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古人健康生活 國家圖書館將推出「非遺講座月」

2020-12-18 中國財富網官方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公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發揮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國家圖書館響應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號召,根據「策劃舉辦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知識網絡講座、講壇、培訓活動等」通知要求,國家圖書館將在6月至7月之間向公眾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以下簡稱「非遺講座月」)系列活動。

本次「非遺講座月」系列活動圍繞主題「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開展,注重線上優質資源的製作和新媒體傳播,共分為《百草園裡識百草:走進北京藥用植物園》《學傳統手工,過健康端午》《往古的滋味——由海昏侯墓考古說漢代飲食》等六個專題,通過對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等非遺項目的介紹,向公眾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希望讓公眾更加領悟非遺的代代傳承,特別是古人對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的追求深深地影響著當代人。非遺中所閃現的文化和科學之光也是今天大眾健康生活的重要源泉。讀者可以登錄國家圖書館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及其他合作平臺,關注觀看講座月的精彩內容。

「非遺講座月」是國家圖書館為全面系統地向公眾介紹傳播非遺保護理念和方法而打造的品牌活動,該活動自2012年起推出,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開展。據悉,「非遺講座月」至今已陸續舉辦百餘場非遺專題講座和展演活動,是公眾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的重要窗口,也是非遺專家、非遺傳承人向公眾傳播非遺、推廣非遺的互動平臺。

