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詩的幾種分法和一些疑問

2020-12-16 華仔詩話

前一段時間,華仔陸陸續續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初唐詩人的作品。既然說到「初唐」這個概念,那麼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歷代文學評論家,他們關於唐詩的幾種主流分法。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李淵、李世民父子順勢起兵,南徵北戰,終於在公元618年建立唐朝。立國近三百年,傳了二十位皇帝,期間經歷了武則天篡奪、中宗復位、安史之亂、黃巢起義等動蕩時期,直到公元907年朱溫篡權奪位,建立後梁,唐朝才算真正滅亡。在這二百九十一年的時間裡,唐朝創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不僅體現在經濟、軍事上,也體現在文化、藝術上。唐朝延續了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創作詩歌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人們改變命運的方式。這也促進了唐詩的繁榮,湧現了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

李唐王朝近三百年,中國基本上是維持大一統的局面。從唐太宗李世民到唐玄宗李隆基,這期間有一百三十年,綜合國力不斷增長,疆域也達到頂峰。中央集權也得到很大發展,政令通暢,社會安定。然而盛極必衰,經過安史之亂,雖然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全力保住了唐朝政權,但是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已經遭受重創。府庫空虛,田地荒蕪,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大唐帝國已經是搖搖欲墜。期間雖然有貞元、元和年間的中興局面,但也已經積重難返,於事無補了。

詩歌藝術是建立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的,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文學藝術也相應地改變。在唐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就有人對唐詩進行了總結,如晚唐司空圖的《與王駕評詩書》:「國初主上好文雅,風流特盛。沈、宋始興之後,傑出於江寧,宏肆於李杜,極矣。右丞蘇州,趣味澄瓊,若清風之出岫。大曆十數公,抑又其次焉。力勍而氣孱,乃都市豪估耳。劉公夢得,楊公巨源,亦各有勝會。閬仙東野、劉得仁輩,時得佳致,亦足滌煩,厥後所聞,逾褊淺矣。」他也發現了由於統治者的喜好,推動了唐詩的繁盛,已經初步對唐詩作了分類,但還不是太細緻。歐陽修、宋祁編撰的《新唐書》也有唐詩分期的闡述,但是還沒有形成具體的詩歌理論研究。後世影響比較大的,且有詩歌理論傳世的,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

嚴羽《滄浪詩話》「五分法」南宋的詩歌理論家嚴羽,寫了一本影響極大的詩歌評論集《滄浪詩話》,他把唐詩分為五個部分:初唐體、盛唐體、大曆體、元和體、晚唐體,抓住了詩歌鮮明的時代特徵。《滄浪詩話·詩辯》說:「次取沈宋、王楊盧駱、陳拾遺之詩而熟參之,次取開元、天寶諸家之詩而熟參之,次獨取李杜二公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大曆十才子之詩而熟參之,又取元和之詩而熟參之,又盡取晚唐諸家之詩而熟參之。」這與流行的四唐說的不同之處是將大曆和元和分開,因為在「安史之亂」以後,詩人們的信念和理想受到了摧殘,其詩作也失去了昂揚的鬥志和磅礴的氣勢,大曆才子們多寄情山水,崇尚精工,呈現出幽清冷寂的詩風。到唐憲宗元和年間,元稹、白居易發起新樂府運動,推崇通俗、寫實的文風,針砭時事,重視詩歌的教化功能,這與大曆才子們的詩風是截然不同的。

楊士弘《唐音》「三分法"元朝的楊士弘將唐詩分為三個階段,從高祖武德元年至玄宗天寶十五載,共一百三十八年,劃為初盛唐,他選了王績至張志和六十五人的詩,以代表這一時期。從玄宗天寶末年至憲宗元和末年,共六十三年,劃為中唐,他選了從皇甫冉至白居易四十八人的詩,以代表這一時期。從穆宗長慶元年至唐代結束共八十六年,劃為晚唐,他選了從賈島至韋莊四十九人的詩,以代表這一時期。楊士弘又把唐詩分為「始音」和「正音」兩種。初盛唐、中唐,晚唐的詩都是正音,王、楊、盧、駱四傑的詩則列入始音,不劃在初盛唐詩之內。他以為四傑的詩還沒有脫盡梁陳遺風,對唐詩來說,還在胚胎時期,還不是業已成熟的「唐音」。他的分法沒有把四傑劃入初唐,卻將初唐和盛唐合併,後人以為不合理。  

