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問佛:地藏菩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成就不思議事?

2020-12-22 尚思修善學佛

地藏菩薩作為釋迦摩尼佛涅槃以後,荷擔如來家業的大菩薩,以其「願力宏深」,接過了如來普度眾生的「大旗」。末法時代,人心浮動,人性覆遮,在這個五濁惡世,能夠生出信心實屬不易,地藏菩薩,能夠承擔如來大業,擔子是很重的。

因此,文殊菩薩代眾生一問,地藏菩薩憑什麼擔當此任呢?在這裡文殊菩薩的疑問其實是佛法中的方便一說,因為作為七佛之師,菩薩之首的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以智慧見長,肯定知道原因。

地藏菩薩,荷擔如來家業

所以說,文殊菩薩這一問,是為了佛陀開示的方便,而隨順佛之意願,把問題引出來罷了。

這句問話出自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原文是這樣的:「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 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

那麼地藏菩薩在因地做了什麼,發了什麼願,讓佛陀如此稱讚呢?

地藏菩薩久遠劫以來,證窮心地,隨願所成。地藏菩薩久證心地是如來藏,出生三世的如來,滿其度生成佛的願望。三世如來,已經了脫生死,成就佛果;當成佛果者,是來聽佛陀講法的無量諸菩薩;未來成佛,了脫生死的是諸天龍鬼神。

天龍鬼神從地藏菩薩教化,悟明心地,姑且以天龍鬼神之身積功累德,行菩薩道,莊嚴心地,以求佛道 而功德尚未圓滿,所以需要將來成就。

佛陀讚揚地藏菩薩的功德

文殊菩薩過去行菩薩道時,先修根本智——了見自性本來清淨,屬「如理智」,又稱為「無著智」;次修後得智——能夠通達無量無邊世界上的事,屬於「如量智」又稱「無礙智」。文殊菩薩以如此智慧,聽如來所說地藏菩薩的功德當即信受,為什麼呢?因為文殊菩薩相信佛陀所說的。

因為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可是在未來的末法時代,小果聲聞、天龍八部,智慧淺露,業障深重,聽到佛陀所說,無不真實,假如聽了佛陀的說法,不能理解佛陀所說的意思,心裡必然懷疑;久久迷惑不能理解,難免產生懷疑,而誹謗佛法,以此業力而墮惡道!

地藏菩薩攝受眾生

所以文殊菩薩才有一問,地藏菩薩做了什麼?發了什麼大願?能夠成就不可思議的神力,來廣度無量眾生已成佛、當成佛、未來成佛呢?

大千世界的草木、樹林、稻麻、竹葉、山石、微塵,不可計數,一物看作是一恆河;一一恆河沙數,一沙看作一世界;一一世界內的一塵一劫,更多無量,一一劫內 所積塵數,盡充為劫,更不可量。地藏菩薩證的十地果位以來所度化的眾生,比這個無量之數,超過千倍以上。

文殊菩薩方便發問

什麼是十地菩薩呢?

十地菩薩證佛法身,並且分身無量,能夠到達無量的世界,上供各個世界的諸佛,下化各地眾生。

十地者: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十地位滿,便證菩提 ,然而地藏菩薩久證十地,而不成佛者。就是為了廣度眾生,因此度盡眾生的「本願」,廣大甚深,所以能度無。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

度盡無量眾生,已成、當成、未來成菩提者。又何況地藏菩薩在十地果位以前,聲聞、闢支佛地,便開始度眾生,難怪地藏菩薩的大願源遠流長,故能成就今日未來之眾生。

佛說: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啊!

