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汽車製造工業迅猛發展,無數特徵鮮明的好車映入眼帘。「國產外觀王」WEI VV7,在寬度對照中能力不凡。「檔次不輸賓利的豪車」瑪薩拉蒂總裁,地位仍然無法被撼動。汽車製造業在革新,汽車消費市場一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一款成功的汽車品牌除了需要擁有極高的性價比之外,更要明晰自身的價值定位。正如寶馬7系和奔馳S級。
提到奔馳S級1和奔馳S級2,我們得把車主李先生的體驗說一說,用了朋友4個月寶馬7系的他,不久前再提了輛奔馳S級,當前開了5個月,總共12000公裡,到底是什麼支持奔馳S級久盛不衰?和寶馬7系對比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下面就讓用車者發表自己的真實體驗!
先開寶馬7系
外表高端大氣上檔次,路上回頭率很高。二十年都不覺得過時,線條只能用優雅來看,亮度足夠了,有遠近光燈自動調節,很方便,科技感也很強,外表絕對是優勢,回頭率老高了,18寸的輪圈更雄壯。
沒有同級別其他車型的內飾那麼豪華。方向盤沒有一鍵靜音,有時候放音樂,接電話不是太方便,多媒體控制臺屏幕在強光下也能看清,真的很贊,能看得到的地方都是皮質和桃木裝飾,有檔次。
特別老婆孩子在後面時孩子活動空間蠻足的。儲物空間覺得還是少了點,經常拿的小東西不好放,相當的寬敞,前面空間舒適的前提下,後一排空間還是特別的充裕,後尾箱空間也很大,平時拉點東西夠用了。
舒適度極佳,朋友坐我車都說又大又舒服聽了心裡美美噠。隔音效果震驚到我了,真的不錯,因為偏向駕駛,懸架沒S舒適,坐著不如S級,座椅舒適度夠,座椅夠厚實,有肩部支持。
他的動力要更好,他的油耗會更低,高效動力不是蓋的。比3.0差點,但也無所謂,變速也特別聰明,動力的銜接,也是一絕,對於有車主說起步肉啊什麼的,我只想告訴他:你選擇上有錯誤。
寶馬,一直是極致追求駕駛感受的一個品牌。方向盤很輕巧,不過多數都是溫柔駕駛,還沒有感受到極限,舒適模式很輕鬆,運動模式很緊湊,由於軸距過長,使得激烈駕駛出現明顯拖沓感覺。
再開奔馳S級
在當年,這樣的外觀是相當霸氣的。線條柔美,適合空氣動力學的特徵,是商務接待,公司瑪薩拉蒂總裁的理想選擇,車燈很智能,很好看,車漆感覺比較厚實,新車車漆看上去還是比較有光澤的。
我說真的,我不喜歡奔馳的內飾。內飾很高級,畢竟價位在,工藝考究,材質高檔,大氣高端,車內噪音小音箱音質高,坐在車裡真的舒服,特別是氣氛燈,絕對的沒有可以媲美的對手。
D級車空間當然是絕對OK的。空間大,儲物空間合理,空間十分滿意,前排第二排空間都非常寬敞,尾箱還是小了點,裝大眾高爾夫球包有點擠。
兒子坐回答比原來E級舒服太多。隔音好,窗子關起來幾乎聽不到外面的聲音,舒適性沒地說,底盤的堅固性,座位特別的舒服,目前為止,我感覺S級是世界上最舒服的車。
駕駛起來駕駛趣味很少,這點遠不如寶馬。馬力只有333,但是絕對夠用了,畢竟定位不是性能,s模式明顯感覺油門踏板變得靈敏,只要給油還是有推背感的,或許車身加大加寬的緣故吧,起步挺慢的。
五米三的車體長度駕駛就沒什麼好談的了。轉彎指向精準,車輛雖然很大但是開起來還好,底盤還是比較舒服,在濾震方面好與日式高端車,動力輸出特別的線性,也不能激烈駕駛,畢竟要以舒適為主。
結語:
寶馬7系:外觀那必須是高大上,豪車呀,5米2的車長,和操控之王3系差不了多少,還能說什麼呢。奔馳S級:肯定是比我們這種S320L的舒適性強多了,就算我不在乎動力,也不能這樣吧。我給寶馬7系 88分,奔馳S級 93分,奔馳S級的特點和我的要求不謀而合,突出的操控感及曲線協調的腰部讓我心之神往。雖然某些地方沒寶馬7系那麼好,但只有奔馳S級才是我最愛的那一款。現在馬路上可以經常碰到奔馳S級,銷量就是實力最好的證明,其實買得起它也容易,年薪等於車價的一半就開得起!人都沒有完人,車當然也不可能絕對的完美,只能說誰更適合自己。開過這款車之後,我的感受是七個字:它倆針尖對麥芒!那麼,開完寶馬7系,又花112萬換奔馳S級,問及檔次,車主:差距不言而喻。大家是否看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