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種「防禦利器」,從遼寧艦出發,向全海軍艦隊擴散

2020-12-10 蝸牛防務

早在2006年,中國就成功研發出7管30毫米H/PJ-12近防炮,六年之後,中國成功研製了11管30毫米近防炮系統。說到1130型近防炮,它成功化解了中國在末端攔截超音速飛彈方面遇到的難題,按照理論知識來看,它的射速能達到10000發每分鐘,可以說是全球最快,已然能擔任海軍艦艇最後屏障的角色。

無論是730型還是1130型都屬於轉管炮,核心形狀和圓筒差不多,有安裝單管30毫米火炮。圓筒會不斷的旋轉,各炮會在這個過程中逐一實現裝彈、射擊、退殼等操作,因為工作循環又重疊,讓射擊時的間隔被縮短了許多。很顯然,轉管炮的管數和射速之間有分不開的關係,前者越多,後者也就越高。正因為如此,我軍才將730型升級成了1130型近防炮。

據悉,730型與1130型都屬於外能源加特林炮,和內能源加特林炮兩相比較可以發現,外能源加特林炮的造價要更高一些,內能源加特林炮採取的是火藥燃氣驅動,想要達到最大射速需要一個相對較慢的過程,且無法保持比較穩定的射速,還連帶著給內彈道性能帶來影響,所以射擊精度並不理想。

730型經過改進後便是1130型,最大射速相當於2.62倍的730型,一次性能同時鎖定不少於48個目標,每秒大約能發射出166發的樣子。該自動武器會受到軟體和雷達的控制,可以自動對正在來襲的目標發起攻擊。

八十年代時,中國吸收並消化了AK-630速射近防炮的相關技術資料,這種近防炮從俄羅斯引進而來,不過這當中遇到了大量的技術問題。當時美媒體和一幹專家都不認為中國有能力突破這些技術難關,打造出與美國同等水平的射速近防炮。

有俄羅斯專家表示,1130型的射速完全可以將射速在4馬赫以下的各種類型的掠海飛彈攔截下來,成功率遠在90%以上。可以考慮將"海紅旗-10"近防飛彈與1130型近防炮整合到一起,由此來快速實現升級新型護衛艦和驅逐艦的工作。

綜合以上種種信息可以發現,中國海軍的1130型近防炮已超過美軍的同類裝備。目前1130型已經作為近程防禦系統被裝在了遼寧艦上,新建的054A型護衛艦也陸續進行了安裝,此外它很可能還要成為海軍新型護衛艦的標配,它的使用範圍正在一步步被擴大。

