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英雅
往往對孩子要求極其嚴苛的老婆,背後都有一個甩手掌柜的老公,或者一個沒有成就老婆期待的老公。
老婆把對老公的不滿,怨恨、或者恨鐵不成鋼都教訓到孩子頭上了。
慘的還是孩子。
這個過程,首先孩子缺了個陪伴、照顧、保護、引領他的爹,孩子本身就會比較迷茫,退縮。
就算他表面上表現出願意嘗試和冒險,事實上他也可能只是為了克服內心的恐懼,是在說服他內心的恐懼。
這過程中,又加了一股不允許孩子像他爹的力量,埋汰孩子他爹的力量,這力量是孩子他媽給的。孩子他媽通過對孩子嚴苛的要求來表達這個意思;這位媽媽通過教育表達了這個意思和目的,而不是在陪伴孩子,或者引領孩子。
孩子的孤獨、無助。
往往這樣的孩子表現反而糟糕。或者要付出過多的消耗來應對這個局面。可能自暴自棄,可能抑鬱———就算他成為母親滿意的樣子。
孩子何等悲催。
家庭是一個系統。婚姻是一個系統。夫妻之間,一方有些情況,往往也影響另一方,而且影響深刻。婚姻關係影響家庭,影響孩子,影響深遠。
老婆對孩子要求極其嚴苛,近乎偏執。女人可能是情緒使然。
女人對這個甩手掌柜的憤怒,情緒化地決定要自己把孩子拉帶好。
這個情緒不止是女人的憤怒。
女人還有一種潛在的原因是 ,她自己也怕,也對未來恐懼,沒有安全感。因為她內心沒有一個可依靠的伴侶,沒有可支持她的伴侶,她是孤獨無助的。
或許這個男人是個甩手掌柜,或許這個男人在親密關係裡只是蜻蜓點水,沒有點中要害。女人跟他沒有真正的連接。
孩子在這樣的媽的教養過程中,也承接了這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惶惑。以及莫名的衝突情緒,防禦情緒。
這樣的孩子未來也是防禦性比較強,開拓性比較弱。就算他努力,他往往也是為了防禦恐懼,而不是要努力開拓。
面對對孩子極其嚴苛的母親。母親需要得到撫慰、療愈。更重要的是家裡的夫妻關係需要得到調整。還有更重要的,是這位甩手掌柜的父親,應該去面對他的甩手。
一般來說,一個調皮的老公,調皮的父親,當初也是個調皮的孩子。這個甩手掌柜也是他自己父親的調皮孩子,他父親沒有和他手牽手,或者他沒有感受過父親對他的手牽手,他沒有得到父親的陪伴、引導,他也沒有得到父親力量的傳承。
我是心理顧問劉英雅,用心理學分析愛情婚姻家庭人生,讓親密關係成為自我成長的課堂。
劉英雅:心理學專業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婚戀兩性情感家庭研究者,身心靈成長研究者。 十幾年的心理學工作,專注於家庭婚戀情感、個人身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