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標誌是什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2020-12-22 一位書生

想要遠離,想要「背棄」,想要徹底奔向「我」的世界,那是大人所不理解的世界,或許就像書中說的:「一個不成熟的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而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的人的標誌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謙恭地活下去。」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一本乍一看很疑惑為什麼會受追捧甚至覺得「汙眼」的書,很不適合青少年看,因為很怕他們看到一半就不看或是被裡面過於現實的世界所打擾,可是又覺得他們應該知道,更好地去防範。

書中傳達的價值觀值得深思,好學生壞學生,儒家積極入世或是道家消極出世,安分守紀與叛逆不羈,雖然我不理解這些,但是我很欣賞霍爾頓,哪怕身處淤泥,看似很好地融入其中,可是又格格不入,他以諷刺態度面向生活,內心卻始終有原則與底線,明明是溫潤如玉的少年,偏偏是眾人口中叛逆難馴的混混。他的人生不需要建議,他以自己的經歷給予眾人一些不可或缺的人生哲理。

堅強得讓人落淚,霍爾頓只不過是一個孩子,他願意孤獨決絕地走向他自己的未來,可是不願讓你跟著他一條道走到黑,因為他知道,現世安穩,哪怕苟且,他想讓你擁有最好的生活軌跡,因為那才是正常的人生道路,可是,誰是他的守望者呢?

或許人人都是霍爾頓,人人又做不了霍爾頓。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霍爾頓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能那就是我們曾經的模樣,可能現在也有些許相似。

我們常常感到孤獨,認為全世界都不了解自己,在旁人看起來多少有些自閉。以至於很多人甚至會猜想自己來自外太空,是天外來客。但我們又渴望別人的理解,一次次攤開心扉,一次次發光的雙瞳在不經意間變得暗淡。慢慢的,我們有了自己一個人的小世界,或許是和霍爾頓一樣地看書,我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以此來獲得濃濃的滿足感來對抗世界的荒蕪。

有時候我們又像霍爾頓一樣蔑視世間的虛偽,有一絲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狂妄,總想著自己可以掙脫世俗的約束,可以不被世俗的標準所定義。想著自己能力強,學歷不是問題,證書也是小事,結果來到社會被輪番毒打才幡然醒悟。我們有時候會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人,看到粗俗鄙陋的人會嗤之以鼻,有時候自己做的事情又不自覺。

我們嘴上說著粗話,反而看見口吐「芬芳」的人又想遠離。口口聲聲說不想奮鬥了,不想吃生活的苦,想要老阿姨的AJ,看到真有人這麼做,又覺得噁心,這是不是有點雙標了?

小時候我們聽到和看到的都是真善美,長大後才發現假惡醜隨處可見,摔倒的老人會訛人,公交地鐵會有人逼著你讓座,這種極度不相容的對立讓我們整個人的世界撕裂開來,年輕人的三觀容易破碎。霍爾頓和我們一樣是個膽小鬼,面對衝突,他選擇逃避,一個人往往無法改變環境,只能被環境改變,如果堅持出淤泥而不染只有逃避或者自毀。

一個從小不喜歡這個世界的人,他渾身會充滿戾氣,不快樂地活著。認為一切都是原來的模樣,生活日復一日如一潭死水永遠不會改變。他不會發現生命中美的存在,也不會熱愛生活。他眼中的世界是灰白的,日子沒有期待。他不會愛人,也不會讓人喜歡。就如我們一樣,其實生活太多是乏善可陳,只不過我們為了活著,要做許多違心的事。

不熱愛生活的人認為自己沒有精力談理想,談人生,死氣沉沉的日子一眼望到盡頭。可能以前他們也喜歡陽光,只是在受到傷害或者原本精彩的世界發生改變,失去了心中的愛,世界便開始變得暗淡無光了。黑暗不可怕,可怕的是繁華過後的清冷才最孤獨。

許多人都是這樣,一開始對世界充滿希望,然後經歷了一些事情後,發現世界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樣美好,便生出了失望。明白了許多事情無法改變,許多人也無法擁有。人生是一個失去的過程。人都有夢想,在我們還小的時候,長輩會問你夢想是什麼,然後我們那張稚嫩的臉對未來充滿了幻想,然而是什麼讓現在的我們對現實如此失望?

