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超級英雄反派角色,小丑都是一個不可避免要討論到的角色。
在漫畫中,將蝙蝠俠的助手第二任羅賓打到血肉模糊之後直接炸死;
當著十幾個嬰兒的面,槍殺戈登局長的第二任妻子,還打爛他女兒芭芭拉的脊椎,致使其癱瘓;
甚至還借蠱惑超人,殺害超人已經懷孕的妻子露易絲等等;
這樣一個窮兇極惡的人,不管是從法律層面,還是從道德層面上來審判,都應該是絕對死刑。
但是,在漫畫和電影中,蝙蝠俠卻是由於自身的原則,的「不殺主義」,多次對小丑手下留情,僅僅只是將小丑逮捕。
不殺主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蝙蝠俠。
然而,蝙蝠俠的反派,小丑、企鵝人、稻草人等等多次入獄被捕,但又多次逃出阿卡姆,越獄成功後又再次禍害無辜的市民。
這樣的不殺主義,背後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含義?
不殺主義的起源
想了解不殺主義,就要從蝙蝠俠不殺主義的開始說起。
雖然創造蝙蝠俠這個角色的人是鮑勃·凱恩和比爾·芬格,但是提出不殺主義的卻是偵探漫畫社(DC的前身)一個新人,惠特尼·埃爾斯沃思。
彼時,蝙蝠俠雖然是史上第二個超級英雄角色,但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世界觀,在大眾眼光,他只是一個類佐羅的漫畫角色,一個義警。
而惠特尼則是希望蝙蝠俠能夠超越義警,成為一名與超人並肩的、真正的超級英雄。
而創作者芬格同意了這樣的觀點,認為如果蝙蝠俠要與小丑、企鵝人這樣的反派角色戰鬥,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道德制高點。
蝙蝠俠不應該僅僅只是漫畫主角,更應該成為一個英雄。
蝙蝠俠的不殺主義,就這樣確定了下來。而在漫畫中,第一次出現蝙蝠俠的不殺主義,應該是在1940年的個人刊中,他對助手羅賓說「記住,我們從來不用任何武器殺人!」
至此,蝙蝠俠的不殺主義,也就正式拉開序幕。
普世的道德法則,康德倫理與不殺主義
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在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上學的基礎》中提出這樣一個哲學概念:康德倫理。
善良意志之所以為善,不是因為她所促成的東西,和它所導致的結果,而是意願而善。
即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道德,根本在於它的動機,而非最後產生的結果。
也即是動機正義,而非結果正義。
而擁有善良意志的人,不管他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他都是只是為了善而善,這樣的善才是崇高的。
而其中,還有根據事情本身是否符合「普遍法則」來驗證善與惡。
即是相同的一件事情,如果所有人都在做,世界不會崩毀,那麼就是正確的善良的。反之,就是錯誤的邪惡道德。
漫畫中,在旁人問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蝙蝠俠說:「我不殺他的確是因為我的原則,以及我所堅持的信仰,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殺了他,哥譚也會反饋我更加糟糕的東西。」
蝙蝠俠保護他人的行為,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殺了小丑,這就等於謀殺了殺人犯,如果每個人都遵循這條「殺死殺人犯」的規則,那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成了殺人犯。
不管是出於任何目的,殺人本身,是不能被普遍化的行為。
基於這樣的理論,蝙蝠俠的不殺主義,更多像是一種潘多拉魔盒的封印,蝙蝠俠不殺,就是封鎖了潘多拉魔盒,而蝙蝠俠殺人,就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不殺主義,在當時更像是猶太人的自我拯救
經常看美漫的讀者應該會發現,美漫早期的創作者基本上都是猶太人。
超人的創作者傑裡·西格爾、喬·舒斯特是猶太人;
美國隊長的創作者喬·西蒙、傑克·科比是猶太人;
蝙蝠俠的創作者鮑勃·凱恩、比爾·芬格也是猶太人;
這些來自同一時代的漫畫家,在20世紀30年代期間,基本上都經歷過一段專屬猶太人的黑暗歲月。
在那段時期,德裔美國人和紐約的種族主義者組成的三K黨,還有查爾斯·考林組織發起的「基督前線運動」,聯合起來打擊猶太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正規的廣告公司和出版行業,都不太願意接受猶太人,只有影響力較小,且面向的受眾大多為孩童的漫畫行業,猶太人才有立足之地。
而在那時候,有關於漫畫書是通俗文學的一種消極形式,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的說法。
在這樣的情況下,超人和蝙蝠俠在早期的不殺主義,在外界看來,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在漫畫中蝙蝠俠有明確的說法。
不殺主義的背後,事實上就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的道德和法律
在哥譚中,最出名的建築不是蝙蝠洞,而是阿卡姆瘋人院。
這裡關閉了蝙蝠俠大部分的敵人,因為在蝙蝠俠對罪犯進行抓捕之後,將這些罪犯交給了哥譚政府來進行審判。
而哥譚這個自上而下都是腐敗的城市,這樣的行為,真的符合蝙蝠俠所說的正義嗎?
將罪犯交給另一群「罪犯」來進行審判,這樣的「正義」又有什么正義可言?
上面提到,蝙蝠俠的不殺主義其實本質上就是猶太人的自我保護,創作者是不知道哥譚腐敗嗎?蝙蝠俠不知道哥譚政府是腐敗的嗎?
顯然是知道的。
但是創作者卻偏偏這樣安排了,顯然是默認哥譚的法律制度公平公正的,是合理的,也是正義的。
而這樣的背後,是在向讀者傳達一種概念:無論資產階級的立法和執法者有多麼腐敗,資本主義的法律和制度再怎麼腐朽,你都不能反對它!
換個說法就是:資產階級的法律和制度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資產階級本身不去遵守它,其他人也不能違反它!
即使你是布魯斯韋恩這樣的超級富豪,即使你是蝙蝠俠這樣的超級英雄,也不能去違背它反對它。
因為反對它,就是反對你本身!
在《蒼白騎士》這一個篇章中,小丑再一次被蝙蝠俠逮捕後,被治癒了,恢復了正常,並改名內皮爾。
在刑滿釋放後,內皮爾第一件事情,就是起訴蝙蝠俠。因為在監獄服刑期間,內皮爾發現蝙蝠俠才是哥譚最大的惡,於是蝙蝠俠被逮捕了。
但是當內皮爾開始進行政府改革的時候,卻大規模發生了暴亂,並且導致了哥譚整座城市被冰封。
所以,蝙蝠俠堅持的不殺原則到底是為了哥譚的光明,還是為了司法的公正?
很明顯,他這兩點都沒有做好,那麼這樣固執的堅持還有什麼意義呢?或許只是為了維護自己階級的既得利益罷了。
而也正是因為蝙蝠俠與小丑、企鵝人等等犯罪分子這樣的來回追逐,讓更多的無辜哥譚市民遭到了傷害。
或許,如果真有蝙蝠俠殺人的那一天,就是蝙蝠俠自殺的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