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峽縣:種植香菇 引領群眾致富

2020-12-25 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河南省西峽縣:種植香菇 引領群眾致富

發布時間:2020-12-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如今,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米坪鎮河西村,香菇種植是許多貧困戶發展產業、奔走小康的第一選擇,香菇大棚成為河西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產業興則鄉村活,產業發展是點燃鄉村振興的希望。面對零產業的現狀,河西村「兩委」幹部清醒地認識到,河西村要想實現脫貧致富、壯大集體經濟,必須發展特色產業。根據河西村的實際情況,他們瞄準了香菇種植這個項目。喬小衛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多次自費去湖北省和泌陽、三門峽等地考察,學習夏菇的種植技術。同時,他還帶領村「兩委」成員和貧困戶代表出去考察、論證。
     河西村香菇基地採取「基地+農戶」的管理辦法,採用統一建棚、統一品種、統一菌棒、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模式。貧困戶通過戶貸戶用貸款3萬元投入基地,每戶分得4座香菇大棚,收益採取分紅模式。
     目前,每個大棚已獲利1萬多元,並帶動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和周邊村近300名群眾就業,形成了「小香菇,大產業」的態勢,初步實現了以特色產業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良好開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採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並註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相關焦點

  • 南陽市西峽縣米坪鎮:香菇種植引領群眾致富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 通訊員 劉秋麗)「別看香菇小,全身都是寶。」如今,在南陽市西峽縣米坪鎮河西村,香菇種植是許多貧困戶發展產業、奔走小康的第一選擇,香菇大棚成為河西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產業興則鄉村活,產業發展是點燃鄉村振興的希望。
  • 河南省西峽縣:擴大香菇種植規模 夯實脫貧成果
    河南省西峽縣:擴大香菇種植規模 夯實脫貧成果發布時間:2020-12-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近期,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寨根鄉堅持「兩線作戰」,在打贏脫貧攻堅同時開啟產業發展「加速度」,在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同時,保質保量確保全鄉所有產業貧困戶全面完成2020年全鄉香菇產業發展任務,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 河南西峽縣:「小香菇」種出「大幸福」
    河南西峽縣:「小香菇」種出「大幸福」發布時間:2020-12-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桑坪鎮袋料香菇棚裡,菌棒上長滿香菇,菇農們正在採摘。     西峽縣桑坪鎮按照「堅持綠色發展、打好特色品牌」理念,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袋料香菇種植產業,使山區群眾用「小香菇」種出「大幸福」。     在積極鼓勵種植的同時,該鎮領導要求種植戶不要盲目貪大,合理控制種植規模,精管細作,向科學要效益,引導袋料香菇產業由分散種植向基地集中,科學規劃,推動袋料香菇生產基地化,管理標準化,推進香菇產業轉型升級。
  • 西峽縣寨根鄉:擴大香菇種植規模 夯實脫貧成果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孫雪剛)近期,南陽市西峽縣寨根鄉堅持「兩線作戰」,在打贏脫貧攻堅同時開啟產業發展「加速度」,在確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同時,保質保量確保全鄉所有產業貧困戶全面完成2020年全鄉香菇產業發展任務,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 脫貧故事|墾利區勝坨鎮皇殿村香菇種植崛起致富大希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東營報導「你看這大棚,裡面種的是香菇,長出來的可是我們致富的希望。」看著一筐筐香菇裝上車,墾利區勝坨鎮皇殿村群眾的臉上掛滿了笑意。勝坨鎮皇殿村,位於勝坨鎮西南3公裡處,共有513戶,1599人,76名黨員,是典型的農業村,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為主。香菇大棚種植項目位於皇殿村北3公裡路西,2020年3月中旬開始建設,現已全部完成,在墾利區農業農村局幫扶下目前已進入採摘期,主要銷往大型的商超、餐飲以及菜市場等。