原文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圖書館舉辦「中國書史系列講座」第2講「中國古籍的起源與裝幀形制...
    日,圖書館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舉辦「中國書史系列講座」第2講,邀請知名古籍研究專家、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李致忠主講「中國古籍的起源與裝幀形制演變」。講座現場在講座後的交流提問環節,聽眾就各種裝幀形制的區別展開提問,李致忠則結合文獻記載及現藏文物的相關照片,一一進行解答。
  • 國家非遺進社區——麻塘醫院送義診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讓很多市民對健康有了更高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市民健康意識、普及疾病知識和加強疫情防護宣導,也為創建健康鹹寧,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同時讓國家非遺《鎮氏風溼病馬錢子療法》走進社區,讓市民更加了解非遺,享受非遺。
  • 萬代南夢宮(中國)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公益非遺體驗活動
    10月20日至25日,由萬代南夢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代南夢宮(中國)」】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的「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文獻保護修復部主任張品芳和她的修復師團隊一起,帶領體驗者親身感受、學習「古籍修復」和「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兩項非遺技藝。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文獻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載的歷史見證,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2007年,國家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由國家主持開展的全國性古籍保護工程,迄今已經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 萬代南夢宮(中國)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
    上海2020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10月20日至10月25日,由萬代南夢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萬代南夢宮(中國)] 聯合上海圖書館舉辦的「融匯古今,樂創未來——非遺技藝體驗課」系列公益活動在上海圖書館內展開。
  • 北京衛視《養生堂》御品膏方走進海南雅居樂,開展健康知識科普講座
    10月8日,中國知名房地產品牌海南雅居樂,盛情邀請御品膏方研發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309醫院原營養科主任張曄老師,為其社區居民帶來了一場題為《一日三餐,你吃對了嗎?》的健康知識科普講座。我們人人離不開的水怎么喝更健康?畜肉、禽肉、海產品,到底哪個適合您?我們日常做飯的調味品是不是放得越少越健康?一日三餐,主食如何巧妙搭配更營養?海南當地的美食酸粉究竟有什麼營養價值?
  • 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邀你度新春、賞年俗
    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邀你度新春、賞年俗1月21日,「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年俗文化展」活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三、四展廳拉開帷幕。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饒權,衡水市委書記王景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剪紙研究中心主任喬曉光分别致辭;衡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馬福華代表衡水市人民政府向國家圖書館捐贈剪紙作品,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接受捐贈,並向其頒發捐贈證書;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宣布展覽開幕。展覽開幕式由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黨委副書記陳櫻主持。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線上新聞發布會
    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口號是「非遺傳承進萬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非遺代代傳 健康常相伴」「傳承文化瑰寶 守護自然之家」,重點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開展非遺宣傳傳播等活動,挖掘非遺在促進人民大眾身心健康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生動事跡,宣傳非遺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中的積極作用,普及非遺知識,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 浙江圖書館建館120周年,這場大展再現古代「琴棋書畫詩酒茶」生活...
    2003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非遺古琴事業在當代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古琴文化亦已成為現代人審美的精神追求目標,成為當今人群對於中華幾千年文明傳承的歸屬符號之一。2020年,恰逢浙江圖書館建館雙甲子年。
  • 新華社聚焦荊州:活態非遺紮根社區煥發生機
    6月10日,沙市區「非遺在社區」工作推進會召開,首批15個非遺項目完成對接,正式入駐鳳臺、興盛、躍進路、陳龍村等13個社區(村)。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區「非遺」陣地建設,明確街道(鎮)文化站肩負起「非遺」工作站責任,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要落實讓「非遺」安家落戶的要求。
  • 襄陽市圖書館舉行館員能力提升工程講座第四講
    12月3日,襄陽市圖書館在東津新館學術報告廳舉行館員能力提升工程講座第四講,此次講座的講題是《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主講人是科技部主任閆莉。在講座中,閆莉圍繞《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與服務》主題,介紹了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時代背景、特點、意義以及襄陽市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歷史、現狀、成就,特別就東津新館智慧圖書館建設中的技術技能問題、指導讀者使用問題、解答讀者諮詢問題做了詳細介紹,並現場做了技術示範和操作演練。
  • 鴻業家具集團|國家一級圖書館案例—常州市圖書館新館
    國家一級圖書館National First-class Library常州市圖書館創建於1904年,是有確切史料依據的我國最早的圖書館之一。圖書館年平均接待讀者逾160萬人次, 現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全國古籍保護重點單位。據了解,常州市新圖書館建設為《江蘇省「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及《常州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之一, 2020年5月18日,常州市圖書館新館率先對媒體開放,常州晚報對該運營消息進行了報導。
  • 省少兒圖書館4.23推出7大板塊線上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河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將特別開展七大板塊的「雲閱讀 伴成長」線上活動。一、雲發布內容:河南省「2020 全民閱讀」—— 閱讀播種計劃閱讀是一粒種子。
  • 「雲賞非遺 贛在傳承」——2020年非遺主題宣傳月活動啟動
    ,贛州非遺集客家文化之大成,匯贛南古今之風採,讓我們在6月一起感受多樣非遺。  據介紹,宣傳月活動內容豐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活動將分為「非遺購物節」「非遺文化創意作品展」「非遺攝影展」「非遺傳承人線上手工藝展示」「非遺交流講座」五個部分。並將在6月的每周三、周六安排一場直播。邀請知名度較高的網紅,如華農兄弟、全南小師妹在抖音、頭條等平臺同時在線直播帶貨。
  • 聊城2020年「戲曲 雜技 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舉辦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中小學生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12月4日,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市古琴學會、東昌府區新星小學承辦的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新星小學舉辦。
  • 講座|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杜偉生: 中國古代書籍的裝幀
    杜偉生先生是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研究館員、國家級非物質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從事古籍修復工作已40多年。近日,杜偉生作客北京大學文研院「書志學和書籍史系列」第十三次講座,以「紙和中國古代書籍」為主題,帶我們從材料和工藝過程角度,重新認識整個中國以紙為載體的文明進度體系。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了部分講座內容以饗讀者。
  • 國家地理為家長和教師推出家庭教育中心:NatGeo@Home
    周一國家地理順應這一需求,推出了一個新的在線中心--NatGeo@Home,將國家地理所有適合家庭的教育內容整合成一站式服務,供家長和教師使用。這個免費的數字資源將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教育內容與國家地理兒童頻道和其他工具和服務結合在一起。這包括訪問國家地理協會的 "在家學習 "門戶網站,在這裡可以找到文章、課程、視頻、其他在線活動等教育內容。
  • 公共圖書館「文化沙龍」又響熱烈討論聲
    這場沙龍以及相伴隨的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主題展,是疫情常態化後首都圖書館的第二場線下讀者活動,吸引了近百位讀者在線下參與,同時有6.6萬人次讀者在線上聆聽。而一周前,東城區第一圖書館舉辦的單霽翔「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線下公益講座,也吸引了375名讀者到館現場聆聽。時隔近一年,線下讀者活動正在悄然回歸公共圖書館。
  • 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藝術表達及風俗習慣等,是確定本民族文化特性,增強國家文化競爭力的重要資源,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急劇變化的背景下,秉承時代精神,藉助新型媒介做好非遺保護與傳承事關重大。
  • 廣州市屬圖書館、文化館2020年12月主要活動排期表
    廣州圖書館本次展覽為配合第三屆(中國)非遺品牌大會,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助力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推動城市之間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延續非遺品牌大會在培育面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的非遺傳承+創新平臺作用,不斷提升非遺品牌凝聚力和價值核心力。