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最好少看歷史。因為知道的歷史真相越多,就會越聰明。但聰明,有時真的沒有傻兮兮地開心。很多人看來標題之後會問,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就拿英國為例,看看基督教在整個英國起到了什麼作用。同理,再對比整個東西方文化,完全就是兩個陣營。一個是以儒家文化為體系的東方陣營,一個是以基督教為體系的西方陣營。這可不是偶然,這是東西方古人權衡利弊之後,最終選擇的結果。
·從反抗到承歡是如何一步步做到的
由於英國曾經被不同民族的人多次入侵和佔領,英國在7世紀之前特別混亂。
美劇冰與火之歌,演的就是英國版的戰國七雄狀態。
但英國統治者,通過接受基督教徹底改變了國家分裂的混亂局面。
而中國,雖然秦始皇靠著法家統一了中國,但由於法家思想的「連坐制度」和民間的禮俗制度衝突太大,最終僅僅維持了12年就轟然倒塌了。
隨後,以漢武帝開始,建立起來了「外儒內法」的獨特漢文化方式,從此打破了民族和領域的概念。
無論你是什麼民族,什麼地方的人,你只要接受了我們的思想,咱們就是一家人。
靠著這種龐大的思想體系,唐朝實現了萬國來朝,元朝實現了正統地位,明朝建立起來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朝貢體系」,而滿人從明朝手裡接過最後一棒,繼續靠著參拜孔子而獲得了無數文人的青睞。
從開始的百家爭鳴到後來的一家獨大,儒家文化在中國也經歷了一番波折。
但對比,英國接受基督教,我們似乎已經算很順利了。
·英國是如何藉助基督教統一全國的
由於英國受到過不同民族的統治,其文化很雜很亂。
在之前的英國,有自己的宗教,那就是本地的萬神教。
但聰明的英國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發現,他雖然依靠武力統一了英國,但由於文化的差異,各地區矛盾很多。
為了給英國找到一個統一的思想體系,並通過神化色彩,像中國皇帝一樣稱自己為「天子」,利用基督教是再好不過的了。
這種在7世紀已經普遍被英國認同的宗教,即不像英國本土的萬神教那麼雜,又形成了系統化的教義,而且核心思想還符合統治者的利益。
就這樣,小寡婦遇到了老光棍,兩個人一拍即合。
他聲稱自己從小就被上帝選中,是基督教最虔誠的信徒,為此他還專門去羅馬覲見了主教。
這像不像古代帝王祭拜孔廟,而且,越往近代,拜得越勤,明清兩代做到了極致。
因為英國國王知道,不用費一槍一炮,僅僅能靠忽悠讓國家太平,統治得到穩固,這買賣誰不做,誰才是傻子。
而教廷一面,也想借著英國的世俗勢力,再一次開疆擴土。
很多人並不知道,直到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教廷在英國賺的錢還是皇室的8倍。
而中世紀之後的宗教改革,就是英國帶頭,整個西方世界對貪婪教廷的反抗。
但也正是基督教,讓整個西方,在心靈上得到了統一。
基督教不僅僅幫英國實現了和平統一,還將整個西方世界都納入了一個高度一致的思想體系。
這樣對比一下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