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我們都在跌跌撞撞中成長,明白了世界沒有絕對的黑白,發現了有時無論你怎麼努力,你愛的人也不會愛你。

我們會哭,會累,當某一天用盡所有的深情,所有的堅持,也無能為力的時候,可能我們心裡再也沒有以前的勇氣了。處於20多歲的年輕人,想愛不能愛,想做的事情不能隨心所欲,太多的枷鎖壓在我們身上,我們要顧慮的太多了。有時候壓抑太多容易崩潰,可不想看著父母一天天老去又無能為力。總之現實跟不上理想,終究變成空談。可是作為一個生氣勃勃的年輕人,我們應該讓自己快樂起來,放下一些東西,一切順其自然,總會好的。

不要對自己失望,因為你已經努力了,你沒有超能力改變所有,你可以停下來休息,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光。要明白自己不喜歡什麼,不要輕易跨過那個底線。

霍爾頓只是一個不想丟掉年少善良和天真的男孩。他用自己的方式對抗這個世界的殘忍,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自己的初心。人生無常,初心易逝,願你一如初見般美好。

相關焦點

  • 《麥田裡的守望者》:接受成長的拉鋸戰,摒棄虛偽式的成熟
    書名來源於十八世紀蘇格蘭農民詩人羅伯特·彭斯的小詩《你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我》:……我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你 我們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麥田裡做遊戲 請微笑 請對視 態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辭裡我們都活在彼此的文字裡也正是如此,麥田裡有很多的小孩,主人公霍爾頓才想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站在懸崖邊,保護每個在麥田裡自由奔跑的孩子,以防他們跌落懸崖。
  • 《麥田裡的守望者》——無法逃避的成人世界
    《麥田裡的守望者》在學界有兩種不同的反應,有人認為這部小說非同凡響,也有人認為它粗俗,只適合成人閱讀。「學校到處都是偽君子......而你整天都在談論女孩、酒和性,然後每個人都聚在一起,組成這些該死的骯髒小團體。」
  • 周末閱讀——《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的代表作品,也是他寫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塞林格,1919年1月在紐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出生,少年時期有在軍事學院學習的經歷,參加過二戰,1946年退伍。1951年出版這本《麥田裡的守望者》,大獲成功。
  • 今日讀書——《麥田裡的守望者》
    疫情期間時間變得很富餘,所以撿起了許久未看的《犯罪心理》,其中有一集講述了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事件,劇尾小天使瑞德便提起了被奉為「反社會人格聖典」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我就一時興起在微信讀書立馬找了書來看,因為想趁著熱度未消退一口氣讀完。
  • 他是麥田裡的守望者,還是永遠的反叛者?
    而此時影片中出現了《麥田裡的守望者》中那段最令人熟悉不過的文字: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有那麼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
  • 《麥田的守望者》:你會因人類的行為感到惶恐嗎?
    《麥田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爾頓喜歡扯淡,能跟一位中年貴婦嘮上兩三個小時,而且沒一句真話。霍爾頓不喜歡虛偽的人,他厭煩身邊的朋友虛偽地高談闊論,討厭無聊的破電影,除了自己的哥哥、妹妹和弟弟,其他的人都讓他厭惡。書中充斥各種髒話,以霍爾頓的口吻寫下來,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厭惡自己生活的世界。
  • 《麥田裡的守望者》:青春是荒唐的
    看到那麼多校園霸凌,即恐懼又擔憂,雖然已經長大,但未來會有自己的孩子,他們也需要去學校。一個正常有序的世界,不該讓一個善良的孩子變得憤世嫉俗,更不該讓一個正處於豆蔻年華的少年在本該無憂無慮探索世界的年紀甘願去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這個世界怎麼了?那麼多的暴力,那麼多的虛偽,那麼多的算計。
  • 粗話連篇卻被奉為經典:《麥田裡的守望者》究竟講什麼?
    在別人看來,青春地叛逆永遠像是人生中一抹格格不入地色彩,彼時我們不願意依靠父母,不盲目認同真理,不選擇追名逐利,我們甚至不屈服於平凡地生活,只向遵從我們地內心。那是一段無比寶貴地時光,但我們無法否認地是,曾經那個少年永遠在我們地心裡。今天為大家介紹地《麥田裡地守望者》,正是講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叛逆地故事。
  • 掌閱全球首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文簡體版電子書
    2月27日,國內領先數字閱讀平臺掌閱首發上線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經典文學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文簡體版電子書,這是該書繼去年首次數位化以來,第一次發布中文電子版。如果青春需要一部聖經,那它只能是《麥田裡的守望者》。
