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你就是「民主的敵人」

2021-01-07 柯基觀察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最起碼的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吧,這不應該是隨便個大學生都知道的吧?

但是把自由延展成瘋魔狀態的美國民主黨教授,就不會明白這一點。

美國的社會學教授根本就沒有什麼含銅量,就是一種混飯吃的職業,唯一的就業途徑就是當教師騙人,如果一個美國人說他是社會學科類的,又不是教師,那他一定就是個無業游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羅伯特·賴希(Robert Reich)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有職業的社會學科教授,1月3日他在推特上將宣布挑戰拜登勝選的以克魯茲為首的11名參議員列為「民主的敵人」,並將名單在推文上列出來。

顯然,這位民主黨教授信奉的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誓死不讓你有開口的機會」。有很多民主黨人隨後跟風說這些共和黨議員應該被逮捕,並以煽動罪和叛國罪受審。

很熟悉的味道,這是要揪出來批鬥的節奏嗎?難道美國大學生都是被這種教授教育出來的?看來美國大學已是孕育指鹿為馬的人才之地,最拿手的技術就是給別人貼標籤。

民主黨不但不民主,還要成為自由的敵人,共和黨專家評論說:民主黨人應該對我們的選舉制度有信心,而不是那種誇張的、憤怒的一副天生正確的賤樣。將對方為「叛國」無視大量的大選舞弊指控才是對美國民主體制的真正背叛,

