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流水中的真情,筆墨中的唯美主義:如何評價書法作品?

2020-12-10 愛唱歌的閃電劉同學

一幅書法,有人看著,拍手說很美。有些人看到後甚至搖頭,或者說自己很迷人或者不夠流利等等。我相信我們對這種現象並不陌生,無論是在書法網站論壇上,還是在書法藝術類文章下的評論中,都有人在爭論一件書法作品的優劣和書法家的水平,雙方都認為自己的評價是正確的,不能理解對方的欣賞品味。這種情況不僅不少見,而且經常發生。事實上造成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只有一個。

我們應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一件書法作品?

雖然這樣的標準很多,比如諸如寫作風格,諸如構圖,諸如風格氣質等,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他能否給欣賞者帶來美的的感覺,還是要看他能否用作品所呈現的情感或意境觸動欣賞者的心。

有人會說這個標準太籠統了,從技法到風格再到風度羅列都要明確,這樣書法家才能有一個具體的參照標準。在我看來,書法沒有這樣的標準。

在書法中,東西的一部分似乎是衡量一件作品和一個書法家質量的嚴格標準。比如線條的質量,結的排列,風格和特點的獨特性。然而這些標準可能並不準確。以大家都稱之為「官亭體」為例,筆畫線條沒有質感,結構安排不夠精巧,但不被公認為是好書法。

另一個例子是鄭板橋的「六分半書」,他的點畫是殘缺的,他的結構奇怪而鬆散,如果按以上標準來衡量,其書法作品無論是線條還是結論,都應歸入下等範疇,然而他在書法史上留下了一個好名聲,他的書也有自己的家族。因此這些所謂的刻板標準,並不能準確反映書法作品的優劣。

書法藝術中還有一些東西,這是模稜兩可的,是好是壞,是褻瀆還是貶義,似乎是由批評家的張嘴決定的,這很耐人尋味。如今人們對明代書法家王鐸創作的墨法讚不絕口,被認為是王鐸對書法墨法的巨大貢獻。我一直對此心存疑慮,在白紙上用黑色書寫的書法作品,應該是清新、乾燥、清晰的黑白字,給人美感的視覺效果。然而王鐸的所謂上升墨法使得字跡模糊。更不用說他是否真的有藝術價值,應該簡單地從易於識別和區分的角度來批評他,這在寫作中應該堅持。

即使在豐富書法藝術表現力的層面上,也有一定的嘗試和開拓意義,但應客觀地分為兩個部分進行分析和處理。現實是,人們都在附和這種讚揚,似乎王鐸崛起墨法真的有任何實際意義。現實是,500多年過去了,很少有人繼承了墨法的王鐸,人們只在口頭上稱讚王鐸的所謂原創技巧,但在寫作時卻害怕虎狼。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組協舉辦的書展競賽,如果展覽作品中有大塊墨跡,字跡模糊,評委難以辨認,我們可以想像這樣的作品會有怎樣的效果。

因此我認為東西可以作為評價書法作品的標準是似而非,這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靠的,評價一件書法作品唯一可靠的方法是你的內心感受。我必須指出,你對書法作品的看法與你的文化素養、藝術水平和欣賞水平密切相關。

人們欣賞藝術有兩個目的,一是獲得美的的享受,二是受到藝術所呈現的意境的影響。對藝術的深度的理解決定了欣賞的水平,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經常對同一件藝術品有不同的評價。

對一件書法作品的評價,不僅關係到書法本身,更關係到欣賞者的審美情趣和鑑賞水平,如果欣賞者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未能欣賞到美的或感受到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一般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作品水平不高。另一個原因是欣賞者本身沒有足夠的能力從一定的藝術高度來欣賞和理解這部作品。

我們應該明白一個基本事實:書法作品的藝術沒有對錯,只有表達的高低之分。如果我們想能夠更好地欣賞書法藝術,那麼我們就應該繼續學習,努力理解和掌握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的知識。我們應該知道另一個事實:作為鑑賞者,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

在欣賞當代作品的時候,我們應該在欣賞當代作品的時候,仔細區分他們,我們不應被那些虛張聲勢的名人嚇倒,也不應被他們獲得的獎項所迷惑。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藝術價值觀,從感受藝術之美和藝術的感染力兩個方面做出自己的評價,我們不能附和,以免被廉價的藝術讚譽所誤導。

審美大師宗白華說:「藝術之美是自然的,猶如秋葉在微波中顫動,好似白雲藍天在水波中蕩漾,讓你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藝術的目的無非是通過改變這一瞬間來記錄自然美的現象。

除了以上表現美的功能外,書法藝術還可以表達書法家的情感。韓愈在《唐朝的《送高閒上人序》中說:

「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努窘窮,憂悲愉俠,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烏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

從韓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書法不僅可以表現表現自然界各種變化的美,而且可以表達書法家豐富的情感。