  • 霍爾頓說: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1.「有一群小孩子,在一塊麥田裡遊戲。除了我,附近沒有一個人。要是有哪個小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兒。如今,依然「遊戲」在青春期這塊「麥田裡」的孩子,誰來為你守望?2.面對《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樣的書,需要一種理性閱讀。如果只是懷著某種獵奇的心態、單純的追求有趣的故事,那麼在某些人的眼裡,這部書就成了「混帳」作品而承受「遭禁」的命運了。這是個三重悲哀,對於作品、作者和讀者而言。
  • 麥田,社區的守望者
    文|朱曉培編輯|大道格年初地熱播劇《安家》裡,有一個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小區停電後,房似錦來回爬了三次28層樓,給住戶阿姨送水送飯。這不是編劇為了劇情需要無端幻想出的情節,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那些擁有社區責任感的房產經紀人中的故事。
  • 日本超級機器狼:高科技「麥田裡的守望者」
    日本超級機器狼:高科技「麥田裡的守望者」 2017-08-28 13:16:28 (來自:中國日報網) 這個機器狼看上去就像地獄惡犬
  • 秦玥飛:黑土麥田的守望者 帶動農民創新創業
    大學生村官創業在融資、產品銷路、品牌建立上都有很多困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是什麼是大眾,城市裡面只有少數人,中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還是在農村。中國應該有更多傑出的鄉村創客,為中國農村的發展創造可持續的影響。他希望,在貧困的鄉村有優秀的人才,讓這些人才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實現自己的夢想、百姓的夢想,讓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
  • 海南黎鄉香格裡拉的奇妙旅程:2萬年古人類遺址,1個麥田守望者
    當他看著洞內華麗生色的巖石,流露出興奮的神情,我心裡有了答案:他喜歡探尋大自然的神奇,發現未知的世界。探尋完錢鐵洞後,走出洞外後,我們發現了另一番景致。山腳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行在稻田間,那是黎民們正在用鐮刀收割著稻子。忙碌喜悅的樸實臉龐,靜靜講述著黎鄉豐收的美好,一派豐收美景緩緩展開了黎鄉桃源的優美意境。
  • 治癒系動漫插畫壁紙丨你絕對溫存,絕對可愛
    這裡是鹹魚雜序,歡迎來到鹹魚的聚集地,分享一群鹹魚的理想生活,定期推送動漫、小說、壁紙和身邊的事,帶飯食用更佳哦~治癒系動漫插畫壁紙丨你絕對溫存,絕對可愛>你絕對溫存,絕對可愛,生機勃勃,全無畏懼而且自信。
  • 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
    我記得我之前上大學的時候,有老師跟我說,你應該成熟一點,你現在不是很成熟。當時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就是,可能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讓大家看到了,所以以後得注意一下。時過境遷,當我今天我再回過頭來去想這句話的時候,我認真的去想了一下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到底是什麼?是不玩遊戲,還是不看動漫,還是少說多聽?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是不成熟嗎?
  • 什麼叫守望者?守望者要做什麼
    什麼叫做守望?守望包括守衛和盼望。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守望者就是一個代禱者,要做的就是為別人代禱。因此,我們常常聽到守望禱告這個詞。在主裡,我們是一家人,我們都要成為守望者,互相守望。作為一個守望者,我們要思考:守望者要做什麼?守望者要做的僅僅是為別人代禱嗎?
  • 麥田裡的宋朝給了我們答案
    中國擁有著5000年的歷史,這麼漫長的歲月裡產生過無數的王朝,每一個王朝各有各的特色,都有過自己的輝煌。時過境遷,那些封建王朝全部消失不見,只剩下的曾經神聖不可侵犯,但現在卻被無數普通民眾參觀的皇陵。人們希望透過這些皇陵,感受到曾經歷史的厚重,感受著那些王朝的輝煌往事。
  • 導演版《正義聯盟》和公映版有什麼區別?你看《守望者》就知道了
    電影的導演剪輯版國產電影因為產業不成熟,導演剪輯版還是比較少見的。但是電影產業非常成熟的美國好萊塢,導演剪輯版還是相當常見。這個原因非常的簡單,導演個人創作和商業利益的碰撞。這就導致自己拍的電影,被資本公司的團隊剪輯,與導演原來想要呈現的電影相差甚大。這個電影上映如果票房好也就罷了。如果票房不好,口碑質量稀爛,同時導演還不服。這樣對於這部電影報以期待的觀眾,自然想要看到導演剪輯版。
  • HBO《守望者》第一季真的有那麼爛嗎?
    還有羅伯特.雷德福成為總統,這也是漫畫結局中的設定,而他制定的法律「瑞佛法」也是劇中的矛盾點之一。上周我也寫過一篇了,基本也說了第一集的一些細節,都在對應著《守望者》原著的一些點,而第二集同樣也是有很多對應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