高棅《唐詩品匯》"四分法"明朝的高棅編《唐詩品匯》,把初、盛,中、晚分為四個時期。從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后長安四年,共八十六年,稱為初唐。從中宗神龍元年至代宗大曆五年,共六十五年,稱為盛唐。杜甫於大曆五年去世,以這一年作為盛唐的結束。從大曆至大和末,共六十四年,稱為中唐。以後七十一年,稱為晚唐。按照高棅的分法,稱為「四唐」。其實在他之前,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就有唐初、盛唐、中唐和晚唐的說法,已經將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只是篇幅較小並且沒有具體明確地闡述。現在談論唐詩,一般都沿用高棅在《唐詩品匯》提出的"四分法"。

現代文學家施蟄存在《唐詩百話》中對傳統的「四分法」提出疑問,並認為嚴羽和楊士弘的分法也有可取之處。大家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藝術和社會的先後關係問題。唐詩的歷史和唐朝的歷史是不是重合的?是不是唐朝歷史政治的「初盛中晚」,就是詩歌藝術的「初盛中晚」?藝術雖然來源於生活,是社會歷史的反映。但是不可否認,詩歌藝術不一定和社會歷史重合,既可以超前於時代,也可以滯後於時代。何況還有各位詩人才氣、風格、題材的不同。所以我們在接受唐詩四分法的同時,也應該發生疑問,或者反思一下嚴羽、楊士弘的觀點有無可取之處?這些都是讀唐詩的時候,值得思考的問題。

很明顯,高棅《唐詩品匯》的"四分法",是針對唐代歷史的四個階段來劃分的。這種分法,對於了解詩歌藝術的前後順序很有幫助,但是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今天我們一談到盛唐詩人,好像有一個「盛」字,就代表全盛、巔峰的意思。一談到「中」、「晚」唐詩,就好像有一股濃濃的衰敗、蕭條的感覺。雖然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岑參確實是偉大的詩人,但是我們不能認為盛唐的詩歌是唐詩的頂峰,盛唐詩歌只代表大唐帝國國力全盛時期的詩歌,也不能認為盛唐以後的詩歌就很差。盛唐只是說唐代的國力最強盛,而唐詩最繁盛的時代是中唐。至於晚唐詩,也是極好的,不然也不會連日本人都稱讚「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了。

