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之陳蔡絕糧

2021-01-18 雲橋談文化

孔子的一生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是他和他弟子險些餓死於陳蔡的包圍之下。提到儒家文化,實際上永遠繞不開這件事情,因為這事反應出了孔子的思想理念的模樣和真正的君子、聖人的標準是怎樣。我就姑且以故事的口吻來大概敘述一下,這一著名的「陳蔡絕糧」事件。聲明:當然以下內容和正史相出入甚遠,屬於個人改編,不喜勿看。

毛筆字生成器生成

孔門被圍

孔子受到楚昭王之邀,帶著弟子前往楚國講學。

路上經過陳蔡兩國,由於孔子的威望和能力不小,陳蔡兩國忌憚孔子。如果讓楚國強大起來,陳蔡兩國遲早滅亡。雖然兩國也受過孔子講學之恩,但是關乎國家未來根本馬虎不得。

陳蔡兩國的領導階層,發動官兵將孔子一行人攔下來。孔子等人想走也走不了,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圖片來源網絡 電影 孔子

徒弟發火

在囚禁的圈子裡,孔子一幫人的糧食很快就見底了。這時候他和弟子收集一切可以找到的食物和野地裡面能吃的東西。但好景不長,食物很快見底。弟子們很多都餓到病倒。

人心開始動搖了,弟子們覺得不值得跟著孔子白受到這冤枉罪。下級都不滿了,而這個上級在幹嘛?

孔子每天照樣講學和唱卡拉OK。搞得就像個沒事人一樣。這時候,子路看不下去了。

子路何許人也?一個喜歡健美的肌肉猛男。本來是和孔子對著幹的,孔子教人道德知識,子路授人武術技擊。最後被孔子一番說教,拜倒門下。他從此跟著孔子混(實乃「孔子的保鏢」),但是性子還是很急,有一說一的。

這不,子路看見外面的師弟兄已經危在旦夕了,孔先生在裡面還裝模作樣的。不禁罵道:「我當個君子,現在變成孫子。老師這是整天吹牛,仁義道德都是假的。要不怎麼把我們搭進去了。現在我們都這番慘狀了,他老家人還講什麼學、還唱什麼歌?」

其他的弟子也回應道:「是啊。老師估計是教錯了。我們現在哪有當君子的一點好處。哥幾個都走黴運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邊身為「學習委員兼任紀律委員」的顏回聽見了。他悄悄停下了手中的活,像泥鰍一樣往孔子所在地方滑去。

子路眼尖看見了。大叫一聲:「不妙。顏回跑去打小報告了。」眾人一下安靜了下來。

這個顏回又是何許人?孔子的得意門生,論語裡面都把顏回誇出花來了。安於貧窮,勤於治學。一心仿舜的他,被人封為復聖顏子。是孔門的二把手,未來的儒家正統接班人。

圖片來源網絡

夫子布道

顏回進到裡屋,對著孔子耳語了幾句。孔子一聽有點氣了,這些學生太不爭氣。孔子命令道:「把他們叫進來。」

顏回點頭出門,出門看見子路等人都在門口候著了,帶著他們進入室內。

孔子看著子路就道:「說吧,你想表達什麼?」

子路如實回答道:「老師,君子是受人愛戴的,為什麼我們卻被人排擠和逼上絕路?我看你講的大道理都是錯的。如果我們是對的,為什麼還受到排擠呢?你的想法也是有問題的,要不怎麼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有心思上課和唱歌。」

孔子越聽越氣:「你啊,你白學了。我是不會因為生活走上絕境而放棄的。你以為所謂的君子和有德之人都過得順風順水的?商朝的比幹,卒。吳國的伍子胥,卒。我們和他們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了。」

孔子正色道:「困境是最考驗一個人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吃點虧就放棄,那麼他不但不是君子,更不會是聖人了。人的品德和能力都是在考驗中成長的。晉文公重耳、越王勾踐,他們哪一個不是在逆境中成就一番偉業?」

孔子大聲疾呼:「君子遇事貴,小人遇事廢。人生谷底,觸底反彈。」

孔子再次審視眾人,弟子們內心重新充滿了陽光。

七天的苦難日子熬過之後,楚國接到通報前來救援。陳國人感動,孔聖人居然還活著,修建弦歌臺以表達對聖人的尊重。

孔子和門生們解圍了,中華文化之圍也解開了。如果他們放棄了,儒家又有什麼資格傲立百家之首,並和道釋兩家構成中華文化核心。

圖片來源網絡 弦歌臺

感悟

儒家總說的,修身養性。其實就是修煉人的品質。

在厄運面前,能不能戰勝困境。君子不會因為窮困而改變自己的志向。長期處於安逸的人,永遠也無法知道自己的無限可能性。

普通人患得患失,每天為了糧食和財富擔憂。而君子是以大道而擔憂的。這個是怎樣的大道:仁。

吃飯睡覺這些都是次要的,因為可以輕易得到。但是大道卻不容易,這裡在我看來不是培養什麼理想人格的空談。而是理解道德,這樣幫助我們去構建完整健全的人格。積極入世,本著向善的內涵,為社會作出貢獻。