由此可見,表現自然之美和真摯內心情感的表達是藝術的兩個基本屬性,書法是藝術的一種。只要牢牢把握這兩點,就可以對一件書法作品做出比較客觀、準確的評價。

相關焦點

  • 中書協徐利明狂秀草書,筆墨飛揚恣肆,卻被網友批評書法布局太次
    在書法界,草書的書寫是最容易弄巧成拙的,結構、筆墨、布局、線條等,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整幅書法作品的品質。因此,許多的書家即使有多年的書寫經驗,也常常出錯。徐利明書法徐利明被稱為當代書壇中年書法家的領軍人物,中書協的理事,同時也是博士生導師,學歷頗高,尤其是在江蘇省書法界,徐利明的書法地位真的是巍巍然不可撼動。
  • 安徽淮南14件作品在「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中獲獎
    (當代人物網訊)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日前在北京評選揭曉,安徽省淮南黎明文化藝術傳播中心14件小學生硬筆書法作品榜上有名。高廣慧安徽省淮南市淮師附小山南校區六(3)班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主辦的第二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筆墨中國」漢字書寫大賽自今年5月份啟動以來,共有近12萬人報名參與,通過對作者的語言文字知識及書法常識評測和書法作品評比,經過初評,入圍作者報送作品原件及上傳創作視頻,最後產生決賽結果。
  • 孫儷書法進步大,筆墨之間有才氣,與徐靜蕾的書法相提並論
    圈裡人都說徐靜蕾的書法好,勝過中書協裡面的某一些假專家。而近期又有人開始曬起了孫儷的書法,同為演藝圈裡的才女,孫儷的書法怎麼樣? 孫儷書法進步大,筆墨之間有才氣,與徐靜蕾的書法相提並論!
  • 李琦秀書法,寫了一個「龍」字瀟灑大氣,專家:浪費筆墨
    相信大家都看過李琦老師的作品。這位國家一級演員,參演過許多經典的影視劇和小品。比如《一個錢包》、《東北一家人》、《甲方乙方》等等。李琦老師的形象非常有特點,高大的身軀配上一個錚亮的光頭,十分魁梧!再加上一臉濃密的絡腮鬍子,李琦老師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五大三粗的男子漢形象。那麼李琦老師的書法水平又如何呢?俗話說「字如其人」,相信李琦老師如此粗獷的外形,他的字體,一定不會含糊。
  • 筆墨生活:寫給盛先生「於體」書法傳承人黃洲
    寫一堵春雲綠的牆這本書的半面牆充滿了暗光傲骨煙花的味道二袖清風堂雲熔融水墨山的增色蝴蝶把船藏在河中央北國柳樹我不知道如何催促花朵綻放滄桑巷幽幽的意義就像春風剪蝴蝶衣五柳雲微量菊花淺色胭脂墨染香綠水人家的另一層小溪淺水石清澈青花嫩草黑暗中還有胭脂
  • 書法中的「留白」和國畫中的「留白」有什麼區別?
    在書法創作中,黑白相依,「有無相生」。所謂絕對的黑白、有無都是沒有的。黑、有必須依白、無而存在,白、無一定依黑、有而顯明。在書法創作中,線條的飛舞、徐行、方正、圓潤等「有筆墨處」都很重要,處理好了都能給人以美感,因而要重視「有筆墨處」,重視「以黑統白」。然而,正如古人所說的:「書在有筆墨處,書之妙在無筆墨處,有處僅存跡象,無處乃傳神韻。」
  • 米芾這幅作品,書法造詣超過蘇軾,卻被當代專家認為是贗品
    米芾的書法作品究竟怎麼樣?在很多喜歡書法的愛好者眼裡,在同時期有這麼一個排號,那就是蘇黃米蔡四個人,書法水平也就是這麼排的。但也有一些人說米芾的作品應該排在當時的第一位,蔡京放在最後一位沒有問題,但蘇軾的書法作品絕對不能放在第一位。
  • 全國美展作品的書法危機
    中唐以後,「骨法用筆」在文人畫與書法中得以不斷強化,「骨法用筆」成為匯通繪畫與書法的橋梁,是中國畫與書法最為獨特的基因,也是區別於西方繪畫最為重要的元素,被潘天壽先生喻為「東方繪畫的精髓」。
  • 淺談書法中的意境
    書法的意境書法中的意境之美包括:神、氣、骨、肉、血五者,缺一不成書也。書法中的神要通過血骨筋肉來表現,是作者以其筆墨技巧,表達對自然界和生活現象的觀察、思考和感受。通過作品抒發自己的思想、情感、性靈、意趣和情操,這就是書法意境美。意境之美是富於深刻內涵之美,是建築在書法法度基礎上的美。
  • 筆墨遒勁中的恣意朦朧
    沈平 怡然齋主大凡中國畫家都講究以書入畫,追求筆墨的遒勁挺拔、蒼圓晬美和陰潤華滋,把筆墨的遒勁作為國畫的第一要義。追求筆墨的遒勁當然是必須的,好的筆墨有骨有血有肉,遒者柔而不弱,勁者韌則不脆,呈現給人的感覺如同「醉裡看劍」,骨肉豐盈,又似「霧裡看花」,幻化斑斕,蒼勁雄強而不失多姿曼妙。
  • 書法中的字形很重要嗎?這位年輕的中書協理事是這樣表現字形的
    而毛筆書法則不同,除了筆墨外,還要把字形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手段,當然,這種字形並不一定是「好看」、「美觀」的,但必須要有出處。而王堂兵的書法字形是吸收了魏晉唐宋書法的精髓,最後化為己有的。賞心悅目一般情況下,人們都認為賞心悅目都是指好看的、動人的,書法中的賞心悅目又是指符合人們日常習慣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作品就是行雲流水、瀟灑自然的,唐代楷書中規中距,法度嚴謹,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日常所見,因此就會被定義為賞心悅目的。
