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AED是啥?咋普及?青島搞了一場頭腦風暴……

2021-01-11 網易

  

  群策群力,為城市安全支招,青島有一群熱心人。由市政協委員活動聯絡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沙龍活動啟動後,迎來了「最快速」的一次社會響應。

  12月15日,「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三期沙龍活動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播出後,活動嘉賓市政協委員王曉青提出的關於普及「救命神器」、打造「黃金4分鐘AED急救圈」的建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12月16日,市政協委員活動聯絡工作室、市應急管理局、市紅十字會、市微塵公益基金會以及悟空智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們聚集到青島日報社,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為加速推廣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在青島的普及建言獻策。

  已配置近600臺,但數量遠遠不夠

  在全社會廣泛布局AED,青島已經行動起來了。據了解,早在2018年,根據當年發布的「市辦實事」要求,青島在機場、客運車站、港口客運碼頭、場館、旅遊景區(點)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了60臺AED,以解決公共場所發生人員心臟驟停時的生命急救問題。經過兩年多的布設,截至目前,全市各大公共場所累計配置AED近600臺,其中政府採購大約170多臺,企業自己採購50多臺,青島悟空智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市場化配置340多臺。

  但是,這樣的數據,對於一個900萬人口的城市來說,杯水車薪。據此,今年10月,市應急管理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公共場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日均流動人數大於1000人次的場所,在直線距離每100米範圍內至少配備1臺AED;日常固定聚集大於200人的場所,至少配備1臺AED。

  在今天的交流會上,大家為提高AED社會配置覆蓋率積極建言。有人提出,建議將AED配置納入相關機構考核,成為一條「硬槓槓」,以保證救命設備的普及率;有人提出,除了在地鐵、公交車站等公共場所布點,設置在大型企業、事業單位的AED最好放在單位門口,以便於輻射周邊地段群眾應急使用;還有人提出,可以設計方便安裝、拆除的AED在景點配置,遇到旅遊淡季可以適當回收,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熱心企業願捐贈設備,AED青島模式期待豐富

  據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姜書銘介紹,目前AED配置的青島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政府採購,二是社會企業自主採購,三是依託第三方單位進行市場化運作,因此社會上有不少AED是捆綁自動售貨機一起擱置在公共場所。但是,這種市場化運作模式有時會遭遇某些特定場所的企業排他限制,也會因「廣告嫌疑」難以走進校園等場所。

  青島悟空智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青島主要從事AED研發、銷售的企業之一,公司董事長林治豔表示他們願意為豐富AED配置的青島模式做出貢獻。「幼兒園、中小學校裡一旦發生意外事故,AED救命設施非常關鍵。」 林治豔說,企業正打算自籌資金通過青島市紅十字會向青島幼兒園、中小學校免費提供AED,這種模式僅需學校提供人員培訓費和設備維護費用即可。悟空智聯今年獲批「青島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基地」,將有效解決我市「第一響應人AED使用培訓發證名額不足」的問題。企業承諾,將按全市學校師生1∶50的比例對中小學教職人員進行急救員公益培訓,這樣每個學校有了AED的同時又有了專職AED使用人員。

  普及需要社會廣泛參與,AED專項基金呼之欲出

  AED的普及遇到的幾大障礙在於,群眾對該救命設備知曉率低,財政資金不足以完全支撐設施採購,配置之後會用的人太少。

  青島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子升、青島市微塵公益基金會秘書長丁德亮等人建議,儘快成立AED專項基金,呼籲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企業積極投入到AED專項基金中來,所籌得的基金可用於AED設備的採購、維護以及人員的培訓。「專項基金定向投放,對於捐贈人來說,是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目標明確的愛心奉獻;對全社會來說,是藉此弘揚正能量,吸引更多人參與某項具體的公益事業的運行模式,更高效、更有可操作性。」

  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如果該專項基金成立,已經有企業願意做首期出資人。

  各單位都動起來了,我市首次召開市級AED配置工作協調會

  就在當天下午,青島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召開了AED配置工作協調推進會議。這是我市首次專門為AED配置工作組織的市級會議。

  根據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關於在我市公共場所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案》提案督辦和《關於進一步推進公共場所配置AED的通知》要求,青島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單位,就2020年度各單位AED配置情況、好的經驗做法、存在問題以及下一步的推進計劃,進行討論和總結。

  會上,王曉青作為提案提出者之一,詳細介紹了國際、國內AED設備的普及情況及AED在院前急救方面的重要作用。市政協,市應急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各區市應急局,以及青島地鐵集團、青島國信集團、青島旅遊集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與會議並積極討論。