地藏菩薩從願起行,由「行」成就威神之力,不可思議,又以此不可思議神力 周遍法界,度脫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其神力蕩蕩充滿世間。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
    許多人都說《西遊記》是一部褒佛貶道的小說,今天且不談此種說法是對是錯,但在這部弘揚佛教文化的名著中,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分享《西遊記》中的六大菩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全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慈悲和智慧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但即便如此,中國人依然認為繁瑣,佛教傳到中國再次得以簡化,從這八大菩薩中揀擇出了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位菩薩,確定了不同的分工,成為極具中國特色的「四大菩薩」。中國人怕麻煩,喜歡把一些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減少由於職權交叉帶來的不確定性。
  • 《地藏經》:地藏經60分鐘回向視頻
    今天有師兄問我地藏經60分鐘回向視頻下載到手機上可以嗎?我問師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師兄告訴我,每當自己看到地藏經60分鐘回向視頻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渾身的放鬆和愉悅,因為自己長時間出差飛往全國各地,如果把地藏經60分鐘回向視頻下載到手機上在飛機上就能打開視頻看一看,對自己的修為有幫助,我誇讚師兄想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辦法。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地藏經全文吧。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
  •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見此情景,即作是念:「實可苦哉,實可痛哉;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我今愍此眾生,而作救濟。」說此語已,便即騰身,往靈鷲山,白佛言:「世尊!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餘人,皆被惡鬼奪其精氣,悶絕在地,已經數日。我見是事已,生憐愍心,生愛護心,唯願世尊,許我設此救濟之法。令諸惡鬼降伏於人,令諸行者隨意驅使,復令長者還得如故。」爾時如來,從頂上毫,放光萬尋,照地藏身。
  • 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另一位國王發的願是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國王成為了如來佛祖;後發願成佛的國王成為了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的大願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在釋迦牟尼滅度之後,彌勒佛未出世以前,眾生失去了慈父,誰來繼承釋迦牟尼的志願度娑婆的眾生呢?不是觀音菩薩,也不是文殊菩薩,而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功德與佛平等,敬信菩薩的功德也不可思議。
  • 西遊記四大菩薩有誰?專家:觀音,文殊,普賢,地藏不能算
    第一位,觀自在菩薩,也稱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代表大悲。第二位,文殊師利菩薩,簡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第三位,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也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第四位,地藏菩薩,代表大願。關於四大菩薩的排名先後,各宗派稍有不同,有些宗派認為沒有智慧是無法修成正果的,故而必須將文殊菩薩排在第一位。
  •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岭,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藏是含藏、伏藏義。地藏菩薩像大地一樣,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
  • 農曆十月二十日,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重溫文殊菩薩的囑託!(轉發...
    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鹹彰。夢參長老:文殊菩薩教了我們什麼?文殊菩薩教我們做什麼呢?囑託我們什麼?就是要提高警惕,不斷地正知正念,顧自己的念頭,有一個妄念,煩惱一起來了,馬上寶劍就砍下去。就像邊防部隊的槍、炮一樣的,時時瞄準在那裡的,一發現有敵人的,有緊急就馬上要開的。我們修行要提高警惕,時時刻刻要精進、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這個。煩惱起來的時候,馬上就斷下去。
  • 文殊菩薩聖誕,美妙佛音《文殊菩薩心咒》,念誦轉發功德無量
