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佛國聖境康養福地
中視新聞觀察員 鄭志東
靈秀北太行,聖境大五臺。
人們過去來到山西省忻州市,好去處莫過於遠在市外的五臺山,如今到了忻州市,好去處增加了市內的秀容老古城。
每逢周末,秀容老城人頭攢動,活動紛呈,此處成了忻州人就近旅遊最有文化品位且紅火熱鬧的好地方。紅男綠女,人來人往,古色古香,尋趣找樂,周周呈現當地最壯麗的人文景觀。
五臺佛山,秀容古城,兩地各異,文脈相通。繼7月2日,五臺縣文化旅遊招商新聞發布會後,五臺山與秀容古城遙相呼應,相得益彰,貫穿「逛品識古城忻州,居業遊聖境五臺」這一主題的文化活動精彩呈現。該縣文化旅遊招商推介宣傳促銷主題活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按照山西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要求和忻州市委、縣委發展戰略,以服務全縣大局為己任,彰顯出五臺旅遊特色,提升五臺發展水平,促進轉型發展,全力推進全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將忻州古城打造成進一步展示五臺文化的窗口、對外交流的樞紐、招商引資的平臺。7月4日隆重開幕,佛樂繞城,歌歡舞動,火熱七月。
五臺厚土熠熠生輝
五臺山地屬山西,卻聞名天下。
五臺縣位於佛教聖地五臺山腳下,面積2865平方公裡,人口31.41萬人,轄5鎮、11鄉、1個駝梁景區,249個行政村。五臺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五臺是晉東北門戶,與河北省相連,是京津冀雄入晉的主要通道,環渤海經濟圈的前沿。朔黃鐵路、滄榆、黎高速縱貫全境,距北京市380公裡,距天津市400公裡,距太原市135公裡,距五臺山飛機場26公裡,處於京津冀雄400公裡自駕出行圈內。
五台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有北方唯一的共和國元帥徐向前;有著有《瀛環志略》,被譽為「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徐繼畬;著名理學家徐潤第(徐繼畬父親);「天麻之父」徐錦堂;譽滿三晉的著名畫家趙鳳瑞等,都誕生在五臺,使這片沃土熠熠生輝。
五臺文化厚重,絢麗多彩。秧歌、社火、燈火、雜耍等傳統文藝百姓喜聞樂見。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五臺山佛樂),省級5項(晉北鼓吹--五臺八大套、溫氏空心澄泥硯、五臺賽戲、五臺山民間傳統彩塑、五臺山騾馬大會),市級9項,縣級37項。
五臺文物眾多,風光秀麗。全縣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國家級8處(佛光寺、南禪寺、廣濟寺、延慶寺、尊勝寺、徐向前元帥故居、南茹村八路軍總部舊址、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省級18處,市級7處,縣級79處。其中,佛光寺東大殿,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單體建築,是現存已知唐代木構殿堂的範例。
五臺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有徐向前元帥故居、南茹村八路軍總部舊址、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境內自然風光優美,有駝梁、太子城等自然景觀。
五臺物產豐富,久負盛名。五臺三寶臺蘑、臺參、臺芪聞名全國,名優特產金蓮花、花椒、核桃、柿子享譽三晉。「五臺齋選」公共品牌成為農副產品的金字招牌,中藥茶、臺蘑醬、臺藜奶、小米香飄全國。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我省全力打造的「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中,五臺處在北太行的核心區域,聖境五臺,康養勝地,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自然風光驚豔天下。特別是近年來,五臺縣全力建設北部以佛光寺為核心,西南以南禪寺、延慶寺、徐向前故居為核心,東部以駝梁景區為核心的三大核心旅遊景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新五臺,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暢通縣、國家平安先進縣、省級環保模範縣城、省級雙擁模範縣。平安和諧綠色五臺生機勃勃,成為安居投資興業的福地。