  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建議,成立AED專項愛心基金,採用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更多單位和企業自行配置AED設備。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員建議,對AED的推廣,堅持政策法規先行。通過立法的方式,要求開發商在前期開發建設時,為AED設備預留位置,並將AED的配置納入房地產項目的驗收內容。青島國信集團相關負責人建議,通過集中招標採購的方式,促使生產廠家降低AED設備的價格,推動廠家在我市開展試點營銷,讓更多市民先直觀認識到AED設備的好處,進而學會使用這一「救命神器」。

  相關連結:什麼是AED?

  AED全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疾病的變化,我國心臟猝死發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約有54.4萬心源性猝死病人,91%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在患者發生心臟驟停的3-5分鐘內,如果人工進行心肺復甦,成功救活率只有大約30%,而迅速使用AED給患者實施電擊除顫,成功救活率則高達90%以上,是人工心肺復甦的3倍效果。2018年11月11日,在青島舉行的2018青島跨海大橋馬拉松賽事中,一位選手突發心臟病,工作人員迅速使用AED除顫後,幫助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心跳,挽救了一條生命。此前,藝人高以翔猝死事件發生後,也有很多專家指出,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甦,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根據此前媒體公布的數據,美國平均每10萬人配備317臺AED,日本平均每10萬人約有555臺。目前,上海公共場所配備AED達到1600餘臺;深圳實現公共場所配備AED3500臺,計劃幾年後達到5000臺;北京也將在交通樞紐增加AED,做到地鐵站全覆蓋。