    為粉絲佛前供燈今日四月初四,南無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的心咒能幫助持誦者開啟智慧,諸事心平氣和,祝孩子高考順利,學習進步,家庭充滿和諧智慧,萬事順心,生意興隆!南無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 地藏王菩薩修持儀軌
    嗡松巴囊松巴哈R匝R瑪哈巴夏瑪熱達阿姆嘎班則薩垛索哈《地藏王一百零八名號經》云:此陀羅尼咒能生無量功德,能除一切眾生痛苦,罪業,宛若淤泥中蓮花般不為輪迴之過所染,有眾生亦願持此咒一遍亦於菩薩中不退轉  薩濟汪修秋拉向嚓度薩內薩真結為薩拉過  薩結則漫羅道緊賠羊薩德南茫久為用剛窩  薩意拉橋秋拉向嚓度窩奘華森向當早單珍  德賊且措界因剛給秋佔巴得果華德拉內巴  頭機大涅秋拉向嚓度R江賊機結為雲丹橋  南喀作傑阿大秋就布結賊齒記他意羊南色  結為雜巴他大炯拉德
  •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寫照。在諸大菩薩中,地藏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等,同列名為『悲、智、行、願』的代表。關於『地』的意義:一、能育,大地能育萬物,菩薩亦能培育聖行;二、能載,大地能載萬物,菩薩亦能荷載眾生;三、能生,大地能生萬物,菩薩亦能普孕德用。關於『藏』的意義:一、秘藏,喻菩薩秘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二、庫藏,喻菩薩如庫中藏有功德,可利濟眾生;三、伏藏,喻菩薩能開發眾生隱伏的寶藏。所謂『地』,即大地的意思。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吒布怛那身。或作粵闍訶洛鬼身。或作師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隨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位。」
  • 西遊地藏王菩薩為何不受如來佛重視,連四大菩薩都不是?
    被靈山三千諸佛點名誦念的,一共有五十二人,其中有四十八人是佛級,四人是菩薩級。這被三千諸佛誦念的四位菩薩分別是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至於其他任何一位菩薩,包括大聖國師王菩薩,毗藍婆菩薩,靈吉菩薩,以及地藏王菩薩都沒有被諸佛提及。
  • 為什麼在印度寂寞的地藏菩薩,一到中國就位列「四大菩薩」?
    在那些離開此世、卻仍舊心有牽戀的靈魂就要回家探親之際,讓我們來談談與幽冥世界關係甚深的地藏菩薩。《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名地藏。盛唐時,新羅王子金喬覺在安徽九華山顯了靈跡,讓在印度佛教中頗為寂寞的地藏菩薩正式成了中土「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之一。
  • 八大菩薩
    八大菩薩,指的是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其中關於金剛手菩薩,經噶瑪噶舉創古仁波切開示,其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像。據《五臺山志》記載,文殊菩薩降生於五臺山的羅睺羅寺。還有一種說法是,大約公元前60年,文殊菩薩在印度一個婆羅門家降生,父親叫德梵,菩薩由母親之右脅出生,因為降生時有十種瑞相,所以名為妙吉祥。文殊菩薩的化身在藏地、漢地是非常多的,比如漢地的順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藏地的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以及國王赤松德贊都是文殊菩薩的化現。2、普賢菩薩:是行、願弘深的範例。
  • 《法華經》文殊菩薩的世間眼
    世尊在大眾,敷演深法義,一一諸佛土,聲聞眾無數,因佛光所照,悉見彼大眾,或有諸比丘,在於山林中,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又見諸菩薩,行施忍辱等,其數如恆沙,斯由佛光照。又見諸菩薩,深如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又見諸菩薩,知法寂滅相,各於其國土,說法求佛道。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竟然一直擴大到整片山峰,這時閔公看得目瞪口呆,因有言在先,也只有誠心的布施這一整片山了,而這座山就是中國四大名山,地薩菩薩的根本道場「九華山」了,隨後閔公及自己的兒子道明都皈依了地薩菩薩,並虔誠的修持地藏法門,所以在地藏座下的一長者為閔公,另一為道明尊者。另外一個問題,也是大家心中很納悶的疑惑,那就是地藏菩薩比較大,還是十殿閻王比較大?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為佛陀的侍者,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文殊菩薩是過去無量諸佛的老師,曾引導無數修行者證得佛果。《放缽經》中,佛陀也說道: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大涅槃經》中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從中可見能與文殊菩薩結緣,是何等的功德利益。
  • 一句「南無地藏菩薩」,實則很不簡單
    一個普通凡夫,當他開始念誦地藏聖號,禮拜觀想地藏菩薩之後,地藏三昧的獨特光明和力量,就會猶如啟動程序一般,對他的人生生命進行改造。地藏法是果地法門,修地藏法屬於果修,而非因修。修持到最後,我即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即是我,我與地藏菩薩無二無別!敬請常念:南無地藏菩薩,常誦《地藏經》,每日不間斷供養禮拜讚嘆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從至誠一心下手,久久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