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淚查乳腺癌,日本絕了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作者丨石晗旭

題圖丨視覺中國

據日媒報導,神戶大學已經開發出一種用眼淚檢測乳腺癌的新技術「TearExo」,並計劃於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

簡單來講,TearExo使用一種內置金屬片的特製試紙採集患者淚水樣本,隨後在精密的儀器內檢測淚液中是否含有乳腺癌細胞的「分泌物」,從而得到檢測結果。全程僅需10~20分鐘。

取樣方法

除了能夠查出是否患有乳腺癌,TearExo檢測還能夠判斷患者的治療方案是否有效。

也就是說,以後只要哭上一哭,乳腺癌的檢測就可以輕鬆完成了。

消息一出,微博網友的反應大抵分兩種:要麼認為「日本科技好厲害,這個技術太實用了」;要麼質疑其可信度,「眼淚中都能檢測到癌細胞,這不是說明癌症擴散得很嚴重了,檢測還有什麼用」。

那麼,這項技術的誕生到底有何意義,又是否靠譜?這也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

靠早篩能制服的女性殺手

乳腺癌早已成為了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2018年,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全球癌症報告》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病率位列全球前三。就在這一年,全球範圍內1/4女性新發癌症病例為乳腺癌,210萬新增患者佔當年全球癌症發病病例總數的11.6%。

全球乳腺癌病例增長迅猛,但不同國家的癌症治療效果存在很大差距。一般我們以5年生存率來衡量癌症的治療效果,在美國,乳腺癌患者的這一數據已經超過90%,中國則只有75%。

各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對比

這種5年生存率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受乳腺癌篩查是否普遍和及時的影響——畢竟所有的癌症都是越早發現越好治療。況且,乳腺癌發現的早晚不僅影響女性生存率,還涉及到患者能否保住完整的乳房,不生缺憾。

有醫療行業從業者告訴虎嗅,以中美為例,美國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被診斷於一期,也就是腫瘤大小和轉移還處在早期階段時;而中國大部分患者在被發現和診斷時已經到了二期。

究其原因,還是現階段大部分國家的乳腺癌篩查手段存在局限性。目前國際主流的檢測手段是乳腺X線攝影,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乳腺鉬靶,但由於其放射性更適用於40歲以上、乳腺密度較低的女性。

而作為乳腺癌早篩的普遍手段,無論是乳腺鉬靶、乳腺彩超抑或是磁共振,都沒辦法讓患者很快拿到檢測結果。且單一手段並不能作為診斷的金標準,後續仍需對患者進行穿刺來完成病理學檢測,過程更為痛苦。

再加上有些貧困國家醫療設備的限制,乳腺癌早篩並不容易。這個癌種對女性的威脅因此愈演愈烈,患者的發病年齡也在逐年走低。

這種情況下,日本的TearExo無疑給全球女性帶來了福音。這項檢測方法雖然需要眼淚,但顯然並非出自痛苦。

眼淚可以,有理有據

意義重大,但靠眼淚檢測癌症到底靠譜嗎?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需要了解原理。

早在2009年,德國美因茨大學(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Mainz)婦產科醫學博士Antje Lebrecht在實驗室中發現,乳腺癌患者會在淚液中生成蛋白質生物標誌物,利用這一標誌物做診斷可以區分癌症患者與健康女性。

雖然研究結果顯示,這一診斷模式的特異性(不誤診的機率)和敏感性(不漏診的機率)只能達到約70%,但這無疑為乳腺癌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

在血液以外,人體的其它體液中也可以發現判斷癌細胞是否存在的生物標誌物,甚至包括汗液、淚液。

近年來,關於將細胞外囊泡(EVs)作為標誌物檢測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EVs是由細胞分泌的一個個囊泡狀小個體,攜帶著細胞的蛋白質、DNA、mRNA等成本,散布到血液、淋巴液、唾液、尿液、精液、乳汁等各類體液中去。

科學家發現,在糖尿病、心臟病、愛滋病及癌症患者體內,EVs的水平都會升高。進一步的研究顯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所分泌的EVs呈現出不同特徵,這些差異可以用於癌症的檢測。

不過,作為早期癌症檢測的可靠標誌物之一,EVs的尺寸過於袖珍,直徑在300nm以下,也就約是頭髮絲直徑的1%。

以往,研究人員通過在EVs內提取miRNA(長度約20~24個鹼基的小RNA)和蛋白質進行分析檢測。但這種方法繁瑣、費時,且無法在濃度較低的體液中完成足夠的取樣,比如淚液。

因此如何能夠直接對完成的EVs進行檢測分析,並提升檢測的靈敏度,是腫瘤液體活檢技術一直以來面臨的重大挑戰。

在「前人」的積累之上,今年3月,日本神戶大學Toshifumi Takeuchi團隊基於分子印跡的動態成型方法製備了具有尺寸識別能力的抗體偶聯信號納米腔,該納米腔以二氧化矽納米顆粒(NPs)為基,可以「感應」淚液中的EVs。

