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一生,隨天命而行,此「天命」便是命中注定之事,說來神奇,讓人覺得有趣,有人當著玩笑聽聽,有人當著「胡語」聞聞,皆可,皆行。
中國古代算命術,由來已久,從伏羲一畫開天地進而演繹出八卦,再經後人推測,成為六十四卦,加之天幹地支、五行、四季、方位等等,由一些基本元素組成一套系統的「命理」學。這其中分為兩個派別,其一為正統文人學派,通過合理的方式尋找事物間的必然規律和內在聯繫,如此對周邊世間進行符合「道」的分析,其中「命運」自可窺見;其二為江湖術士,只為混口飯吃,為了營生,懂得一些雞毛蒜皮,便妄測天機,導致自身「命運」紊亂,非可取行徑。
明朝有位先生,其名「袁了凡」,原名「袁黃」,他晚年著了一本善書名為《了凡四訓》,是為督促兒子往好的地方學習,積德行善,如此天然本性才能散發出來,才可不枉此生。老闆《紅樓夢》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曾出資出品了一則電影,便是這《了凡四訓》。
影片中,袁了凡的兒子說是讀書讀不進去,心裡很亂,不知什麼原因,於是把這困惑告訴父親。袁了凡聽後,便說起了命運,便說起了自己的過往事情。
那時父親早亡,自己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認為讀書考取功名實在太不保險,於是讓我棄書從醫,若能把個醫生當好,便可有一份收益,並且還能幫助別人,這是多大的好處呢!但某天,我到一個寺廟去,遇見一位「道長」,他看我「面相」,說我是當官的「相」,應該繼續讀書。我見他態度誠懇,便把我棄書從醫的事情告訴這位道長。道長聽過建議我該繼續讀書,於是我又踏上了學習路,
把道長請到家中與母親交代了清楚,道長與母親說到家中的情況,被母親奉為「神人」,我也按照「道長」的話讀書學習,之後所考的一切功名皆和道長所說相符。此時我便認為人的命運是既定的,不可更改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按照道長所言,事業晉升會很難,並且沒有子嗣。可事實並非如此。晉升雖然緩慢,但實際上還是晉升了,只是快慢的過程而已,此命好像並沒有改變。當時的「我」本為「命」以被「道長」算定,心中便無妄想,便無苦求,便無邪念貪著,到寺廟裡進修心中也不起絲毫「雜念」。有一禪師與我會面,本以為「我」定力了得,不起雜念,一番交流才知,乃是自己已被固有命運束縛住,因為心中無望,所以無妄,這樣一顆「心」死,活著也便是行屍走肉,又有何真知灼見呢?
問這禪師,命運可否變化,禪師回答,若是不被束縛,命運自然變化。「命」在自己,「福」也在自己,修「善」才能「得」,此為「不二法門」。
影片中兩人就此做了很高深的探討,總結最後便是要多行「善事」,唯有多做「善」事才可修「福」。這樣的話經常聽到,但何為「善」,如何行「善」,帶著一個目的去做,如此心中的「福田」能夠出來?我是不太信的,積德行善是對「道」理解後自然而然的一種行為,並非盲目的去進行,當人對於不能理解其中根本含義的人,去積德行善也是極好的事情。如果大家都這麼去做,智慧的光芒自然會照到每一個人,最後大家都可有「福」,這是真實不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