好的人格,如孔子一樣問心無愧的活著,堅持善並不為外物所擾亂。如孟子所嚮往,不向權貴低頭,不向世俗妥協。如蘇軾所理解的,從苦難中學習並讓自己內心變得強大。重要的是堅持並成為善良、利他的自己。

不能像我故事裡面的子路一樣遇事怪事,而不堅持自己之前的選擇。不要太輕易動搖,人內心完整是不被外物牽著鼻子走的。

可惜儒家文化中蘊含著能給人來帶積極生活的一面。到了後世的腐儒面前,放到注重形式不重內心的培養上去了。

比如,科舉考試,只能檢驗一個人的能力而說明不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多少文人就是滿嘴聖賢書,而終究沒能成為聖人。因為他們和實際已經脫軌,重視前人言論和空談,而非利他、強己。

最終,陳蔡絕糧,絕的是小人,驗的是君子。

圖片來源百家號 孔子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告知後刪除。

相關焦點

  • 諸暨陳蔡水庫除險加固
    陳蔡水庫總工程量322.97萬立方米,共投放勞動力742.37萬工。陳蔡水庫建造倉庫裡,目前仍陳列有1977年維修使用過的雙齒、三角鋤、鐵鋤400多把,石斧、石蟹100多隻,撬棍200多根……簡陋的工具,造就了守護一座城市的宏大水利工程。當地人民的付出遠不止此。水庫建造的當年,移民2228戶,共有9701人離開了家鄉。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琉球的儒家文化之根
    儒家文化作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支配和影響了中國整個思想學術界,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儒家文化依據外在環境和形式,進行了內部的調整和演變,儒學大師迭出。儒家思想經久不衰,經世致用、創新發展以及其自身的比較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 諸暨陳蔡水庫要抓魚啦!最便宜的只要5塊一斤
    零售價格花鰱:15斤以下(含15斤)15元/斤,15斤以上25元/斤;白鰱:5元/斤;陳蔡水庫管理中心歡迎大家前往選購售魚地點為陳蔡水庫捕撈場 陳蔡水庫為諸暨市主要飲用水水源地,為城區及下遊鎮鄉供水,年供水量7000萬立方米,供水人口近70萬,佔全市人口的近70%,是諸暨人民的「大水缸」。
  • 儒家文化能勝過牛仔文化和槍桿子文化嗎?
    方方、梁豔萍之流算是高級智識分子了吧,一個作家一個教授,難道她們還不懂儒家文化?可她們的仁義禮智信又在哪裡?她們要抱洋人的大腿,因為洋人威猛啊,哪裡還顧得上禮義廉恥?中小學校長老師性侵自己的未成年女學生這樣的事也時有發生,女大學生研究生被導師「裸協」更是常見。更不要說激烈的政治鬥爭和政客們的表演了。有智慧的前人曾說過:儒家文化實際上就是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算是說到位了。
  • 儒家學說:中華文化的基因所在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連綿不斷的戰火燒起,迫使著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進行各方面的深度思想,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術派別,有儒家學派、道家學派、法家學派、墨家學派、兵家學派等,其中以儒家學派對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其所主張的學說深深地烙印在了中華文化的基因裡。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春秋魯國人孔子,魯國是周公之子伯禽封地,對周公的禮法進行了大量的繼承。
  • 儒家文化「經史子集」
    這些經典文獻最終在中國儒家的傳統文化裡面歸納起來,就是「經史子集」四個類型,也就是通常說的「四部」。這種分類法在唐朝形成,一直延續到近代,算是傳統文化最有生命力的分類方法。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四庫全書》,就是按照這四個部分的結構完成的。 為什麼叫作「經」呢?「經」,從絲,織布時貫穿始終的經線,與交織其間的「緯」相對,引申為恆常不變。所以經者,常也。
  • 儒家思想文化到底是害了中國人還是救了中國人?
    儒家思想,一個存世兩千多年的思想文化,既能使中國走向昌盛,也能帶給中國人痛苦。那麼儒家思想文化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儒家思想是害了中國人還是救了中國人呢?而這時候的中國仍然處於農業文明時期,而且儒家思想有一種「天命觀」奴化著中國的普通百姓。《論語·顏淵》所講「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每個人都是有命運的,而命運是老天安排的。處在社會底層的人請不要怪社會,因為那是你的命。雖然這種天命觀早在四周之時就已經基本形成,也是到了孔子時進一步固化。
  • 陳蔡絕糧,方顯孔子真聖人!
    陳蔡絕糧,是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過程中,處境最危險的一次,幾乎性命不保。這個時候孔子已經63歲了!面對如此困境,我們看到的是孔子並沒有因被困斷糧而有絲毫煩惱,反而更加精神抖擻地講學,弦歌不衰。並且,孔子還利用這次逆境,對弟子們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使人大受啟發。
