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多地旅遊企業恢復部分經營活動,全國各地的景區都在重啟「播放鍵」,正式恢復開園,迎接遊客踏春賞景,擁抱自然,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草長鶯飛,楊柳堆煙。在三四月的春光裡,呈現出一派春和景明之姿,引人無限嚮往,令人沉醉不知歸路。
提到桃花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他借武陵漁人所見所聞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他心目中的桃花源一派安寧祥和、人人平等、生活幸福,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也一直被人們所猜測: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到底有沒有?它在哪裡?這個困擾了世人一千多年的謎團,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沒有定論,但是如果喜歡旅行的話,你可以去親身體會。
第一,湖南常德桃源縣桃花源,湖南常德古稱武陵,晉代在當今桃源縣桃花山修建了桃花觀,是中國古代四大道教聖地之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使得這個桃花源名揚天下,每到春天,桃花盛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遊人如織。古代桃源縣屬於武陵,《桃花源記》開篇寫道,「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正好對應了這個地名,而且常德市現在還有一個武陵區,這在地名認定上佔盡了優勢,這裡也是真正的桃花源呼聲最高的。
第二,重慶酉陽桃花源,距重慶主城340公裡,桃花源景區入口處是一片茂盛蔥鬱的桃樹林,一條清淨小溪潺潺流過,若是待到陽春四月,便正應了詩中那句"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花源風景區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毫釐不爽,極其吻合。
第三,江西廬山康王谷桃花源,康王谷峽谷幽長,青山綠水,桃林隱隱,因這裡是陶淵明的家鄉,歷來都被認為是《桃花源記》的原創地。地處廬山大漢陽峰下,總面積約一萬多畝,桃花源,又稱作康王谷是廬山第一長峽谷,全長約十五華裡,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稱。景觀特色與幽谷風光取勝,歷來被認為是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創作的原型所在地。不過康王谷的旅遊知名度似乎不如前面兩處高。
當然全國還有很多地方,也都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的影子,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過,現在還存有異議的。當然,因歷史的變遷,即使真實存在,對具體的地點有爭議也是正常的。桃花源之所以流傳至今的原因並不見的是因為那裡風景如何美麗如畫,而是代表了人們對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沒有戰亂,大家和平相處,鄰裡和諧,生活自給自足,與人友善,與外界沒有聯繫等等。
人人心中都有桃花源。它比現實世界更現實,比理想世界更理想。它是一個虛擬的心靈世界,美麗清高和傲氣,裝著田園山水、詩情畫意、醉酒人生,裝著灑脫不羈、遺世獨立、浪漫瀟灑。要問桃花源原型在哪?只能說在每個人心中都不一樣,你的幸福在哪裡,桃花源就在哪裡。你認為真正的桃花源是在哪裡呢?歡迎分享體驗,留言區評論。
喜歡我們請關注全網同名自媒體號:優智旅遊,一個深耕旅遊的原創號。有一種旅行,不為跋涉千裡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閒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優智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