相關焦點

  • 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關於唐詩宋詞元曲的英語六級翻譯 2020-12-12 13:28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關於射頻美容儀的一些疑問?_佳浩商城
    那今天小編就充當一次小老師,把上次收集到的疑問給大家解惑一下。射頻美容儀的原理是什麼?利用高頻電磁波通過熱刺激皮膚,最直接的表現是可以讓膠原纖維產生短暫的收縮效果,讓肌膚看起來更加緊緻,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熱提拉;同時射頻美容儀加熱到一定程度可以直達皮膚真皮層進,受到熱刺激的成纖維細胞會讓膠原蛋白增生,不斷新生的膠原蛋白會讓皮膚更加飽滿,皺紋以及一些衰老的痕跡就會減緩很多。安全性怎麼樣,會不會出現溶脂?
  • 詩聖詩仙都寫過嶽陽樓,關於嶽陽樓的唐詩你喜歡哪一首?
    因而關於嶽陽樓和洞庭湖的詩作特別多,今天一起欣賞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著名篇章。中唐時期,和柳宗元一起搞「永貞革新」而遭遇一輩子貶謫的劉禹錫,也曾寫過一首《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 什麼是疑問代詞?什麼是疑問副詞?
    文/陳德永疑問代詞的本質還是個代詞,只不過它代替一個不確定的、等待對方來確認的人或者物或者事兒。疑問副詞的本質是一個副詞,用來諮詢對方、等待對方去人謂語動作發生的原因、方式、時間、地點、頻繁程度、或者用來諮詢對方某個形容詞的程度。簡單的理解,可以認為疑問代詞是期待對方告訴自己「什麼執行了一個動作」,疑問副詞是期待對方告訴自己「動作發生的樣子」。
  • 中秋賞月,宋詞和唐詩有哪些不同?宋代如何賞月
    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唐朝的詩比較出名,而宋朝的詞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中秋節即將到來,讓我們通過宋人的賞月,來了解當代的中秋佳節。宋詞與唐詩的不同魅力詩和詞是很神奇的兩種文學體裁,它們有明確的區別,卻又因為江山代代才人出的原因,又有著意想不到的融合。詩與詞的界定很模糊,沒有鐵板釘釘的界線,這種朦朧感,正是中國文學的魅力。
  • 關於《神盾局特工》第六季目前的幾大疑問
    《神盾局特工》第六季已經播出了三集,但從目前的劇情並沒能看出太多端倪,反而是留給了觀眾一串疑問。為什麼狩獵者要抓捕菲茲和伊諾克?從理論上來說,儘管菲茲和伊諾克漂流在銀河系,但應該不會成為被獵殺的對象,直到本季中狩獵者的出現。
  • 唐詩來過(行天下)
    踏上謝公古道,一張黛綠色的浙東唐詩之路地圖立在道旁,曾被歷史短暫懸置的巨大空間,此刻清晰地、具象地鋪陳在我們腳下。司馬悔橋下的楓葉尚未紅透,被陽光照到的一小部分,通透明亮,在黛綠色的山林背景中凸顯出秋色令人驚豔的部分。腳下,一些細碎的陽光正落在謝公古道石頭路毛茸茸的青苔上,鑽石般的光芒,被一個個腳印覆蓋,又一一閃現。
  • 月亮最美的唐詩
    唐詩中,寫明月的很多,但我認為把月亮寫得最美最多情的當屬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全詩共三十六行,有十五句是直接寫月亮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前一刻,你可能還在為月亮的破碎、寧靜的打破而惋惜,下一秒立即又給你以另一種更美的視覺衝擊,讓你的心也跟著那潮水而跌宕起伏。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春水粼粼,波光閃閃,那一輪皎皎孤月跟隨著春江之水漂向遠方。其實,它又何必孤孤零零地漂去呢?又有哪一個江面上沒有漂著一輪孤月呢!兩個月亮,兩種景象,兩種心情。
  • 為何唐詩中經常出現古寺鐘聲?淺談唐詩與宗教寺廟文化的不解之緣
    唐朝是中國古詩發展的鼎盛時期,俗話說唐詩宋詞元雜曲,足以證明唐詩在中國古詩詞中的地位。唐詩往往簡短意賅,耐人尋味,廖廖幾句就可以將各種意境囊括其中。稍稍讀完幾首唐詩你就會發現,寺廟、鐘聲、僧侶,經常出現在唐詩中,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詩詞意境。為什麼唐詩中的寺廟文化如此盛行?唐朝宗教的發展到底對唐詩有何影響?
  • 舌尖上的唐詩之路擴容