  • 沈鵬書法題寫齋號3件,原稿估價60000元,書法蒼勁古樸
    正是在沈鵬當任中書協主席的時段,當代書法產生了創新的動力,一批著力於書法創新的書法家,成為沈門書派的弟子,一同凝聚起當代書法的發展動力,所以沈鵬在中書協主席的位置有,有建功,亦有立業。當然,對於沈鵬推動書法創新的結果,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評價。有的人認為沈鵬推動下的書法創新很有價值,是借古開今的成果。也有人認為沈鵬推動下的書法創新,開啟了醜書之風,讓書法斯文掃地,失根於傳統。
  • 寫書法 品文化!金牛教育舉辦師生優秀書法作品展
    四川在線記者 範芮菱 攝影報導「很開心能夠在學校裡學到如何寫書法1月11日下午,成都市撫琴小學五年級三班學生傅一菲提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詩句。雖然傅同學的用筆稍顯稚嫩,但字跡工整端正。傅一菲告訴記者,她跟隨學校的書法專職教師學習書法一年多了,如今對書法的興趣越來越濃。
  • 「福田筆墨:『守望蘭亭』全國書法名家...
    ——「守望蘭亭」全國書法名家精品邀請展」將於明天(10月23日)在福田美術館開展書法,作為中國美學的基礎,其在中國藝術中的地位可見一斑。神龍本蘭亭集序(唐朝馮承素摹)為紀念這一書壇盛事,經中宣部批准,中國文聯、中書協引之以名,中國書法蘭亭獎作為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授予在書法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書法教育、編輯出版等領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貢獻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和書法工作者,彰顯其在領域內的卓越成就。
  • 國畫大師範曾的書法作品有收藏價值嗎?
    就個人以為其風格獨特,具備一定的收藏價值,但是就書法格調稍閒不足,格調較低,線條略顯造做,用筆的線條質量不是很好,不夠質樸高古,在造型上形成模式化流水操作,所以就長線投資來說收藏增值空間不大,筆墨情趣上略有不足。單書法收藏方面來說,個人還是較為傾向當代書法家裡去尋找一些有價值的書法家作品收藏。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其突出特點是各種技法相互滲透, 這與他勤奮學帖, 不斷繼承和學習傳統書法法帖密切相關。《行書懷素自敘帖語軸》是鄭板橋「六分半書」的形成期作品, 作品中「行、隸、楷、草」仍具有很多獨立的成分和氣息, 相互「融合」的情狀尚不成熟, 但為他以後的書法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鄭板橋對中國傳統書法的學習是博學諸家, 不僅學帖、館閣體, 也學碑, 且和金農等人是首先開創學碑風氣的。
  • 中書協會員傅紹尉書法得二王一路帖學正脈
    ;第七屆全國書法楹聯展;「大愛媽祖」全國書法展;「平復帖」全國書法展;首屆「鍾繇獎」全國書法展;全國「魏晉風度」新銳書法作品展;首屆「三蘇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廉江紅橙獎」全國書法作品展;首屆「沙孟海杯」全國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全國「鐵人杯」書法作品展
  • 淺析對中國畫筆墨的認識
    二、書法與用筆的關係 中國畫用筆的主要內容是從書法中來的,古人通過臨習書法,掌握書法用筆,了解漢字結構,書寫時的起筆、行筆、頓筆、收筆等,
  • 本市熱點:學古參今,筆墨常新——書法家劉俊京作品欣賞
    學古參今,筆墨常新——書法家劉俊京作品欣賞劉俊京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東城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其作品獲中國文聯「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提名獎,並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八屆國展、九屆國展。
  • 田英章書法作品:中書協不接納「田楷」,田英章書法的價值與意義
    說起田英章書法,可以說田英章是三十年多年來中國楷書書法普及第一人,自90年代始,田英章楷書書法就成為幾代人學習楷書的入門之選,他的楷書簡單易學,容易掌握,可以讓初學者,尤其是學生,很快掌握書寫規律,寫出一手漂亮的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