的條款,16949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細化、解釋;「再補充」相當於是對ISO9001額外的補充。如下面圖片所示:
如上圖所示,ISO9001的7.3.6是設計和開發確認,16949的7.3.6.1也是設計和開發的確認,標題內容是相同的,只是後面加了「補充」這個詞,而7.3.6.2的標題是原型樣件計劃,雖然也屬於「設計和開發確認」的範圍,但和ISO9001的7.3.6的標題是不同的,所以相當於是ISO9001的再補充或額外增加的補充。
如果16949的條款標題和9001的條款標題內容和意圖相同或差異不大,就相當於是對9001的補充,相應地會在16949的條款標題的後面加上「---補充」,注意,不僅僅是標題內容相同,也包括了標題的意思或意圖相同或相似,除此之外,相同的英語,但是翻譯會有「誤差」;如果條款的標題差異很大,就不會加「---補充」。
再看幾個例子:
ISO9001的7.5.1是「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而16949的7.5.1.1是「控制計劃」,兩個標題內容和意思不同,雖然控制計劃也屬於生產和服務的控制的範圍之內,但7.5.1.1未在標題後面加「補充」這個詞。
下面是IATF16949:2016版的圖片:
其實「顧客特殊要求」和16949這個特殊要求的邏輯差不多,因為顧客特殊要求也是對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補充」和「再補充」。歡迎關注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按照汽車行業的做法,顧客一般會要求供應商滿足16949的標準要求,並通過16949的外部第三方認證。除此之外,顧客還可能會有一些對16949的補充及「再補充」要求,即在16949的基礎上增加或完善對供應商質量體系的要求,有的顧客甚至直接按照16949標準條款的順序和內容,闡述對供應商的質量體系要求。
看看網絡上流傳的顧客特殊要求:
再看看之前網絡上曾流傳過的舊版本:
正因為「顧客特殊要求」是對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也是對16949的補充要求,所以在16949的認證審核中,也包括了對顧客特殊要求的審核。由此可知,顧客特殊要求是對體系層面的要求。要想通過16949認證,不但要滿足16949標準的要求,還要同時滿足「顧客特殊要求」,因為顧客特殊要求是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一部分。所以不管是從認證角度,還是從實際工作的角度,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僅要滿足16949標準的要求,還要滿足顧客特殊要求。歡迎關注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都是對應相同的英語詞組,2002版和2009版的ISO/TS16949都是翻譯為「顧客特殊要求」,但是2016版IATF16949翻譯為「顧客特定要求」。
在ISO/TS16949中,也明確說了:本技術規範與適當的顧客特殊要求想配合,定義了……組織的基本質量管理體系。也就是說:基本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ISO/TS16949標準要求 +顧客特殊要求
按照IATF16949:2016版本的定義:
基本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IATF16949標準要求 + ISO9001:2015 +ISO9000:2015 +顧客特殊要求
可能是因為版權原因,IATF16949中未包含ISO9001的內容,而ISO/TS16949中包含了ISO9001的內容。
顧客特殊要求是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一部分,如果在體系策劃和內部審核時忽略了「顧客特殊要求」,可能會導致質量管理體系的漏洞。
按照IATF16969:2016的前言中的說法,2016版的IATF16949中綜合了許多以前的「顧客特定要求」,將以前比較通用的或適用範圍較廣的顧客特殊要求納入到了IATF16949的標準條款中。也就是說,既然都是比較通用的顧客特殊要求,大多數主機廠可能都有類似的要求,幹嘛還讓主機廠顧客麻煩啊,幹嘛還等著顧客自己在16949基礎上去補充啊,所以直接納入了16949標準中。
在2002版和2009版的ISO/TS16949中沒有「顧客特殊要求」的術語和定義,也沒有相關的解釋和備註,只是在6.2.2.2條款中有個注2,舉了一個顧客特殊要求的實例。
ISO/TS16949: 2009版中繼續保留關於培訓的「顧客特殊要求」的實例。
在實際工作中,特殊特性方面容易有顧客特殊要求,比如特殊特性的標識和管控等,但是在ISO/TS16949中沒有舉這方面的實例。
在2002和2009版的ISO/TS16949的8.2.21中,提到了除ISO/TS16949 之外的「任何附加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但是沒有明確說是哪些可能的附加要求。附加要求也好,補充要求也好,除了顧客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管理要求之外,還有哪些可能的附加要求呢?