相關焦點

  • 遼寧艦在哪?敵人緊盯臺海,遼寧艦隊東入太平洋,成唯一航母戰力
    遼寧艦航母編隊浩浩蕩蕩出海讓臺海對岸感到局促不安,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消息,中國遼寧艦航母艦隊自日本長崎男女群島西南方向公海水域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關於遼寧艦的動向自然是島內關注的重點,此前臺灣「國防部」表示已經掌握了遼寧艦的航向並進行了嚴密監控。甚至有消息稱臺灣海軍已經派出了海軍168艦隊進行監控,不過事實上海上並沒有168艦的身影。島內民進黨為了保留最後的尊嚴也是用心良苦。
  • 遼寧艦編隊穿越宮古海峽「御用攝影師」卻漏拍了
    原標題:遼寧艦航母編隊穿越宮古海峽「御用攝影師」卻漏拍了【環球網報導記者徐璐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4月28日發布消息稱,日本海上自衛隊艦機於當天在宮古島東南約80公裡的海域,發現了正向西北方向航行的中國海軍艦隊。
  • 華裔小夥在美軍艦隊服役4年,來中國見到遼寧艦後,進行了評價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敢於探索、敢於發掘寶藏的國家,古時候絲綢之路的名聲到現在都還在世界迴響,一首《七絕·重走絲綢之路》更是詳細描繪了當年絲綢之路的盛況,讓我們好像能夠親臨貫穿絲綢之路的古道,來聽聽迴蕩在歷史中的軼事。
  • 我國遼寧艦最後一道防禦線,一分鐘射出11000發,7秒打光彈倉!
    談起我國的航母,就不得不提「瓦良格號」,也就是後來我國的遼寧艦。它的出現填補了我國在海上軍事力量的不足,同時也掀開了我國海軍打造遠洋艦隊的新篇章。對於航母這種國之重器,通常情況下要配合其它戰艦確保航母的安全,像是巡洋艦、驅逐艦、核動力潛艇、補給艦等。
  • 軍方證實:《戰狼2》同款的052D型廈門艦入列東海艦隊
    至此,我國目前已有6艘052D,其中4艘在南海艦隊,分別是昆明艦、合肥艦、銀川艦、長沙艦,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各有1艘,分別是西寧艦、廈門艦。從此,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底氣更足了,腰杆更硬了,步子更穩了!按照軍網此前的介紹,052D服役的有5艘,舾裝6艘,在建數艘。隨著廈門艦服役被證實,正在3大艦隊馳騁的052D就多達6艘。從入列時間來看,它們分別是昆明艦(舷號172)、長沙艦(舷號173)、合肥艦(舷號174)、銀川艦(舷號175)、西寧艦(舷號117)、廈門艦(舷號暫未披露)。
  • 外媒為何覺得遼寧艦比不過俄航母?客觀對待他人評價
    航母是海軍的重要裝備,更是艦隊的靈魂所在,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另外第三艘航母也正在建造,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航母發展到這種地步,也是讓無數國人欣喜又驕傲。而我們的鄰國俄羅斯在航母領域似乎沒取得什麼發展,現在也僅有1艘航母正在服役,之前還經歷過幾次大修。
  • 英媒:中國新052D戰艦加入南海艦隊 另有7艘在建
    報導稱,海軍上校詹姆斯·法內爾今年早些時候從太平洋艦隊情報主管的位置上退休,他對中國海軍今後15年的發展作出明確預判。與其他與會者一樣,他也指出中國的造艦能力會日益增強,模塊化建造力量持續提升,機器人技術與虛擬三維會在製造中得到應用,海軍會越來越偏好質量不斷提升的本土設計。他說:「今後15年中國海軍還會持續擴張。」近海積極防禦、遠海行動與善意部署活動都會增加。
  • 遼寧艦編隊回來了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網站4月28日消息,28日上午,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金剛」號、「海霧」號與P-3C反潛機在宮古島東南80公裡處發現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遼寧艦編隊隨後經宮古海峽,進入東海。此前,統合幕僚監部曾於10日發布消息,稱遼寧艦編隊穿越宮古海峽,駛入太平洋。
  • 北海艦隊換帥後又接收052D艦將控制線推至韓國西岸
    今年海軍接收「第一艦」——新型電子偵察船開陽星船,加入的就是北艦某作戰支援艦支隊,時間是1月10日。此前開陽星船試航的圖片。時勢使然 曾經海軍「一哥」成「養老院」在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北海艦隊在海軍中的地位牢不可破。在海軍秉承「近岸防禦」「近海防禦」戰略的年代,因據守渤海灣、拱衛京畿,北艦成為三大艦隊的「排頭兵」。
  • 山東艦形成戰鬥力,中國雙航母艦隊實力如何?全球僅次於英美兩國
    中國海軍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於2019年12月17日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而在裝備不久之後,中國官方媒體證實,山東艦已經在護航艦艇的保護下前往黃海某海域進行訓練任務,包括測試動力系統和進行殲-15固定翼艦載機的起降,可以說山東艦在服役半年之後已經慢慢開始形成戰鬥力,有望刷新遼寧艦的時間記錄。
  • 我國航母第一艘叫「遼寧」,第二艘叫「山東」,第三艘應該叫什麼