  • 南陽市西峽縣米坪鎮:深山種天麻 解開「致富碼」
    西峽縣米坪鎮楊慄坪村海拔較高,林地面積大,耕地6千餘畝,森林覆蓋率達92%。近年來,楊慄坪村村委因地制宜,把發展天麻作為致富的有效途徑,積極盤活土地資源,以「黨支部+農戶(貧困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天麻產業,拓寬了群眾的脫貧致富路,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河南桐柏「香菇大王」美名揚
    為了讓種菇戶吃下「定心丸」,郭進定一開始只是鼓勵農戶試種三五百根椴木香菇,以降低失敗的風險,還親自去湖北採購菌種,嚴把菌種質量關,生怕購進不適宜桐柏種植的菌種,更擔心挫傷村民們種香菇的積極性。在他的精心指導下,郭灣村12個香菇種植戶脫穎而出。到1993年底,郭進定自家的椴木香菇種植規模達到8000根,年收入2萬餘元。1994年,全村香菇種植風生水起,80%的農戶因此致富。
  • 「小香菇」種出「大幸福」
    央廣網南陽12月1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章東麗)在西峽縣桑坪鎮一個個袋料香菇棚裡,一棚棚菌棒上長滿了白花花的香菇,菇農們正在興高採烈地採摘著。西峽縣桑坪鎮按照「堅持綠色發展、打好特色品牌」理念,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袋料香菇種植,使山區群眾由「小香菇」種出了「大幸福」。在積極鼓勵種植的同時,該鎮要求種植戶不要盲目貪大,合理控制種植規模,精管細作,向科學要效益。引導袋料香菇產業由分散種植向基地集中,科學規劃,推動袋料香菇生產基地化,管理標準化,推進香菇產業轉型升級。村村建立標準化基地,以基地帶動產業發展。
  • 秦嶺腹地的「香菇書記」 ——記藍田縣藍橋鎮獅峰村書記辛群良
    獅峰村黨支部在群策群力後,決定當吃螃蟹的村,發展香菇種植。說幹就幹,黨支部書記辛群良帶領村黨支部成員和村民代表先後4次到河南省西峽縣、銅川市耀州區進行香菇種植實地考察,明晰了香菇發展種植思路。將支部建在產業上,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領全村群眾發展香菇產業,讓貧困戶有分紅,有群眾勞務工資收入。
  •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
    承接200多萬棒菌棒生產任務的西閻鎮香菇產業黨支部書記侯東升說:「去年加上外銷僅僅有40萬棒的訂單,今年整個沿續魯峪河道的香菇十裡產業走廊,短短一年增加到200萬棒,全都得益於『翼城優品』戰略。我們生產的不再是普通香菇,而是具有品牌效應的歷山醉氧香菇。」  「翼城優品」緣何能使一個山區鄉鎮香菇產業在一年內發展如此之快?帶著疑問,我們走進西閻解開了農業品牌化發展的密碼。
  • 藍山縣大源村:優質香菇拓寬致富路
    紅網時刻永州1月7日訊(通訊員 廖財銀)近年來,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源村結合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以發展合作社為支柱,持續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走進香菇大棚生產基地,整齊劃一的菌棒映入眼帘,安靜的依靠在鐵線上,一朵朵新鮮、嬌嫩的香菇從菌棒裡冒出頭來,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溫暖的大棚裡芳香四溢。基地工人將大小適宜、品相好的香菇一一採摘下來。合作社負責人邱世國告訴筆者,目前基地有香菇大棚有43個,每年11月底到次年5月是香菇的最佳採摘期。
  • 河南舞鋼市:建設香菇大棚 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河南舞鋼市:建設香菇大棚 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目前,河南省舞鋼市5座香菇大棚正處於豐產期,在大棚裡採摘香菇,活兒簡單,幹著不累,還能掙個零花錢。       棚裡香菇成色好的鮮菇每斤售價能達到7-8元/斤,剩下的在烘乾房裡烘乾後,有人上門收購,銷路不愁,預計今年年底能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
  • 河南省西峽縣連翹行情繼續上揚