  • 探村麗水遂昌|蔡和古村,古老臉譜文化至今悠遠流長
    這個浙南大山間的靜美古村落,不只是古風淳樸,更因古老的蔡和班臉譜文化而名揚。土地廟和蔡王殿已修葺完成。另外,村落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泗洲塘、明清一條街、蔡和祭品等。其中泗洲塘,始於元代末期。麗水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和班、蔡和臉譜,始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70多年歷史。起源於遂昌縣蔡源鄉蔡和村人金小六創辦的提線木偶戲班,之後成立婺劇「蔡和班」。戲班成立之時,蔡和臉譜隨即誕生。
  • 濟寧的九種玩法送給你,搜尋聖人的足跡,感受儒家文化!
    近距離了解儒家文化,進行文化之旅。在這片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聖誕了孔、孟、顏、曾、子思儒家五大聖人。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儒家文化幾乎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在曲阜和鄒城,你可以搜尋聖人的足跡,感受幾千年來被儒家文化滲透的鄒魯遺風。
  • 儒家衣道家骨佛家心,一個字總結中華文化,精闢
    在中國,這種情況是不存在,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讓華夏大地既誕生了儒家、道家這種土生土長的哲學宗教流派,也吸納改進了佛教這樣外來宗教。歷經千年,這三教雖有著不同的學說思想,有過一些爭議,但這種爭議也僅僅停留在哲學範疇,並未上升為矛盾衝突。
  • 《封神英雄榜》傳遞儒家文化 家風家規引熱議
    這個孩子的神回復,讓很多觀眾在一笑之餘也不由想到了最近大熱的另一個孩子——《封神英雄榜》中的哪吒。  由華策影視、上海遠信影視聯合出品,簡遠信擔當製作人兼編劇,陳鍵鋒、張馨予、張迪、鄭亦桐、姜鴻、張明明、吳卓翰、張倬聞等主演的《封神英雄榜》,自年初一開播以來,便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隨著劇情的展開,劇中的重要人物哪吒、李靖都已出場,但這對父子的相處方式卻看得觀眾唏噓不已。
  • 紀念孔子的經典對聯:懷念儒家聖賢,感受文化之美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歷來被譽為「孔聖人」。孔子的學說在傳統文化體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從文化根源上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一舉一動。孔子既然這麼偉大,歷史上自然有許多紀念孔子的好對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紀念孔子的7個經典對聯,懷念儒家聖賢,感受文化之美,真是絕美的精神享受。
  • 基督教和儒家文化為何在古代起到了一樣的作用?對比一下,絕了
    很多人看來標題之後會問,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就拿英國為例,看看基督教在整個英國起到了什麼作用。同理,再對比整個東西方文化,完全就是兩個陣營。一個是以儒家文化為體系的東方陣營,一個是以基督教為體系的西方陣營。這可不是偶然,這是東西方古人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選擇的結果。
  • 談談自己學習儒家文化的心得和體會
    以前我特別討厭儒家思想,但是到了現在我卻無比喜歡儒家思想。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也不複雜,我可以談談自己的經歷。在剛剛走入社會的時候,我的整個人生一片迷茫,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所以,那個時候我就對宗教很感興趣,那個時候我對於儒家我除了知道孔子這個人名之外,我幾乎是一無所知的,我也對於儒家這種專門探討人際關係的學問沒興趣。但是,後來無意間聽一個講座,就是講孔子的生平的,講孔子的一生中是如何一步步跨越階級的。然後我覺得挺有意思,於是就了解了一下儒家。
  • 上蔡、新蔡、下蔡,河南、安徽兩省為何有著這麼多與蔡有關的地方
    如果有人打開中國歷史地圖冊,會發現在河南省有上蔡、新蔡,安徽省有下蔡,甚至在湖南省還發現有高蔡,這些都有「蔡」的地名,是不是有某種聯繫呢?為何會出現這麼多以「蔡」為名的地方呢?其實這些地方還真是有聯繫,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 中國第一大家族江州義門陳,忠孝節義思想是其家風傳承
    儒家十三經的《孝經》,以孝為中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孝經》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儒家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皆源於家國一體觀念的形成和確立。「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