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滴滴出行 星恆電源為共享單車配套鋰電池突破100萬組

2021-01-11 電池中國CBEA

共享單車、物流、快遞等領域正引領鋰離子電池在電動輕型車市場的快速爆發。據電池中國網了解,截止到今年3月,星恆電源已為滴滴出行旗下青桔電單車配套100萬組鋰電池。

據悉,星恆電源自2017年便與滴滴出行建立了合作,並成為滴滴旗下青桔電單車的重要合作夥伴。同年,星恆電源開始向青桔電單車供應首批電池。

事實上,與滴滴出行的合作只是星恆電源在電動輕型車領域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隨著共享交通的快速發展,共享電單車的需求日益加大,星恆電源已累計為電動輕型車裝配超過1000萬組鋰離子電池。

隨著電動自行車新國標的落地實施,以及共享單車、物流、快遞等領域對電動輕型車需求的急速增長,不少電動輕型車企業開始使用鋰電池替換傳統鉛酸蓄電池。作為電動輕型車動力鋰電池領域的頭部企業,星恆電源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發及市場積累已超過16年。公司針對電動輕型車的不同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推陳出新。

如共享電單車應用領域,對動力電池的安全、耐用、智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星恆電源立足於滿足用戶需求,尊重用戶體驗,在保證產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提升產品的皮實耐用性及智能管控水平。

此外,基於共享電單車的實際應用,星恆電源還率先將七級防水應用於共享出行電池,應對共享電單車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複雜路況,確保用戶在浸水、涉水等騎行場景中也能安心無憂。

在共享電單車電池規格設計上,星恆電源結合市場實際需求,率先帶領業內企業走出「過於追求輕薄短小」的誤區。同時,公司基於大數據分析,以「精準匹配用戶實際使用需求」的理念設計適配規格。既避免低容量電池頻繁更換給共享出行業務帶來較高的運營成本,又較好地滿足了共享電單車運營對動力電池的重量與續航要求。

同時,公司基於獨特的智能算法,在共享出行電池產品的設計中,提供汽車級的精準SoC,使得儀表的顯示精準度誤差控制在5%之內,有效避免中途「甩客」現象。

得益於公司在電動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的技術積累與產品矩陣拓展,公司合作客戶幾乎囊括了如青桔、雅迪、小牛、愛瑪、新日、臺鈴、綠源等國內電動輕型車一線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星恆電源同時也在歐洲市場長期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鋰電池配套在歐洲電動兩輪車市場佔有率位居前列。