    原標題:河南省西峽縣連翹行情繼續上揚   青翹,近期前來買貨的商家較多,行情再次上調,現生曬貨藥廠貨58元,優質生曬貨60元,汽蒸貨統貨67元,優質汽蒸貨68元到
  • 河南省南召縣「穩就業、育產業」保證脫貧成色不變
    3月3日,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白土崗鎮姬村的南召金星石業公司車加工間裡,經理王章一叮囑正在埋頭幹活的員工張存。「這下好啦!貧困群眾又能到石材廠務工掙錢了,大家在家都盼著企業早日復工呢!」在白土崗鎮柳樹溝香菇種植基地裡,貧困戶焦清軍這兩天正忙著給新種植的香菇袋植入菌種。早上5點多,他請來村裡8個村民幫忙在塑料大棚裡點種。消毒、刺孔、點種、壓膜,8個村民有條不紊,分工合作,一個上午接種10000袋香菇。前天,他剛把家裡900斤幹香菇、幾包香菇腿賣掉,收入近20000元。
  • 安慶日報:宿松大棚種香菇 致富路更寬
    寒冬季節,宿松縣程嶺鄉龍安村大棚香菇種植基地,一座座蓋著白色塑料薄膜的大棚裡暖意融融,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朵朵淺褐色的香菇「升柄展傘」,十分可愛。幾名村民拎著籃子,忙著採摘成熟的香菇。該村大棚香菇種植基地佔地20畝,建設標準化竹架結構大棚13個、凍庫1座;可種植香菇5萬棒,年產值50多萬元。基地按照「村委會投資建設、村民自主經營」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為當地農戶搭建創業致富平臺。在各級的大力扶持下,村民肖金喜承包經營香菇大棚,走上了產業化種植香菇的致富之路。  時下,正值大棚香菇出產的高峰期。
  • 從脫貧先行者到致富領路人:隨州「香菇大王」嚴賢濤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上世紀90年代,他憑著敢想敢幹的勁頭苦心鑽研,成功試驗出香菇科學種植法,並依託合作社帶領鄉親共同脫貧致富。多年來,身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嚴賢濤初心不改,從脫貧先行者到致富領路人,先後獲得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民建中央扶貧先進個人、湖北省勞動模範、區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10餘項榮譽稱號。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變「輸血」為「造血」,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為進一步擴大規模,今年2月,基地再次投資10萬元,購進了製作香菇棒的生產線和材料,自主生產香菇棒,真正掌握香菇的生產技術。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了25000個香菇棒,預計到8月份便可以長出香菇,產量可達5萬斤左右,銷售額可達25萬元。
  • 魯山縣土橋村: 「土裡刨金」致富忙 大棚香菇架「橋梁」
    3月19日,在魯山縣瓦屋鎮土橋村的一座香菇大棚裡,48歲的貧困戶趙小玉和50來歲的貧困戶匡書玲,正在認真地擺放著香菇袋。「公司一天給俺們發60塊錢工錢,在家門口乾活還能照看家,挺不錯的。」趙小玉說道。
  • 西峽縣撤縣設市!南陽市委全會已通過決議
    據南陽廣播電視臺消息,2020年1月5日下午,經中共南陽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中國共產黨南陽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關於同意申報西峽縣撤縣設市的決議》。西峽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西峽縣政府網站資料介紹稱,西峽縣總面積3454平方公裡,為河南省第二區域大縣,轄1鄉15鎮3個辦事處,299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6萬。此前,2019年10月,西峽縣人大常委會會議已通過《西峽縣申報撤縣設市的決議》。
  • 寶豐大營鎮:引進種植「大球蓋菇」 鼓起群眾「錢袋子」
    近日,走進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大營鎮李文驛村大球蓋菇種植基地,放眼望去,長勢良好,在這裡務工的村民們正忙著給大球蓋菇澆水,四處一片忙碌的景象。大營鎮李文驛村致富帶頭人王青振介紹說:「大球蓋菇是食用菌中的後起之秀,集香菇、平菇、草菇三者的優點於一身。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肉質滑嫩、爽脆,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質元素,享有『素中之葷』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