民主選舉應該是誠信的,經得起審計的,不讓對選舉舞弊進行揭露和指控,才是「民主的敵人」。

相關焦點

  • 美國教授不給黑人學生「特權」停職,羨慕中國老師。你怎麼看?
    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克萊恩教授收到一群自稱黑人同學的「非黑人盟友」 學生發來的郵件,稱因為最近的「弗洛伊德案」和抗議活動,黑人一直受到不平等待遇,遭遇了「創傷」,要求教授放寬對黑人學生考試的要求,包括推遲考試、延長作業期限等。但克萊恩教授回信拒絕了,稱線上課程無法根據名字判斷學生人種,「如果是混血兒怎麼辦?我要完全讓步還是讓步一半呢」 ?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其實,美國大選就是美國人的事情。無論選舉是否混亂,無論最終是誰勝選,中國人也就是看看熱鬧。當然,這熱鬧也不白看,旁觀者不僅能長見識,還能長知識,可以重新認識那傳說中的美國民主制度。這樣的民主制度看上去很美,但問題是,經選舉產生的國家領導是否真能代表人民利益。 在建國初期,美國人很重視社會道德,而且把道德與民主聯繫在一起。按照當時流行的觀點,國家政體可以分為三類,即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每一種政體在統治方面都有其自己的根本原則和精神:對於君主政體,則是恐怖;對於貴族政體,則是榮譽;對於民主政體,則是德性。
  • 清華教授演講被評「不接地氣」,為什麼總有專家發表不合常理觀點
    為什麼這位教授的演講會「刺痛」大家 我們回過頭來反觀,這位清華大學教授的觀點:她說,不確定年代裡,對教育的普遍焦慮,成了這屆父母都非常確定的事情。 你的孩子10點睡,我的孩子11點睡,他的孩子12點睡,你上2個補習班,他上4個補習班,我上8個補習班。最終,我們的孩子在一路設計和要求中,考上了大學,卻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要幹什麼,為了什麼。徹頭徹尾地成了空心人。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66期:美國的多重危機
    前幾天,我通過視頻參加了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芒克辯論,我和英國牛津大學的一位資深教授一對一辯論這個題目,就是中國戰「疫」模式和中國模式,我專門提到,今天如果你在中國生活,免於感染新冠肺炎的安全感,或者免於死於新冠肺炎的安全感,高於美國至少100倍,背後當然是中國的制度優勢。
  • 鞠建東:比「起飛」更重要的是「降落」|教授觀點
    王勇讓我來發言5分鐘,談談我理解的新結構經濟學的貢獻與發展。昨天晚上我做今天發言的PPT, 就在想我講什麼?剛好看到網上北大國發院周其仁教授前幾天在第二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的一個很火的發言,主題叫「『起飛』後的增長」,很受啟發,那接下來我就用五分鐘時間討論一個觀點,就是「比起飛更重要的是降落」。
  • 高衛華:清教傳統與美國民主的精神
    以清教主義為特點的、美國化的基督教改革運動從一開始與社會改革運動結合在一起,力主個人積極自願地參與政府的活動。在美國,清教主義是與民主聯繫在一起的,它賦予了美國民主獨特的特點」。在美國,宗教雖然沒有向美國人提倡愛好自由,但它卻使美國人能夠極其容易地享用自由。這裡,宗教的精神和自由的精神結合得近乎完美。美國的神職人員都一致主張自由,甚至那些不同意信仰自由的人也不例外。
  • 「兒媳,你月薪2萬,我同意你跟我兒子復婚」「我不同意」
    如果男人拎不清自己的位置,從一開始就認定父母勉強同意了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虧欠了父母,婚後讓妻子代為補償的話,那麼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女人高嫁,不全是外人看起來那麼的光鮮亮麗,還有承受各方面的壓力,男人應該更加體諒妻子,而不是以此來認為這是妻子的本分。
  • 要拯救環境最好不生孩子,讓人類滅絕!這個英國教授的觀點,網友吵瘋...
    但在最近的一個雜誌採訪中,來自澳洲的哲學教授Paticia MacCormack提出的一個環保觀點,卻引起了網友激烈的抨擊,原因是聽起來太過反人類: 「解決氣候變暖的唯一辦法 ,就是讓人類滅絕。」
  • 美國哈佛教授的觀點,你認可嗎?
    哈佛教授給出了答案。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臺下近千名學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內核:中華民族特徵。在他的情緒帶動下,現場氛圍一直熱血高漲。
  • 黃星原大使推特帳號被封,美國政客標榜的民主言論自由遭打臉
    被暫停的原因就是由於「違反推特規則」。中國駐世界各大使館利用每一個社交平臺抗擊西方媒體與政府發起的輿論戰,推特也就成為中國政府在全球抗擊不和諧聲音的工具。這樣西方有關人士就不同意了,上個月20號美國國會議員曾致信推特執行長傑克.多西,敦促後者封殺中國官方帳號。儘管當時推特官方表態不會刪除這些帳號,如今看來,推特只是嘴上一套,背後一套!
  • 教授觀點 | 袁志剛: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深層矛盾和基本走勢—從零和...
    冷戰背景下,為面對共同的敵人,團結與一致是主流。冷戰結束,共同的敵人不再存在,內部分化出現,矛盾加劇。同樣,隨著德國等歐洲國家製造業的發展,歐美之間的產業鏈鍛造也存在合作與競爭的矛盾。1999 年歐元的推出,意味著國際貨幣體系與金融體系方面的爭霸開始。冷戰結束,全球結構由兩霸的穩態結構轉入「一超多強」結構,後者相對不穩定。
  • 北約前秘書長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我們民主國家必須重新團結...
    導讀: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2009-2014年任北約秘書長,2017年創立「民主聯盟基金會」。12月15日其在《華爾街日報》刊文,高舉「自由」大旗,號召世界上的民主國家重回美國身邊,抵制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文章對拜登上臺寄予厚望,倡議民主國家合圍中國,並暗示歐洲擺脫對華貿易依賴、多向美國交保護費,為美國「搖旗吶喊」的力道不可謂不強。
  • 清華教授王紹光:美國大選「最後一戰」,不過是選舉嘉年華
    作為2020美國大選的最後一個法律環節,國會宣布選舉結果往年「儀式感」更強,時間也會在一天之內,但由於川普總統至今不承認敗選,並敦促共和黨議員對國會認證程序提出質疑,更在社交媒體上號召其支持者1月6日到華盛頓特區集會,或令此次選舉的最後一步邁得更加漫長。
  • 阿拉伯之春啟示:民主為什麼不能當飯吃?因為德先生離不開賽先生
    「佔領華爾街」事件顯然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美國中下階層人民的利益——而通過「佔領華爾街」讓美國政府或社會知道、了解他們的「民意訴求」,以促進或迫使他們出面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因為他們的利益被1%的富人侵佔了,掠奪了,他們要抗議這些「不公平」待遇,他們希望提高他們應得的利益。
  • 話說川普2:誰破壞美國夢,誰就是我的敵人
    誰破壞美國夢,誰就是我的敵人美國夢是成功夢。川普的家在川普大廈的頂層。從陽臺上向外望去,風景無敵。川普毫不諱言地說:美國夢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利益。許多人也像川普一樣,懷揣著美國夢,比如奧地利移民、動作電影明星施瓦辛格。他們都是美國夢的實踐者和實現者。
  • 中國人大二級教授時殷弘表示:中國應該銷毀核武器取信於美國
    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只是把核武器當成了保衛國家的工具,而不是向美國一樣,把核武器當成侵略的武器。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時殷弘曾在《戰略與管理》等雜誌刊物上發表論文,公然鼓吹「銷毀核武裝取信美國」的觀點。時殷弘的言論一經面世,立馬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的聲討,聲稱時殷弘是當代的漢奸。
  • 哈佛教授曼昆不教《經濟學原理》了,考研的你還記得他的教科書嗎?
    上個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格裡高利•曼昆(N. Gregory Mankiw)在自己的博客上發了一條標題為「Passing the Baton」(傳遞接力棒)的短文,裡面連結著哈佛大學校報Harvard Crimson關於其不再教授《經濟學原理》課程(課程號:EC10)的報導。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曼昆是誰?他不教這門課關我什麼事?
  • 德媒:美國國會大廈被砸民主燈塔三觀盡毀 專家怒指川普煽風點火...
    中國小康網1月7日訊 老馬 武裝抗議者在街頭的混亂聲中衝進國會大廈,這不是你在美國習慣看到的畫面,但周三(1月6日)下午,這樣的場景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上演,因為美國總統川普不接受自己大選失利,並告訴他的支持者,不要讓民主黨從他們手中搶走大選。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
    沸沸揚揚的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還時不時冒出一些「插曲」,似乎沒到真正塵埃落定那天,就尚存變數。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
  • 美國都出這麼大的事了,你猜政治學者在幹什麼?
    但你們不是什麼被壓迫得連發聲都做不到的邊緣群體,你們是一群衣食無憂的中產特權階級啊,一群自詡為美國最懂政治的精英學者啊,到頭來就這?所以這封信也就是小圈子的自娛自樂,出了政治學術界,沒人把他們當回事。如果今天紐約的計程車司機寫個聯名信說不「倒川」就罷工,可能都比他們不痛不癢的一張紙更受重視。這就是美國政治學界的現狀。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