    11月25日,在新昌縣浙東天姥唐詩宴示範店賽前培訓班上,聚福園餐館負責人羅偉向中國註冊烹飪大師、浙江健康膳食公益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王豐提問。「如果是同種原料是可以的,其他品種則可以作為創新菜嘗試。」王豐回答道。為進一步提升「百縣千碗」品牌影響力,推進「浙東天姥唐詩宴」品牌建設,經過近一個月的初選評比,16家浙東天姥唐詩宴體驗店名單出爐。
  • 中華版《全唐詩》《全宋詞》,五萬首唐詩、兩萬首宋詞一覽無餘
    宋詞作為詞體文學之冠,以其文體形式的獨創性與開拓性,獲得了與唐詩並駕齊驅的歷史地位。《全唐詩》與《全宋詞》分別彙輯有唐一代詩歌與有宋一代詞作,堪稱中國韻文的雙璧,不僅展示了唐詩宋詞的完整風貌,亦使讀者得以攬其菁華、識其源流,是學習和研究唐詩、宋詞的必備之本。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佳節之一,起源於古人在秋季對月亮的祭祀,在漢代時人們普遍開始過中秋節,但並沒有賞月、團圓的習俗,直到唐朝初年賞月、團圓才逐漸成為過中秋節會做的事,故而我們能看到唐代以前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歌並不多,但是到了唐朝,我們就能在《全唐詩》中看到許許多多與中秋節賞月有關的作品
  • 七年「唐詩日課」,掀開錢鍾書楊絳夫婦的書齋日常
    就在這間居所裡,大約從1983年起,錢鍾書、楊絳夫婦開始了一段長達七年、錢選楊抄的「唐詩日課」。錢先生以《全唐詩》為底本,每天選幾首,楊先生也每天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練習書法之用。最終形成了九冊手稿,楊先生在首冊封面上題名「《全唐詩錄》,楊絳日課」,錢先生又補題「父選母抄,圓圓留念」。此時的錢鍾書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並剛剛在中華書局出版了皇皇巨著《管錐編增訂》。
  • 給你介紹一些唐詩的發展小知識,讓你在聚會時秒殺裝叉假文人
    唐詩是中國詩歌之巔峰,可謂名家輩出、精品如林、盛況空前、後難為繼。宋詩在唐詩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對後世也頗有影響。唐宋詩共同永載中華詩歌藝術史冊,流芳百世。唐帝國從七世紀初建國到八世紀中葉安史叛亂之前一百多年間,經濟直是上升的。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文化的繁榮。
  • 關於七龍珠裡面的一些疑問
    而且,悟空都是在認為敵人不會對地球和同伴造成威脅才這麼做的要是悟空不會瞬移,未來大特不來,等悟空回到地球發現弗利沙已經殺光地球人和那美克星人,再也沒有龍珠了,不知道他接下來怎麼辦,乾死弗利沙和弗爹沒啥問題,然後自己一個人在地球上遊蕩?1.就算弗利沙死了克林也不會活過來,所以殺了他沒有意義。2.弗利沙是全宇宙唯一可以和我動手的人,死掉太可惜了。
  • 關於脫髮的種種疑問,一次講清!
    關於脫髮的種種疑問,一次講清!
  • 暴走英雄壇唐詩劍法三個絕招怎麼解鎖 暴走英雄壇唐詩劍法傷害詳解
    2.唐詩的優劣 優點是玩劍的門派都能練,有控制,有一定傷害,補足一些門派在打龍發育方面的不足,內力消耗少(省錢),特別對老散修們可以說是唯一出路。 缺點是後期傷害不足,而且悟性加點註定沒臂力沒身法,戰鬥屬性是最吃虧的,沒血量,沒身法,對比同樣沒身法的大力加點,唐詩防禦少了一個招架機制,進攻多了一個被招架機制,攻守都不利。
  • 英語中,關於day的幾種表達
    在英語中,我們常見的表達天數的單詞好像只有「yesterday」、「today」、「tomorrow」 三個,分別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意思。如果想要表示前天或者後天或是其他日子,就要藉助別的單詞。今天,小雅就要來給大家歸納一下,在英語裡,關於day的幾種表達!
  • 唐詩:崔道融的一首《梅花》別出心裁
    說起唐詩,大家會不知不覺聯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小李杜」等名牌詩人,的確是他們將中國詩詞推到了頂峰,特別是近體律詩,更是獨領風騷,正是如此,產生了中國「唐詩」世界知名品牌,在唐代詩界,由於「重量級」選手多了,難免會「遮蓋」了一些「次重量」人物,甚至造成有的「普通隊員」難以上場,
  • 成神之日:劇情進入主線,雛的身份被揭示,但仍存在一些疑問
    《成神之日》前7話基本上都是在做劇情的鋪墊,以及拋出一些疑問。而真正開始進入主線劇情,實際上是從本周的第8集開始。在本話中,陽太意外得知雛是有父母的,而為了找到他們,兩人便來到了位於偏僻海邊的鄉下。當然,一說起海邊,可能很多人都會聯想起7、8定律,只不過熟悉Key社的觀眾都知道,看海總是和催淚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