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公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發揮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國家圖書館響應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號召,根據「策劃舉辦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知識網絡講座、講壇、培訓活動等」通知要求,國家圖書館將在6月至7月之間向公眾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以下簡稱「非遺講座月」)系列活動。
本次「非遺講座月」系列活動圍繞主題「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開展,注重線上優質資源的製作和新媒體傳播,共分為《百草園裡識百草:走進北京藥用植物園》《學傳統手工,過健康端午》《往古的滋味——由海昏侯墓考古說漢代飲食》等六個專題,通過對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等非遺項目的介紹,向公眾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希望讓公眾更加領悟非遺的代代傳承,特別是古人對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追求深深地影響著當代人。非遺中所閃現的文化和科學之光也是今天大眾健康生活的重要源泉。讀者可以登錄國家圖書館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其他合作平臺,關注觀看講座月的精彩內容。
「非遺講座月」是國家圖書館為全面系統地向公眾介紹傳播非遺保護理念和方法而打造的品牌活動,該活動自2012年起推出,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開展。據悉,「非遺講座月」至今已陸續舉辦百餘場非遺專題講座和展演活動,是公眾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的重要窗口,也是非遺專家、非遺傳承人向公眾傳播非遺、推廣非遺的互動平臺。
原文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