相關焦點

  • 最近大家都在探討的話題:電動車行業史上的首次,為什麼是星恆?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電動鋰電車的市場規模正式超過1000萬臺,其中共享電單車的投放有望突破500萬臺。但在鋰電爆發的同時,由鋰電池濫用、應用不當導致的熱失控事故時有發生,這其中一方面跟部分投機品牌產品技術不達標有關,但也有一方面原因則是因為從整車企業、終端商家、消費者以及運維點在相關安全性知識的欠缺有著極大的關係。
  • 美團、滴滴、哈囉同入局,共享單車通電後又是門好生意?
    在共享經濟火熱時,除了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也曾悄然興起,無奈並沒有掀起多大風浪,玩家們也黯然收場,倖存者寥寥無幾。但最近風向開始變了,哈囉、美團、滴滴等大佬紛紛入局電單車,一場新的戰事正在打響。單車通電,市場再變疫情影響下,大家的出行方式發生了一定變化,不少擠地鐵、公交的人換成單車和電動車,陰差陽錯之下共享出行領域迎來第二春。面對商機,阿里的哈囉和滴滴的青桔先後傳出巨額融資消息,在保持共享單車運作前提下,現金流紛紛落到電單車上。
  • 星光璀璨 日升月恆 | 星恆攜全場景適用「超鋰S7」亮相南京展豔驚...
    其中,為打通產業鏈上下遊籌備已久的「中國電動車鋰電夥伴行動」一呼百應,得到合作夥伴的踴躍支持;顛覆性創新,應用新一代鋰電技術的「超鋰S7」,驚豔亮相;升級鋰電銷售/消費體驗、全球首推的「星服務計劃」和第四代智慧檢測儀(Smart Star 4.0),也順利交付使用;星恆第1600萬組鋰電池,更在萬眾矚目下成功下線。
  • 加碼輕便電摩,星恆鋰電池配套雅迪V1輕摩,震撼上市!
    自新國標落地實施後,鋰電池在電動自行車上的應用呈現了迅猛的增長勢頭,而輕便電摩、電摩的動力供應也在加速走向鋰電化,行業呼籲了多年的鋰電時代正在到來。 近日,一款搭載星恆鋰電池的雅迪V1輕便電摩,重磅面世!
  • 滴滴青桔、美團入局電單車 中國共享電單車將投放800萬輛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在今年,電單車市場出現新變化。除了早已入局的哈囉出行,滴滴青桔、美團也開始加速電單車布局,行業格局瞬息萬變。
  • 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哈囉出行掘金網約車市場
    摩拜單車正式停止服務,相關業務、服務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美團單車"。這個結局在2018年美團全資收購摩拜之際便已註定。 彼時,ofo末日掙扎、摩拜賣身更名,關乎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為"以共享單車作為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的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2018年,哈囉出行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曾經,共享電單車只是小玩家的戰場,但經過三年的洗牌,小玩家所剩無幾,只留下小遛共享、松果出行等頑強活著;如今,由於政策鬆動、盈利可期,美團和滴滴都來攪局,他們要從先行者哈囉嘴裡搶下一塊肉。這是哈囉的生存保衛戰 ,也是美團和滴滴向超級獨角獸進階的必經之路。
  • 哈囉想要在滴滴出行中分一杯羹 滴滴想進入單車市場 咋這麼亂
    一說到出行,你會想到什麼?招手即停的計程車,APP上呼叫服務的共享出行,還有完全靠人力的共享單車。在共享出行方面,滴滴目前處於中國的「老大」地位,共享單車方面,哈囉也絕對是鶴立雞群。只是,現在這兩個傢伙,好像有一場「硬仗」。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共享電單車2.0時代:從野蠻生長到聚焦下沉
    在這之前,摩拜和ofo率先推出共享電單車,盲目入場,因為不合標又被連夜清場。在這之後,電動車有了「合法身份」,日均7億次的騎行需求量,吸引了大量資本入場,共享電單車進入2.0時代。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數量將超過800萬輛。
  • 「森財之道」共享電單車:2千億市場的風能吹多久?
    早在2017年,摩拜和ofo就嘗試做電單車業務,後來北京等一線城市相繼發布文件,表示對共享電單車不鼓勵發展,隨後在二線等主要城市直接叫停了共享電單車。直到2019年4月15日「新國標」正式出臺,行業的標準化,讓美團和滴滴迎來了最合適的上場廝殺的機會。
  • 哈囉、滴滴在出行市場展開全方位爭奪戰
    憑藉在硬體上的技術優勢和正確的市場策略,哈囉成了共享單車最終的勝利者。所以,哈囉在「下沉市場」是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哈囉出行將目標定為「下沉市場」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當前滴滴也在下沉。今年3月,滴滴推出了面向「下沉市場」的新品牌——」花小豬打車」。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公布11月份訂單信息顯示,推出不到一年的花小豬11月訂單量為354萬單,位列行業第8名,成為今年出行行業的現象級產品。
  • 不止於共享兩輪,哈囉出行完善兩輪出行生態
    11月27日,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哈囉出行與包括雅迪、愛瑪、鳳凰、綠源等整車廠商以及電池、電機、智能鎖等配套零部件廠商近400家企業參會。會上,哈囉出行宣布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被外界視為其正在不斷完善兩輪出行生態,深化兩輪出行的發展戰略。
  • 滴滴出行: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
    11月3日,滴滴出行對外披露,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隨著10月「滴滴喵喵節」的上線及多品類、品牌發力拓展,滴滴致力為用戶帶來實惠和多元化服務,目前滴滴月度活躍用戶持續增長。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在公司內部「在一起」全員會上表示,年初面對疫情對交通出行的巨大衝擊,滴滴和廣大司機師傅共同努力,全力抗擊疫情。網約車、花小豬、計程車實現高質量快速增長。
  • 共享單車還能騎多久?
    幾乎是在很多人不知不覺間,青桔單車、摩拜單車以及哈囉出行等共享單車的起步價在2019年悄然提高到1.5元,一次騎行往往要花費2元到3元,經常貴過公交。「新華視點」記者近期在北京、成都、福州等地走訪調研發現,從今年3月到11月,共享單車「不約而同」再三調整計價規則。資本「退燒」後,擁有數億用戶的共享單車能走出一條什麼樣的路?
  • 共享單車博弈分析:以摩拜、ofo為例
    但是,根據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的數據,2016年8月主要共享單車的應用覆蓋率僅佔0.12%,相比打車軟體滴滴的11.39%的應用覆蓋,共享單車模式的市場滲透率相當低。單獨以北京市共享單車需求為例,共享單車目前主攻的一二線城市情況類似,北京地鐵的日客流量900萬-1000萬人次,考慮往返計算,約500萬人每日乘坐地鐵。
  • 鋰電池電動汽車和鋰電池品牌電動車排名
    成立於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集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及其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端兩輪電動車製造企業。3、愛瑪電動車愛瑪鋰電池電動車是愛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愛瑪電動車是中國輕工業100強輕工業企業之一,是國家認證的五星級服務單位。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美團在8月最新財報中稱,他們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投入。王興也在財報會議上提到,共享電單車對美團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有更高效的平均周轉率,有更好的單位經濟效益,有短期盈利的可能和巨大的市場機遇。  無獨有偶。
  • 風起共享電單車,小玩家離場進行時
    共享單車的戰事尚未熄火,共享電單車又成了刀兵相向的新戰場。哈囉出行和滴滴旗下的青桔單車先後傳出了巨額融資的消息,現金流充實之際紛紛將棋子落在了共享電單車。另一家共享單車巨頭美團單車,將採購超過200萬輛共享電單車的計劃不脛而走,也再次將共享電單車推向了輿論中心。作為與共享單車模式相似的「兄弟賽道」,共享電單車可謂命途多舛,直到2019年電動車「新國標」開始執行,共享電單車才逐步駛出政策的灰色地帶,也為滴滴、美團、哈囉出行的「三國殺」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