    航母一直都是全世界各國都想擁有的利器,但因為經濟和技術上的有限至今能夠建造出航母的國家少之甚少。航母作為一個大國海上實力的象徵,一直也是我國努力的對象。歷盡數年艱辛,克服種種困難,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開始服役。2019年12月17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正式交付人民海軍。從中國現行兩艘航母中不難看出我國的航母一般都用地區來命名,第一艘叫「遼寧」,第二艘叫「山東」,從遼寧艦和山東艦的命名看,我國航母的命名遵循的是以省級行政區命名這一原則,尤其是會側重於沿海省份。
  • 山東艦和遼寧艦同時出港!東海這一幕揚眉吐氣,五角大樓一片慌亂
    根據最新的衛星照片顯示,目前遼寧艦已經離開了母港——青島海軍基地,並在東南方向35公裡處與一艘052D飛彈驅逐艦和兩艘054A飛彈護衛艦集結組成了航母戰鬥群,可謂是包含了艦隊遠程,近程防空+反潛+空中攻擊力量(航母)。有分析指出,山東艦和遼寧艦同時出港,很有可能是在演練航母在海上的作戰方案。
  • 「遼寧艦穿越臺灣海峽」刷爆網絡,太平洋上唯一可用航母近況如何
    雖然所謂「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沒得實錘圖放出,但前幾次該艦穿越海峽當天同樣沒有實時照片,再加上臺灣媒體放出來了一張從AIS船訊網上截下來的圖片還配了三個驚慌的大字「想幹嘛?」可謂是「鐵證如山」,於是網絡沸騰了,一時間「『遼寧』艦通過臺灣海峽,並打開AIS系統向對岸『示威』」、「『遼寧』艦航速1.2節,狀態顯示『正在釣魚』,要不要釣點兒『井蛙』?」
  • 有了遼寧艦和山東艦,海軍實力大增,中國為何要加快航母發展?
    目前來看,中國作為擁有雙航母的國家,自從遼寧艦正式服役開始,中國也迎來了航母的新時代,而且目前的第3艘航母也在積極的研發當中,很快會建成,有了遼寧艦和山東艦,海軍實力大增。中國作為熱愛和平的國家,為何要加快航母的發展呢?又是出於何種需求 ,才會繼續生產航母這種龐然大物呢?
  • 東海艦隊主力艦通過宮古海峽 日本出動艦機跟蹤
    編隊組成(來自東海艦隊)  飛彈驅逐艦 「杭州」艦、「寧波」艦  飛彈護衛艦 「舟山」艦、「馬鞍山」艦  綜合補給艦 「鄱陽湖」艦   艦載直升機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28日上午分批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開展例行性訓練。
  • 顛覆認識:鄧世昌駕艦沒有撞向吉野號
    但由知名甲午史專家、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和他的團隊通過兵棋推演發現,致遠艦撞的不是吉野艦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本隊。陳悅的最新發現,目前已經引起了日方專家的關注,並對此展開研究。  華西都市報記者王國平  紀錄片《甲午》目前正在央視播出,攝製組遍尋中、日、英三國,尋找有關這場戰爭和北洋海軍的遺蹟。
  • 解放軍造艦又要開啟「下餃子」模式?中國海軍面向遠洋還是近海
    但現在,我們得造艦能力與日俱增,中國海軍的「下餃子」模式驚豔了世界。就拿054A來說,公開已經造了30艘,從2006年第1艘到2018年第30艘完成,歷時12年,大概平均每年下水3艘,這種建造速度確實很快。 可以說,這十幾年來的造艦行動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技術水平上,都把此前五六十年的虧欠補回來了。但這樣集中造艦,也會伴隨一些問題。
  • 作為中國第一艘航母的遼寧艦究竟有多大?
    ,遼寧艦是中國推進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第一艘航母,可以大大提升中國海軍的軍事實力,維護國家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可以說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後來發生的幾次波折,也就是1998年的時候,中國成功購買了這艘瓦良格號航母。運輸途中連連遭受各種原因的阻礙,最終在4年後的3月3日才抵達中國大連港。後來在中國研究者的不斷改造下,將航母的建設完成,我國的第一艘航母應運而生,中國稱它為遼寧艦。遼寧艦的現身,除了提升我國海軍軍事實力之外,還鼓舞我國繼續在發展艦艇的道路上發揚光大。
  • 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穿越宮古海峽進入東海,日本艦機跟蹤拍照
    遼寧艦航母編隊隨後穿越宮古海峽,進入東海。在此之前,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曾發消息稱,遼寧艦航母編隊10日穿越宮古海峽南下,駛入太平洋。 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8日發布的消息,4月28日上午9時左右,日本海上自衛隊第5護衛隊「金剛」號驅逐艦、第12護衛隊「海霧」號驅逐艦和第5航空群P-3C反潛機在宮古島東南約80公裡處發現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
  • 「出雲號」戰鬥力強於「遼寧艦」?日本即將擁有準航母,遠海作戰或...
    甚至在網絡上,相當多的軍迷認為改裝完成後的「出雲號」搭配F-35B的戰鬥力,整體強於「遼寧艦」。 2006年,日本在IHI聯合橫濱造船廠下水了兩艘1.4萬噸的日向級直升機航母的第1艘。2012年,日本下水了重達2萬噸的出雲號,其名稱幾乎全部載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