  -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韓星 黃飛

  -責任編輯:簡單

  【產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內容和圖片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繫進行審核處理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普及「救命神器」AED也是普及急救意識與能力
    普及「救命神器」AED,要實現觀念技能與技術設備相匹配。也就是說,普及「救命神器」攻略要做全套,不僅要解決關鍵時刻「沒得用」的問題,也要同步解決「不會用」「不敢用」的問題。 ■ 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 姚龍華 當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第一殺手」。
  • 救命「傻瓜機」公眾卻不會用:AED亟須普及
    正因此,AED在急救領域有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救命神器」。廣州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告訴記者,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因心臟驟停而猝死,AED的重要性愈加凸顯。然而,他發現,專業人員眼中,AED是救人「傻瓜機」;普通大眾眼中,卻是非專業醫護人員使用不可的神秘器械。「可見社會仍需提高公共場所AED設施的配置密度,大力推進心肺復甦急救知識普及。」他說。
  • 述評|「救命神器」AED,要成阿拉「熟面孔」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危急一旦發生,身邊若有「救命神器」AED,就能在「黃金四分鐘」裡大概率救人一命。就像過去家喻戶曉的傻瓜相機一樣,全名「自動體外除顫儀」的AED,便攜、易操作,專供非專業人士使用,只需開機按照語音提示執行即可,號稱「傻瓜式急救神器」。這個「神器」,救起命來,神到什麼程度?
  • 呼和浩特地鐵1、2號線全線配備「救命神器」AED
    下一步,公司將逐站進行AED設備安裝和調試,持續開展AED專業技能培訓、群眾性應急救護培訓,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提高應急救護能力,全面保障乘客安全出行。據統計顯示,在內地37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中,有22個城市的地鐵站內配備了AED,佔到總體數量的一半多。
  • 「救命神器」AED阻擋死神鐮刀
    沒錯!這件神器就是電除顫器AED。世紀大道站好心市民蔣女士在現場心肺復甦AED全稱AutomatedExternal Defibrillator,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有救命神器的外號
  • 救命神器在哪裡?騰訊推出AED心臟驟停急救地圖
    但隨著我國心臟性猝死人數的增多,建立和完善AED急救網絡並向公眾普及急救知識已刻不容緩。所以需要引入「網際網路+」的力量,優化急救的資源利用方式和工作模式,促進醫療產業的改革和發展。此次「AED地圖」的發布只是「網際網路+急救」邁出的第一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將與騰訊網際網路+合作事業部一同探索急救志願者、醫療急救包、120救護車等的查詢服務。
  • 呼和浩特地鐵全線配備「救命神器」AED
    首府地鐵全線配備「救命神器」AED自治區紅十字會已累計在人群密集區域配置AED機400臺被稱為「救命神器」的自動體外除顫儀又稱AED機,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
  • 廣州地鐵配置「救命神器」AED,學會怎麼使很重要
    這裡有兩層意涵,第一,在急救過程中,使用AED提高的是救援成功率,在後續的實踐中,需要避免將「救命神器」與「必須成功救援」相混淆,因為救援失敗的案例否定配置AED的舉措。第二,配置AED後需要會使用的人,有人沒設備不行,有設備沒人會使用同樣不行。從現有情況看,公眾對AED的知曉還僅限於知道它「很管用」,但對它為何管用,怎麼使用恐怕並不熟悉。
  • 一天救兩命,公共場所「救命神器」AED顯威力
    幸運的是,他們遇上了能開展心肺復甦的人,還在短時間內有「救命神器」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儀相助。目前,兩人均已脫離生命危險。「我學過急救,讓我試試」當日早上,39歲的塗先生走到上班地點坂田創匯國際中心時,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他想坐在花壇緩一下,結果倒在了花壇邊,隨後失去知覺。趕路上班的陳女士見狀撥打了120。
  • 學校配「救命神器」兼具急救和科普意義
    在校園的某個地方,突然多出來許多神秘的小綠盒子,裡面裝的是救命神器AED。原來,去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與深圳市教育局合作,準備分批次將AED安裝在市內寄宿制高中,因為疫情,首批次AED安裝配置工作不得不由開學之初延遲到了放暑假之前。這批次AED於7月18日全面安裝完工,205臺AED順利入駐深圳69家寄宿制高中校園。
  • 【壹點頭條】為民辦實事,濟寧32臺「救命神器」AED除顫器已全部投放
    【壹點頭條】為民辦實事,濟寧32臺「救命神器」AED除顫器已全部投放 2020-12-12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能與死神賽跑的「救命神器」何時才能普及推廣
    能與死神賽跑的「救命神器」何時才能普及推廣 2020-01-17 10:32:56 來源:光明網  |  作者:宋佳、王秉陽、田曉航能利用「黃金4分鐘」的AED普及遠遠不足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搶救心臟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目前搶救成功的病人中十有八九都是因為用了AED。」北京急救醫療救援中心資深專家賈大成介紹。統計顯示,深圳自2017年10月全市投放AED以來,已通過AED先後挽救12個人的生命。僅2019年12月以來就通過AED成功挽救4名心搏驟停患者。
  • 「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 杭州立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杭州立法,破解「不能救不會救不敢救」?2020年收官之際,全國各大城市不斷加碼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公共場所的配置,包括地鐵、體育賽場在內的人流密集區域成為布防重點。
  • 5臺「救命神器」(AED)在清溪投放使用
    其最大特點是使用者無需具備專業背景,在接受一定時間的培訓後,操作者即可使用該「救命神器」。
  • 「救命神器」AED,敢用會用才更好
    隨著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為AED)在廣州地鐵等公共場所正式「上崗」,市民敢用、會用AED救人,讓「救命神器」真正在危急時刻派上用場,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昨日上午,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心血管內科聯合主辦了「有約逸仙」護心行動AED公益培訓。
  • 2020年山西民生實事項目——首批200臺「救命神器」AED已落地
    AED,全稱自動體外除顫儀,被譽為「救命神器」,是一種可攜式、易於操作的心臟急救設備,可供非專業人員使用,在心臟驟停的第一時間給予電擊除顫,幫助患者恢復心臟跳動。在公共場所設置AED,普及救護知識,被認為是建立公共急救體系的重要一環,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安全和文明發展程度。
  • ...救命神器」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全區35處公共場所已經配置AED
    在商場、學校、車站、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你是否留意過一臺叫AED的設備,這臺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專門用於心臟驟停急救。今年年初,我區把公共場所配置心臟驟停急救(AED)項目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目前已在35處完成了配置。
  • 「救命神器」AED你會用嗎?快來參加這項公益實戰培訓!
    「救命神器」AED你會用嗎?快來參加這項公益實戰培訓!AED(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被譽為「救命神器」。原標題:《「救命神器」AED你會用嗎?快來參加這項公益實戰培訓!》
  • 【資訊】5臺「救命神器」AED在麻湧投放使用,快學起來!
    講師「手把手」指導參訓人員 據了解,AED是一種可攜式、易於操作的醫療急救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提高心跳驟停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是心臟驟停患者的「救命神器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那麼,被稱為「急救神器」的AED在全國各地配置情況如何,到底夠不夠用?約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發生心臟性猝死人數約為54.4萬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原因猝死,並且搶救成功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