納米腔感知EVs示意圖

藉助這一「感應晶片」,團隊分析從實驗對象處收集的淚液中的EVs後,明確區分了健康工體和乳腺癌患者,從而證明了這一「感應晶片」用於乳腺癌無創檢測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且檢測效率較免疫分析法高約1000倍。

據團隊介紹,這種納米加工策略並不僅僅適用於乳腺癌的早期無創篩查,如果改變內置的結合抗體,則也有希望適用於其它癌種。

而通過可檢測到EVs數量的變化,該技術還能判斷治療方案對患者來說是否合適又有效。

目前來看,TearExo算得上是整個腫瘤早期檢測領域中顛覆性的成就。日本神戶大學的研究成果將會如何延伸、延伸向哪些病種,也令人無比期待。

相關焦點

  • 查小明教授:圍絕經期HR+乳腺癌,是否應該卵巢抑制?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目前HR+年輕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中高危患者使用卵巢抑制已經被普遍認可。但針對中高危圍絕經期患者,是否使用卵巢抑制,仍然存在爭議,所以討論中國人群圍絕經期使用卵巢保護的獲益就更具有意義。
  • 男子胸部有腫塊,一查竟是乳腺癌!為何男人也容易得「女人病」
    而乳腺癌也是一種比較高發的癌症,一般男性朋友們都會認為這是一種女人病,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其實不然,數據顯示,有4%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且男性患上乳腺癌之後,對身體健康也很不利。男性之所以患上乳腺癌之後,對身體健康很不利,也是跟男性在發現乳腺癌之後的反應有關係。
  • 乳腺癌術後5年,是不是已經治癒了,醫生讓每年複查有用嗎?
    就以乳腺癌為例,據2014年國外的一項回顧性統計數字顯示,在手術以後的5年到19年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復發人數增加了14%,也就是說,在5年後的14年中,每年仍然會有1%的患者出現了復發,這個數字雖然不大,但也說明早期患者仍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複查仍然是必要的。
  • 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曲妥珠單抗|依維莫司|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相對來說較為少見,但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據調查,男性乳腺癌發生率比較低,佔全部乳腺癌的1%。由於罕見,許多乳腺癌治療研究很少包括男性患者,因此在男性中使用靶向治療通常取決於該藥物在女性患者中的表現。可治療男性乳腺癌的靶向藥有哪些?
  • 日本研發出乳腺癌檢測新技術:採集淚水,10至20分鐘出結果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7日報導,日本神戶大學成功研發出了使用淚水進行乳腺癌檢測的新技術,只需要10至20分鐘就能得出檢測結果,計劃從2021年開始正式投入使用。延伸閱讀:診斷乳腺癌,人工智慧準確率勝過醫生!新華社北京1月6日新媒體專電 法媒稱,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一項信息計劃證明它通過X線乳腺造影術圖像,能比放射科專家更精確地診斷乳腺癌。據法新社1月2日報導,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癌症之一,2019年全球新診斷出的乳腺癌患者超過兩百萬例。
  • 【信息圖示】癌症篩查:查什麼,怎麼查?
    一般人群的篩查對一般人群而言,最成熟、也是證據最充分的癌症篩查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對乳腺癌、宮頸癌和結直腸癌的篩查。乳腺癌在女性當中,乳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乳腺癌的預後取決於病期,在早期乳腺癌中導管原位癌的治癒率可達到95%以上,並且可以獲得更多保留乳房的機會。因此,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乳腺癌篩查主要的手段有兩種:一個是體格檢查,即由醫生對被檢查者的乳房和腋窩淋巴結進行觸診;另一種則是乳腺鉬靶(乳腺鉬靶X線攝影檢查)。此外,超聲等方法也可作為輔助。
  • 乳腺癌的救星:PARP抑制劑在乳腺癌的六大經典研究
    PARP抑制劑開創了以DNA修復抑制為原理的合成致死新型治療理念,在卵巢癌全面探索應用後,在近幾年瘋狂擴張,從卵巢癌逐漸擴展至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HR缺陷高發癌種,為這些癌種的治療開拓了新的治療方法。
  • 有一類化療藥物很「傷心」,乳腺癌化療常常用到,如何「救心」?
    乳腺癌,手術切除乳腺、清掃腋窩淋巴結以達「根治」效果,癌細胞真的就能切「乾淨」了嗎?但是,這些適應症並不是絕對的,比如一些很「早」的乳腺癌Ki-67百分比≥30%也考慮化療,或者要檢查21基因評估復發風險,還有些病人體力狀態不好、基礎病嚴重化療也需慎重些。
  • 體檢,怎麼查才對?
    其實體檢不在於查得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拍X光片查肺癌,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用CT篩查乳腺癌,檢出率不高將CT用於乳腺癌檢測,存在檢出率不高的問題。目前,「B超+鉬靶」是篩查乳腺癌的最佳組合。但進行鉬靶檢測,會受到低劑量X射線的輻射,因此專家不建議每年都做。而B超具有無創、安全、檢出率高的優點,如果通過B超發現問題,再做鉬靶檢測進一步確認,這樣更為合理。
  • 66歲李阿姨,眼眶腫脹數日,竟是乳腺癌!謹防乳腺癌,我們這樣做
    乳腺癌轉移最常發生在肝臟、骨、肺、皮膚和腦,眼眶轉移很少見,但是江蘇的李阿姨恰被確診為「以眼眶腫脹作為首發症狀的乳腺癌」。就在進行體格檢查時發現,李阿姨左乳外側有一個病灶,為李阿姨行乳腺X線、乳腺超聲檢查和細針穿刺活檢,病例示低分化乳腺癌。術後病理診斷得知李阿姨的眼眶腫脹為乳腺癌的首發症狀! 為什麼乳腺癌會導致眼眶腫脹呢?
