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充斥著不少說劉備虛偽的言論,匡扶漢室是假,替關羽報仇是假,白帝託孤也是假的,劉備就是不折不扣的偽君子。然而歷史上的劉備真的是偽君子?筆者認為,劉備並非偽君子而是真君子。在史書中,也能找到許多證據能夠證明劉備並非偽君子。空口無憑,下面筆者就舉白帝託孤這個典型例子來證明。
關羽、張飛先後身死,夷陵之戰又遭遇慘敗,劉備心力交瘁下,病倒在白帝城,臨終之前託孤於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如果我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你就自己選一個吧)注意《三國志》記載的劉備託孤之言與《三國演義》是不一樣的。《三國志》說的「君可自取」的「取」,應為選擇之意,意思是說你可以從我的兒子裡面重新選擇一個去輔佐,《三國演義》卻把「君可自取」篡改成了「君可自為成都之主」,意思是說你可以自己當皇帝,這樣一改,意思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動。這時候網上出現了這樣一種言論:劉備怎麼可能願意將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拱手送人呢?肯定是劉備對諸葛亮的一種試探,其實在白帝託孤之時,劉備已經埋伏好了刀斧手,假如諸葛亮默認了劉備的說法,下一秒就會被刀斧手砍死。
可是,劉備本來也就沒有說過諸葛亮可以自己當皇帝的話呀!我們且不論劉備埋伏刀斧手這個論證是否正確,這個觀點的前提:劉備說過諸葛亮可以當皇帝。劉備既然沒說過呀,那這就是假的,用虛假的已知條件,如何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呢?那些用《三國演義》篡改以後的託孤之言來指責劉備虛偽,不是很荒謬嗎?
當時蜀漢是一個什麼情況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劉備託孤之時,益州遠比諸葛亮北伐前夕更為疲敝。外交上,與孫權的聯盟破裂;軍事上,精銳部隊損失殆盡;政治上,南中各郡紛紛反叛。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諸葛亮有能力挽救這千瘡百孔的蜀漢江山,以劉備的才智,會不清楚殺諸葛亮的後果?可以這樣說,沒有諸葛亮去力挽狂瀾,蜀漢在劉備死後,僅僅依靠阿鬥,那絕對支撐不了幾年的,於情於理,毫無保留的信任諸葛亮,是劉備的唯一的選擇,而且劉備以知人善任著稱,會看不出諸葛亮高潔的人品?
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稱讚劉備道: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所以那些質疑劉備白帝託孤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劉備能夠毫無保留的信任諸葛亮,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所謂:為知己者死。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託孤之情,諸葛亮真的把後主劉禪當成了自己的兒子,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白帝託孤是真的千古佳話。
白帝託孤已經足以證明,劉備並非偽君子。
參考文獻:
《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