到了2016版的IATF16949的9.2.2.2「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就把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附加要求」說得相對比較明確了,所謂的任何附加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其實主要就是指顧客特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即顧客特殊要求或「顧客特定要求」。其實 ISO/TS16949的8.2.2.1條款想表達的是,在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時,不但要審核ISO/TS16949的要求,還要審核「顧客特殊要求」,即內部審核要審核「顧客特殊要求」是否得到了滿足。
在ISO/TS16949中提到了顧客特殊要求,但是沒有說清楚什麼是顧客特殊要求,也沒有定義什麼是「顧客特殊要求」,但在IATF16949:2016增加了「顧客特定要求」的術語定義。接下來先看看IATF16949:2016版對「顧客特定要求」或「顧客特殊要求」的術語和定義:
從IATF16949:2016的「顧客特定要求」的術語定義中可以看出,顧客特定要求是對本汽車QMS標準的解釋或補充,就是對IATF16949標準的解釋或補充。強調一下就是:顧客特定要求是對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解釋或補充,是質量管理體系層面或層次的要求。
從「顧客要求」的術語定義中可以看出,顧客特殊要求也屬於顧客要求,當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能滿足16949標準要求,但是不能滿足顧客對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的「其他要求」時,這時就需要特別注意顧客的特殊要求了。
除了福特、通用等公司會有專門的基於IATF16949的顧客特殊要求(CSR)的文件外,有的顧客可能會在「供應商手冊」等文件中對其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相關要求,也可能在質量協議等文件中明確對供應商的「顧客特殊要求」。如果不先識別顧客的特殊要求,供應商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有可能無法滿足顧客的特殊要求。
在實際操作時,不管組織當前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滿足顧客的特殊要求,第一步都要先識別顧客的特殊要求,然後再評估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滿足顧客特殊要求。如果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能滿足顧客的特殊要求,就不需要額外管控了;如果不能滿足,那就需要特別管控。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當前能滿足顧客特殊要求,也要先識別顧客特殊要求,並注意顧客特殊要求的變化,因為顧客要求變化了,可能就不能滿足了。
在IATF16949:2016中又有幾個標準條款出現了或增加了與顧客特定要求相關的內容。
4.3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範圍
4.3.1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範圍—補充
4.3.2 顧客特定要求
應對顧客特定要求進行評價,並將其包含在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範圍內。
7.2.3 內部審核員能力
組織應有形成文件的過程,用於驗證內部審核員的能力,要求考慮到顧客特定要求。關於審核員能力的更多參考,參見ISO 19011。組織應保持一份合格內審員名單。
a)了解汽車審核過程方法,包括基於風險的思維;
b)了解適用的顧客特定要求;
g)保持基於內部更改(如:過程技術、產品技術)和外部更改(如:ISO 9001、IATF 16949、核心工具及顧客特定要求)對相關要求的認知。
7.5.1.1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質量手冊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a)質量管理體系的範圍,包括任何刪減的細節和正當的理由;
b)為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形成文件的過程或對其引用;
c)組織的過程及其順序和相互作用(輸入和輸出),包括任何外包過程控制的類型和程度;
d)一個顯示組織質量管理體系內哪些地方滿足了顧客特定要求的文件(即:矩陣)。
8.5.1.5 全面生產維護
組織應制定、實施並保持一個形成文件的全面生產維護系統。
e)適用的顧客特定要求;
9.2.2.3 製造過程審核
組織應採用顧客特定要求的過程審核方法,每三個日曆年審核一次全部製造過程,以確定其有效性和效率。如顧客未指定,組織應確定要採用的審核方法。
9.2.2.4 產品審核
組織應採用顧客特定要求的方法,在生產和交付的適當階段對產品進行審核,以驗證對所有規定要求的符合性。如果顧客未指定,組織應確定要採用的審核方法。
接下來是視頻:
每一篇文章都是很認真地去寫,包含了對質量管理的熱愛和尊重。
歡迎把文章轉發給好友和朋友圈分享!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
質量管理之行 體系篇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體系篇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體系篇 第3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體系篇 第4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過程方法篇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過程方法篇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過程方法篇 第3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流程篇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流程篇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從體系角度分析人力資源管理
質量管理之行 目標管理或職能價值和績效指標策劃
質量管理之行 組織架構設置和定崗定編的基本思路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過程流程圖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FMEA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FMEA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FMEA 第3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3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統計過程控制SPC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統計過程控制SPC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APQP先期產品質量策劃 引言和原則
質量管理之行 APQP先期產品質量策劃之益處和基本原則2
質量管理之行 職業篇 第1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職業篇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審核篇 第1部分
長城汽車之 企業品牌建設的建議和提案
長城汽車在俄羅斯修建工廠(音樂MV)
企業兵法十三篇
企業兵法十三篇(主篇)
企業管理三十六論
企業的經營之本
經濟環境與汽車企業的發展
傳統汽車公司未來真正的潛在對手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經濟背後的本質和發展邏輯
質量管理之行 應用篇
PFMEA分析時的工序或過程識別
PFMEA中工序的功能和要求
PFMEA中的潛在失效影響
PFMEA是否需要包含IQC或進料檢驗
FMEA中探測度的識別
FMEA與設計規範的關係
FMEA隨談 DFMEA培訓資料
FMEA實踐篇
應用風險思維隨談 用FMEA分析培訓
特殊特性的識別和作用
特殊特性之實踐篇
進料檢驗的職能定位
進料檢驗和SQE(供應商質量管理)的職能區別
供應商管理職能審核的總結
PSW和質量協議
OTS認可
作業指導書的編制職責
計量型數據和計數型數據的區分
標識和追溯管理
如何開好早會
審核報告的編制和表達技巧
質量隨談
顧客考察或審核准備的策劃
特殊過程
哲學篇
和毛主席學習矛盾論---是否去重慶談判?如何決策
用矛盾論分析---中國的發展歷程
用矛盾論分析《流浪地球》的評論
環境和位置隨談
豐田的管理方式
認識豐田生產方式的本質1
認識豐田生產方式的本質 2
豐田的總工程師制度
豐田的大部屋
豐田生產方式的宣傳也是一種營銷策略
豐田的A3
體系標準篇
ISO9001和IATF16949標準篇 英漢翻譯的差異
工程規範/規格以及工程變更/更改等級(級別)
設計驗證和設計確認的定義和區別
體系文件的認知和培訓
體系標準的引言 0.1總則
8.3.2.1設計和開發的策劃(補充)多方論證
8.3.5.2製造過程設計輸出中的質量和可靠性是指產品還是指製造過程?
8.5.1.5 全面生產維護
8.5.1.6生產工裝及製造、試驗、檢驗工裝和設備的管理
9.1.1.1製造過程監視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