  • ...Tukysa|曲妥珠單抗|陽性乳腺癌|妥珠單抗|乳腺癌|靶向|藥物|...
    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gen)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推薦批准靶向抗癌藥Tukysa(tucatinib),聯合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和卡培他濱(capecitabine),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至少2種抗HER2方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
  • 乳腺癌術後功能鍛鍊
    外科手術目前仍然是乳腺癌治療的主要方法,乳腺癌術後經常會發生患側上肢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上肢淋巴水腫、肩關節運動幅度受限、肌力低下、運動後迅速出現疲勞及精細運動功能障礙等,其程度取決於手術術式和術後時間、放化療的差異及功能鍛鍊等。
  • 乳腺癌|您所關心和困惑的問題(藥物篇)
    而對於處於圍絕經期的中年女性而言,化療後月經可能就不會再來了。因為化療前患者的卵巢功能已經開始衰竭了,化療使患者的卵巢進一步喪失了功能,最終使患者絕經。3推遲化療是否會影響治療效果?很多化療方案都是21天一個周期,這是為了保證化療藥物在體內達到穩定的濃度能夠「殺滅」腫瘤細胞生長。一般來說,推遲化療不建議超過2周。
  • 了解這五大點,打贏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持久戰」!
    他莫昔芬(TAM)是早期乳腺癌術後輔助內分泌治療的基本藥物,適用於雌激素受體(ER)陽性和(或)孕激素受體(PR)陽性的患者,輔助化療後序貫使用。此外,TAM還用於復發轉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療和高危健康婦女預防用藥。
  • 如何正確自查乳腺癌?幾個個徵兆要知道
    謝尚鬧介紹,越是像徐女士這樣的早期乳腺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案就越多,在腫瘤擴散前,保住乳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何判斷早期乳腺癌識別早期乳腺癌有什麼方法嗎?謝尚鬧有30多年治療乳腺癌的經歷,接觸過的乳腺癌患者不計其數。他說,要及時了解乳房變化,首先要了解乳腺癌的臨床表現。
  • 優於輝瑞Ibrance 諾華Kisqal轉移性乳腺癌中位生存期達到5年
    編譯丨範東東此前,諾華已經確認Kisqali(ribociclib)聯合內分泌治療,可以幫助絕經前的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更長壽。日前,根據該公司最新公布的結果顯示,Kisqal治療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可達到近5年。根據諾華在聖安東尼奧乳腺癌座談會(SABCS)年會上發布的MONALEESA-7第3階段數據顯示,Kisqali聯合內分泌療法可幫助患有HR + / HER2-疾病的絕經前和圍絕經期婦女平均中位存活58.7個月。
  • 「最難治」乳腺癌治療獲重大突破
    「三陰」乳腺癌即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人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亞型,因療效差、易復發轉移,被稱為「最難治」的乳腺癌。  昨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為「中腫」)發布消息稱,由該院袁中玉、王曦、王樹森等教授組成的乳腺癌多學科團隊牽頭,經過國內13家合作單位10年的共同努力,早期「三陰」乳腺癌的治療已取得重要突破。這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開創早期三陰乳腺癌維持治療模式,將經典化療藥物卡培他濱作為「節拍化療」藥物,患者採用居家口服的方式完成為期一年的維持治療。
  • HER2+乳腺癌重磅新藥!阿斯利康/第一三共抗體偶聯藥物Enhertu歐盟...
    2020年12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聯合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推薦授予HER2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在歐盟的有條件營銷授權
  • 乳腺癌可防可治,邁進「慢病」時代
    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約30.4萬例,佔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的17.1%,堪稱女性發病率第一大癌症。其中約3%~10%的婦女在確診時即有遠處轉移。即使在早期患者中,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僅20%。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及治療狀況不容忽視,我國乳腺癌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 乳腺癌靶向藥!禮來Verzenio:第一個降低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
    根據該結果,Verzenio是唯一一個被證明在高危HR+/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將癌症復發風險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的CDK4/6抑制劑,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潛力改變早期乳腺癌治療的模式,同時也是CDK4/6抑制劑類的第一個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