忻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五臺縣委書記王繼明,五臺縣委副書記、縣長武新亮託記者捎信,熱切期盼社會各界人士來五臺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五臺活動精彩紛呈
食在「五臺人家」,盡享豆腐丸子、臺山蘑菇等五臺美食。樂在「聖境五臺」院落,盡觀五臺民間歌舞,聆聽五臺佛樂。五臺山佛樂和五臺八大套被國內音樂界譽為「民族的高雅藝術」、「深厚的文化沉澱」、「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瑰寶」,欣賞演出的人們都覺得妙不可言。
五臺落腳秀容古城的主題活動時間為7月4日至7月26日的每個周六和周日,共8天。活動共六大版塊18項內容:有非遺項目展演,將使人近距離感受五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民間文藝展演的有旱船展演、五臺秧歌、五臺巾幗鼓舞 、晉劇清唱、民歌演唱 、器樂演奏 ,獨具五臺特色的文化盛宴讓觀眾盡情領略五臺的風土人情。特色旅遊文化展示,以圖版展示和文化遺產宣傳片播放,來展示五臺特色文化旅遊風採。書畫攝影作品展覽是38塊攝影展版,以獨特視角展示「靈秀北太行,聖境大五臺」的秀美山川和壯麗雄姿。名特產品和扶貧產品展銷中,重點推出「五臺齋選」系列產品。文旅康養產業招商推介活動,以宣傳片和路演方式推介、及招商項目現場對接諮詢洽談服務。
五臺旅遊得天獨厚
五臺自古稱佛國聖境,文化旅遊資源蘊藏豐富,發展旅遊得天獨厚。
五臺縣文化和旅遊局長馬廷飛接受記者釆訪說,五臺縣地處北太行資源區,旅遊資源數量豐富,全縣共有旅遊資源單體401處,包括7個主類、20個亞類、57個基本類型。其中優良級旅遊資源48處,佔全部旅遊資源的12.0%。駝梁、五龍池、龍鳳洞、太子城等自然風光誘人。加之佛光寺和南禪寺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這些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開發潛力很大。
不可否認,這些自然的、文化的、人文的得天獨厚的多種寶貴資源,使五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有基礎,前景好。縣上將文化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加以培育。2017年5月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全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今年又啟動編制全縣全域旅遊規劃。圍繞五臺佛教腹地、紅色傳奇經典、太行生態風景三大特殊性賣點,依託「二橫二縱」的旅遊交通結構,構建「一核三區,三帶多點」的縣域旅遊發展大格局,鼎力打造「靈秀北太行,聖境大五臺」品牌,形成7大重點項目。
一是「千年聖境」佛光寺旅遊區項目,功能定位為中國北方第一佛禪文化旅遊區、中國佛教古建研學基地。二是「心靈聖路」五臺朝臺50公裡古道項目,功能定位為全國知名的佛教朝拜古道。三是「徐帥故裡」東冶旅遊名鎮項目,以徐帥故居、徐繼畬故居為名人故裡。功能定位為全國知名的紅色名人故裡旅遊區。四是「紀念白求恩」松巖口紅色旅遊村項目,功能定位為中國白求恩精神核心紀念地、白求恩精神紅色教育培訓基地。五是「太行明珠」五臺駝梁生態旅遊區。此項目在現有駝梁景區範圍基礎上,向周邊區域進行拓展,功能定位為北太行生態康養旅遊基地。六是「太行漫遊」五臺森林步道系統項目,打造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標杆與示範。七是「太行鄉韻」五臺田園綜合體項目,定位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五臺在文旅融合方面走在前列。「靈秀北太行,聖境大五臺」是五臺縣主打的文旅品牌,文旅康養產業項目更是該縣的招商重點。縣上出臺《五臺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中共五臺縣委 五臺縣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招商引資,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助力文化資源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興起來,實現文旅融合互利共贏。
舟山莽莽,牧河潺潺,歲月悠悠,潮起潮落。
五臺佛國,秀容古城,淵源很深,兩者悠久的歷史積澱,欣逢盛世必然春暖花開,讓勤勞善良的忻州人民盡享五臺山下的自在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