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發行的藝術系列中非郵票中,有關著名畫家安東尼奧·凡·戴克的有13枚小型張和2枚小全張,用以紀念這位偉大的畫家。
安東尼奧·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 - 1641)是佛蘭德(今比利時)有名的巴洛克藝術風格畫家,曾擔任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宮廷首席畫家,其藝術風格影響深遠,尤其在肖像畫創作方面,影響達150多年。
凡·戴克出生在一個富商的家庭,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繪畫,又受到了畫家亨德克·凡·拜利的悉心啟蒙,繪畫技藝突飛猛進。
與其他畫家比較,凡·戴克的創作題材並不特別,也是聖經、神話、人物肖像之類的題材;他的繪畫技巧也不特別,只是畫面布局巧妙與否,技藝嫻熟程度不同而已。他的與眾不同在於「傑出的運用色彩和光線的能力」,這一能力使他被稱為「美術史上善用色彩者」,以致他所使用的一種棕色的油畫顏料被命名為「凡·戴克棕」,後來的早期攝影、印刷作品也經常使用這種顏色。
凡·戴克之所以善用色彩,是因為他採用了一種「中間層上光」的方法,用來使已幹的底層表面溼潤,以便新畫的顏色能很好地融合和黏結,並能重新趁溼作畫。
根據德·麥爾倫說法,凡·戴克是把盛威尼斯松脂的容器放在熱水中加溫,用松節油以1:2 比例稀釋,作為肖像畫的中間上光油。這樣處理後的畫面既豐富多彩又鮮亮明豔。
總的看來,儘管凡·戴克被藝術界認為是水彩畫和蝕刻畫的創始人,但是他最主要的成就還是體現在肖像畫上。作為魯本斯的合作者之一,他作品中華麗風格的形成也受益於魯本斯,但他在繪畫技法上更加靈活,而且色彩不同於魯本斯,最終使他成為有著典型風格的巴洛克肖像畫家。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凡·戴克的代表作之《查理一世行獵圖》:
這件作品是他繪畫技藝的集中體現。作品採用具一格的背景,明暗色彩的絕妙對比描繪了國王查理一世狩獵歸來的情景。
畫中的國王戴著黑色禮帽,穿著華麗的服飾,腰間掛著佩劍,右手用一根木棍撐著地站在草地上,透漏出神情高傲,難掩自命不凡的氣勢。他的站姿很有矯揉造作的味道,好像故意站出來要畫家作畫。不過從面部表情看,國王顯得很有學者風範,善意而從容,溫文爾雅,紳士氣十足。他的兩個侍臣和馬匹緊隨其後。再緊接著的是棵大樹,枝葉繁茂地把侍從和馬匹都給遮掩了。遠處湖面平靜、樹木蔥鬱,天上白雲繚繞。在色彩的處理上,整個畫面的色彩統一在夕陽的光照之下,顯得溫暖而柔和,十分符合人物的氣質。閃閃發光的衣飾,雲層射出的光線,都被刻畫得十分細膩。真不愧為著名的傳世精品
尤其是畫中查理一世的鬍鬚樣式,被稱為「凡·戴克式」, 成為19世紀在美國和英國流行的鬍鬚樣式,引領了一種潮流。
讓我們從下圖中的三個方位來詳細看一看這種鬍鬚樣式吧,是不是有些「山羊鬍」的味道呢?
凡·戴克因肖像畫而名聲大噪,首要原因是他確實畫得好。比如畫公主時,他會依照慣用手法,誇張地把她的體型拉得瘦長些,再把臉給縮小,配上一個蓬蓬裙,自然地流露出怡然驕傲的神情,盡顯雍容華貴。
另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繪畫對象了,不是國王就是銀行家,非富即貴,他們特別追求盛名,尤其樂於宣傳,凡·戴克自然而然也就隨之聲名遠揚了。
總之,凡·戴克的肖像畫對英國的雷諾茲、庚斯博羅、勞倫斯等人都有影響,可以說他影響了英國整整一代的畫家,甚至到了19世紀,這種影響仍然存在。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